第351章

  江朝华说着,挥挥手,殿内的宫女嬷嬷立马开动。
  秦晚扭头,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江朝华的侧脸,不由得拿她跟秦妙春比较。
  说实话这些年她对秦妙春也很好,秦妙春每次看见她都恭恭敬敬的,可却从来不会像朝华这样体贴,不会像这样关心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口,她跟秦家的人,其实关系一直在疏远。
  只要她没满足哥嫂的要求,他们的关系便会无形的疏离。
  升米恩,斗米仇,什么时候,她跟秦家的关系变的僵硬了。
  怪她,都怪她,是她的纵容跟一枚的妥协才酿造了秦家人的变本加厉。
  从此后,她不能再扶持秦家了,她是侯府的主母,得为侯府负责。
  秦晚想着,手臂有些抖,江朝华全当没感觉到,欢欢喜喜的将秦晚扶到了她寝殿隔壁,待宫女嬷嬷收拾好寝殿,便让秦晚休息了。
  做好一切后,江朝华便走了出去。
  她晌午没用膳,再加上回来的着急,胃有些痛。
  “妹妹,你怎么了。”
  江朝华一出来,沈从文便看见她了。
  见她眉头蹙起,沈从文立马上前,关心的询问。
  “哥哥,你来了。”江朝华抬头,温软的开口。
  她好似出了点汗,汗打湿了她额头上的细碎刘海。
  她的脸,看起来少了一分艳,多了一丝软,沈从文看的心疼,摸了摸她的脑袋:“妹妹,谢谢,这些年母亲一直顾念着兄妹情分帮衬秦家,可舅舅舅母,哪怕是秦东跟秦妙春,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从未真正的关心过母亲。”
  沈从文什么都懂,但他无法要求自己的母亲狠心的不插手秦家的任何事。
  人生来便有割舍不断的亲情,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他理解母亲,父亲也理解母亲,甚至祖父祖母,也理解母亲。
  如今秦妙春的事不小,母亲不能再插手管了,他跟大哥二哥是无所谓,但朝华是侯府唯一的女眷,不能连累到朝华。
  “哥哥,你对我真好。”
  江朝华知道沈从文的意思。
  这一次他坚决的不赞同秦晚帮衬秦家也是因为顾忌自己的名声。
  她想着,乖巧的扬起小脸对沈从文笑了笑。
  在她心里,沈从文就是她的亲哥哥,还有沈从兴跟沈从业。
  待他们都回来,侯府一家子就团圆了。
  “说什么傻话,是哥哥跟母亲对不起你跟姑姑。”
  沈从文宠溺的捏了捏江朝华的脸蛋,从怀中拿出一个油纸袋:“傻丫头,是不是还没吃午饭呢,这是哥哥给你买的金丝饼,吃吧。”
  金丝饼还热乎着呢,一口咬下去,里面还在流汤汁。
  江朝华伸手接过油纸袋,眼底动容,咬了一大口金丝饼。
  她最喜欢吃金丝饼了,可排队的人太多,每次都得早早的去等着才能买到。
  沈从文那么忙,一有时间便去给她买金丝饼,知道她爱吃,知道她出宫不方便,隔三差五便送过来。
  江朝华一边吃着饼一边忍不住眼尾微微发红。
  “对了哥哥,我让你帮我找的人你帮我找的怎么样了,唔,好吃,也好烫。”
  江朝华大口吃着金丝饼,沈从文看着她,偶尔会抬起手将她唇边的饼渣擦掉。
  “找到了,一会哥哥带你出宫去看看他好不好,他名为邱鹏生,是在码头上扛大包的,家中只有一个病重的老母亲,日子过的十分清贫。”
  半个月前,朝华托他在码头上寻觅一个人。
  这个人,第一条件便是家中十分贫困,需要照顾亲人。
  其次,便是力气大,有胆色、吃过很多苦。
  沈从文细细的一想,江朝华要找的这种人,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因为这样的人,适合做亡命天涯的罪犯。
  不过,既然是江朝华让他帮忙找的,他便不问原因,也不问为什么,哪怕出了事,有他担着。
  “哥哥,你真好,那咱们一会便出宫吧。”
  江朝华一顿,吃金丝饼的速度更快了,三两口便将金丝饼吃完,然后用沈从文的袖子擦了擦嘴。
  沈从文宠溺的嗔了她一眼,自然是无有不应的。
  江朝华垂着头,心道这个人找到了,那么距离她开展计划的日子,也不远了。
  邱鹏生,在外祖父的寿宴上扮演着统揽全局的重要作用。
  从此后能不能让皇帝信任侯府,就看邱鹏生的了。
  第421章城南码头
  “妹妹,你这几天心情不好么,在学堂可曾有人欺负你?”
  江朝华吃完金丝饼,因为急着想看邱鹏生,所以她这便跟着沈从文出发了。
  沈从文来的时候是赶着马车来的,只要他们出宫,便能坐着马车去码头。
  一边走,沈从文一边打量江朝华,见她低头似乎在思索什么,语气温和的说着。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朝华有心事,且心事还不小。
  但他也清楚,江朝华不会跟他说的。
  他只是想告诉朝华,若是有事,他也能帮她一起扛,一起分担。
  不管她要做什么,自己这个当哥哥的,永远都会支持。
  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会一直站在朝华的背后。
  他只有这一个妹妹,不多宠着点,叫她受委屈了可怎么办。
  “我没事哥哥,我就是在想外祖父的寿辰我该送什么好。”
  江朝华收敛心绪,抬起头对着沈从文眨了眨眼睛,十分灵动。
  “你啊,只要是你送的,祖父他都会很开心的。”
  沈从文眼底闪过一丝沉重,语气倒是表现的很轻松。
  祖父的寿宴上,只怕是要不安生。
  但烦恼事自有他们担着,妹妹就负责貌美如花、开心快乐便好。
  “唔,哥哥你说的对,那我就放心了,快些走吧,邱鹏生就是我要送给外祖父的寿礼之一哦。”
  江朝华捕捉到沈从文眼底的沉重。
  既然舅舅跟哥哥他们不希望自己跟母亲知道寿宴上的暗潮汹涌,那她就索性装作不知道罢了。
  以免还要让舅舅跟哥哥们担心。
  “你啊,神神秘秘的。”
  沈从文一听邱鹏生也是寿礼之一,猜测着可能江朝华准备了什么表演的节目,需要像邱鹏生这样的汉子来表演,心头的疑虑也打消了。
  兄妹两个从皇宫的近路绕到皇宫门口。
  门口的侍卫一看是江朝华,立马放行了。
  虽然江朝华进进出出的有些频繁,可皇帝都说了允许她出入自由。
  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最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可在宫里待不住,尤其是江朝华这种出身尊贵的贵女。
  “妹妹,上车吧。”
  出了宫,沈从文掀开车帘,放下踩凳,示意江朝华上车。
  江朝华拎着衣裙,身影灵动的上了马车。
  沈从文放下车帘,坐到前面,嘞着马缰便将马车往城南的方向赶。
  城南有码头,自然也有江河。
  长安城内,有一贯通南北的运河,名为恒河。
  这些年盛唐的国门打开,与周边的国家多有来往,互通有无。
  是以,这海上生意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每日从长安城开出去的船只足足有十多艘。
  船只来往越频繁,就证明海上生意越好。
  当然了,既然是海上生意,一些船免不得要路过倭国。
  倭国就是个小岛屿,每次盛唐的船只路过,他们都会多次为难。
  为此,皇帝跟朝臣还十分头疼,都在努力想办法该用什么法子绕过倭国的济州海,越过倭国,跟其他的国家做生意。
  倭国嚣张,仗着盛唐的船只要路过济州海,多次为难挑衅盛唐的人,皇帝可是忍了好久了。
  要是倭国再如此,两国肯定是要生战事的。
  城南的人很多,来往的大多是干苦力的人。
  “朝华,你坐稳一些,不要将头探出来,哥哥慢点驾车。”
  一炷香后,马车这才赶到了城南。
  来往的人多,道路也有些不平。
  因为除了人多,每日还要有承载大量货物的车辆路过这里。
  天长地久,里面就不平了。
  沈从文很小心的驾车,生怕颠到江朝华。
  “哥哥,不用慢,快些就行,我没事的,我想快点去码头,我还没来过这边呢。”
  长安城城内一共分为好几个城区。
  每个城区都进行着不同的活计。
  例如城南,是出了名的苦力区,平时一些贵公子跟贵女从不会踏足这里。
  前世江朝华也确实没来过,但因为周迟也曾经在这里干活,所以她一直想找个机会过来看一看。
  “哥哥,再往前走一段距离,咱们便找个地方下来走吧。”
  道路确实不平,很颠簸,坐在马车上不如下来走。
  “好。”沈从文有些愧疚,应了一声,将马车快快的往前又赶了一段距离,找了个地方停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