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只是当江家子能让林枫的身份光明正大,所以,不管是江贺还是反王,林嘉柔不愿意放弃。
“你是个蠢货,你的女儿也蠢,这么长时间了,她还是没能得到靖王的倾心,废物!”
男人听到林嘉柔提到江婉心,语气冷了不少。
江婉心是他培养的棋子,目的就是笼络那些世家公子哥。
其中,靖王是他最想拿下的人,一旦江婉心成了靖王妃,靖王这条线也能为他所用了。
“主人,这都怪江朝华,这个小贱人奇怪的很,自从生辰宴后,婉心便一直吃亏,她以前可没这么聪明的。”
林嘉柔抿了抿唇。
只要主人还想笼络靖王,那么江婉心便不会出事。
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自然也要为江婉心筹谋。
“这个给你,你交给江婉心,只要找机会将这丹药给靖王吃下,他便会恢复对江婉心的态度,届时江婉心再努努力,若是再不成,本座就留不得她了。”
男人从袖子中拿出一瓶药丢到林嘉柔跟前:“此药名为逍遥丸,男人吃了,便会情根深种,江婉心如今在靖王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吧。”
男人眯起眼睛看着林嘉柔,林嘉柔赶忙道:“自然是的,婉心与我说若是没有江朝华屡次坏事,此时靖王早就有心思纳她为妃了。”
“嗯,着手去办吧,当初你怎么让江贺对你死心塌地的,你便怎么教你的女儿,我想你这点小事应当能办好吧。”
男人说着说着便笑了,他的笑声十分恐怖。
该交代的事都交代完了,他也该离开了。
只是临走前,他看了一眼那观音神像,这才消失在卧房中。
“呼。”
男人一走,林嘉柔像是一滩烂泥一样瘫软在地上。
她缓了一会,手脚有力气了,这才赶忙站起身将那尊神像紧紧的抱在怀中。
“还好,还好他没发现,看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将神像送出去了。”
林嘉柔喃喃自语,只要神像在,她跟林枫还有江婉心就有活路。
这神像,就是他们的保命符。
绝对不能让主人发现,否则一切都完了。
夜,更深了,黑夜像是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在半空,让人觉得呼吸都不顺畅了。
林嘉柔一直待在卧房中久久没出来。
石榴来过两次,但每次都没勇气喊林嘉柔。
饭菜都热了两次了,林嘉柔也没有好吃的意思,她想着那就算了吧,反正饿的又不是她。
三个时辰后,天蒙蒙亮了。
江朝华从浮生若梦返回皇宫后,沈氏跟太后倒是没起疑,也并没过问她出门的这些时辰都做了什么。
永寿宫的寝殿环境很好,殿内焚着熏香,有宫女守夜,时不时的便给江朝华掖掖被子,来查看一下。
床榻上铺着上好的月光锦,就连被子,都是蚕丝被。
这个季节,天已经有些热了,晚上盖蚕丝被,刚刚好。
江朝华美美的睡了一晚上,第二天精神百倍。
日子一日日的过去,时间一晃眼,便到了江朝华去女院学习的日子了。
一大早,太平便来寻江朝华了,吵着要跟她一起上学堂。
国学院就在皇宫旁边,从宫中走,离的很近。
沈氏跟太后特意让江朝华睡的时间长了一些,才让宫女唤她起来收拾东西。
去学堂不用过多打扮,故而宫女就只是按照江朝华寻常的装束给她打扮。
但因为她生的貌美,怎么打扮都令人觉得眼前一亮。
永寿宫前殿,江朝华过来的时候,太平立马就迎了过去:“朝华,你终于出来了。”
太平提着裙子,一看见江朝华她就兴奋。
这几日江朝华住在皇宫,她几乎日日都过来找她。
因为太后也在,所以太平的母妃并非拘着她,反而很赞成她来永寿宫。
所以,她跟江朝华的感情自然更好了。
当然了,要是没有荣华,她会更高兴的。
“朝华,你来了。”
看见江朝华,荣华也温柔的站起身打招呼。
听到她说话,太平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什么啊,这荣华跟太后非亲非故的,日日往这里跑,难道她不知道这里根本没人欢迎她么。
第396章女夫子韦伯英
“荣华郡主,你又来了啊,你这几日来的这般勤快,怎么,难道你是来给太后娘娘讲佛经的么。”
江朝华懒洋洋的出声。
她喜欢穿红色的衣裳,太后年纪大了,也喜欢红色,她觉得这样的颜色鲜艳。
所以,这几日,她命尚衣局给江朝华做了好几套衣裙。
衣裙的颜色都是红色的,上面绣着芍药花,还有海棠花。
花朵开的妖艳,原本就很令人惊艳了,可穿在江朝华身上,更令人觉得惊艳。
江朝华笑着看着荣华,心道荣华的脸皮之厚,真是让她没想到。
明明上次自己都拆穿她了,她却还依旧每日都来永寿宫。
她来都来了,太后总不好直接将她赶出去吧,毕竟之前她也伺候过太后几次。
太后不好说话,可江朝华能说啊。
她每次都要讽刺荣华几句,一开始荣华还会觉得尴尬难堪,后来脸皮直接修炼的更厚了,直接无视江朝华的话。
不管江朝华说什么,她都笑盈盈的,看的太平都有些佩服她了。
“朝华,怎么说话呢。”
沈氏陪着太后,听江朝华又这么说话,她微微蹙眉。
这个荣华,确实日日都来永寿宫拜见太后。
虽说每次来她待的时间都不长,但来的次数太频繁了,这宫中难免又会有人传荣华得太后喜欢看重。
如此来看,此女心机颇深,且十分能忍,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看样子她的母亲手腕也不低,否则如何能让豫章王独宠这么多年。
“母亲,我又没说错什么。”
江朝华嘟唇,将脸别到了另一边,无视荣华。
沈氏一顿,太后直接拍了拍她的手:“好了,时间快到了,你们几个都去上学吧,若是迟到了,夫子可是要罚你们的。”
国学院内的夫子,请的都是盛唐颇有名气的老先生。
女院也隶属于国学院,请来的女夫子自然也是德高望重的。
其中,尤属韦伯英跟韦季英姐妹两个在一众女夫子中名气较大。
韦伯英跟韦季英,都是盛唐的大儒韦安的女儿。
因为韦安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所以韦伯英跟韦季英从小便继承了其父亲的衣钵,学四书五经,在文学上颇有造诣。
盛唐的文人圈子中都有一种说法,叫南杨北韦,大概的意思是,南边的文人都比较信奉杨正乙,而北边的文人,都比较信奉韦安。
怎么说呢,杨家跟韦家都是百年世家,两家自古就是死对头。
以往杨正乙致力于推行什么政策,韦安肯定就要唱反调。
唯一不同的就是,到了杨正乙这一代,杨家生的都是儿子,而韦家生的都是女儿。
杨正乙三个儿子,韦安三个女儿。
论学识跟身份,韦安自认为不输杨正乙,可唯独在没有儿子这件事上,觉得脊梁骨挺不直。
所以,韦伯英跟韦季英便梳起了头,不嫁人,将自己当成男儿一样,担起韦家的担子。
整个国学院中,就属韦伯英跟韦季英两个人古板,一些男夫子都没有她们两个古板。
偶尔论学问时,她们两个也最是较真的。
有一些书生就吃她们这一套,进而追捧,也让韦伯英跟韦季英在学院内的身份水涨船高,姐妹两个,孤傲及了,就连杨元明这个院长都不放在眼中。
“对哦,朝华咱们快些走吧,今日的第一堂课,就是韦夫子的。”
太平是公主,但她都对韦伯英很有阴影。
韦安古板,自诩一身正气,以前连皇帝都敢直言怼,皇帝大度,不与他计较,谁知他还以此为荣。
渐渐地,韦家的家风就变成了这样。
韦伯英跟韦季英姐妹两个,连公主皇子也不怕。
在她们心中,只觉得自己是夫子,应当一视同仁的教导所有的学生。
寒门学子自然对她们这种做法很支持,很追捧,高门显贵人家虽然不喜,但韦家的门生多。
自古书生嘴巴最臭,大家族们不想招惹不痛快,故而轻易也不会招惹韦家的人。
太平以前被韦伯英训导过,但她却没仗着自己是公主去皇帝跟前告状。
太平是个孝顺的孩子,平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找皇帝的。
这就更让韦伯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及了,变本加厉。
“今日的第一堂课,可自行选座位,朝华妹妹,太平公主,咱们便坐在一起吧。”
没人愿意搭理荣华,可荣华自己会找话说啊。
她这么热情,显得跟太平江朝华的关系很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