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还是那句话,一两个能理解警惕不够,这大面积根本不可能。
思虑片刻,他又问起询问朋友的事。
谢云飞这回点了头,“这个问过,按照被害人朋友的意思她们都非常的热情,对谁都很好,在看到有需要的人时都会热心的去帮忙,甚至还有人在小学的时候得过助人为乐的班级奖。”
旁边石队长跟着点头,“我询问的那些也都是这样,关于算命这个也和谢队说的那样,没人去算过,但为人都是热情热心。”
同时曹队长的电话也过来了,林时听着里头的话,和谢云飞以及石队长说的大差不差,都是热心的人,但都没有去算过命这类地方,只偶尔有一两个。
但这一两个不足以撑起这么多人,不过他还是让曹队长去询问当时算命的位置和算命的人。
之后又接到几个市的电话,说的都一样。
也就是说,被害人被绑架这条是没有错的,那现在的问题就是犯罪嫌疑人怎么确定被害人的年龄。
她们之间肯定有一个共通点,不然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确的年龄。
肯定有共通点。
于是,他道:“重新询问他们的家属,看被害人曾经是不是有去过什么地方,还有查她们的通讯看是不是有过给什么地方打过电话,亦或者她们有没有参加过某些电视上推荐的活动,需要告知年龄的那种。”
只要能确定如何得知年龄,那应该就能确定犯罪嫌疑人。
正当他说完这些的瞬间,原本阴沉的天突然传来一道亮光,将整个屋子里都给照亮,紧接着就是轰隆一声巨响,雷声震耳。
下一刻,豆点大的雨水噼里啪啦的砸在窗户上,竟是下雨了。
突如其来的雷声,惊到了所有人,纷纷看向外边。
同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好大的雷。”
顿时其他人也跟着点头,显然是被突然传来的雷声给吓到。
办公室内都陷入了寂静,只有外边雷声滚滚而来。
但在这时,一道悦耳铃声传来,打破了这阵寂静,所有人都看向了声音的来源。
林时认出来是自己的铃声,他从口袋中拿出手机,手机屏幕亮着上边是来电显示,赫然是顾白。
转头又去看窗外,在下雨。
所以电话能通的媒介,是下雨,而且需要他这边下雨。
至于顾白那边需不需要下雨,只能再确定。
他让谢云飞和石队长稍稍等等,然后接起电话。
金河山的事顾白的侧写帮助他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而这个案子比较上一个案子要更为复杂且涉及的地方众多,顾白并不一定能拿到卷宗,但也许能给一个特别的方向。
同时,那头传来顾白急促的声音,“是女性,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是女性!”
“什么?”林时疑惑出声。
顾白看着手上的卷宗以及铺在桌上的大片数据,当时挂了电话后他就去询问过东陵省关于案子卷宗摆在哪个区,得到是摆在东汇区后他连夜乘坐飞机赶去了夏城。
夏城三月多雨,他过去的时候就在下雨。
他试着给林时打电话,但都打不通只能先去看卷宗,案子还没有破但是卷宗和数据却是非常的多。
为了更快的将那些卷宗和资料都看完,他是边看边让警员在旁边给他念其他的,几乎是在几个小时内将所有的数据报告笔录全部都看完听完了。
当然也看到了林时他们将犯罪嫌疑人定义为两名男性,并且一直在寻找犯罪嫌疑人是如何知晓被害人年龄的。
他一开始看卷宗时也认为是两名男性,但在看到调查到被害人对人和善热情以及每个人都精确到22岁,而每个人之间又没有任何的共通点。
她们有些人上过学,有些人没有上过学,有些人外出打工,有些人留在自己城市工作,有些人还在上学中,但有些人却已经毕业了。
她们之间唯一的共通点是年龄,以及她们都非常的热心,人很好。
男性大范围询问必定会引起问题,但如果是女性呢,一个年长而又和善的女性呢。
往往女性在面对其他女性时都会大幅度减少警惕,尤其是一个能言会道和善的女性,而且这名女性还需要帮助,那在谈话中自然而然也就套出了她们的真实年龄。
往往只需要一句,就能套出来了。
很快又会有失踪案发生,他在看卷宗的时候让人帮忙每隔个几分钟就给林时打电话,现在他的手机通话界面密密麻麻都是林时的电话。
终于在第二天清晨打通了。
听着林时的疑惑,他立刻解释,“我去了夏城已经看到了卷宗,三名被害人以及其他所有失踪案的受害人几乎都没有任何的共通点,而这个案子很显然是无组织犯罪,犯罪嫌疑人可以说是随机挑选被害人,在确定年龄后直接将其绑走。”
第64章
“但要想直接询问年龄,如果是男性询问,即使他身有残疾,也会引起部分年龄不是在22岁的女性注意,很快就会暴露。”顾白继续出声,“可如果是女性,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进行询问便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那时候的她呈现弱势,而被害人大多都是热心人缘好的人,她们对这类女性大多都没有太多的警惕,所以可能在攀谈之中就将自己的年龄告知对方。”
“他们会在开阔的位置寻找合适的年轻女子,然后由同为女性的同犯进行诱骗。”
“在得到不是犯罪嫌疑人想要的年龄后,同犯也会进行善后,那些给与帮助的人也只会将其当成是自己人生中许许多多帮助别人的其中一件。”
“可如果得到是自己想要的年龄后,她会将人引去自己需要去的地方,这是男性无法做到的,而那儿会有一辆车,这辆车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从你们调查的来看犯罪嫌疑人似乎并没有租住过宾馆或者是一些废弃的地方,那犯罪嫌疑人实行犯罪的地方只可能就是在车上。”
“考虑到失踪案以及发现尸体的三起案子都在各不相同的位置,说明犯罪嫌疑人的工作是需要到处奔走的,而推测他们有工作也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他们的日常开销以及开车使用的油量,也就是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运输之类的。”
“以及00年开始服装业进入了白热化,所以我推测犯罪嫌疑人是为某家销售量巨大的服装业做运输,将衣服发往东陵省各个商场服装店。”顾白边说边去看时间,上一个电话林时让他注意时间后他便看了,通话时间只有十五分钟。
那这次打通后,通话时间应该只会在十五分钟内。
他必须在十五分钟内将侧写告诉林时,不然下一次打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紧接着,他又道:“因为是需要运输,所以他们使用的车子不是面包车而更倾向于小型货车,这样可以让他们能更多的携带货物,而这种货车也更方便实行犯罪。”
“犯罪嫌疑人对女性非常的憎恨,可能他当初被某位女性拒绝过,而那名女性当时的年龄在22岁并且是长发,所以他每一次杀害年龄在22岁长发的女性其实是在一遍遍的杀死第一个拒绝他的女性,通常这类人都比较孤僻,无法正常与人沟通,独来独往。”
“他在一遍遍杀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他开始在被害人嘴角上开刀,第一具尸体时还只是伤疤,第二具尸体开始就是破口子了,到第三具尸体完全划开,是他的犯罪手段在不断进化升级,他已经开始享受杀人带来的乐趣,这会让他感觉到强烈的支配。”
“而这种情况下,他的杀人手段会越来越残忍,并且时间间隔也会越来越短,而他也会越来越大胆,甚至对警方进行挑衅。”
“从他抛尸就可以看出来,他从一开始的抛尸山林还进行掩埋,那时候他应该还是害怕被警方发现的,而那次他掩埋的尸体被发现后却没有抓到他,这让他有了足够大的信心,之后的尸体可能都不会再进行特别明显的掩藏,也许就是随便找个地方进行掩埋,甚至可能他会将尸体再埋回原来警方发现的位置,更甚至他之前在某个区域做下的案子的尸体也埋在同一个地方。”
“每次路过的时候,他可能还会重回埋尸地,这会让他回想起自己杀害这些被害者时的感觉,享受这些。”
“而这之后警方都没有发现尸体,他开始变得更加大胆,尸体不会再进行掩埋而是会直接抛在能一眼看到的地方,比如马路旁,他在经过那条路时顺手将尸体丢在那儿。”
“警方依旧没有抓到他,他的信心变得越来越膨胀,中淮区的尸体他直接抛在了公园里,因为他确信警方不可能找到他。”
“他有非常强烈的幻想,这和他不善言语,无法正常与女性沟通有关系,但在他的幻想中女性都是爱慕他仰慕他,被害人拒绝他对他来说就是出轨。”
“他会开车,受过一定的教育,可能是上过初中,但很快因为一些不良的原因退学,比如偷看女性等原因,无法与女性进行沟通只能在幻想中进行沟通,直到他被人拒绝,他愤怒生气,觉得被害人背叛了他,渐渐他的幻想开始转变为占有被害人,甚至是幻想杀害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