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让长辈等久了也不太好,有人愿意带儿媳妇出门逛逛,林梦云哪里会拦着。
  “不着急,我们也可以直接买茶叶炒制普洱茶。”
  王婶子小口喝了一口奶茶,被这奶茶的味道惊艳到了。
  茶汤上没有茶叶,倒是有几颗饱满的红枣飘在上面。
  淡淡的甜味,浓浓的奶香跟茶香,越喝越想喝。
  “这种喝法我还是第一次见,没想到这么好喝。”
  “都是我那儿媳妇自己捣鼓的,就是将茶叶炒香后,加牛奶跟红枣进去煮,煮沸了再过滤一次就行了。”
  林梦云也挺喜欢喝,她自己的那一份牛奶也经常让宋苒苒一起做。
  “敢明儿我也去定几瓶牛奶,现在日子越来越好,我们也没有几个年头了,也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
  王婶子心宽体胖看的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做好一件事,做了该做的事,不会后悔就功德圆满了。
  “王婶子,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宋苒苒换好长衣长裤,带上草帽,背上背篓,穿上雨靴,还喷了防晒喷雾。
  “那就出发吧!”
  王婶子喝完奶茶,又得了做奶茶的方子,对教宋苒苒炒茶更上心了。
  “婶子,茶园远不远?”
  第一次炒茶,宋苒苒当然希望能从头到尾都体验一次,有点担心时间不够用。
  “不远,走路只需要二十多分钟,离家属院最近的是陈家村,主要以生产茶叶跟竹子制作的物品,河对面是王家村,主要.................。”
  王婶子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介绍着周围的环境跟特产。
  王婶子十分健谈,一路上就没有停下话头。
  “小宋,这座山上面就是茶园了。”
  鞋底的泥巴太厚了,王婶子将雨鞋往路边划了划泥巴,才抬腿往山上走去。
  “难怪这里有台阶,这是专门挖出来给过来采茶的人走的。”
  宋苒苒也学着王婶子的动作将雨靴上泥巴划掉一层,脚步轻快的跟上王婶子。
  茶园坐落在半山腰上,四周绿意盎然,空气清新。
  淡淡的茶香围绕在鼻尖,宋苒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清气爽。
  “你这次过来的有点早啊!”
  一位年过半百,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妇女跟王婶子打招呼。
  “今天带了一位女同志,她的丈夫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当上了副师长兼参谋长,要是采茶的手法不专业,你多多担待一下。”
  “小宋,这位是村长的媳妇,你喊她孙婶子就行。”
  王婶子作为中间人,给两人做着介绍。
  现在的茶园都是集体财产,来采茶的妇女,也都是领工分的,卖掉的茶叶也算集体的,过年才会给村民分钱。
  “孙婶子好!”
  “小宋看着就是个灵光的人,采茶挺简单的,你们自己采,采完了自己去称重结账。”
  可以买茶叶炒,也可以自己去采,自己采的茶更便宜更好。
  “时间也不早了,我简单的跟你说一下。”
  王婶子看着周围的茶叶品质不错,顿了顿又开口道:
  “采茶叶你要精品就采一芽一叶,上品就采一芽两叶,这个看你自己的需求,茶园直接买的新鲜茶叶,一般都是一芽两叶的。”
  王婶子之所以自己来采,就是想要精品茶叶。
  “谢谢婶子提醒,我知道了。”
  宋苒苒跟随王婶子穿梭在茶树间,听着王婶子讲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技巧。
  王婶子手法熟练,双手在茶叶中轻轻一抚,便精准地摘下一片一芽一叶嫩绿色的茶叶。
  宋苒苒观看了一会王婶子采茶的手法,她学着王婶子的动作开始采茶。
  宋苒苒刚开始采茶时还有些生疏,随着时间推移,她采茶的速度越来越快。
  王婶子停下采茶时,惊讶的发现宋苒苒采的茶叶比她还多。
  “年轻人的速度就是快,不错不错,付完钱跟我一起回家,我教你炒茶。”
  顾参谋长的媳妇平时也不出来跟人打交道,也不上班,听说她在家不做饭也不洗衣服,连孩子的尿片都要顾参谋长回来洗。
  王婶子还以为今天宋苒苒是跟过来玩的,没想到人家学的快,茶叶也采摘的好,都是一芽一叶的精品茶叶,她自己偶尔也会采到一芽两叶的茶叶。
  “婶子,时间也不早了,我吃了午饭再去叨扰你。”
  宋苒苒跟着王婶子来到茶园旁边的一座木房子里,里面全是茶叶,还有一位老师傅正在炒制茶叶。
  “哎呦,都已经十一点半了,我们得赶紧回去了。”
  家里还有人要上班,王婶子赶着回来吃饭。
  现在吃饭都是要等人齐了才能开饭,她担心回去晚了,老头子会发火。
  称完重量给完钱,王婶子带着宋苒苒急急忙忙的往回走。
  好在家属院离茶园不是很远,两人回家时,下班的人还没有到家。
  “妈妈,你去干嘛去了?”
  顾爱民跑向宋苒苒,将她背上的背篓取下来看了看,见都是嫩叶子,便不再感兴趣。
  “采茶叶去了,马上就要读初一了,你们今天预习的怎么样?”
  初中的学科多,他们也没有小学时学的轻松了。
  “妈妈,英语好难学啊,其他的科目还行吧?”
  顾爱民一听宋苒苒询问学习,头都大了。
  他不喜欢英语,数学倒是一学就会。
  “英语要多读多背,今天的五个国家的英语怎么读怎么写,你全部都会了吗?”
  这个年代的英语,从初中才开始学习,内容也比较简单。
  可学校的英语老师发音不标准,学生大多都是哑巴英语,会写知道意思不会读。
  宋苒苒趁着假期每天教他们五个单词,要求他们会写会读。
  英语在华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必须学习的课程,以后不管是用电脑,还是跟外国人打交道都需要。
  第204章 穿书两百零四
  “今天的单词容易,我全部都学会了。”
  顾爱民挺了挺胸,自信的回道。
  他完全忘记了,要不是有顾爱国监督他,他根本就不想学。
  学校里面的同学都不是特别爱学习的人,在部队的学校多了一节体育课,他们更喜欢跟着教官练习军体拳。
  “婶子,你在家吗?”
  吃完早餐,宋苒苒等顾北城上班后,才背着装了新鲜茶叶的背篓去王婶子家。
  “在,就等你过来了,院门没有关,你可以直接推门进来。”
  宋苒苒进入厨房时,王婶子正在点燃引火的枯草。
  等铁锅烧热后,王婶子往锅里放入茶叶,用木制炒铲翻炒。
  随着温度升高,茶叶逐渐散发出阵阵香气。
  王婶子一边翻炒一边解释说,炒普洱茶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既要保证茶叶熟透,又要避免炒焦。
  经过一番努力,一锅香喷喷的普洱茶炒好了。
  王婶子拿出一个竹篓,将茶叶倒入其中,轻轻压实。
  宋苒苒学着她的样子,也试着炒了一锅,没有王婶子炒制的香,但她自我感觉良好。
  日子一进入正轨,就过的飞快,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能明显感觉时光飞逝的感觉。
  三胞胎不但都学会了走路,还会喊人说一些简单的话语。
  在顾爱国跟顾爱民学习英语的时候,顾文静还会跟着念,调皮又可爱。
  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三号,全家都早早的起来收拾行李。
  “爱国、爱民,这是给你们新做的棉袄,你们记得放在自己的背包里,燕京的气温冷,下火车前你们记得穿上。”
  宋苒苒将一个星期前做好的棉袄,递给顾爱国跟顾爱民。
  鲜花省现在白天室外的温度大概是十九度。
  兄弟俩火气重,身上才穿了两件衣服,在室内还觉得热。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不穿多一件衣服,林梦云会亲自给他们加衣服。
  “哇,又有新衣服穿了,这棉袄好特别,谢谢妈妈!”
  顾爱民当即就将身上的中山装外套脱了下来,开始试穿棉袄。
  兄弟俩不喜欢太臃肿,裤子是不肯多穿的,宋苒苒做的棉袄是中长款,蹲下去腰上也不会漏风。
  “谢谢妈妈!”
  顾爱国见顾爱民穿着的棉袄一点也不土气,也脱下衣服开始试穿。
  “我在口袋里面缝制了你们自己的名字,就是一起洗了也不会搞错。”
  从开始给顾北城缝制衣服时,宋苒苒就喜欢做记号,不止他们兄弟俩的衣服,就是三胞胎的衣服,宋苒苒都有做记号。
  这个年代不太讲究,可宋苒苒不想他们的衣服乱穿,自己穿自己的,以后每个时期的衣服都留下来一件,给他们以后做念想。
  “妈妈,这衣服太暖和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燕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