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这两年来,他们都是睡客厅跟厨房,没有单独的房间住。
现在他们还能选房间住,爱国心里的感动不予言表。
“北城哥,他们俩上户口这事难不难?”
之前的几户人家都是平民百姓,为了钱收养的孩子,都不敢去上户口,只说他们是亲戚家的孩子。
不上户口的孩子,不但上不了学,粮油本子上定量的粮油,也买不到。
“这年头,收养战友孩子的人也不少,我们没有孩子,上户口还是很容易的。”
上车饺子下车面,顾北城打算中午煮面吃。
他一边往两个大锅里舀水,一边笑着回答宋苒苒担心的问题。
顾北城看着菜篮子里满满当当的鸡蛋,也不做面条卤子了,一个人打两个荷包蛋做清汤面。
“那你到时候,将他们现在的名字登记后,年龄也少报个半岁,反正他们的身高,现在看起来也还小。”
宋苒苒瘫在躺椅上,找到舒服的姿势后,闭着眼睛假寐着轻声道。
“知道了,你还得跟他们两个说说,别出了岔子不好收场。”
“他们两个都挺聪明的,以前但凡有一家能对他们好,他们也不会调皮捣蛋。”
“这一个星期,你看他们多乖,我这个天天锻炼身体的大人,都受不了那么久的颠簸,他们从来都没有叫过苦。”
“上车、下车,上船、下船,不用我说,他们从来不东张西望,牢牢地跟着我的脚步。”
“北城哥,你可不要小看小孩子,他们有的方面,可能懂得比我们还多。”
宋苒苒深有感触,在网络发达的未来,有些小孩子跟成精了一样,很多大人都比不上。
“宋妈妈,我们选好了,我跟哥哥一起住一楼。”
爱国跟爱民选择住一楼,在宋苒苒意料之中。
厕所浴室都在一楼,两个孩子起夜也方便。
她不知道这两兄弟,是因为兔子才选的一楼。
“等会你们跟爸爸在一起洗澡,以后你们自己的衣服、裤子跟鞋袜,也都要你们自己洗哦,肥皂在浴室的储物柜里。”
“海岛的天气用不着厚被子,等会我给你们拿两床羊毛毯下来。”
“宋妈妈,我们以前的衣服鞋袜,也都是自己洗的,以后隔壁小兔子的草料,我跟哥哥一起出去采割。”
爱民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宋苒苒,他在心里想着:
【我跟哥哥付出了劳动,就能心安理得的吃兔子肉了。】
“可以,等会我带你去隔壁认识一位哥哥,他每天也都会出去给兔子割草料吃。”
现在家属院里,大部分人都养了兔子,草料都是孩子们出去割的。
家属院里男孩子们都比较皮,隔壁的男孩子懂事又听话,有他带着两兄弟,宋苒苒才放心。
几人洗漱完,吃完鸡蛋清汤面。
顾北城将行李箱都提到二楼主卧,宋苒苒给爱国跟爱民,拿了两条羊毛毯给他们铺上。
都是用羊绒制作的,轻薄又暖和,都是顾北城的战友寄过来的。
辗转了几个家庭,爱国跟爱民已经看惯了人情冷暖。
他们摸着柔软又暖和的高级羊毛毯,心里百感交集。
这待遇,就是父亲母亲在世的时候,也差不多。
“哥哥,我以后再也不调皮捣蛋了,这里真好,宋苒苒顾爸爸也都好好,我不想再被赶出去了。”
爱民抱着暖和又柔软的羊毛毯,看着爱国认真的道。
“嗯。”
以前是需要爱民闹事,他们才能吃个半饱。
现在餐餐都能吃饱,穿的好住的好。
顾爸爸虽然严肃很少说话,但也没有苛刻他们。
宋妈妈很温柔,还不会将他们当做小孩子。
每次跟她说话,都能得到平等的尊重与关怀。
“走吧,我带你去隔壁去认认门。”
许佳佳现在还在上班,宋苒苒带了两包白糖,一把香蕉,几个孩子的过年红包,先去沈薇薇家看看。
“宋妈妈,这样会不会对顾爸爸不好?”
以前收养的人家,来客人了都会让他们躲起来,等客人走了,才会让他们回来。
“不会,等会你们的顾爸爸,就会给你们去上户口,过几天学校开学,你们就能去上学了。”
“就是年龄会给你们少报半岁,你们以后要自己注意,别人要是问起来,可别回答错了。”
海岛白天的气温高,身体好的穿一件短袖都会出汗。
身体差的,穿长袖的单衣。
爱国跟爱民的短袖还没有做,穿一件细棉布的长袖衣服,也不算突出。
“宋妈妈,我们知道了。”
“我叫顾爱民,我哥哥叫顾爱国,我们下个月才满八岁,宋妈妈这样回答对不对?”
爱国跟爱民比一般孩子聪明,想的还多。
他们知道自己的情况,宋苒苒跟顾北城愿意收养他们,是顶着很大风险的。
“对,你们真聪明。”
对聪明的孩子说话就是省事,宋苒苒摸了摸两人的头顶,笑着喊他们跟上。
“有人在家吗?”
沈薇薇不上班,现在也没有娘家可回。
周副团长拖家带口的,来回光路费,就要发费他两个多月的工资。
海岛离家远的都很少回家过年,这钱寄回老家才更值当。
“在家,我就来开门。”
沈薇薇在这家属院里,就宋苒苒一个能说话的人。
她估摸着这就这一两天,宋苒苒就会回海岛,正在厨房里做她喜欢的点心。
“十几天不见,你的气色不错嘛!”
宋苒苒打量着眼前的沈薇薇,感觉她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嗯,今年的除夕夜,我跟周大哥圆房了。”
沈薇薇低着头,没有看到宋苒苒身后的爱国跟爱民。
她红着脸笑得很腼腆,跟个新媳妇一样。
第120章 穿书一百二十
逍遥丸在沈薇薇手上很久了,以前她总是不敢拿出来服用。
今年宋苒苒回燕京过年,她才趁着守夜,孩子们都睡着了才服用。
逍遥丸的效果非常好,沈薇薇都后悔没有早点用。
今天的点心,是她特意做来感谢宋苒苒的。
“咳,薇薇,这是我在海城火车站捡到的双胞胎,他们的父母都去世了,我跟我爱人商量过,决定收养他们。”
“这位是周副团长的妻子,你们可以叫她沈阿姨。”
宋苒苒也是服了,还在大门口,沈薇薇就跟她说那么私房的话。
还好现在的孩子没有手机,没有电视,他们这个年纪,也不会知道圆房是什么。
“沈阿姨,过年好!”
兄弟俩抱拳行礼拜年,异口同声的喊人。
“好,都好!阿姨现在没有准备红包,等会再给你们。”
沈薇薇脸刷的一下通红,不过见宋苒苒跟两个孩子都没有露出异样,才迎着他们往院子里走。
沈薇薇现在院子里的布局,跟宋苒苒家差不多。
种了两棵葡萄树,葡萄架子周围种了薄荷叶、蒜苗、香葱跟青菜。
就是她没有营养液,植物长势没有宋苒苒家里的好。
“你家老大跟老二都不在家?”
“他们俩,大的叫顾爱国、小的叫顾爱民,我领他们来是想给他们找个玩伴。”
宋苒苒将菜篮子递给沈薇薇,开口问道。
“老二出去跟他的小伙伴们玩去了,小妹还在午睡,老大刚割完兔子吃的草,正在喂兔子。”
兔子一胎生的多,一年能产六到八胎小兔子。
家养的兔子运动少比较肥,不用放植物油炒就很好吃。
沈薇薇家里的兔子,比宋苒苒家里的兔子要多。
还好海岛一年四季,周边山上的草都是绿油油的。
要是北方地区,大冬天的草料,可不够家属院里的兔子吃。
“周爱华,家里来客人了,你带两位弟弟去聊聊天。”
自从沈薇薇跟宋苒苒聊天想开后,在家里也不再颓废。
她做的点心跟菜肴味道都又美又好吃,很快就收拢了孩子们的心。
“知道了,就来。”
片刻后,一位高高瘦瘦的少年出现在客厅里。
“宋阿姨好,两位弟弟好。”
“穿蓝色衣服的叫顾爱国,绿色衣服的叫顾爱民,都是我收养的孩子,以后你要是出去割兔子吃的草,可以带上他们一起。”
宋苒苒看着白白净净的周爱华,给了他一个之前准备好的红包。
周爱华遗传了他爸的冷白皮,显得很文雅。
“宋阿姨,我刚好没有伴,以后去割草料,我会去你家找爱国跟爱民的。”
周爱华双手接过红包,满脸笑容的开口道。
他以前带习惯了弟弟妹妹,不过是割草的时候带上两个人,
对周爱华来说,这都是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