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路上马车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已经是阳春三月末,道路两旁初现了点点绿色,农民们也开始着手备春耕了。
  半个月后,陈西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岭南府怀安县城,县令赵维国和赵嫣然早已经在城门口等候多时了。
  两方见面的第一刻,赵嫣然赵卢氏母女俩就在马车里哭成了泪人,几年不见哪里会不想念啊。
  赵维国看着这一幕有些无奈和心酸,母亲不容易,大房这一脉被庶子继承,她的心情该是何等的难受啊,可是幸福永远比那虚无缥缈的继承家业重要的多。
  钱财铺子庄子他们兄妹不缺,离开了庞大家族的束缚,其实该说是幸运的,命都是捡来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
  如今罗双已经生了一双儿女,想来赵卢氏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后,很有可能都不愿回京了。
  陈西的回归,让怀安县城的老百姓们热烈的夹道欢迎,陈西都回以微笑,心情因为回家而雀跃。
  回到陈家村,姜夫子考教了一番至诚至信两兄弟的学业,还是十分满意的,游学一番眼界都开阔了不少,对于读书做学问也是极有好处的。
  回家了自然要聚一聚,找来相熟的亲朋好友,痛饮一番必不可少。
  赵卢氏一家人作为亲家自然不能缺席,姥爷家大姥爷家大姨家,还有依然是怀安县师爷的李大鹏一家也赫然在列,李旺村的里正李百年一家和李大光桂花婶子一家也来了。
  云娘云兰母女俩还有解管事一家都来了,陈西也十五岁了,饮上几杯酒还是可以的。
  现如今的怀安县家家户户都是小康的日子,有钱有余粮日子过得很舒心,就连整个岭南府因为桃园书院的建立都在朝着最富裕的州府发展着。
  畅饮过后就恢复了平淡的日子,陈西虽然成了护国公,但一切照旧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每日去健康医馆看病抓药,闲来无事去桃园书院教教书,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赵嫣然跟自家母亲长谈一番后,也不再被催婚,医术和武功也在逐步精进中,偶尔也会去桃园书院授课,赵夫子这个新的身份她很喜欢。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秋闱很快到来,陈至诚不负众望在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继小三元之后他又成了大夏国年纪最小的解元。
  陈至信成绩也不错,以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了一名举人,两个人都很高兴,家中又庆祝了一番。
  姜夫子的建议是让两兄弟六年后再进京考会试,不然年纪太小即使考取了功名也无法为官,最起码要等两人及冠后才能入朝为官,十六岁刚刚好。
  时间不能浪费,在督促两人做学问的同时,还让他们兼任桃园书院低年级的授课夫子一职。
  姜夫子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实践下来也确实如此,就连陈至信在这个过程中性子都被磨练的越发沉稳,颇有几分长兄陈至诚的样子,姜夫子十分满意。
  至于最为满意的地方,还是陈至信同自家孙女礼部侍郎姜衡独生女姜清涧定亲的事情。
  就是陈西第一次参加除夕宫宴那次,在皇宫门口见过的姜家小姑娘,因为太想念爷爷了就在过年时来了怀安县,这来了就不走了,轻轻松松的将陈至信给拿下了。
  姜清涧比陈至信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两家人都十分满意这桩亲事。
  两家商定等陈至信殿试后就成亲,但身为长兄的陈至诚却要再等上几年,因为这位未来长嫂张汐比陈至诚整整小了五岁,至少需要等她十六岁及笄才能成亲。
  陈西同样有的等了,两个弟弟都订了亲任务却没完成,恐怕真的要等到他们成家立业了。
  第89章 农女麦苗五十三
  时间从来不会为谁而停留,六年一晃而过,陈西和家人们再次回到了大夏国京城。
  这次来是为了两个小弟陈至诚和陈至信参加春闱会试,这次的考试需要考生连考九天,对于体力的消耗极大,幸好两兄弟都是练武之人完全可以轻松应对。
  两人带上陈氏火锅出品的方便面套餐进入了考场,一看其他考生同样人手一份味美价廉又极为方便的方便面套餐入场,可以说大夏国人没有人不知道陈氏火锅和陈氏美装的。
  陈绵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更是陈氏商行的对决掌舵人,生意已经做到了周边邻国,真正实现了日进斗金,陈氏商行一共分成五份股。
  陈绵占两成,陈西陈至诚陈至信三姐弟各占一成股,大姐陈绵最辛苦,陈西她们三个都是甩手掌柜的干拿钱不干活,对于这个分股都很满意。
  四姐弟每年都会从自己的抽成中拿出一些奉养娘亲陈小妮,现在一家人对钱财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因为他们拥有的钱已经够用几辈子了,而且每天还在不断进账中。
  陈西这几年已经将自己名下的所有不动产全部转到了娘亲陈小妮的名下,其实一共也没有几处,反正陈小妮的养老已经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陈西只拿钱做着力所能及又不引人注目的善事,她希望在这个小世界多得到一些功德值和信仰力,囤物资倒是不急。
  到了京城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面见皇上,陈西还穿着官服正儿八经的上了一次早朝,可是因为容貌太过出众,被人想看又不敢看的偷偷盯着,陈西果断闭门不出。
  如今已经二十一岁的陈西长的跟随时要羽化成仙的世外高人似的,就连皇上都不敢轻易直视她的眼睛,就怕一不小心臣服下去,那皇上的威严何在。
  所以对于陈西拒绝所有王公大臣家的邀请参加各种宴会什么的,皇上很满意,陈西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所有人包括皇上在内,她陈西即是二十一岁了也不会考虑成亲之事,更不会与任何一派走的太近,她只是忠于皇上的臣子而已。
  而实际情况呢,陈西只是在家中享受与可爱的小外甥女和小外甥的亲子时光而已,那可比应付那些不相干的老家伙们好玩多了。
  “陈西姐姐,你说两个小家伙怎么可以这么可爱呢,我将来也要跟至诚哥哥生这样可爱的孩子!”
  陈西看着和她一同哄着两个小家伙的张汐,有些无奈,可是别看人家张汐年纪小却是一旁站着的大她八岁的姜清涧的大嫂。
  姜清涧同样一脸的无奈,如今已经十九岁的她早就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丽佳人了,科举之后她就要跟陈至信成亲了,现在两家人正在筹备他们二人的婚礼。
  因此这次回京姜夫子也一起回来了,姜陈两家结亲的事也没有瞒着,故意大张旗鼓的张罗就是怕有人当街抢人。
  只能说才貌双全也是一种苦恼啊,特别是古代的科举考生们,殿试后被当街抢走的大有人在,不伐已经娶妻生子的,‘陈世美’之流都是这样诞生的。
  一家人都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会试三日后放榜,今日早就派了小斯前去看榜。
  陈至诚一脸的淡然自若,陈至信一脸的无所谓,反正他志不在此,只要中了就算是过关,不过成绩太低也无法跟自家岳父和姜夫子交代,所以考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
  “中了!中了!大少爷是第一名会元,二少爷是甲榜第四名!”
  娘亲陈小妮高兴的大手一挥,“赏,统统有赏,将这十筐钱全部撒了!”
  大姐陈绵同样大气的说道:“今日护国公府双喜临门,陈氏火锅今日半价回馈新老客户客户!”
  此刻的张汐不顾自家娘亲顾轻颜和爹爹张宇康的杀人的目光投入了陈至诚的高大怀抱,“城哥哥你好棒!”
  陈至诚用极为宠溺的眼神看着怀中的人儿,简直腻死人。
  张宇康顾轻颜夫妇也是无奈,心中对这个女婿又满意了几分,反正都是要成为夫妻的人,就随他们去吧,两人感情好他们也高兴。
  姜家人同样围着陈至信说着体己话,姜清涧一脸的娇羞看的陈西觉得牙都快甜化了,弟弟弟媳们糖分过高怎么办!
  几日后终于到了科举的最后一步,殿试。
  皇上真的不想护国公府太过出挑,可奈何陈至诚的才学太过惊人,其他考生根本没有可比性,这样的人才皇上准备给太子留着,毕竟人才好找相才难寻啊。
  于是,陈至诚被皇上钦点了状元,大夏国历史上第一位小三元后大三元的状元郎就这样诞生了,年纪十六岁的状元郎谁不眼馋,可惜早就名草有主了。
  跨马游街,本来最为亮眼的应该是探花郎,可是这次的状元郎容貌太过惊人,完全盖过了探花郎的风头,引得道路两旁的闺阁女子们纷纷娇羞的投掷出自己的香囊和手帕。
  只可惜妾有意郎无情,陈至诚一脸淡定目不斜视的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首位,从未去接任何的东西。
  只听一句清亮的女声喊道:“城哥哥你真帅!要接住我的荷包呦!”然后从声音出扔出一个绣工极为一般的小荷包。
  陈至诚听到熟悉的声音,伸手接住那个小荷包,看向声音的出处,脸上展颜一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