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话音刚落,他瘫坐在地,掩面开始悲哭。
多年前,他们为守护凉州与百姓,投效戎行,平安回家者仅廖廖三人。
多年后,他们曾拼死保护的凉州,官员勾结,贪赃枉法。
那些人收了大笔钱帛,却不愿为他们收敛尸骨。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这群畜生,欺上瞒下枉为人。”张砚良咬牙切齿痛快骂完,眼泪一擦,便坚定道,“他们不能白死,我要上京告御状!”[1]
朱砂伸手拦住他的去路,笑吟吟夸他运气好:“张明府,你这运气,真是不错。上战场,能活着回家;回家后,得举荐做了个小官。熬了几年,又从主簿一路升到县令。我瞧你这官运,旁人难及啊~”
她眉眼含笑,无半分嘲讽之色。
可此刻的张砚良听来,这些话,字字诛心,全然不像好话。
顾及几人的身份,张砚良咽下怒气,冷声回道:“本官万万受不起道长的赞誉!”
方絮见他怒气起伏,悄悄扯了扯朱砂的衣袖。
朱砂撇撇嘴,自觉没趣:“入京之路,千里迢迢。张明府,并非我看不起你。而是以你的官位与人脉,到了长安,恐怕连御史台的门都踏不进去,遑论入宫告御状。”
张砚良梗着脖子,与朱砂争辩:“你们难道要我明知真相,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那群贪官污吏已对不起他们,我不能再对不起他们!”
朱砂深深叹了口气,深觉张砚良此人,比罗刹还固执百倍。
眼看张砚良越说越气,越说越想哭。
朱砂赶紧打断他:“所以我说你运气好。这几日,有一位贵人会路过乌兰县,前去乌兰关。你找个机灵点的手下,守在城外前往乌兰关的必经之路,去他面前告状。”
“哪位贵人?”
“晋王殿下。”
张砚良疑心朱砂拿他逗趣,苦着一张脸问道:“晋王殿下管不了凉州吧?”
朱砂骂他傻:“你告不了御状,晋王殿下可以啊。”
张砚良恍然大悟,转念又想起太子遥领安西行军元帅。
此官虽是虚衔,且并无实辖之权。但凉州,总归是太子的地盘。
再者,他曾听乌兰军的一位军使说,前凉州都督夏翊是太子的心腹大将。
思及此,张砚良担忧道:“凉州官员贪墨一案必定会牵涉东宫,万一晋王殿下不愿得罪太子殿下……”
朱砂笑道:“你放心。要不是这案子一定会牵涉东宫,晋王殿下没准还不想搭理你这个小县令。”
“啊?”
张砚良听不出朱砂的言外之意,但见她一脸淡然,自己也多了几分信心:“行,我即刻差人去城外守着。”
朱砂怕他打草惊蛇招致灭口,特意叮嘱道:“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是灭门之祸。你切记勿要外传,尤其要小心凉州来客。”
“我明白。”
张砚良捡起地上的茶壶,抬袖擦去泪痕。
而后,他提着茶壶哼着小曲儿出门,又变成了一脸苦相,任人欺负的张砚良。
他刚走,朱砂眼珠子一转,妙计浮上心头。
等她回到长安,定要找机会把消息透露给齐王。
届时,齐王与晋王双双发难,不知太子还敢不敢再骗她去华州?
一想到太子的惨状,朱砂忍不住笑出声。
方絮与徐雁声看向她,面上无奈与无语交织。
眼见方絮欲言又止,罗刹急忙开口:“我猜测,他们三人并非十五年前成为煞鬼,而是最近才变成煞鬼。”
至于如此猜测的理由?
罗刹细细道来:“如我早先所思,三人对已为鬼魂之事浑然未觉。起初,我以为是救他们的女鬼所为。但适才听玄规说起凉州都督府曾呈上窦大将军的甲胄。”
依照张砚良所说,窦大将军死前,曾被二十余人护在中间。
若夏翊曾挖出窦大将军,那其余的士兵,极有可能也曾被掘出。
而且,程不识三人死时,岩山大雪,雪深六尺。
王舆如何能看到落叶飘飘之景?
除非他们并非十五年前成为煞鬼,而是去年秋月被挖出来后,才成了煞鬼。
“这是何意?”方絮率先发问,“他们死于十五年前,魂魄早已离体。依你之言,岂非他们的魂魄一直在肉身中?”
徐雁声接着道:“人死魂离,此乃天道。”
罗刹一时解释不清,朱砂推开门,看着院中的雪虐风饕:“我猜是那场雪,掩藏了他们的肉身,也困住了他们的魂魄。”
“对,雪。”
罗刹伸手接过一捧雪,掌心的凉意,慢慢遍及全身:“雪缚亡魂,雪会阻断阴阳之路。程不识三人当年被埋于积雪之下,导致魂魄并未离体,困于肉身中。”
方絮:“挖出来,又是何意?”
罗刹反问她:“若你是凉州都督夏翊,你会如何平安贪下这笔钱帛?”
方絮行走江湖多年,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
面对罗刹的问题,她脱口而出一句:“直接贪下,不行吗?”
“不行。”
一旁的萧律斩钉截铁道:“凉州不仅有都督,还有刺史,甚至满城的百姓。朝廷对贪腐一事查的极严,如何瞒过所有人的眼睛?若我是夏翊,我会光明正大挖出尸骨,再假借部分忠骨残缺为由,在凉州建一座忠烈冢。”
从古至今,送尸所费远远高于掘尸所费。
岩山一战中阵亡的将士,多是外乡人,车马钱自然高。
而夏翊只需要派人掘出尸骨,挑几具凉州籍的尸骨,大张旗鼓地送回。
剩下的,全部就地安葬,截留对应钱帛。再以“超度忠魂”为名,建忠烈冢应付。
如此,这笔一万六百贯,并麻布四百匹的丧葬费。
便能有大半,尽入私囊。
萧律:“此事已过一年有余,凉州与朝中均无半点风言风语传出。想来夏翊这出瞒天过海之计,十分成功。”
罗刹:“程不识三人被挖出后,真正的死亡才算开始。三人中,数王舆死前伤得最轻。他能见到女鬼,或许是濒死前的回光返照。”
“他们不知自己是鬼,只因他们的记忆停留在了奔赴战场的那一刻……”
茫茫大雪分割阴阳。
他们浑然未觉,他们曾奋勇杀敌,他们早已死去。
他们被挖出、又被抛弃,只能自己找回归乡的路。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元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第69章 煞鬼(六)
◎“程不识死了又活了!”◎
张宅深处,隐约传来几句孩童求饶又挑衅的声音。
“好阿耶,我错了。”
“张老狗,有本事来追我呀!”
“我错了,这次真错了。”
屋中五人面面相觑,片刻后不约而同笑出声。
笑过之后,方絮蹙眉深思:“若罗君推断为真,岂非有不少阵亡的士兵已成煞鬼回家?”
朱砂:“我们一路从灵州经会州到乌兰县,沿路并未听说有死而复生之人。”
罗刹怀疑是山谷之故:“若张明府当年未看错,程不识三人的尸身在死前滚下山谷。我猜三人尸身掉落之地,或有玄机。至于那个女鬼,我想不出她来自何族。”
萧律:“没准她与三人一样,也是煞鬼。”
“或许吧……”
几人交谈间,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中,夹杂着一个男子急迫的声音:“师姐,大事不好了!”
转瞬,门被人推开。
是严客,一脸惊慌的严客。
方絮:“出了何事?”
严客:“程不识死了又活了!”
“什么叫死了又活了?”
“他被人当街刺死,抬去医馆时明明已经气息全无。可可可,可他……又活过来了……”
今日乌兰县漫天风雪,可严客的额头上竟全是热汗。
他不住发抖,双腿都在打颤:“你们快去程家瞧瞧吧,百姓闹着要杀了程不识!”
“啊?”
顾不上细问,方絮叫上几人便疾步往程家赶。
程宅门口,眼下全是百姓。
他们站在程家大门口,举着棍棒,一遍又一遍地高喊:“交出恶鬼!”
朱砂认出其中一人。
此人早间为了维护程不识三人,大骂太一道尽是酒囊饭袋之徒。
风水轮流,倒是转得极快。
仅仅过了半日,他一边大骂程不识是恶鬼,一边跑来找他们这群酒囊饭袋之徒求救:“几位道长,恶鬼就在程家!你们快进去捉鬼!”
朱砂好笑地盯着他,转身喊上罗刹,越过人墙,直接翻墙进去。
程家几人抱着躲在前厅,一见二人,程不知忙不迭开口:“道长,二弟不是恶鬼!”
朱砂:“他人在何处?”
程不知指了指程不识的房间:“他想出去解释,我怕说不清,便将他锁在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