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今夜的梦中,罗刹梦到自己下山入世前,在夷山的最后一日。
  阿娘知他将要下山,万般不舍:“凡人厌鬼,你万万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阿娘生你不易,养你更不易。若你被送去太一道,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你死在姬璟的剑下。”
  那时,他问起姬璟是谁。
  阿娘面露悲伤,望向山外的方向:“是阿娘从前的好友。十年前,她的两位至亲与所有同门,全部死于人鬼大战。我与你阿耶离开长安回夷山避世那日,她手持天尊剑赶来为我们送行。”
  曾经相谈甚欢的好友,最后一面却剑拔弩张。
  一身缟素,披麻戴孝的姬璟,平静地告诉他们:“太一道第三十一代天师姬光侯昨日已死,如今站在你们面前之人,乃第三十二代天师姬璟。罗嶷、尽禾,若有朝一日,我知晓大势鬼一族中的任何一鬼出现在大梁朝。这把天尊剑,便是他们此生的归宿。”
  “我们不敢怪她。”难得流泪的阿娘,在那日说起姬璟时,哭红了双眼,“她的阿姐与赤方同归于尽,连尸骨都寻不到。她的阿耶受摄魂术侵扰,在她面前吞金自尽。遑论她的所有同门,全部死绝,独留她撑起太一道。”
  他们不敢怪她狠毒,怪她不念旧情。
  毕竟,错在他们。
  “虽然我与你阿耶从始至终都支持太一道,但血海深仇,真的放不下……”说到最后,往日和善的阿娘要他记住一句话,“二郎,无论何时,你需时刻谨记。你是鬼,世所不容的鬼。”
  一旦身份暴露,太一道会踏遍大梁朝的每一寸土地,找到胆敢入世的每一个鬼。
  那把高悬于山门的天尊剑,会斩灭鬼的一切。
  经阿娘的一番话,罗刹生了胆怯之心。
  等阿耶找来,他苦闷地发问:“阿耶,我不想下山了。”
  阿耶拍拍他的肩膀,半是安慰半是鼓励:“你自小活在夷山,从未下山。你阿娘也是怕你一根筋,乱管凡人之事,出手暴露身份,这才故意夸大其词。姬璟是可怕,但你少管闲事,乖乖去邕州,大郎自会接应你。我且问问你,大郎已入世五年,他可曾出过事?”
  罗刹想反驳,罗荆是下一任夷山鬼王,又闹着要做百鬼之王。
  罗荆若不去邕州,大势鬼一族怎会轻易服他?
  再者,罗荆临走前,曾说要去找未婚妻祁娘子退婚。
  他入世,是无事可做的多此一举。
  而罗荆,是正事太多的非去不可。
  床上的朱砂呼吸清浅,床下的罗刹翻来覆去叹气。
  这个闲事,他到底该不该管?
  第11章 大势鬼(四)
  ◎“二郎,她是鬼,你为何要救她?”◎
  汴州春日多雨。
  一入春,每逢三日不得晴。
  罗刹整夜思索,难得片刻安眠。
  卯时初,他听见细雨纷扬声,索性起身走到窗边,静静赏雨。
  冷风扑面,罗刹怔怔看向汴州城门。
  昨日在市集,他曾听到官差与百姓闲谈。
  言今日辰时初,闻月丹会被押送至长安受刑。
  百姓们对官差的话深信不疑,对严客更是感恩戴德。
  他们聚在一起,为闻月丹的结局抚掌道好,为杀死一个恶鬼而欢欣鼓舞。
  阿耶阿娘不准他多管闲事,可罗刹实在过不去心中这道坎。
  他无法眼睁睁看着一个无辜女子被当做恶鬼杀死,无法做到明知她的冤屈却袖手旁观。
  楼下多了几个来往的人影,罗刹想清楚了。
  这个闲事,他要管。
  他是鬼修,只要不使用法术,便不会被太一道发现。
  再者,修为越高,鬼炁越淡。
  他有上千年的修为,没准鬼炁已淡到闻不出。
  朱砂不知何时走到他的身后,轻声问道:“二郎,你怎么了?”
  罗刹转身,与她对视。
  像下定了某种决心,他坚定开口:“朱砂,你今日能陪我去救一个人吗?”
  “谁?”
  “闻娘子。”
  一听这个名字,朱砂面露惧色,吓得退后两步:“二郎,她是鬼,你为何要救她?”
  眼见辰时将至,罗刹只得拉走朱砂,边走边与她解释。
  “一位得道高僧曾教过我一招识鬼的法子,昨日我闲来无事,便用他所教的法子试了试闻娘子。”余下的话,罗刹顿了顿继续道,“没想到竟让我试出,闻娘子并非鬼。若她被送去长安,只是白白替鬼送命。真正的恶鬼,仍留在谢宅作恶。”
  此话一出,朱砂一时也有些着急:“那我们快去救她。”
  今日的汴州城外,着实热闹。
  自十年前太一道将所有鬼族赶进深山后,汴州已多年未闻鬼事,未见恶鬼复生为人。
  昨日,闻月丹是恶鬼一事传遍汴州。
  一时间,半城的百姓闻风而动,打算亲眼来瞧瞧这个恶鬼,亲自欢送恶鬼去长安受刑。
  罗刹带着朱砂赶到城门时,已临近辰时中。
  万幸,严客喜欢自吹自擂。
  原本定好辰时初出发,硬生生因他的连番吹嘘之言,拖到了辰时中。
  闻月丹站在槛车中,四目望去,尽是怒目横眉的百姓。
  她无助哀嚎,反而招来更多砸向她的石子。
  辰时中,槛车旁的严客总算停止吹嘘。大手一挥,便吩咐押解的官差出发:“快走快走,万不可耽误天师定下的行刑吉日。”
  眼看槛车将走,前面的路却被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
  相隔不到十步,罗刹顾不上朱砂,纵身一跃,跳到严客面前站定:“她不是鬼,你不能带她去长安。”
  严客蹙眉抱着手,围着罗刹绕圈打量:“你敢质疑我?”
  面前的男子在他身边转了好几圈,罗刹头晕目眩,赶忙一把推开严客,指着闻月丹道:“我以性命为她担保,她真的不是鬼,你抓错人了。”
  此言一出,百姓们交头接耳。
  听到百姓的议论声,严客反应过来,指天大骂:“你到底是谁?竟敢质疑太一道!”
  罗刹不欲与他多说:“我且问问你,你凭什么断定她是鬼?”
  闻言,严客一脸得意,从随身的褡裢中取出一把尺子,高高举起:“你可知这是何物?天尊留下的地灵尺!只要是鬼,便逃不过地灵尺的法眼。”
  罗刹听过地灵尺。
  据说是太一道寻鬼的法宝之一,另一个法宝是观照镜。
  地灵尺,可寻有形鬼。
  观照镜,可照无形鬼。
  两物同使,世间一切鬼族无所遁形。
  起初,他看见严客掏出地灵尺,止不住的后悔。
  悔自己冲动行事,以为严客真是个学艺不精的道士。
  结果人没救成,反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直到后来,那把据说能寻鬼的地灵尺在他面前晃了又晃,然后直愣愣指向一旁的空地。
  严客轻蔑地看了一眼罗刹:“小道并非不讲理之人。你既对闻月丹是鬼一事有疑,我今日便让你见识见识地灵尺的威力。”
  罗刹侧身让开一条道。
  他算是瞧明白了。
  这严客,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废物。
  果然,严客又是捏诀念咒,又是上蹿下跳寻天地正气。
  多番尝试之后,那把地灵尺,仿佛失灵一般。茫然地左右摇摆,死活不肯指向近在眼前的闻月丹。
  围观的人群中渐渐多了质疑声,对着严客指指点点:“他到底是不是太一道的弟子?”
  严客抓狂挠头,连连摆手:“不对不对,昨日地灵尺指的就是她。”
  罗刹好心上前为他解惑:“或许是地灵尺指向她时,那个恶鬼故意躲在她的身后,让她成了替罪羊。”
  有官差上前,小心翼翼问道:“严道长,还出发吗?”
  “将闻月丹押回刺史府。”严客收起地灵尺,转瞬抬头看着罗刹摇头,“你们随我去谢宅!”
  前去谢宅前,严客又拽走一脸不情愿的罗刹与朱砂。
  路上,严客问起罗刹的来历:“贤弟,我瞧你器宇轩昂。不知贤弟尊姓大名,家住何方?”
  罗刹随意扯了一个谎:“邕州罗刹。”
  严客微微颔首,双手供附于胸腹间:“原是邕州罗郡公家的公子,久仰大名。”
  罗刹尴尬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随意一说,哪里知道邕州还真有姓罗的权贵。
  走了约一炷香,谢宅到了。
  今日宅门大开,张灯结彩。
  站在门口的两个下人看见严客,忙不迭上前:“严道长,又出了何事?”
  严客大步踏进谢宅:“将宅中所有人叫至前厅。”
  罗刹与朱砂随严客走到时,谢宅前厅已挤满谢家的二十余人。
  随着下人们闪身让开一条道,主位之上的两个男子出现在三人面前。
  严客对着左边的男子道:“谢施主,闻娘子并非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