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孩童浑浑噩噩地走着,被妇人紧紧扣住的手腕抖个不停,好似被毒蛇缠绕。
  路过的每一个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他,瞳仁深处藏着难以形容的阴暗光芒。
  孩童的脑袋越垂越低,眼泪直直地落入泥土。
  菩萨,您能听见我的声音吗?求您救救我!我不是天生的哑巴,我娘也不是病死的!苍天有眼,您定然能够看见人间的罪恶,对不对?
  第467章 诬告
  方众妙站在山岗上俯瞰,下方不远处便是她此行的目的地桃花村。
  时值傍晚,家家户户都冒出炊烟,农人牵着水牛慢吞吞地行走在田埂上,孩童们绕着一棵柳树嬉戏玩闹,大黄狗追在后面汪汪直叫。夕阳的余辉漫天洒落,水田里竟然也盛满瑰丽云霞。
  远眺而去,一派悠然自得,世外桃源的景象。
  黛石呼吸着田间吹来的晚风,感慨道,小姐,若是没有你,这里的村民早就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去了。
  方众妙笑着摇摇头,并不说话。
  在她身后,龙图扒开几丛野草,砍掉几棵歪脖子树,指着一座坟墓说道:主上,找到了。这就是姚翠花的墓。
  方众妙转身回望。
  整座山都是大大小小,错落排布的坟包,此处便是桃花村人祖祖辈辈落葬的地方。
  方众妙缓缓走上前,盯着墓碑仔细查看。
  龙图在旁解说,她丈夫死后留下了近八十两银子的俸禄,另有军功受赏的一百两银子,阵亡抚恤金一百两银子,她膝下还有一子,所以这孩子也能领到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抚养费。总计二百九十两银子的账目报到小鱼儿那处,小鱼儿自掏腰包凑了个整,也就是三百两,派人送来了桃花村。
  余双霜连连点头证实这个说法。
  方众妙看着墓碑不语。
  龙图又道,送来银子的时候,我们的人曾仔细调查过姚氏的状况,获悉她患了肺痨,常年卧病在床,便请了当地最好的大夫为她诊治。
  大夫说她身体非常虚弱,恐怕命不久矣。肺痨本就是不治之症,我们的人无能为力,便留下足够的银子给她买药,只说过几月再来,若姚氏不幸病故,便妥善安置她的儿子。
  黛石问道,姚翠花的死难道不是意料之中的吗?
  龙图摇头,她的死的确是意料之中,但巧的是,她儿子自她死后就变成了哑巴,紧接着,为她诊治的大夫也死了。主上您看。
  龙图指着山坡上方的一座新坟,说道:那就是大夫的墓,他名李远山,享年五十八岁,是远近闻名的神医。去年初见之时,他还非常硬朗,谈吐颇有仙气,理当是个长寿的,却未料姚氏刚走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
  龙图看向方众妙,慎重说道:您让我们不要因为时间久远就疏忽了烈属遗孤的生计问题,要时时回访。这便是我们的探子回访查明的情况,因为其中有疑点,而您此次出行恰好经过桃花村,便交予您亲自处理。
  方众妙略微颔首,依旧不语。
  余双霜拧眉道,姚翠花刚病死,她儿子就成了哑巴,她的主治大夫也跟着暴毙,世上哪来这么多巧合?干娘,其中肯定有问题。须知在这乡野之地,三百两银子堪称巨款,再加上每个月十两银子的生活费,足够十几二十人的家族一辈子吃喝不愁。财帛动人心,骤富易招灾,只怕姚翠花和她儿子,还有这大夫,都是被人给害了。
  黛石猜测道,害他们的人肯定是族人!因为姚翠花若是死了,她儿子和巨额抚恤金必然会落到族人手里。
  龙图叹息,落到族人手里的少,落到直系亲属手里的多。此事若真有内情,凶手恐怕是血脉至亲。
  方众妙转身回望山下的宁静村落,轻叹道,你们看看这姚翠花的卒年卒月,可有想到什么?
  龙图几人凑近了去看墓碑,而后纷纷摇头。他们又不懂算命,哪里能从年月上看出端倪。
  方众妙迎着风说道,她死于去年六月底,六月初的时候,我曾颁布政令,鼓励寡妇改嫁,此乃我族繁衍大计,必须推广执行。
  余双霜恍然大悟,面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干娘,您是说,姚翠花之所以会被亲人杀害,与您颁布的这条政令有关?她若是带着银子和儿子改嫁,她丈夫这边的亲人就捞不着好处了?
  方众妙颔首道,有可能。走吧,先去见一见她儿子。我们暂在此处落脚,将事情查清。
  众人连忙应诺。
  一辆牛车从村口缓缓而来,车上坐着一名女子和一位老翁,后面跟着几匹高头大马,马上一个少女,一个女童,外加四个青壮男子,阵仗不说大,但也浩浩荡荡。
  在路边追逐玩耍的孩童好奇地看向他们。抽着旱烟聊着天的一群老者纷纷站起,眼神戒备。
  龙图跳下牛车,拱拱手,摆出乐呵呵的一张脸。
  他正准备拉几句家常再提借宿之事,却听身后传来自家主上空灵悦耳的声音:我乃当朝国师,此行路过桃花村,特来探望村中烈属姚翠花及其子杨小福。
  几名老者拿在手中的旱烟杆叮铃哐啷落在地上。孩童们嬉笑玩闹的声音戛然而止。
  喧闹的村口一片寂静。
  说来也奇怪。那女子坐在牛车上的时候并不惹眼,一身简朴粗陋的白衣,长长的发丝用布条扎成一束垂落脑后,看着与村里的姑娘没甚区别。
  然而她甫一开口,便似浓雾被狂风吹散,一瞬间光芒普照,大日凌空。
  纵然没有锦衣华服,官兵开道,宝马香车,她说她是当朝国师,又有哪个敢怀疑?这样一张如仙如佛的脸,这样一身出尘绝俗的气度,世上仅此一人。
  老者们噗通噗通连着下跪,看见几个孩童还呆愣愣地站着,他们连拉带拽,摁着脑袋,令孩子们给国师磕头。
  三呼圣安的响动引来了更多村民。没有丝毫怀疑,也没有上前盘问质询,目光触及布衣女子的一瞬,跪拜的念头便侵占了脑海。静谧的村落因此而沸腾,附近的村民都从家里跑出来,黑压压地跪在村口。
  方众妙缓缓向前走,语气温和:姚翠花家住何处?
  一名老翁爬起来随行,擦着冷汗说道:回禀国师大人,姚翠花是老朽的儿媳妇,她已经病故数月有余,前面左拐再直行百步便是老朽的家。老朽的孙儿杨小福就在家中,国师大人您想见见吗?
  嗯?此人竟然主动带大家去见杨小福,神色中并无躲闪心虚,莫非他不是凶手?黛石和余双霜不由对视一眼,心中充满疑窦。
  方众妙回过头,深深看着老者。
  老者汗如雨下,满脸惶恐。但乡野村夫见到只手遮天的大人物,理当是这副模样,倒也并不奇怪。
  方众妙收回视线,颔首道,姚翠花既已亡故,她儿子我自是要见的。
  老者连忙伸出手指路,这边,您请。路上坑洼,您当心脚下。
  一行人来到一座青砖大瓦房前,许多村民躲在各处角落,偷偷摸摸往这边看。
  门被推开,一名妇人端着簸箕在院子里喂鸡,脚边围绕着一只小黄狗,两个男孩一会儿抓鸡,一会儿逗狗,弄得院子里鸡毛飞扬,狗吠阵阵。
  妇人对着孩子们骂骂咧咧,脸上却堆满幸福的笑容。
  看见公爹带着一群陌生人进门,她大大方方地问道,爹,这几位是谁啊?
  不远处的厨房里走出来一个老妪,手中拿着一柄锅铲,先是好奇地打量一行人,然后笑呵呵地说道,老头子,这是哪里来的客人?要不要留下吃饭?要的话我现杀两只鸡。
  老者对两人摆手,表情很是惶恐难安,看见两个小孙子凑上来看热闹,连忙虎着脸呵斥,回房待着去,别在这儿淘气!
  两个小男孩很是害怕,撒丫子跑进堂屋。
  屋里走出来一名中年男子,身上穿着一件淡青色长衫,脚下套着一双白底皂靴,手中提着一个鸟笼,笼子里养着一只画眉,分明是儒生的打扮,皮肤却黝黑粗糙,看着不伦不类。
  汉子皱眉问道,爹,你吼什么?
  老者对着汉子也是一阵摆手,暗示他莫要胡说八道,而后扬声高喊:小福,小福,国师大人看你来了,快出来给国师大人磕头!
  国师大人?哪个国师?
  家里几人全都愣住,再去细看那布衣女子,瞳孔俱是一缩。这样的容貌气度,这样的仙风道骨,不是传说中高高在上那位,又能是谁?
  妇人手里的簸箕砸在地上,一群母鸡拍打翅膀围上前,兴奋啄米。
  老妪手里的锅铲哐当掉落。
  中年汉子的鸟笼摔坏了,一只受惊的画眉鸟扑簌簌飞上天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