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巴奇朗猛地抬头,恶狠狠地说道:你疯了吗?我师父已经九十九岁,百年寿辰一过,他就能功德圆满。你要破坏他最重要的修行?
  乌尔图质问道,你的意思是,就连你师父也不是大周国师的对手?他一来就会死,所以活不过一百岁?
  这话巴奇朗怎么敢接?他沉默片刻,然后慢慢低下头去。
  就在这时,前方忽然杀出数万兵将,领头那人身高体壮,气势滔天,一双鹰眸冷光湛湛。乌尔图并不认识这个陌生的将领,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人应当是大周的一员猛将,实力与巴彦不相上下。
  只见此人一枪挑走一颗人头,一眨眼已杀到近前。他身着重甲,视周围的兵卒于无物。他的马同样披着玄甲,好似一辆庞大的战车。
  他一人冲入数万蛮军之中,面对团团围攻,仅凭一杆长枪就能游刃有余的应对。他左挑右刺,杀人无数。尸体在他周围叠了一层又一层,血液染红姜黄泥泞。
  待他来来回回杀了个七进七出,他的部将才堪堪赶到,加入战斗。
  面对这样一尊杀神,乌尔图只觉胆寒。那大周国师果然受天命所钟,否则身边怎会出现这样的神兵神将?
  素以悍勇着称的乌尔图竟是不敢直面这名将领的枪尖。
  撤,往后撤!他慌乱地喊。
  巴奇朗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向他。对方带来数万兵力,我方也有数万人,为何不战?
  但大家已溃不成军,巴奇朗也无力回天。
  输了阵仗不可怕,输掉胆气才最可怕。这支军队就算回到草原把伤治好,把身体养壮,也不能再用。他们已经失去了踏入战场的勇气,若是听见大周国师的名号,恐怕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
  巴奇朗飞快转身,也能着大家一起跑。
  然而他们跑了没多远,大长公主率领的援军也已杀到。
  前后包夹,此乃绝境。
  巴奇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族人被屠戮,又看见大长公主策马来到乌尔图跟前,挥舞着大刀与对方缠斗。
  随后,那个异常勇武的大周将领也策马而来,拉开一张弓,把锋利的箭头对准乌尔图的后脑勺。
  竟然偷袭!好生卑鄙!
  巴奇朗大喊道:乌尔图,小心暗箭!
  大长公主眼角余光瞥见卫英彦的举动,也生气地大喊:小子,你敢抢本宫的军功!你不知道本宫要拿他的人头去给方众妙赔罪吗?
  卫英彦冷笑道:我在主上面前亲口说过,我要拿他的人头回去复命。
  巴奇朗:好好好,你们竟敢把乌尔图的脑袋当成讨好大周国师的礼物!
  乌尔图一边打斗一边防备暗处的冷箭,口中不断骂娘。卫英彦松开弓弦,乌尔图连忙俯身躲过破空而来的箭矢。
  看见一点寒光射向自己面门,大长公主也连忙仰倒在马背上。
  趁此机会,卫英彦飞快来到二人身边,乌尔图这里刚直起腰,他就一枪捅穿了对方的脑袋。
  枪尖从口入,从后脑出,死状奇惨。
  乌尔图!巴奇朗目眦欲裂,嘶吼出声。
  叫什么叫!本宫的军功被抢,正好拿你顶上!随后直起腰的大长公主甩出手中大刀。
  刀刃飞旋而来,干脆利落地削掉了巴奇朗的脑袋。
  两位将领的死亡让蛮军残部越发慌乱,士气如虹的大周将士很快就把这些人砍杀殆尽,赢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除了死在城门外的那些俘虏,大周几乎没有伤亡。
  大长公主跳下马,拎起巴奇朗的人头,缓缓走到山崖边,俯瞰奔腾的洪流。
  大自然的威能令她敬畏,然而她却知道,这威能也是可以被凡人利用的。浓浓雾气扩散开来,对面的景象早已看不清,只余模糊的一片绿影。
  大长公主深吸一口气,手拢在嘴边,对着白茫茫的雾气呐喊,方众妙,回去本宫给你磕一个!
  嘹亮的声音层层荡开,对岸没有传来回应,但大长公主却仿佛听见了一声极为空灵的轻笑。
  她回头看向卫英彦,问道:你听见了吗?是不是方众妙在笑?
  卫英彦用枪尖挑断乌尔图的脑袋,勒紧缰绳,夹紧马腹,冷冷说道:我要回去领功。主上会当着我的面对我笑。先走一步。
  他不管大长公主是何反应,策马疾驰出去,踏碎一路泥泞。
  与此同时,临安派出的三十五万大军被巴彦的军队围困在一座城池内。
  统领这支军队的将军名为吕飞,草莽出身,颇有才能。他坐在城主府的大厅内,其余副将分坐两旁,城主坐在下首。
  一名士兵走进来半跪行礼,禀报道:斥候传来消息,巴彦的驻军大营里,帐篷的数量与五十万大军对得上,每天升起的炊烟,烧起的篝火,煮好的饭食,也是供应五十万大军的量。
  吕飞左右看看,冷笑道:谁说巴彦把铁鹰兵团派出去了?我们若是轻信了此条情报,贸然主动出击,必然惨败而归。巴彦比他兄弟乌尔图还狡诈。
  副将们纷纷点头。
  城主谄媚地说道:还是将军英明。
  一名副将忧心忡忡地开口:巴彦劫走了我们的粮草,把我们围困在此处,又派人来劝降。将军,咱们该当如何?
  又有一名副将说道:巴彦给皇上也送去了劝降书,还是再等等,听听皇上那里是否会有旨意传来。
  吕飞沉吟道:那就再等等吧。我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切听凭皇上吩咐。
  所有人都知道,以皇上的性格,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连整个北地都能割弃,又如何不能丢弃这三十五万大军。
  正好,这些将领也都愿意归顺蛮族。他们不在乎什么家国、同胞、民族,他们也只在乎自己的荣华富贵。
  就在此时,又有一名士兵带着一个白面太监风尘仆仆地走进大厅。
  吕飞将军,接旨吧。皇上命尔等放弃抵抗,上缴军械,原地待命。乌尔图已经杀死了国师,也灭掉了大长公主率领的五万大军,皇上心疼你们,不愿你们再做无谓的牺牲。太监故作哀恸地说道。
  吕飞惊讶地问道,你说国师和大长公主都死了?那九千岁呢?
  太监摇摇头,眼中含泪:想必也死在战场上了。
  吕飞再三确认:消息是真的?
  太监笃定点头:巴彦在送给皇上的信里亲笔所书,岂能有假?
  吕飞呆愣了好一会儿才跪下,用双手接过圣旨。
  一道声音忽然从门口传来:我不信国师会死!我要率军杀出去,杀穿巴彦的驻军大营,一路杀到建康,亲眼见一见国师!
  随后,一道英挺不凡的人影逆光而入,用肩膀狠狠撞开颁圣旨的太监,冷笑道:此等重大政务,还轮不到赵璋做主!不见国师法旨,休想叫我投降!
  而后他绕过跪在地上的吕飞,毫不客气地坐上主位,字字铿锵地说道:从今日起,我全权接管这三十五万大军,尔等若敢违抗我的军令,杀无赦!
  众人纷纷朝他看去,敢怒不敢言。
  只见史归林自斟自饮一杯烈酒,旋即狠狠摔碎杯子,红着眼睛说道:国师绝不会死!巴彦诈我!就凭这句话,我要亲手砍掉他脑袋!
  第396章 史小将军镇场
  受到方众妙的指引,史归林熄了出家当和尚的心思,转投行伍。因他出身富贵,年纪尚小,且从未上过战场,所以还不曾被方众妙看在眼里。
  因着这份忽视,史归林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
  总有一日,我要让方众妙看见我,亲口夸我,像重用卫英彦那般重用我。我要成为她的臂助,叫她依赖信任,令她时时放心驱策。但凡遇到困境,她总会第一个想起我。
  怀着这样的念头,史归林求着父亲为自己安排了一个副将的职位,跟随大军前往建康。他迫切地想要建功立业,不是为了什么宏愿,而是为了心里的那个人。
  然而此刻,这些懦夫却说,他心里的月亮已经陨落,漆黑的夜里永远不会再有温柔的光芒洒落。
  他如何能接受?便是水中月亮的幻影,他也要伸手去捞一捞。捞碎了,他也跟着殉葬,不过一死而已。
  临出发时,父亲和长姐拿出一笔银钱替他打点了军中所有校尉。将领是发号施令者,校尉则是执行军务者。带头打仗,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与兵卒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收拢了诸多校尉,史归林也就有了架空吕飞的底气。他敢来城主府行这篡权夺位之举,一是凭借自己史家嫡子的显赫身世,二是仰仗中下层军官的全力支持。
  辛辣的烈酒顺着咽喉一路滑入肚腹,好似火烧一般。史归林不爱喝酒正是因为他讨厌这种难受的滋味。但今日,他却不得不喝,因为心中的痛苦需要烈酒的灼烧才能化为奋不顾身的勇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