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王伯之低下头,摸了摸胸口。他的震惊无人能知。
坊间都说方众妙是活神仙,他还不信,今日得见,真是大为震撼!他花费了许多力气才查清的真相,却被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妇人一语道破。
这满朝文武可能打死都想不到,马鸿他真是一个乞丐!
方众妙还在盯着马鸿的脸。
马鸿表面镇定,实则心惊肉跳。在此之前,他根本无法想象,一个人的眼睛怎么能比刀剑更锋利?
他的皮囊仿佛被这双眼睛刺破,划开,剥落,展露出他死死隐藏的真面目。他多想化作一缕青烟,彻彻底底消失在方众妙眼前。
然而,他却又心存一丝侥幸。万一方众妙只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呢?她只是会看相,又不是神仙下凡,她不可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当年我做过的事!那件事天衣无缝!
马鸿挺了挺脊背。
然而下一瞬,方众妙的心声差点将他整个人都压垮。
【一个本该沿街乞讨的人,此刻却穿着威风凛凛的官袍站在朝堂里。真是有趣。】
【马鸿,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有趣的事,我怎能不好好看看?】
【原来如此。这马鸿的奴仆宫里有一条暗含血煞的青气顺着鼻梁往上攀升,被额头正中的官禄宫摄取。此面相名为夺运。】
【这官运是他从某位亲密友人那里窃取的。青气带着血煞,可见友人已经被他所杀。】
【如何才能在杀死一个人之后夺得对方的官运?】
【莫非那人带着朝廷颁发的公函远赴外地上任为官,而马鸿起了贪念尾随其后,杀人窃官?】
【如此说来,他本不叫马鸿,该有另一个名字。】
【我记起来了,马鸿初入仕途,便被外派到崖州当知县。后来他攀附左相,才被调回。】
【崖州远在琼州,消息十分闭塞,交通非常不便。那里的官员看见一纸公函,自然深信不疑,哪里会想到人已经换了?】
【故此,马鸿就能轻松上任。】
【这么多年过去,事情都没败露,可见被马鸿杀死的那位友人并无亲朋好友留存于世。】
方众妙看着马鸿,暗暗忖道:【若非那人孑然一身,无亲无朋,恐怕马鸿也不敢下这个手。此乃天衣无缝之局。】
马鸿直直地站在原地,面色平淡如常。
然而,站在他身后那些官员却都目光闪烁,心惊不已。
马鸿啊马鸿,你怕是不知道,你背后的官袍已经被大片冷汗打湿,晕染出深深的颜色。你这副样子,摆明了是心虚啊!
莫非方众妙说的都是真的?
有人心绪动摇,有人暗生疑虑,有人好奇观望。
马鸿的双脚已经软了。他对方众妙的本事再无一丝怀疑。这人的眼睛竟然能够勘破命数,洞彻天机!她这身紫金道袍不是穿着虚张声势的,是真真正正的天威尽显!
马鸿忽然想到什么,眼里划过一抹阴毒的光芒。方众妙既然看得这么准,如此说来,王伯之今日要揭露自己罪行也是真的?但他是如何知道的?
此事只有我知、天知、地知!他哪里来的消息?
方众妙的心声飘过半空:【这么隐秘的事,王伯之怎会知道?我再看看。】
她盯着马鸿的脸看了一会儿,唇角微勾:【此人福德宫内坐守巨门、贪狼二星。此二星皆主贪欲,相互冲撞,更容易贪杯好酒,祸从口出。他当年做下的事,不是旁人发现的,却是他喝醉酒,自己说的。】
马鸿如遭雷击,整个人魂灵出窍。
他唯一的毛病就是爱喝酒,而王伯之就是他的酒友。难怪!一切都说得通了!
王伯之的脸已经僵了。若是可以,他真想揉着额头呻吟几声。为何方众妙连这种事也能算出来!
谁说她是活神仙?她分明就是真仙下凡!
另一边,方众妙看向王伯之,暗暗忖道:【此人也算良知未泯,获悉真相多番查证,故而才有今日弹劾。被夺走官运那人没有亲朋,但这马鸿却有很多亲友还活着。找到这些人,很容易就能拿到他偷天换日、冒名顶替的罪证。】
方众妙盯着王伯之胸前四四方方的印记,玩味地想着:【王伯之藏在胸前的册子莫非就是弹劾马鸿的奏折?】
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人把目光投向王伯之。大家的视线流连不去的地方恰恰是他胸口。
王伯之已经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他几经波折才查明的真相,人家方众妙看看面相就能洞悉全局!
方众妙这双眼睛还是凡人的眼睛吗?传说中的法眼才会具有看透魂灵的伟力吧?
王伯之满怀敬畏地想了一会儿,然后紧张地按住胸口的奏折。左相虽然万事不管,但他终究是左相。他此刻正阴恻恻地看着自己。他会不会阻挠自己呈上奏折?马鸿毕竟是他的党羽。
王伯之越想越心慌。
就在此时,赵璋领着一群太监浩浩荡荡而来,趾高气昂地登上高台,岔开双腿大摇大摆地坐上龙椅。
一名内侍扯着嗓子高喊:皇上驾到,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王伯之头脑一热,连忙冲出去大声说道:微臣有本启奏!微臣要弹劾马鸿窃取官位,李代桃僵,冒名顶替之罪!
整个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听不见心声的那些人是因为马鸿的恶行而惊讶。听见心声的那些人却已经完完全全被方众妙的一双天眼所慑。
方辰子那个神棍,他的女儿竟然是个真仙!这一点谁能想到?
第260章 昏君赵璋
赵璋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只喜欢酒池肉林,不喜欢处理政务。但朝堂上竟然有人窃取官位,冒名顶替,这就非常有意思。
他来了兴趣,身子往前倾,指着王伯之说道:竟有此事,你且详细道来。
王伯之连忙说道:启禀皇上,马鸿本名毛向荣,是街边一个乞丐。被他窃取官位那人才是真正的马鸿。
当年马鸿入京赶考,偶有一天发现毛向荣饿晕在路边。他为人良善,便把毛向荣拖进自己临时租借的小院救治。
毛向荣苏醒之后见马鸿为人厚道,善良可欺,就跪下求他收留。马鸿果然心软,便同意了。准备科举的数月时间里,二人成了至交好友。
这毛向荣原本瘦的没有人形,被马鸿养胖之后才渐渐显露真容。也不知道为何,他竟与马鸿长得非常相似,常常会被周围的邻居误认。
后来马鸿考中进士,入了仕途。周围的邻居认错毛向荣,也时常叫他一声马大人。
正是这个高高在上的称谓激起了毛向荣的贪欲,竟让他产生了杀人灭口窃取官位的念头。
凑巧的是,马鸿接到朝廷任命,准备远去崖州当知县。那地方非常偏远,毛向荣感觉时机来临,路途中就对真正的马鸿下了杀手,之后拿走公函,奔赴崖州上任。
若干年后,他被调回京城,一路高升。因他与马鸿长得极为相似,还留起了胡须,周围的人竟都没发现异常!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王伯之停下来缓了缓,顺便偷窥皇上脸色。
治下官员这般丧心病狂,赵璋竟不觉得恼怒,反而满脸都是兴味的笑容。他仿佛在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王伯之心下微沉,浑身的劲头仿佛都在此刻泄了个干净。若是连统治者都不觉得正义是值得声张的东西,那么正义必然泯灭,良知终将不存。
他低下头,暗自苦笑。
史正卿闭了闭眼,不愿多看龙椅上那人。这就是他辞官归隐的原因。但他很快又睁开眼,看向方众妙长身玉立的背影。这是他再度回到朝堂的原因。
马鸿连忙从人群中走出来,跪在王伯之身边。
微臣冤枉!他弯下腰,双手捧着玉圭,匍匐不起。
赵璋指着王伯之,兴冲冲地问:这个这个
站在他身后的内侍小声提醒:此人乃王伯之御史。
王伯之也匍匐下去,灰败的脸深埋在臂弯之中。这就是大周的新帝,朝会开了三年,竟还连文武百官都认不清。
方众妙道行如此高深,她父亲方辰子理当也是高人。但方辰子当年为何会选出这样一个储君?真是令人费解!
王伯之胡思乱想的时候,赵璋在龙椅上兴致勃勃地问:王爱卿,如此隐秘的事,你怎会知道?
王伯之微微抬头,面露尴尬,小心答道:启禀皇上,是这马鸿,不对,是这毛向荣喝醉之后亲口对微臣说的。当时微臣还怕他酒醒之后杀人灭口,未料第二日,他竟然什么都忘了。
听见这番话,许多朝臣露出异样之色。
真是准啊!当今世上,还有比方众妙更为厉害的相术师吗?恐怕没有了吧?
她一身本领承袭自方辰子,为何方辰子样样都算不准,还被人骂作神棍?其中有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