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熊孩儿一共捕了两只兔子,一只烤,另一只剥掉皮,给追蜂熊生吃。
“它自己不会吃吗?”王洛闻啃着兔子腿,悄声问。
“噜噜抓!”追蜂熊朝她龇牙咧嘴。
她做个投降动作,其实已经不是真害怕对方了。
“它说啥?”熊孩儿问。
“它说:吃都堵不上你的嘴!”王洛闻学着追蜂熊刚才的凶态。
熊孩儿把剩下的兔子腿撕下来,回答她刚才的问题:“它很笨的,要是不把兔皮剥好,它经常咬一嘴毛。”他把兔子腿都递给她,见她拧身不要,他调皮的蹲跳到她对面,说:“你是女郎,女郎得娇气,我以后都把最好吃的留给你!”
“我不娇气。”
“是我喜欢让你娇气!哈哈!”
三天下来,翻山越岭间,王洛闻和追蜂熊的亲近指数终于到达了9。
这已经是顶峰值了,剩下的1点,必须由她补足。也就是说,她可以随时将亲近格补满,然后离开此末世位面。
可是,一旦她把追蜂熊带走,漫山遍野就只剩下这少年了。那种隔世孤独,他怎受得了?
今夜,有大片大片的云遮挡星子。
王洛闻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
“蒲公英,你是要飞走了么?”
她蓦然翻身,少年亮晶晶的眼眸正瞧着她。他重复问道:“蒲公英,你是要飞走了么?”
“我...”
“女郎,你其实也不叫红孩儿吧?”
“我叫王洛闻。我写给你!”她拉过他的手,在他的掌心一笔一划、一笔一划、一笔一划...
最后,她把他的手拉过来,覆盖在自己哭泣的眼睛上。
对不起。
对不起,这里只是我的一个任务。我不能留下来。
清晨,雨丝浸透山脉,好多蒲公英都被这场雨打成了秃杆。熊孩儿好容易找到一棵完好的,刨开泥土,小心翼翼的连根采在手,回到大树。
他将这棵蒲公英栽在了大树底下,栽在了“红孩儿”离去时、写下的“王洛闻”三个字的地方。
从此,这个少年形单影只,每年都守着蒲公英飞絮起、飞絮落。从此,漫山只有他一人。
完成拯救追蜂熊任务的王洛闻,返回现实世界,破天荒的不想看到任何人。
她陷在久久的自责中!这个任务,是她最不想完成的任务!
次日,她平复心情,命令队伍加速行走。她担忧陈留郡根本抵御不了多少天,邺城的斛律城主又不可信,很可能跟东周国是一伙儿的!到时东周军队侵入凤阳平原,平原无阻挡,可想而知,东周军队如果追上各只迁徙队伍,会发生什么惨绝人寰之事!
这种情况下,田奴们只能趁晌午做饭的时候去捕水蛭,把水蛭煮死后,晾在牛车顶上暴晒。由于时间紧、牛车顶的位置有限,王洛闻跟主系统的干水蛭交易量大大减少,但这也没办法。
就这样,原本在新农村前面的淮河华氏、并州卢氏两只迁徙队伍,很快被反超、被甩在后。
有被甩的队伍,就有追上的队伍。
被追上的队伍是陈留袁氏。王洛闻的车队从对方右边的水洼地穿行,和袁氏车队间隔两百来米。
渐渐的,袁氏车队停下了。李特用望远镜观察,发现袁氏队伍里有两辆牛车陷进了淤泥里,并不能像往常一样推出来,而是越陷越深,且陷的速度很快。
王洛闻立马勒令队伍停下!
此时再看这一大片浅水洼,毛骨悚然!
这里可不是被凤阳河水侵蚀过的土壤!而是一片天然沼泽地!
一望无际的沼泽地!
第171章 同样困境,不同命运
李特找来老兵乙、丙、丁,这三人以前都是并州城的城门守卫,被掳到新农村后,渐渐认命,融入进来。他仨人早年都是斥候出身,见识过很多恶劣环境。
老兵乙挑起浅水中的湿泥,捏索几把泥后,将几根烂草茎拿给女郎和李特看,并分析给二人听:“这里闹蝗灾前,应该是一片草甸沼泽。蝗灾来后,草被啃光了,所以很容易让人混淆,以为这处沼泽也是被凤阳河倒灌形成的水洼。”
王洛闻问:“我要是把柏油路铺上,能通行么?”
老兵乙对主家女郎的“搬山法”已经见怪不怪,他摇下头道:“不行,地基软,撑不住路面。而且有的沼泽坑很大,到时路面一下就会被牛车压垮。”
老兵丙提议:“我有个主意,我们十人一排,拿杆子探路。”
老兵乙赞成道:“女郎,这法子可行。”
老兵丁则遗憾道:“要是柏油路能一小截、一小截的铺就好了,那样咱们就能探一段路、铺一截,让后面的人不遭罪。”
王洛闻立即说:“柏油路不能断开铺,但魔方砖可以。”
“但魔方砖是一块、一块的,人走行,牛车无法行。”
“全部弃车!”她当断则断,吩咐李特:“通知所有人打包行李,全都下牛车,更换配发的水衣裤。你们几个主管做好行李收纳工作,我去收纳牛车。”
她再交待仨老兵:“你仨别闲着,跟李特过去,选三十个探路人,这是体力活儿,排三个班,轮岗探路。”
“是!”
“还有,老人、有疾者、七岁以下的孩子都不要背行李,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
且说陈留袁氏的迁徙队伍,继两辆辎重车陷进沼泽坑后,虽没意识到这里是整片的沼泽区,但也谨慎的让部曲在前头用木杆探路。
袁氏权贵们绝不会下牛车步行,他们逃荒多日,鞋袜还是干净的。纤尘不染,是世家的体面!
这片草甸沼泽下,即使没有陷阱坑,车轱辘也是一步一陷。一头头黄牛甚是可怜,它们在鞭子抽打下,四蹄不停打滑、跪倒,在这个过程中,黄牛腿上的绑布纷纷被踩烂、脱落。
其中一辆牛车的车辕断裂,车身倾斜扣地,里头的妇人、小童、和家什儿全滚落出来。妇人尖叫、小童嚎哭,紧接着,周围更多的惊呼声起。
原来,好多黄牛的腿上已经爬满水蛭,那些水蛭还在往黄牛身上爬。
部曲、仆役们各个头皮发麻,他们吆喝着、抽打着牛身上的水蛭,越是急躁、越是乱套!
就这样,袁氏队伍的行进速度慢的几乎停滞下来。
袁家主不耐烦的眺望远处,轻“咦”一声,此时才后知后觉发现,一直与他们并行的迁徙队伍只能望到队伍尾了。
车内还坐着他的小儿,无聊的也趴过来望风景,顺着袁家主视线瞧,然后稚声稚语问:“阿父,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困境,为何我们走这么慢?”
袁家主略微思索,恍悟!暗道自己糊涂了!他命令队伍赶紧调转方向,去沿那只队伍的路线走!
真是天助袁氏啊!有那只队伍在前探路,他们袁氏还需自己找路么?
袁家主谋划的主意是好,可当他们挪到新农村队伍走的路线上时,视野中早已经望不到对方了。
这片草甸沼泽越行、泥潭陷阱越多。两个小时后,王洛闻下令休息一下。三十个探路的童子军和志愿者可是累坏了,立马四仰八叉躺在魔方砖上。
体力弱、残疾的田奴反倒没遭罪,所以主家刚下令原地休整,小童们就自发跑到探路者的身边,心疼的给他们按摩四肢、捶打腰背。
就这样,每走两个小时、歇一刻钟,下半夜时,新农村队伍总算走出了草甸沼泽滩。
此次齐心协力的患难经历,让新农村人更拧成一股绳,也更尊崇主家王女郎。
收取了一大波感恩值、崇拜值的王洛闻,用“搬山法”将一辆辆牛车倒腾出来,然后在疲惫万分的众田奴的目视下,她又倒腾出大灶、大锅。
且让她一次表演个够!
主家不辞辛苦,要亲自给田奴们熬鸡蛋苜蓿汤!
王洛闻确实不辛苦,因为渡沼泽滩时,她只要一累,就进入系统空间休息。
田奴们心中的感激无法诉说,全都化成爆棚的感恩值!里面还夹杂着谢、郗小郎那些权贵俘虏的高阶感恩值。
刘腾和李流,一个拿着大喇叭抒发主家的仁义,一个负责拍照,作为后续的宣传资料。
太感动了!武饼抹去眼泪,撸起袖子,哽咽大喊:“奴也不累!奴烙馅饼给大家吃!大伙儿放心!我就是烙到天亮,也保证人人都有馅饼吃!”
瞬间,爆棚的感恩值中断!
转移了!
王洛闻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盯着武大郎!
“我敲死你个没眼力见儿的!”她举起铲子开始撵武饼!又特么来抢她功劳!
欢闹气氛中,武饼的馅饼没烙成。所有人喝了点热汤,赶紧休息。王洛闻将魔方堡垒设置在队伍四周,反正有沼泽地做屏障,前头、后方都没流民队伍,众人都赶紧补个安稳觉吧。
天亮后,趁着吃早食的间隙,老兵乙带着几个精英童子军骑马去前方查勘。回来后,他们汇报说,前头没再有水洼了,全是干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