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这宫廷宴会,既是礼仪,也是表演。
  戚佩儿弹的古琴和南枝腰间的玉铃铛,就是表演的一部分,是音乐和饮食的完美结合。
  要知道,这场由南枝亲手计划的表演,既然能在那个美食为王的古代世界里,令阅尽世间顶级奢华的皇帝都为之倾倒,那么来到这个世界,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辋川图小样是开场即巅峰吗?
  当然不是,真正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呢!
  一场考究的饕餮盛宴,连上菜顺序都是学问。
  用《随园食单》里的话来说就是:“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咸之一味概之。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
  南枝上的第一道是冷拼凉菜,也叫开胃菜。
  接下来该是热炒,中间是大菜,或称主菜,最后上甜品和甜汤。
  于是,流水般的美味佳肴在南枝手下诞生,不断呈现到众人面前。
  而且南枝安排的基本都是还原的古代菜单——
  春饼、煿金煮玉、间笋蒸鹅、山家三脆、玉蝉羹、笋蕨馄饨……
  每每端上一道菜,南枝都会适时念上一句诗:
  “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
  “拖油盘内煿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
  “笋蕈初萌杞采纤,燃松自煮供亲严。人间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
  “……”
  孩子们听得懵懵懂懂。
  还在读小学的他们,不一定能完全听懂这诗句里的意思。
  但这不妨碍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让他们油然生出无边无际的想象。
  方寸小碗、咫尺薄碟,却盛满了独属于这个民族的山水意境之美。
  孩子们甚至在品尝美食时,下意识记住了南枝念出的诗句,并用稚嫩的声音将它们重复出来……
  不知不觉间,这间简陋而平凡的食堂里,在上空回荡着朗朗背诵声。
  与热气升腾的食物香气所交相辉映,触动到每个人心底的柔软之处。
  直播间都跟着安静了几秒,然后才纷纷感叹:
  【好想穿到屏幕里面去啊!】
  【这种氛围感真的绝了,要是我小时候亲眼见证这样一场盛宴,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笑死了,跟我们老祖宗的文化比起来,什么怀石料理简直被秒成渣渣!】
  【什么文化自信,我要文化自负!问就是我家老祖宗天下第一!】
  【历史专业研究生表示,南枝的古礼真的很到位,非常讲究!我已经去找我的导师来看了!】
  【真好奇你家导师是什么评价?】
  【我导师来了!她说南枝的一举一动有古韵之风,很像古画里的宴会场景……我转述得直白了点,反正差不多就这意思!】
  【啊啊啊我导师突然表情好凝重,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呢,结果她说南枝的这套流程很有参考价值,像是前段时间刚发现的一座神秘墓葬里的壁画,就连菜肴都很像,她说要联系南枝啊啊啊!】
  【真的假的?事情怎么往我不理解的方向开始发展了?】
  【哎管这么多干嘛,我的脑子已经被美食所占据了!我也要吃!我要点外卖!】
  【笑死,玩高雅礼仪这套,谁玩得过我泱泱五千年历史的大国啊!把某人一下比得小家子气足足的!】
  ……
  直播间里正在开始一场狂欢。
  哪怕他们没到现场,可看到孩子们和在场其他人吃得那眉眼舒展、身心愉悦的样子,就知道这场宴会是何等的享受!
  情绪是具有传递传递能力的,所以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快乐,相比起之前的憋闷,紧跟着扬眉吐气,恨不得下巴扬到天上去!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就这样还是南枝稍微收敛过后的结果。
  按照她在异世界的古代宫廷时,真正筹备的国宴来说,到了热菜环节,基本是美酒加下酒菜。
  也就意味着,喝酒是不能随意碰杯的,御酒要按照流程一盏一盏地喝。
  每次举杯喝一盏,桌上则需要搭配不同的下酒菜,且需要按照酒的品种来。
  并且,每场宴会的菜单都不同。
  譬如她记忆里的一次,总共安排了下酒十五盏,光下酒菜便有足足三十种,什么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三脆羹……
  这中间还会穿插着助兴节目,琵琶、笙、萧、笛、筝、琴轮番上阵。
  这才是真正的天家气象、极尽奢华。
  现在嘛,孩子们又不能喝酒,皇家宴会的排场也过于铺张。
  所以一切都是删减后的结果。
  第264章文化自信!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在笑。
  角落里的赖粱,脸色就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避开镜头,悄悄翻了下网上的评论,发现全网基本一边倒地夸起了南枝。
  至于他?
  连铺天盖地的水军机器,都无法盖过真正大众的力量和声音。
  便只能被挤到边角旮旯,就像现在的他一样,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嫉妒仇恨的眼神暗暗瞪着南枝。
  南枝却从头到尾都不曾施舍给他半个眼神。
  赖粱气得险些把手机扔出去!
  关键时刻,他控制了理智,知道现在正在直播。
  于是,赖粱给隐于幕后的常慕发去了消息:
  【接下来要怎么办!!!】
  常慕没有回复他。
  事实上现在的常慕也是焦头烂额。
  她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给她的水军公司,让他们赶紧控制舆论,把南枝的气势给压下去。
  对方告诉她“做不到”,常慕便气得破口大骂,说这些水军公司只知道干拿钱不做事,却浑然忘记前两天她还对这家水军公司表现出十足十的满意。
  骂了快有10分钟,对方二话不说挂掉电话,反手发了个消息:
  【余款老子不要了,疯婆子自己玩去吧!】
  常慕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然后,就是气到崩溃的尖叫!
  可让她绝望的还不止这些。
  当水军公司那边的负责人发完消息后,网上那些被暗中操控的潮水开始褪去,越来越多真实和理智的声音占据舆论场。
  就连迟钝的网友都发现,网上突然变得好安静,前两天还在和他们争吵不休的赖梁支持者,似乎眨眼间就消失了。
  先前那气势汹汹、红过顶流的架势彻底没了,只剩下小猫两三只,还在脑袋不清醒地和他们争论。
  于是,某论坛有人发帖:
  【你们发现某网红厨师突然退水了吗?】
  很快有人跟着回复:
  【早就发现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呵呵。】
  【我不站南枝,也不喜欢她。但我更讨厌普男,小矮子天天被吹得跟男神似的。】
  【可不是嘛,还有那些吹怀石料理的,谁要吃他们的喂狗式上菜啊!】
  【哈哈哈突然想起网上那些讽刺米其林摆盘的视频了!】
  【建议去看南枝的直播,那才是大国气象、赏心悦目啊!】
  【[链接]去看这帖子,博主详细科普了日料起源,把某些狗的脸都快打肿了!】
  【别这么说,太侮辱天使狗狗了……】
  ……
  伴随着南枝直播片段在全网疯狂传播的,就是某研究传统文化的大v博主发出来的日料起源。
  她提到,史学界普遍认为日料起源是在千年前的唐朝时期,r国在白江口之战里大败,随后便派出遣唐使,全盘学习天朝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
  不过因为他们学习的,基本只是上层贵族的生活方式,便很快觉得成本昂贵,开始了他们的“修改”之路。
  唐朝贵族流行的喝煮酒、就青梅,被改成了更容易保存和运输的蒸馏酒和青梅泡制的梅子酒;唐朝贵族流行的点茶、分茶,被省略掉了制作工艺要求高的茶瓶,改用更容易制作普及的茶釜茶碗,并增加了精神层面的“侘”,成了日式茶道……
  还有几乎成为日料代表的生鱼片,也是源自华国,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在唐代时达到顶峰。
  白居易写“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贺朝写“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张籍写“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这些,全都是当时唐朝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包括到现在,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一些生食习惯——顺德鱼生、潮汕生腌、江南醉虾、宁波红膏呛蟹、松阳腌山蟹……
  这位博主在最后写道:
  【尽管我们的很多传统丢失在历史长河里,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些被我们的老祖宗所留下的文化传承。最后致敬南枝,让我们知道还有这样的年轻厨师,在沿着老一辈的路继续行走,薪火相传、念念不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