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你们才发现这位大小姐对南枝有种莫名的敌意吗?我真的好奇她们之间能有什么故事……】
  【能有什么故事?大小姐看不惯谁还需要解释吗?】
  ……
  直播间里的大部分观众,都对常慕常大小姐和新来的赖粱充满了敌意,利用弹幕各种冷嘲热讽。
  然而,却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站在南枝这边。
  第240章这才是专业!
  别的不说,就常慕常大小姐的水军,那也不是吃素的。
  直播间里原本一致针对常慕和赖梁的气氛,突然被一些“理中客”所打破——
  【虽然我很支持南枝继续上烹饪课啦,但是有些人是不是太过分了,人家赖梁也是华国人,被骂得跟奸细似的。】
  【我们泱泱大国为什么要如此心胸狭隘?海纳百川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对于赖梁的到来难道不应该是欢迎吗?】
  【赖梁真的有些无辜,什么都没做被你们骂成这样,有些南枝粉丝真的过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就觉得挺好笑的,前些天粉丝和媒体夸南枝夸成那样,结果呢,南枝和粉丝直接把烹饪课视为自己的东西,赖老师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却要被攻击,这是什么道理?】
  【没错!撇开你们的过度解读,单论常慕的行为本身,难道不是为了村小的孩子们好?日料在国际上比中餐受众更广是事实,孩子们都在大山里没见过世面,说不定这辈子接触顶尖料理的机会就是今天,就这样,你们也要破坏吗?】
  【孩子们不懂,但是做大人的应该做个好榜样,我发现国人的毛病就是这样,什么事都要扯到爱国上去,都听烦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大家很生气,但是咱们理智点,不要为了南枝抹黑好吗?大家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更何况连南枝都没说什么。】
  ……
  常慕早前找水军不懂行,花了大价钱,结果找了一堆机器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这次她学聪明了,辗转找到业内最好的顶尖公司,所用的话术都是一套一套的。
  有些话乍听挺有道理,但是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藏在其中的真正心思。
  所谓七分真三分假,有些弹幕甚至直接打着南枝粉丝的名头,表面劝说大家冷静,实际都在暗戳戳地拱火。
  这可把一些真正的观众气得够呛:
  【中餐不如日料?可真是倒反天罡了!居然有说爸爸不如儿子的,离谱!】
  【少来这里装!我就不信你在外面上班做项目突然被同事摘桃子,能一点不生气,还给人家鼓掌叫好?】
  【之前都好好的,突然冒出来的这波人怎么让我觉得这么奇怪?】
  【谢谢啊,我不是南枝粉丝,我只是看不惯节目组行为的观众!】
  【引战的味儿真浓,大家不要上当。】
  ……
  总之,整个直播间的弹幕都乱成了一锅粥,什么身份的都有。
  过分激烈的讨论,让直播间成了唇枪舌剑的战场。
  这战火不止在直播间里燃烧,更是一路烧到了其他平台。
  很快,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登上#南枝烹饪课被换#的词条。
  原本南枝的烹饪课就是出圈过的,这看着莫名其妙的词条,更是吸引了网友的视线,纷纷参与进了讨论。
  事情越闹越大。
  还有人直接找到节目组的官博,要求他们给个说法。
  其实,节目组内部没有闲着。
  他们也在讨论,思考该让这件事怎样发展。
  置之不理冷处理?
  尽量息事宁人平安落地?
  还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南枝那边?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时,很快,他们就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能任由他们选择的。
  因为当地部门的领导在注意到舆论风向后,直接发来联络。
  态度很好,但语气坚决地希望节目组能帮助大众接受赖梁,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们的出国留学名额,以及烹饪课在整个贵省的后续推广。
  这些领导的想法,节目组完全能够理解。
  毕竟是辛辛苦苦策划的好事,谁不想让它因为舆论而半路夭折。
  可是,谁来理解被“牺牲”的南枝的委屈呢?
  就因为大局,为了大部分人好,所以就该让南枝退让吗?
  节目组很多人都气愤不已,却不得不照做。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背刺南枝。
  与此同时,翠水村小学的烹饪课没能照常进行。
  因为外界反应太激烈,节目组直接将直播叫停。
  摄像头一关,赖梁的脸就黑了,转头往外走。
  常慕脸色也不太好看,她仍是跟上去,叫住赖梁。
  赖梁冷声道:
  “常小姐,来之前你可没告诉我还有这些麻烦。”
  常慕不悦地看着他:
  “我花那么多钱请你来,结果你的水平就这?连几个村小的孩子都糊弄不住?”
  两人周身萦绕着低气压。
  直到常慕接到一个电话。
  她脸色有所缓解,告诉赖梁:
  “好了,继续拍吧。这次好好表现,不要让我失望!”
  赖梁向来自傲,对常慕这么个黄毛丫头朝自己大呼小叫的行为很是不爽。
  不过看在钱的份儿上,他忍着脾气:
  “确定吗?”
  “已经处理好了。”
  常慕拿手机翻出了贵省的当地媒体刚刚发出的长篇文章。
  内容措辞真诚而委婉,解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因为表述不清晰而导致的民众误会,他们没有要“摘桃子”的意思,而是希望能为孩子们的烹饪课请来更加专业优秀的老师。
  同时,撰稿人花了大量篇幅肯定了南枝的行为,并紧随其后写到,传递美食文化不应该局限于中餐,而应该让孩子见识到全世界多种多样的饮食文化。
  当然,后来他们会请来同样专业的中餐厨师,让孩子们了解到正统的中餐文化,一切都要按着顺序来,绝不是崇洋媚外。
  负责撰写这篇稿子的人水平很高,把烹饪课的目标夸了,把南枝也夸了,连带着把节目组也夸了!
  因为态度足够谦卑友善,一时间,连站在南枝这边的人,都不好意思继续骂下去。
  舆论风向跟着变了:
  【我就说有些人急吼吼骂得太早,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当地部门和节目组想得很对啊,这种事应该规范。】
  【我翻了这位赖粱老师的履历,是真的大佬啊!节目组用心了!】
  【是常慕的善行吧,之前骂大小姐的人呢?】
  【瞧瞧,这才是专业!】
  ……
  第241章你可是南枝!
  赖粱到底是重新回到了他的老师位置上。
  此时的孩子们已经等了快半个小时,上午第四节课都要结束了,按理来说,接下来应该是午饭时间。
  南枝上烹饪课的时候,通常会用她指挥孩子们做出的美食,充当中午的这顿饭,也算是物尽其用。
  但是到了赖粱这里,他却没有这么做。
  他是日料厨师,还是顶尖的日料厨师。
  要是挨个挨个给孩子们做寿司做刺身什么的,这里的几十号人估计能累瘫他。
  所以,赖粱索性换了种方法。
  不管他再怎么不情愿,都不得不承认那位常大小姐说得对。
  他必须拿出他的烹饪课独有的特色,赢过南枝,将她的风头彻底压下去。
  然而没什么比“讲故事”更有用。
  于是,赖粱整了整衣领,以亲切和善的姿态,从他的r国学习经历开始讲起。
  不得不说,赖粱能成为小有名气的明星厨师,自然有他的能力。
  至少他在讲起自己的故事时,那叫一个风趣幽默——
  赖粱说,自己小时候吃过日料,为它的鲜美所惊艳,从此爱上了这种食材极致本味,等到高中时,他凭借一腔热爱之心,毅然选择了辍学,远跨重洋去r国的找大名鼎鼎的日料之神拜师学艺。
  日料之神的门店很小,每次只能接待10位客人,而且做饭全看今日最新鲜的食材,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料理。
  如此优秀卓越的工匠精神,让赖粱发誓必须要拜师日料之神,可惜对方因为他的国籍,将他阻拦在门外。
  但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选择了用真诚打动对方,每天为人家免费打扫店门口,就连进门踩的脚垫都擦得一尘不染。
  最终,他的执着终于感染了日料之神,对方收了他为徒弟,赖粱也成为了日料之神唯一的一位华国人弟子!
  赖粱说:“我们不可否认,现在日料在国际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好些最顶级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都是日料餐厅。但为什么日料就必须要r国人做呢?我赖粱,就要向大家证明,就算华国人也一样能做最好的日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