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但今天借着逛菜市场的功夫,说的话倒是比前两天加起来还多!
  【我也听得好认真!突然对征战菜市场又有信心了!】
  【我也是哈哈!谁能想到,看个直播还能学习生活常识!】
  【南枝一些挑选独门小妙招真的很绝!旁边有个阿姨一直在偷听!笑死了!】
  【噗哈哈怎么会有这么搞笑的事?摄影师差点儿被误会成尾随的人,被大妈们实行正义制裁!这事儿我能笑一年!】
  ……
  刚开始弹幕还是轻松愉快的。
  直到某个节点,风向又起了变化:
  【不是吧,南枝教这么认真,是打算让南意也学做菜?】
  【我无语很久了,南枝真的没脑子,昨天骂她废物点心真是一个字没错!】
  【这有什么?】
  【南意一个超级天才!野生ssr!未来国家栋梁!她南枝当妈就教孩子这些?】
  【对啊!难道南枝准备让自家的天才儿子以后当个厨师?真的暴殄天物,换作我家孩子,我一定要……】
  【我国教育就是不行!当父母的根本没有培养意识!好好的天才就这样浪费在菜市场!简直离谱!】
  ……
  南枝还不知道某些人对她行为的激烈争辩。
  她对南意说这些,倒不是期望他同样当个厨师。
  当也可以,不当也可以,她就是顺口一教。
  另外也是想起异世那些世家大族。
  他们培养子弟,不单教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也教风水占卜、天文岐黄等等。
  不是要让他们以此为业,而是让他们懂得常识,不至于被人蒙骗。
  饮食之道就是重中之重。
  所谓“三世作官,才晓着衣吃饭”,这里面门道大着呢,南枝今天给南意讲的这些,也不过是粗浅皮毛而已。
  等食材买齐,南枝带着南意原路返回。
  这会儿不过7点半。
  南枝备了面粉,准备做一道三丁包子。
  这是一道名满天下的淮扬点心,以面粉发酵和内馅精细着称。
  在异世,南枝曾将这道三丁包子做给皇帝后妃们吃过,赢得一致赞扬。
  不过确切来说,她当时做的是五丁包子,选用五种馅料——
  海参滋养,少而不过补;鸡肉味美,少而不过鲜;猪肉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过软。五味合掺,补、鲜、香、脆、嫩皆备,此为“五不过”。
  只是海参和鲜虾昂贵,南枝囊中羞涩,便只选用鸡肉、猪肉和笋制成丁,大小依此排列,又以鸡汤调味后烹煮,使汁水与三丁彻底相融,盛出晾凉。
  如此,才能作为内馅,包进包子里。
  做完三丁包子,还剩了些食材。
  南枝又顺便做了肉丁馒头,这也是老燕京人喜爱的一道点心,常见的做法是用五花肉切极细的丁,加黄酱、香油、葱姜末儿拌制成馅,口感咸香。
  但南枝的做法不一样。
  她用了五花肉搭配笋丁,除葱姜末儿和香油以外,用甜面酱拌黄酱,以糖、盐调味,包好蒸制后,口感甜中带咸、鲜香可口,是小孩子会喜欢的味道。
  第20章三丁包子
  一系列制馅、揉面,行云如流水的动作,饶是观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依然看呆了。
  犯馋的,质疑的,惊讶佩服的,百般不屑的……弹幕争论不休。
  南枝却是丝毫不受影响。
  她的动作不急不缓,充满着悠闲的韵律。
  拿出早早从隔壁借来的竹编蒸笼,将三丁包和肉丁馒头分别入锅蒸制。
  先出炉的是三丁包,面皮白而暄软,香气淡而纯粹。
  南意在南枝点头同意后,用小碗儿捧了一只包子,赶紧低头咬了一口。
  面皮松软而韧,破开后,滚烫充沛的汤汁迸溅,被牢牢锁住的香气这才与空气碰撞,逐步弥漫,香飘十里。
  极致的鲜美冲击着南意的味蕾,让他瞪大眼睛,仿佛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奇妙的美味!
  之后肉丁馒头也出锅了,南意也是喜欢到不行,一手抓着一个,吃得满嘴流油。
  ——俨然一个的吃播现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弹幕都不吵架了:
  【看得我狂咽口水。】
  【明智如我,已经提前点好外卖。】
  【第n次重申,这不是娃综,是美食节目!】
  【老天我什么时候能吃上这手艺!】
  ……
  南枝笑吟吟地看着南意吃。
  除了偶尔提醒一句“慢点吃”,没说太多话。
  被看久了,南意有些不自在。
  他迟疑而别扭地问:
  “你……不吃吗?”
  “等会儿。我先把包子给隔壁送过去。”
  南枝说着,将一半儿的三丁包和肉丁馒头装进饭盒。
  南意直愣愣的,任谁都看得出他的肉疼。
  南枝还以为他会护食阻止。
  结果,他竟然忍了。
  只是努力挪开视线,将手里剩下的馒头狠狠塞进嘴里,小脸儿一鼓一胀,像个会呼吸的小包子,模样又可怜又可爱。
  南枝乐不可支,笑声如山涧清泉泠泠。
  南意仿佛感觉到南枝是在取笑他,立即挺直背,故作冷淡大人样儿。
  殊不知那鼓鼓的脸颊早已经出卖了自己。
  为了保全儿子的脸面,南枝克制住笑,准备出门去隔壁邻居的大妈家。
  南意想也不想,小包子脸鼓鼓,又冷又乖:
  “我要一起。”
  “嗯。”
  南枝牵住他,一起出门。
  大妈姓钱,早年与丈夫来燕京打工,在这棚户区一住就是30多年。
  大妈不穷,棚户区房子是自己的,靠着在燕京的多年打拼,也在老家修了新房,还给女儿在其他一线城市买了房。
  钱大妈两口子在燕京没有亲朋故旧,平日里生活单调,难得遇上南枝南意这样合眼缘的,便待他们格外友善。
  前两天南枝初来乍到,多亏这眼缘,才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现在当然要投桃报李。
  钱大妈对南枝的到来很惊喜,非要拉着母子俩一起吃。
  还将自家老头子从小超市叫了回来。
  四人围着院子里的小方桌落座,其乐融融,仿佛一家人。
  南枝将热气腾腾的面点摆出来:
  “是肉丁馒头……”
  已经算是半个燕京人的钱大妈,不断点头:
  “不错,一闻这味儿就正宗!小南你手艺真好啊!”
  “……还有三丁包子。”
  南枝的后半句,让老两口登时愣住。
  <divclass="contentadv">
  南枝眼眸里波光澹澹,荡漾着十足的诚意,声音轻缓如流水:
  “我听大妈口音,应该是江南人。不知道这三丁包子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向来爽利能干的钱大妈,说话竟然结巴了:
  “小、小南,你这也太用心了!”
  李大爷同样惶恐,直说不用。
  他们很少得到这样的珍视,便越发显得受宠若惊。
  南枝含笑不言,只将盘子往前推了推。
  老两口感慨又欣喜,便各自用筷子夹了一只三丁包子,送进嘴里。
  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被击中。
  原以为被生活磋磨到麻木的记忆,重新开始生动、鲜活。
  那些关于家乡的气息,从角落缝隙里不断钻出来,最后汇聚成舌尖上的味道。
  感性的钱大妈,眼泪立马就下来了。
  李大爷稍稍含蓄,也红了眼睛。
  南枝被吓到了,忙问:
  “是不是味道不对?”
  钱大妈摇头,笑中有泪:
  “没事儿,就是想家了。”
  顿了顿,仔细嚼着嘴里的面皮,略有哽咽,
  “真好吃啊,跟我以前在家那边儿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样。”
  南枝怔怔地看着钱大妈看似和乐、却饱经风霜的脸。
  而钱大妈已经沉浸在回忆里,给南枝讲起她的家乡小镇,讲起少女时期第一次去城里,在国营饭店里吃到了最好吃的三丁包子。
  “……但是现在,我觉得小南你的三丁包子比那家国营饭店的还要好吃!”
  李大爷跟着沉默地点头。
  对于老两口来说,这不止是三丁包子,还是他们30多年的乡愁。
  南枝记忆浮动,好似也想起那个小镇、那座小院、那位老人……
  “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拌干丝,风味糕,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钱大妈忽的轻声哼起江南的老民谣,咿咿呀呀,悠悠扬扬。
  李大爷放下筷子,笑容使得脸上的皱纹都跟着舒展。
  南枝撑着下巴,伴着节奏,指节一下下叩着桌面。
  南意脸上冷淡,桌下小腿儿却愉悦地轻轻晃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