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姚夫人奇道:“你不是向来最讨厌别人攀你的关系吗?”
“哎,小女娃嘛,抛头露面做生意不容易。何况她隔三差五给我送东西来,这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我一老汉也不好占一小姑娘的便宜。”
姚夫人笑,“你呀,你分明就是喜欢这丫头。”
姚世真反问:“难道夫人不喜欢这小女娃?”
姚夫人抿唇笑,“当然喜欢。”
“不觉得这丫头市侩精明?”
“这丫头能从族人手里保住家产,敢招赘上门,可见乖巧外表下是一身反骨,倒是和京都里那些扭捏做派的小娘子与众不同。我喜欢有谋算有韧劲的小娘子,女子存活世间不容易,没点手段和力气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姚世真搂住老妻,“所以,我给魏峥一封书信说明并州饥荒乃温婉献策,那小子知道分寸,不会让温掌柜难做。只是……”
姚世真微微蹙眉,“只是上一封书信,那小子一直没有给我回信。”
“他如今是天水府督抚,日理万机,许是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
“不会。我的书信他从来不会不回。”
天水府一直是大陈朝的军机重地,靠海一带常有倭寇扰民,内有各路豪强世家争权夺利,整个天水府各路势力错综复杂,任谁来了都得被扒下一层皮。
更何况前两任督抚死得不明不白,而今年并州又遭遇大饥荒,流民无数。
这块烫手山芋,据说整个朝堂无人敢接。
而魏峥被陛下钦点为天水府的督抚,听起来宠爱万千位高权重,实则是步步危机,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
陛下啊…终归是不信任魏家人。
姚世真心里隐约不安,却又没办法跟老妻说,只好转了话题。
姚夫人替他研磨,一盏烛火,红袖添香,岁月静好。
想起姚世真和温婉的赌约,姚夫人笑着问他:“夫君真打算收温小娘子做女弟子?”
“怎会?”姚世真捋须,眼底得意,“自然是哄她的。”
“啊?”
温小娘子临走之前还卷走了程允章那篇策论,说回去要好好钻研,誓要写出一篇比程允章更好的文章来。
“我说的是…她若写得比程允章好,我就考虑收她做女弟子。只是考虑…并非应承。”
姚夫人扶额苦笑,“你一把年纪,何必逗小姑娘玩?那温小娘子走的时候可以摩拳擦掌,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哼,是她先逗我这老翁的!”姚世真将下午温婉装作不会钓鱼还跟他打赌引他上钩的事情讲给老妻听,姚夫人乐得前俯后仰,“你呀你,当真促狭,难怪温小娘子要请我坐镇,原来防的就是你这老头!”
“哼哼,两军交战,兵不厌诈。人心险恶,那丫头还有的学!”
——————————————————————
温婉并没有着急写策论的事儿。
酒坊的事情一大堆,就制酒一事已经到了发酵的关键环节。
温婉和马师傅时刻盯着,趁着间隙将温婉带到酒库去,又从角落干燥通风的地方掏出一小罐子来,“少东家,这次发酵用了库存量至少大半的酒曲,剩下的酒曲量不够支撑一年。咱得提前做打算。”
这事儿,冯水根也提醒过她。
温婉没有经验,只能问马师傅拿意见,“可有法子绕开程家曲院?”
其他人或许不知,但马师傅却清楚因为并州收粮一事,温家酒坊遭了元六郎的迁怒。无论如何,自己元气大伤,对家酒坊却收获颇丰,放谁身上都不好受。
要马师傅说,这事儿关他们酒坊什么事!
那是老天开眼,是少东家运气好,元六郎冲他们酒坊撒什么疯?
简直是没有道理!
“这几家曲院都是皇商,彼此通气,若程家有意为难我们,只需派人送封信就可。”
“若是打个时间差呢。趁着现在程家人还没有察觉,先去最近的曲院抢购一批。”
温婉又头疼,想起买粮食花出去的几百两,如今酒坊捉襟见肘,几乎是拆东墙补西墙,还有鑫隆钱庄的烂账滚着,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买酒曲?
酒曲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加上来回路费,怎么也得几百两银子。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无论程家是否卡住他们所需酒曲,他们如今手里都没有银子。
温婉想玩一手灯下黑的计划胎死腹中。
温婉想起很早之前就在考虑的事情,“马师傅,咱们制酒必须用到酒曲吗?我记得…果酒是不需要酒曲的,可以天然发酵。比如葡萄酒?”
葡萄从汉代传入中国,在中国算是历史悠久,虽说陈朝是平行时空,但历史大走向是相同的。
更何况,这一片大陆上的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会用果子酿酒。这代代相传,总不至于丢了技术。
显然这问题触及到马师傅知识盲区,他一脸茫然:“葡萄酒?果酒?从未听说过这种粮造之法,倒是听说过药酒,最有名的不就是程家的长春法酒吗?”
温婉摇头,“不是。就是用果子代替粮食制酒,天然发酵,不需要酒曲。”
“从未听说过。”马师傅又笑,“不过制酒方子落到谁家都是珍藏不露,或许世上真有这种粮造之法,藏于某人家里或是年久失传也是可能的。”
温婉眼睛一亮,随后开始比划:“那葡萄有吗?就圆滚滚、黑漆漆的、大约指甲盖那么大,像个小黑球,挂在枝头上,一串一串的。”
温婉不太清楚大陈朝历史,因此不知道葡萄到底是否传入陈朝境内,若是这片土地已经有种植葡萄的历史——
第101章程家
“有啊!我老家那片就有葡萄,漫山遍野的,酸得掉牙,也没人摘。掌柜想用葡萄制酒,那不成…太酸了!”
“您老家在……”
“往西北方向一点。”马昌顺见温婉一脸意动,也不禁心猿意马,“少东家,那玩意儿真能制酒?还不用酒曲?”
若是用不到酒曲,那一年得省多少银子啊!
关键是…他们再不用受朝廷或是程家掣肘!
马昌顺越想越美,却还是保留了两分理智,“可是那玩意儿太酸,得加糖中和酸味,可是一旦加糖…这成本怕是只高不低。”
古代制糖技术落后,糖的成本比酒曲高出不少,怎么看…这事都有利有弊。
温婉却已经做了决定,“马师傅,都说别人有不如自家有,是骡子是马,咱牵出来溜溜呗。”
马昌顺立刻打蛇上棍,瞬间明白温婉的意思,那是又愁又喜,“少东家还是想要研发新酒?”
愁的是酒坊现在经营状况不佳,若是贸然开发新酒,怕是得拖累死整个温家。
喜的是若真能研制出不需酒曲的果酒,他马昌顺是不是就能跟着少东家名垂千古了?
温婉轻轻叹息,“马师傅,技术革新才是摆脱企业危机最好的办法。”
马师傅点头如鸡啄米,随后又冲那背影喊:“少东家,啥是企业?”
温婉很忙,程允章也没闲着。
自从拜入姚世真门下,他就开启了陪老头到处游山玩水的模式。
程允章好几日不归家,元敬很焦急。
温家酒坊能不能到手是小事,长兄的责骂和轻视是小事,丢了程允章…他十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程允章,那是整个程元两家的香饽饽!眼珠子!
从这小子展露读书天赋时,家里一切资源永远优先满足他一个人!同辈里谁敢对他说一句重话,家里爹娘都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维护程允章。
元家晚辈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看看人家程允章!”
就连平日里傲慢尊贵的兄长看见程允章,也是十分客气中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程允章离登天…只剩一步。
只要程允章考中进士,整个程家酒坊便如雄鹰展翅势不可挡!
到时候什么温家酒坊,那不是手到擒来?
元敬这几日过得很憋屈,上头有个元启坐镇,还有个朱旺隔三差五的来要账,而元启明明身上有钱,却一个子儿都不拨给他,还美其名曰锻炼他。
元敬心中有气却不敢发作,深怕这多心眼的兄长回去播州就向爹告他的黑状,只能小心伺候,好不容易送走了元启,元敬去赌坊转了一圈,又始终不见程允章的身影,这才驱车来寻已经好几日不归家的程允章。
他走到那熟悉的茅草屋前,只有姚夫人在,听闻元敬来意后才笑着道:“那师徒两说是灵山后面有一片枫叶林,两人一大早就上山去了。”
姚夫人又看了一眼天色,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便邀请元敬入内,“不过瞅着他二人应该也快回来了。元公子若不介意,去书房等候?”
元敬被姚夫人请进屋内。
下人们斟上茶水后,姚夫人也不好作陪,只能独留元敬在书房内。
元敬坐了一会儿,又觉无聊,起身欲寻一本书看,却无意扫到书桌上那封夹在书中露出一半的信件,他隐约瞧见温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