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苏夫人闻言,欣喜女儿妯娌相处和睦,也高兴起来:“合该如此,咱们是一家人不必见外。”
阿宝告辞离去,迫不及待地坐上来接自己的蓝绸轿子,往城中集市而去。
这城中人烟阜盛远超镇上,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临近年关,远近的人都过来置办年货。
由于人多,轿子走得也比平常慢了几分。阿宝挑了帘子往外看,只见饭食的热气氤氲,平日少见的货物陈列在货台上,前面围了人仿佛在讲价。
身着蓝布袄裙的女子带着红头绳,三三两两地从阿宝的眼前经过,她们脸上的笑意比红头绳更加绚烂。
轿子停在了一家金铺前,阿宝扶着丫鬟的手进了铺子。店中伙计的富贵眼一扫,立马发现这是一位大主顾。
金质嵌红蓝宝石的挑心,同样质地的顶簪、花钿和掩鬓,各个精巧华美,价值不菲。
“贵人,请上二楼。”伙计殷勤地引着阿宝上了二楼。二楼的首饰远比一楼精致,也远比一楼贵。
登上楼,一股暖香扑面而来。这处比楼下清雅了许多,阿宝将大红羽纱的鹤氅解开,递给丫鬟,然后就着伙计上的茶抿了一口,才缓道:“将你们新款的首饰拿上来,我瞧瞧。”
伙计一听这财大气粗的口吻,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
“阿宝?真的是你啊,阿宝!”一个贵妇人偶然转过头看见阿宝,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你是……冰云!”阿宝猛地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握住杨冰云的手,激动道。
“是我,是我!”这对久别重逢的年轻女子握住对方的手几乎跳起来。
“你还好吗?”阿宝忍住激动的心情问道。
“还行,你呢?啊呀,阿宝你成亲了。”杨冰云看见阿宝梳的发髻笑问。
阿宝听到这话,脸红了一下,也看向杨冰云:“你也成亲了?”
杨冰云听到这话,明显顿了一下,然后含笑点头:“我们今晚秉烛夜谈好不好?”
“当然好,还是和以前一样,就去我家,我家清静。”阿宝热情相邀。
杨冰云连连点头,然后转头对丫鬟道:“你派人回去给老爷说一声,我碰到好友,晚上不回去了。”
丫鬟没动,杨冰云催促她道:“快去啊!”丫鬟瞧了阿宝一眼正要低头离开。
阿宝见状,猜测许是杨冰云的婆家规矩严格,道:“去你家也成。”
杨冰云摇头道:“你家还是在仁善胡同?院中那棵大枇杷树还在吗?我想再看看那棵枇杷树。”
“对,都在呢,枇杷树也在。”阿宝曾在仁善胡同的曹宅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认识了邻家女孩杨冰云,结为好友。
不过后来曹员外搬回桃花镇久居,杨家投奔外地的亲戚,至此天各一方,谁知竟然还有重逢的时候。
“好多年未见,阿宝你变得更漂亮了。”杨冰云笑道。
阿宝端详打扮地娇俏妍丽的杨冰云,也道:“冰云你也长成了标致的大美人。”
伙计端着盛放金饰的盘子,几次想要打断二人的谈话,但发现始终插不进话,只好站在一边静待时机。
两人叙完大致的情况,才将精力分给周围,发现了伙计。伙计忙捧着金饰放到桌子上,但此时二人哪还有心情挑选。
只匆匆挑了几件,阿宝就与杨冰玉结伴回到曹宅。刚才在外面不是说话之处,阿宝腹中有许多话要问杨冰云呢。
杨冰云也是如此。“哇啊,你竟然是举人娘子,这么年轻的举人便是在文风鼎盛的地方也少见啊。”她由衷地为阿宝感到高兴。
“你呢?”阿宝笑着问她,观杨冰云的衣着打扮,她嫁的人家非富即贵。
“我啊……”杨冰云顿了一下,每个字都在舌尖艰难地转了几圈,才出口:“与人做了妾。”
阿宝大惊!
第25章 身世
◎沈绍祖不说,他还不稀罕听呢◎
原来杨冰云投奔亲戚后,家里依然生计困难。杨冰云品性温柔,容貌妍丽,又读书识字,有人愿意出一千两纳她为妾。
于是,杨家同意了,而杨冰云成为一位比她父亲年纪还大的官员妾室。
阿宝听完,心中颇不是滋味,腹内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一句话。
“你还好吗?”阿宝的拳头紧握,担忧地看向杨冰云。
杨冰云拂了拂头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道:“夫人老爷和善,钱财从不吝啬。”
然而阿宝不相信,杨冰玉指了指身上的穿着和首饰,金翠辉煌,笑道:“这样好的衣裳,我以前见都没见过。我能到这样的好人家,是前生修来的福分。”
杨冰云从寄人篱下一下子跃升到遍身绮罗,相比于他人的境遇已经是得天之幸。
阿宝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又咽下去。
姑且信她现在是好,但以后呢?
“你……你有孩子吗?”阿宝忍不住小心翼翼问。
杨冰云笑了笑,摇头道:“没有。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呢?”
杨冰云故作轻松地岔开话题,嘴角扯起笑容,反问起阿宝。
阿宝简略地说起自己的事情,说着说两人一同回忆年少的事情。
年少的记忆充满了无忧无虑和美好,一时间杨冰云和阿宝都极为放松,脸上流出惬意的笑容。
阿宝抽了空,派仆人到东山书院告知庄绍宗,晚上不要回来了,她与闺中密友秉烛夜谈。
至于庄绍宗睡什么地方,是书院的宿舍,还是城里的客栈,抑或苏山长的家,随便他住。
为人妾室,身不由己。杨冰云留宿已经出格,阿宝不能再为她添麻烦。
两人吃午饭时,有两拨仆人同时过来禀告。
杨冰云夫家的仆妇带着四匹绢并各色糕点,道:“老爷听说,杨小娘来友人家中,命我送来礼物,问曹太太好。老爷还说,杨小娘与曹太太久别重逢,多住几天也是好的。”
阿宝见这妇人衣着整洁,举止伶俐,很是不凡,暗道好友的夫家定是高门大户。
但高门大户的妾室岂是那么好做的?
“替我谢你家老爷。我与冰云是邻居,又一同读书习字,情同姐妹,还请你家老爷勿要担心。”阿宝坐着笑道。
曹家的仆妇回禀:“启禀姑娘,姑爷说他今晚不回来了。苏山长家中来了一位翰林,山长要姑爷陪客呢。”
阿宝点头道:“知道了。”
这时那位仆妇突然出口问:“敢问这位姐姐,那位翰林可姓袁?”
曹家仆妇想了想,道:“好像是这个姓。高个子,留着胡子,头戴方巾,大约四五十岁。”
“那正是我家老爷。出门前,我家老爷说要去拜访县中德高才高之人。”那仆妇一脸笑意。
阿宝道:“正是巧了。苏山长不仅是我夫君兄弟们的老师,还是大伯子的泰山。”
“可见是世间无巧不成书。”杨冰云笑道:“你下去吧,明日派人来接我。”阿宝也挥手让曹家仆人退下。
两人对视之后,不知为何都笑了起来。
“没想到竟然这么巧了。”杨冰云的笑容就像忧郁之海绽放出的洁白浪花。
阿宝也附和道:“是呀。袁翰林是专门因为你才来县城的吗?”
杨冰云点头又摇头,道:“是也不是。他喜好山水,性情散漫,在京师得罪了人,只好辞官,趁着腿脚还好,就出来走走。我曾与他说过年少的事情,想必因为此,才暂住汝县几日。”
阿宝松了一口气,听此言,可观好友的处境尚好。
吃罢饭,两人围着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打量。
时至寒冬腊月,但枇杷树不仅绿着叶子,还开着一一簇簇白色的小花。
“啊,这里竟然有小蜜蜂?”杨冰云惊讶至极。几只蜜蜂撅着屁股头朝花蕊,正在采蜜。
阿宝仔细数了数,但是时不时有蜜蜂来来回回地飞来飞去,总也数不清,索性不数了。
“好多蜜蜂呢。”阿宝赞道。
前些天刚下过一场大雪,人人都穿着棉袄,然而枇杷叶依然绿如故,只多了染了些冬日的寒翠,花蕾也在有条不紊地绽放,又有不畏寒冬的蜜蜂来采蜜。
无论是杨冰云还是阿宝,都被这旺盛而朴实的生命力所感动。
“到时结了枇杷,我让人做成枇杷膏寄给你。”阿宝冲杨冰云笑道。
杨冰云大喜:“好啊,好久没有人给我送东西了。”
妾室的亲戚不算亲戚,而且自从为了一千两银子嫁人后,杨冰云与家人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阿宝拍着胸脯道:“以后每年我都给你寄。”
杨冰云听了,踌躇了一下,迟疑道:“还是算了,与我这样的人相交,只怕会引得你婆家不喜,给你添麻烦。”
“我婆婆人很好不管这个呢。我和你说……”阿宝凑近杨冰云的耳朵,小声道:“大嫂和两位歌姬交好,咱们这算什么?”
杨冰云笑了笑,看着阿宝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赞同道:“嗯,你嫁了个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