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除了手指连在一起外,身体其他地方倒都正常。太后养的很用心,孩子现在脸颊也圆嘟嘟的。
  因为乾隆每天都来给太后请安,也就每天都能见到这个小女儿。
  大家都说这孩子是因祸得福,明明是个残疾孩子,却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宠爱。
  乾隆一心盼着要女儿,这次又失望了,七月十五,嘉妃生了个儿子,序齿第八。
  乾隆心情就很复杂,而且这孩子出生在中元节,他就有点不喜欢这孩子。
  乾隆去看了眼儿子就回到养心殿,永璜、永琏来请安,永琏见他沉着脸,忙问:“八弟身体不好吗?”
  他印象里,皇八子永璇腿脚有残疾,不知是不是天生的。
  乾隆道:“身体挺好的。就是这日子……”
  永琏道:“七弟出生时,您说佛诞日是巧合,那八弟这自然也是巧合。没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乾隆叹了口气,“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这孩子,也真不会挑时候。”
  永璜和永琏都在心里同情起刚出生的小弟弟。永璜赶紧转移话题,拿出给利未亚几名使臣的诏书。
  当地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诏书就直接用了满汉双语,到那边让弘晈他们翻译给当地原住民,顺便教他们满文。
  乾隆
  看后,修改了几处。又问永璜,“利省每年朝贡之物定了吗?”
  永璜摇头,“回汗阿玛,儿臣不知。”
  乾隆:“……合着你除了这些文书,旁的事儿一概不关心?”
  永璜心说自己又不是理藩院的官员,关心这个干嘛?他就低着头不吭声。
  乾隆:“罢了罢了,能把你翻书房那点事儿办好,朕就该满足了。”他说着摆手,打发永璜下去。
  永璜见汗阿玛心情不好,赶紧撤了,出门前还有些担心地看一眼旁边的永琏。
  乾隆这会儿很烦躁,永琏自然也不能幸免,又被他念叨了一番,先是说他那制造局是吞金兽,又说《国朝新闻》上的普法小文章写的不好。
  反正就各种挑刺,永琏只能乖乖认错,又笑着哄汗阿玛,跟他聊高兴的事儿。
  给銮仪卫用的汽车已经造好了,过两天乾隆就可以坐着车去圆明园看太后。
  乾隆听了确实高兴,还说要派俩侍卫和自己坐同一辆车。
  永璜、永琏的小伙伴额尔登额和明瑞如今都在乾清门做侍卫,乾隆很喜欢这俩孩子,这俩人也正是年轻力壮,反应灵敏的时候。
  乾隆想了想,就让他俩和自己坐同一辆车保护自己。
  既然要贴身保护,自然是要生御前侍卫。
  乾隆让人去传旨,额尔登额和明瑞立刻来养心殿谢恩。
  额尔登额今年春天成的亲,听说现在妻子已经有了身孕。
  明瑞的婚期在明年春天,现在富察家也在准备婚礼。乾隆给永琏准备婚礼时,偶尔也会赏赐一些东西给明瑞。这四舍五入就算是皇上帮着操办过婚礼了。
  京城里谁不说一声羡慕?
  但其实皇后心里很清楚,要没皇上时不时赏赐一些东西,四哥家想把明瑞的婚礼办得漂亮,可没那么容易。
  傅文虽然有个爵位,但因为家里要贴补的人口多,一直过得都很拮据。
  傅恒刚成亲那会儿,都是和傅文住在一块的。傅恒成亲,生子,都是傅文掏钱,皇后的妹妹前两年出嫁,也是傅文出钱。
  傅文只是个侍卫,人又老实谨慎,也没什么来钱的路子。每年人情往来,又不能输了排场,家里一直都没有多少积蓄。
  这话说出去都没人信,皇上却看出了四哥家的难处,愿意帮忙。
  皇后和富察家的人心中十分感动,恨不得为乾隆赴汤蹈火。
  乾隆这人对信任之人是很大方的,他就教育永琏,“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额娘家的人那样拎得清,若日后舒穆禄家的亲戚仗势欺人,你可不能心软。”
  永琏答应一声,“您放心。”
  “若他们家都是不成器的,也不必刻意抬举。”乾隆道:“若你和嫡福晋感情好,不想让她难堪,安排几个不重要的差事就得了。”
  永琏:“这事儿儿子做不了主,听汗阿玛的就是。”
  乾隆:“……”
  乾隆又想打儿子,他说的是他不在了,舒穆禄家成了正式的外戚,这小子是真不明白还是故意装傻?
  他就在永琏脑袋上戳了两下,“快成亲的人了,就知道依赖父母,你也不问问,舒穆禄家的嫁妆准备的如何?”
  永琏还真没问,他如今不去尚书房了,不经常见舒赫德。
  乾隆就跟永琏说,皇子福晋的嫁妆很多,徐元梦、舒赫德都为官清廉,家里未必拿的出足够的钱置办嫁妆,少不得要和亲戚借一些。
  永琏这才知道嫁女儿如此花钱,回去就写了封信让人送去舒赫德家,如果钱不够,他这边可以添一些,反正以后都是一家人。
  舒赫德看了信,就笑着跟舒楠说:“今儿慧郡王担心咱们家出不起嫁妆,让人送信来,说要帮忙。”
  舒楠就笑起来,“若没有我这些年的稿费,置办这些嫁妆还真有点困难。”虽然不至于借钱,但接下来几年,家里难免有些拮据。
  但她这两年出书的润笔费十分可观,之前还置办了一些铺面田庄,这些都算在嫁妆里。几乎没怎么动公中的钱。
  舒赫德还觉有些亏欠女儿,但也不好往里添了,不能超过大福晋。
  舒楠虽然没有见过自己这位未婚夫,对他的了解却不少,一是听阿玛和一些世叔世伯说的,二是通过《国朝新闻》的风格猜测出来的。
  二阿哥似乎是个很随和的性子,各种各样的新鲜点子很多。办事不重虚礼,喜欢务实。
  唯一的切点是阿玛说的,在某些时候没上进心,非要人推着才能往前走。
  但舒赫德却不让舒楠劝二阿哥上进,这话皇上、皇后可以劝,师父也可以劝,唯独她这个当福晋的不能劝。
  劝不好了,惹得皇上不满,倒要怪在皇子福晋头上。
  例子就是当年的八福晋,一心支持八阿哥争夺太子之位。
  后来成了康熙和雍正都讨厌的女人,下场凄凉。
  舒楠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若二阿哥有什么不良嗜好,她劝一两句倒还罢了。其他的事儿她才不会多嘴。
  时间进入八月,这个月有万寿节和中秋节。
  乾隆今年接受各地官员的贺表,很多官员还会顺便恭贺永琏大婚。
  乾隆心说还算这些人有点眼色。
  中秋节宫里摆了三天戏,乾隆陪着太后、皇后看戏。唱得是《西游记外传》里的几回。
  前年永琏生日,在圆明园大戏楼唱了一出《西游记外传》里的戏,不仅永琏喜欢,太后和宫里其他小孩也喜欢。
  但那时候永琏还不知道,南星会是自己未来媳妇儿,只是觉得汗阿玛有心了,知道自己喜欢这本小说,就专门把其中剧情搬到戏台上。
  但现在看这戏,永琏满脑子都是,这戏是未来嫡福晋写的。我未来媳妇儿真厉害!
  看着台上孙悟空和妖精打架,脑中想着日后媳妇儿写书,自己可以在旁边铺纸磨墨,来个红袖添香……不是,绿袖添香。
  “二哥,你傻笑什么?这戏有什么好笑的吗?”永璋一转头瞥见永琏的表情,奇怪地问。
  永琏另一边坐着的永璜也看过来,“咦?怎么还脸红了?”
  第86章 新婚大喜
  永琏的婚礼在九月初七,中秋节一过,宫里就开始为婚礼忙碌。
  乾隆是个很细心的人,又非常注重礼仪,对整个婚礼流程的把控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履亲王允裪一把年纪了,乾隆不好让他跑前跑后,就让弘昼揽总,有什么不懂的向允裪请教。允祕、弘晓、永璜都忙前忙后。
  婚礼在紫禁城举办,新房就是阿哥所永琏的院子,中秋节后就开始重新布置,里面的家具摆设帐幔全部换了新的。院中还种了一些花草。
  永琏这段时间住在圆明园,回到宫里瞧见自己的院子焕然一新,十分惊喜。
  但皇家一年内有大半年住在圆明园,永琏他们夫妻在圆明园也要有住的地方。
  乾隆想了想,就把当年自己住过的桃花坞,现在改名为武陵春色的地方给了永琏。
  永琏得知后赶紧推辞,汗阿玛以前在武陵春色读书生活,乐善堂就在这里
  。这里算是圆明园的潜邸,意义非凡。
  自己住在这里,就等于告诉所有人,自己是储君。永琏倒不怕别的,就怕哪天汗阿玛想换太子,或者自己走在汗阿玛前面,福晋和孩子要灰溜溜从这里搬出去,怪尴尬的。索性一开始就别住这儿。
  乾隆坚决不同意,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永琏就是储君。
  因为这两年花钱的地方多,没给永琏修府邸,建园子。他已经很愧疚了,必须得选个好一些的地方给永琏夫妻住。
  武陵春色这里有山有水,春天划着小船赏桃花,十分惬意。这是当年他和皇后享受过的,如今他也要让永琏和他福晋享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