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好不好看的不要紧,写对就行,最好再加上反切进行注音。”永琏觉得额尔登额着实挺不容易的,就自告奋勇要帮忙,也算是为扫盲出一份力。
  所谓反切法就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比如“黄”就可以标注为花王切。
  永常他们本来是会说一些汉话的,看着注音记字形,或许更容易。
  永璜和明瑞也要帮忙,反切这种注音方式很早就有了,他们刚进尚书房的时候就学过。
  四个小少年就开始分工,把《千字文》写成带满文和反切注音的识字卡。永璜的字最好,永琏让他写了长范例,然后每个人分二百五十个字,每天写十来个,不到一个月就能写完。
  额尔登额心下有些感动,二阿哥竟然愿意为了自家阿玛的事儿,挤占一点休息时间。自家阿玛要是还学不会汉字,自己都没脸见二阿哥了。
  晚上回到家,明瑞就和小叔说起他们的新计划。
  傅恒笑道:“你按时休息,小叔帮你写。”
  明瑞想了想,小叔的字比自己的好看,让小叔写也行。
  但他没想到,小叔的效率太快,一晚上写了两百五十张,把他的任务全部写完了。
  次日明瑞拿着两百多张识字卡给永琏,“小叔熬到四更写完的。”
  “舅舅何必这般着急?”永琏皱眉翻了翻厚厚一摞识字卡片,字迹工整标注清晰。
  “小叔就是这样,一旦有事情做,就不睡觉。”
  永琏不由想到后来傅恒带兵,经常白天赶路晚上写奏报,卷得要死,汗阿玛太了解他,还派人汇报他的衣食起居,就怕他把自己累病。
  永琏就叮嘱明瑞:“……这可不是好习惯,你不能向他学习。”
  话音未落,就见乾隆走进来,“不向他学习,难道向你学习?天大的事也不耽误睡觉?”
  几人给乾隆请安,乾隆接过永琏手里的识字卡看了看,对傅恒的认真态度很满意。
  明瑞日后能有傅恒一半勤奋认真,自己就放心了。
  偏偏永琏这小子,自己偷懒,还不让明瑞学好,以后君臣懒到一块去了,朝廷可怎么办啊?
  第57章 爵位之争
  “汗阿玛,您怎么这时候来了?”
  平日乾隆中午才有空考校儿子们功课,有时候则要到晚膳后,今儿一大早就来,永琏觉得有点奇怪。
  “朕给你派了个差事。”乾隆看永琏,“马齐你知道吧?”
  永琏点头,那肯定知道啊!“我额娘的伯父。听说他病了。”
  也是明瑞的伯祖父,小少年也立刻竖起耳朵听。
  “是,病的很重,快不行了。”乾隆叹了口气,“朕这几日在斋戒,不好去探望,朕让你们五叔带你去替朕探望他。”他说着看向明瑞,“明瑞也跟着去,这两日就不用来读书了,在那边孝敬你伯祖父,你伯伯叔叔们都在那边,你阿玛今日当值,你就代表你们这一房去。”
  永琏和明瑞闻言,神情都有些凝重,郑重领命。
  乾隆说完又看向永璜和额尔登额,“你们在这儿自己读书,方苞被革职了,回头朕再给你们找个新的汉文师父。”
  四个小孩闻言都是一愣,永琏忍不住问:“方苞师父犯什么错了?”
  乾隆哼了声:“他的错处多了,回头朕和你们细说。”
  他说着叫永琏到外面说话,“去了乖乖跟着你五叔,代表朕和你额娘说几句安慰的话就行,其他的你五叔应付。”
  永琏点头,“汗阿玛放心吧。”
  乾隆其实并不放心,在他心里永琏还是个小孩,经常抱着他胳膊撒娇,这是头一回代表他和外臣打交道,之前去弘晓家不算,弘晓是亲戚。
  但要体现自己
  对马齐的重视,派永琏去最合适。
  乾隆摸摸儿子脑袋,“去换衣服,你五叔在园子外等你们。”
  明瑞陪着永琏去换了身衣服,俩人骑着双轮车到园子外,弘昼已经在那等着他们了。
  三人坐一辆马车,弘昼一见永琏就道:“我说我去就行,你汗阿玛非要把你带上,富察家一大家子人,天儿又热,屋里的味道再熏着你……”
  他说着突然想起明瑞也是富察家的,赶紧停住话头。
  明瑞对自己这位伯祖父倒不陌生,他小时候,家里经常要伯祖父接济。直到皇上继位,阿玛袭爵,才不用指望伯祖父他们家了。
  “我又不是脆弱的小孩子。”永琏道:“用我阿玛的话,我虚岁已经十岁了。”
  弘昼点头,“也是,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你和我们家永壁差不多大。”
  永琏:“……”一定是因为我长得可爱,而不是身高。
  弘昼又问明瑞,“你那些叔叔伯伯去探望了吗?”
  明瑞道:“前天额娘去探望了,回来还说瞧着有所好转,昨儿就没去,没想到今儿突然严重了。”
  “估计是回光返照,人年纪在这摆着。”弘昼道。
  他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听富察家的人说,昨晚已经人事不省,只剩下一口气,就是这两天的事儿。皇兄直接在谕旨里安排后世了,赏赐五千两银子办理后事。
  别看富察家出了不少高官,马齐也是二等伯,但他们家还真不富裕。主要是儿女太多,大几十口人又需要几百名奴才伺候,这几年也是入不敷出。
  马齐家还欠内务府的房子和银子,乾隆也不好直接平了,有心人要说他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才这么干。该还的还得让他们家还,另外赏赐五千两,也不至于马齐后世办得太潦草。
  但事实上,乾隆对马齐如此重视,有七八分都是看在皇后和永琏的面子上。
  对马齐重视,就是对皇后和永琏的重视。
  虽然马齐的儿子里没几个出息的,但马武的儿子保祝,李荣保的儿子傅清都深得乾隆信任,傅文和傅恒这两个皇后的亲兄弟就更不用说了,乾隆是当自家兄弟看待的。
  还有一层,那就是马齐的女儿是履亲王允裪的嫡福晋,允裪最重丧礼,马齐的丧事要是办得不好,他这个当女婿的肯定不乐意。
  乾隆还是很尊敬自己这位十二叔的,不想让老头没面子。
  此时马齐家来来往往全是人,马武和李荣保的儿孙们能来的都来了,马齐的女儿女婿能来的也来了,允裪肯定不会来,他福晋倒是来了。此时刚看望过已然昏迷的马齐,被富察家的女眷们请到了上房坐着。
  马齐今年已经八十八岁高寿,真去了也是喜丧。
  家里人难过归难过,但早做好了心理准备,此时关心的一是后事怎么办的漂亮隆重,二是马齐的爵位给谁。
  马齐有十二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傅兴是马齐六十二岁时继室给他生的老来子,马齐十分疼爱,他想把爵位给傅兴。
  但他其他儿子也不是吃素的,这不明摆着偏心眼儿吗?
  傅兴还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没有任何建树,俨然被父母养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爵位凭什么给他啊!
  弘昼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富察家的官司,但他可不想掺和这事儿,让谁袭爵是皇兄说了算。
  三人到时,马齐的几个儿子并傅清、傅恒都来门口迎接。
  弘昼就让傅兴带自己和皇子去探望马齐。
  路上,傅兴就说了下马齐这几日的病情,“前些日子,皇上派太医来给阿玛诊脉,太医也说不中用了,哪怕用人参吊着,也只是白熬日子。”
  弘昼道:“老大人福寿双全,儿孙满堂,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真去了也是喜丧。”
  傅兴点头,不由落下泪来,“阿玛这一去,我和我额娘都不知怎么活了。”他是真的伤心,阿玛是他最大的靠山,上面的哥哥们才不会像阿玛对他那样好。
  永琏就道:“老大人不在了,你更要振作起来,照顾好家眷。”
  傅兴闻言忙恭恭敬敬道:“奴才谨遵二阿哥教诲。”
  他忍不住揣摩二阿哥的意思,让自己照顾家眷,是不是意味着让自己承袭爵位?
  他于是又露出几分为难神色,“只是奴才年幼无知,上面的兄长恐怕……”
  “所以才要振作起来,成熟一点,你额娘和你哥哥姐姐们看了一定欣慰,还有马齐老大人,也会为你骄傲的。”永琏笑眯眯道。
  傅兴:“……”
  这二阿哥是没听出自己的意思,还是装傻啊?
  傅兴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心说回头要是闹起来,大不了让额娘去见皇后。
  因为三叔李荣保去世的早,他们家对三叔家多有照拂,额娘在皇后跟前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说话间到了马齐的院子,已经有下人提前来收拾过,屋里点了熏香,还给已然昏迷的马齐换了身衣服。
  弘昼和永琏到病床前,永琏看着床上瘦的皮包骨头的老人,鼻间也有几分酸涩。
  “马公,我是永琏,汗阿玛和皇额娘让我来看您了,汗阿玛本是要亲自来的,但他正在为过两日的郊祭斋戒,不便前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