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阿哥说的是,跑步太累了,而且阿哥爷没必要锻炼这个。”额尔登额和永璜解释道:“奴才的父亲说跑步一是为了强健体魄,二也是为上战场做准备,打仗时万一没有马匹,又要赶路,就只能跑步。”
  永琏:“……”
  他记得后来平定准噶尔,镇压大小和卓叛乱时,清军都是严重缺马。
  明瑞还专门上奏,士兵们能走路都走路,就为了节省马力。
  额尔登额现在面对二阿哥都有些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二阿哥对自己印象更差。
  他见二阿哥不愿跑步,就立刻附和二阿哥,又解释了跑步的原因。二阿哥应该不会生气吧?
  可二阿哥还是皱起了眉头。
  额尔登额心念飞转,猛地反应过来,“是奴才疏忽了,奴才不该未经主子们同意,就带明瑞在校场跑步,这不合规矩。”他说着就跪下朝永琏请罪。
  明瑞和永璜都愣了一下,明瑞也赶紧跪下,他们确实应该先请示皇上。
  永璜就替两个伴读打圆场,“今儿是头一回,这儿也没旁人,跑就跑了。二弟就别追究了吧?而且他们练习跑步也是为了能在战场上为朝廷效力,看在他们一片忠心的份上,就原谅他们好不好?”
  永琏回神,“快起来快起来,我又没说不让你们跑。”他说着赶紧去扶两个小伙伴。
  “只是我没有想到,你们小小年纪,就开始为日后上战场做准备。”永琏道。
  “回阿哥爷,奴才从小便希望能效力军前,驰骋疆场。”额尔登额道,这不是在刻意表忠心,小少年真是这么想的。
  “我也是,能为朝廷出生入死,是我满洲儿郎的荣幸。”明瑞也朗声道,小家伙眼睛亮亮的望着永琏。
  永琏看着面前的两个少年,一时心情复杂。
  “不,朝廷能有你们这样志存高远的臣子,是朝廷的幸运。”永琏默了片刻,正色道:“希望你们能始终记得今日的志向,满洲儿郎上战场不为争一时之功,而是为大清边疆稳固,为百姓安定富足,他日你们的英勇事迹留于史书之上,激励后世子孙……我想,那才是对你们最好的嘉奖。”
  他这一番话说得额尔登额和明瑞更加热血沸腾,连永璜都想当大将军了。
  俩小少年又跪回去,郑重道:“明瑞/额尔登额谨遵二阿哥教诲,不忘今日之志。”
  “哎哎哎,怎么又跪,快起来。”永琏哭笑不得,赶紧把二人拽起来。
  刚才那番话是说给额尔登额听的,他发现自己实在做不到讨厌现在的额尔登额。
  不如先试着改变他。
  永琏转头瞧见不远处呆站着的策楞,“谙达什么时候来的?瞧我们,只顾说话,都没瞧见您。”
  四个小少年立刻围上去,开始今天下午的骑射课。
  骑射课结束后,策楞去了养心殿,将下午听到的对话一字不落告诉乾隆。
  “……别说明瑞和额尔登额两个小孩子,就是奴才听了二阿哥那番话,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带兵平了准噶尔!”
  第17章 皇上代写
  策楞之前也在皇上跟前夸二阿哥,那是因为皇上喜欢二阿哥,他夸二阿哥,皇上高兴。
  二阿哥在骑射课的表现平平,小家伙有些娇气,累了立刻就要休息。只要完成任务,绝不多练一下。
  策楞还和家里几个弟弟私下讨论过,都说二阿哥像皇上,好动这点就不像,以二阿哥这努力程度,想练成皇上的骑射功夫,恐怕很难。
  但今日,策楞是真心实意地夸二阿哥,也终于明白了皇上的想法。
  “我早就说了,选太子,文学造诣、弓马骑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用人的本事和开阔的胸怀。”
  爱必达听了大哥讲了今日之事,也觉二阿哥不一般,小小年纪能说出这番话勉励伴读,定然是有大胸怀之人。”和几个擅长弓马骑射的兄长不同,他自幼喜欢读书。日后想走文官的路子。
  “不说远的,就说圣祖爷那些儿子里,废太子和三爷不都能文能武?可结果怎么样?”
  先帝的弓马骑射大家都不敢提,但人家还是当了皇帝。
  策楞颔首,“正是这个道理,我回想了下,二阿哥年纪虽小,剩下三人却都听他的。”
  一直没开口的讷亲终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大哥没正事儿我就先走了,小孩子之间的事儿也值得拿来讨论。”他说着站起身,自顾自离开。
  剩下四个兄弟:……
  阿敏尔图忍不住撇嘴,“就他忙。”
  “可不是忙吗?顾命大臣呢。”阿里衮道。
  “哎哎哎,少说两句。你们兄长有本事,你们应该高兴。”策楞敲敲桌子。
  钮祜禄家这几个兄弟里,讷亲最有出息,年纪轻轻入了军机处。皇上登基后,虽把军机处撤了,但讷亲和张廷玉、鄂尔泰一样,都是总理事务大臣。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有意培养讷亲,让他接替鄂尔泰。
  如今阿敏尔图、爱必达、阿里衮要么任侍卫,要么还在国子监读书。以后的前途少不得要倚仗讷亲。
  连策楞这个当大哥的,能到御前做侍卫,也有讷亲的功劳。
  不能一边依靠讷亲,一边嫉妒人家。策楞就教训几个弟弟,“对你们二哥尊重一些,别阴阳怪气的。”
  “是他先看不起我们,你看他刚才那态度,白眼翻到天上去了。”阿敏尔图道。
  “他从小就那样,你们又不是没见识过。”策楞道:“行了行了,我今儿叫你们来确实也没什么正事儿,今日我一高兴就去跟皇上夸二阿哥,又顺口聊到了准噶尔。准噶尔始终是朝廷的心头大患,皇上想打,但近几年不会动兵。”
  “那什么时候打?我还等着立军功呢。”阿里衮问。
  家里爵位给了讷亲,其他兄弟就要自己挣爵位,他不喜欢读书,就想带兵打仗。
  “二阿哥的话你这就忘了?不可贪功!”爱必达笑看五弟。
  阿里衮:“……”
  策楞道:“咱们好好在皇上跟前当差,真要动兵,皇上肯定会想着咱们。”
  钮祜禄家兄弟几人在讨论今日之事,阿哥所里,乾隆也正问永琏,“今儿那番话是从哪儿学来的?”
  “跟皇玛法和汗阿玛学的。”永琏道。
  乾隆虽然不记得自己在儿子跟前讨论过打仗的事儿,但汗阿玛有没有说过,他就无从得知了。
  “你倒是很会勉励人,”乾隆摸摸儿子脑袋,“连策楞都被你的话激励了。”
  永琏:“……”原来是策楞谙达把这事儿告诉汗阿玛的。
  乾隆:“但听说你不愿跟着他们一起跑步?”
  “他们要跑十圈,也太多了。”永琏皱皱鼻子。
  “你大哥可是很想跟着跑呢。”乾隆刚才先去了永璜院子,那孩子难得提要求,想和两个伴读一起跑步,他日后也想到军中效力。
  皇子上战场立军功倒很常见,圣祖征讨噶尔丹,几个年纪大点儿的儿子们都带上刷军功了。后来十四叔的抚远大将军更是威震青海。
  永璜有这志向,乾隆很高兴。但为了上战场特地练习跑步就没必要了,军中少了谁的马,也不会少了皇子的马。
  “大哥想用跑步来锻炼身体当然可以。”永琏道,历史上永璜年纪轻轻病逝,除了心情郁结外,肯定和他身体的抵抗力也有关系,锻炼身体很有必要。“但是不能太累,应当循序渐进。”
  乾隆点头,“朕也这么和他说的,每天先跑三圈。跑太多都没力气上接下来的骑射。你呢,就先跑一圈,当热身。”
  一圈很轻松,永琏立刻高高兴兴答应。
  乾隆见永琏正练字,就走到书案前,“来,汗阿玛教你写字。”
  永琏记得后世网友嘲笑乾隆字丑,尤其写在宋徽宗的字旁边,那简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但乾隆的字再丑,也肯定比他这个刚学写毛笔字的小屁孩强。永琏就凑过去,看汗阿玛给他做示范。
  乾隆小时候的字写得确实不太行,经过几年苦练,连汗阿玛都说他进步很快。
  他一边写,一边给永琏讲自己练字的心得。不知不觉就写了大半张。
  “行了,你就照着汗阿玛这样练,长此以往,字肯定好看。”乾隆放下笔,在儿子脑袋顶上揉了揉,就回养心殿去了。
  永琏把剩下半张字写完,又自己写了一张。就已经到平日睡觉的时辰了。
  睡眠超重要,永琏立刻洗漱躺下。
  次日,陈德华拿着二阿哥的两张作业左看右看。
  二阿哥和明瑞都是刚学写字,小孩的手对毛笔的控制不够,难免歪歪斜斜,但二阿哥今日的作业里,有一张出奇的工整。明显不是二阿哥写的。
  这字体陈德华瞧着有点熟悉,但一时也没想起来。
  汉文课结束后,他在尚书房门口遇上来教满文的阿桂,两位师父就闲聊两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