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最可怜的是中间这俩个下乡的兄妹,根本没人在意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所以王承和他的妹妹王晓,对家里都不是很亲近,各自在乡下成了家,极少跟家里联系。
  比如王承这次买房,就没跟家里商量,不然以他父母的偏心劲,说不得会让他把房子让给他们大孙子当婚房。
  “你自己家呢?你要回去吗?”苏秀秀可记得张腊梅下乡的时候,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带走的全都带走,就剩个空壳给他们。
  张腊梅摇头,“自从我妈走了之后,我就没有家了,对了,我好像没跟你说过,我下乡之前把房子捐掉了,他们现在住哪我都不知道。”
  苏秀秀瞪大眼睛,愣了好一会儿,给张腊梅竖了一个大拇指。
  好样的,还以为她只是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走,结果连房子都捐掉了。
  “断了也好,免得他们以后老找你麻烦。”苏秀秀赞同的说道。
  “秀秀,你为什么不参加高考?你的成绩一直很好,当初要不是因为感冒发烧,你肯定能考上大学。”张腊梅犹豫了很久,问道。
  秀秀年初的时候就寄了学习资料给他们,说明她对高考恢复很有信心,如果她那时候也开始复习,考的肯定不比李牧城差。
  “我当时怀孕的反应比较严重,再来么,我家小的要喂奶,我去上学不方便。”苏秀秀笑笑,没有说太多。
  韩金阳和苏秀秀明天要上班,见时间不早,就起身告辞了。
  看着两人带着石头离开,张腊梅忍不住感慨,“秀秀以前的成绩很好,一直是年级前十名,她要是参加高考,说不准能考上清大京大。”
  王承笑着摇头,“你呀,瞎操心。”
  “我怎么是瞎操心呢?我是听秀秀可惜,她要是今年不生孩子,肯定参加高考。”张腊梅不服气的说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你忘了,秀秀现在是什么职位?”王承笑问道。
  张腊梅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了,“对呀,她是设计部的副主任,过个几年就能升主任,她要是上了大学,出来还得从实习生开始,倒是我着相了。”
  夫妻俩嘀嘀咕咕说了半宿,第二天一早起床,带着两个孩子先去李牧城家送信。
  “真的,我家牧城考上人民大学了?”李牧城的母亲兴奋的问道。
  “对,估计他在信里也写了。”张腊梅和李牧城的妈妈聊了一会,眼看她越问越多,连忙说道:“婶子,我们还没回过家,要先回去了,李牧城已经考上大学,相信很快就能回来,等他回来了,您自个亲自问他。”
  “诶,腊梅,你等等,婶子再问个问题,牧城那个媳妇,她考上大学没有?性格怎么样?”
  “婶子,我们回来的早,也不知道他媳妇有没有考上大学,至于性格,我们相处的不多,所以不是很了解,我爱人叫我了,我先走了,婶子再见。”张腊梅说完,急急忙忙的跑了。
  “嘿,这孩子,话没说完就走了,小城媳妇没考上?那可不成,他们家小城以后是大学生,得配大学生才行。”李牧城母亲嘀咕着。
  张腊梅跑到李家看不到的地方,长长舒了口气,李牧城的母亲一个就精,林雅诗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俩以后可有的斗。
  “怎么聊了这么久?”王承问道。
  “李牧城的母亲拉着我问了很多问题,我瞧着人很精明,对了,说说你爸妈什么性格,好不好相处?”跟王家越近,张腊梅越紧张。
  王承牵着张腊梅的手,轻笑着说道:“还有你张大胆害怕的人?”
  张腊梅刚下乡的时候,有个二流子想要占她便宜,直接被她砸破了头,再就是上山的时候,一行人遇到蛇,所有知青吓得瑟瑟发抖,张腊梅竟然直接上手抓蛇,自那以后,就有人喊她张大胆。
  “你还说,以后不许提这个。”张腊梅左右看一看,然后瞪了王承一眼。
  “我爸妈就是偏心一点,总的来说还算好相处,反正咱们不住一起,你有什么可担心的?”王承笑道。
  听到这话,张腊梅确实没那么紧张了,没错,他们又不住在一起,好相处我就多过来走动走动,不好相处就少走动。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王家所在的这片胡同。
  “我们这就是大杂院,比咱们买的房子那边可乱多了,不过你别担心,这边的人都很好。”王承交代了一句,抬眼就看到了熟人,“张婶子,您这是买菜回来?”
  张婶子闻声看向王承,疑惑的上下打量着他,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的一拍大腿,“你是王承?诶呦喂,王嫂子,王嫂子,你家王承回来啦!”
  张腊梅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张婶子一边走一边高喊。
  王承轻笑,“张婶子比较热情。”
  张腊梅点头,她看出来了。
  不过几分钟时间,好些人从家里出来围着王承和张腊梅他们。
  “哎呀,真是王承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是你媳妇和孩子?”
  “哎呦喂,王承,你孩子都这么大了?你媳妇长的真俊,哪里人啊?瞧着不像乡下的。”一个大妈凑过来问道。
  “王家嫂子好像说过,王承媳妇也是京城人,和王承在一个地方当知青。”另一个大妈笑呵呵的说道。
  “我说呢,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
  “你什么意思?农村人就没文化了?”这是农村嫁过来的媳妇儿。
  “我可没这意思,你可不能瞎说。”虽然那10年过去了,可老百姓们还是害怕,这样的帽子她可不敢戴。
  “好了好了,大家都散一散,王家嫂子来了。”张婶子高声喊道。
  王母透过人群看到王承和他媳妇还有两个孩子,眼泪刷的一下掉下来。
  “小承,你和你媳妇还有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的?行李呢?”王母见他们就拎了两袋东西,急忙问道。
  王承见她哭了,眼眶微微泛红,嘴巴再硬,看到妈妈为自己哭,还是会心软。
  张腊梅见大家还围着他们,赶紧扯了扯王承的衣摆,示意他们回家再说。
  回到家,母子俩的心情平复许多,王母抹了抹眼睛,高喊道:“老大家的,老大家的,老二一家回来了,你快去买点肉。”
  在房间里的王大嫂早听到动静了,就是不大想出去。
  家里房子本来就小,现在二房一家回来,要怎么住?说不准还会跟他们抢房子,真是糟心透了,他们一家人在乡下待的好好的,回来干嘛?
  “老大媳妇,老大媳妇……”
  王大嫂磨磨蹭蹭的出来,看到王承和张腊梅,扯了扯嘴角,“二弟回来啦?这是二弟妹?长的真俊,听说二弟妹也是京城人?京城哪儿的?家里几口人?”
  “干嘛呢?查户口啊?赶紧去买肉,小承一家在乡下吃苦了,好容易回来,妈让你们嫂子买肉给你们补补,你们回来多久?什么时候回去?”王母给四人泡了糖水,慈爱的问道。
  “我们这次回来,就不回去了。”王承点头让两个孩子接糖水,“快谢谢奶奶。”
  “谢谢奶奶/谢谢奶奶。”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道。
  “不回去了?你们一家四口都不回去?那你们吃什么?”王大嫂的手抓着门把手,瞪大眼睛问道。
  张腊梅张嘴想要回答,就听王大嫂声音尖锐的说道:“二弟,家里就这么大,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一家四口回来,打地铺都没地方,而且你们没有粮票,只能买计划外的粮食,家里就你大哥一人挣工资,哪里够吃?”
  王承皱眉,刚想反驳,又听王母哽咽着说道“小承,你大嫂的话虽然难听,但是咱们家确实艰难,全家人就靠着你大哥那点工资过日子,实在没法再养你们一家,你们……你们回来住几天,以后还是回乡下吧!”
  张腊梅见王承的脸黑的快滴出水,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王承,你妈和你嫂子也太心急了,咱们什么都没说,就想法设法的赶咱们回乡下。”
  王承沉着脸,将东西放下,语气淡漠的说道:“放心,我们有住的地方,也没想过让大哥养我们,我王承有手有脚,能养活老婆孩子,吃饭就不必了,既然您和爸身体都好,那我就放心了,腊梅,我们走吧。”
  王大嫂狐疑的看着他们,见他们确实要走,立马笑容满面,热情的说道:“诶呦,二弟,你们难得回来,怎么能就这么走了,爸妈都很想你,爸去外边有事儿,一会儿就回来,你总得让老婆孩子见见爸,我去买肉,中午吃了饭再走。”
  “对对对,可不能走,你爸还没见过你媳妇儿和孩子呢。”王母连连点头。
  等王大嫂走了,王母拉着王承和张腊梅诉苦,“妈怎么舍得你们回乡下吃苦,可家里现在你大哥大嫂当家,我和你爸实在是有心无力。”
  絮絮叨叨好一会儿,见儿子儿媳妇儿都没回应她,王母的脸色不是很好,觉得老二一家确实跟她离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