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你若一开始便册立齐王为太子,让我回到封地,不给广陵王权势,你一日不退位,齐王便会做一日太子。”
  “是你,害得我们兄弟手足相残。”
  “是你,逼得齐王刺杀你。”
  “是你,让广陵王权势滔天,尾大不掉。”
  “也是你,害死了我。”
  贤王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化作利刃狠狠地刺在北齐帝的心口。
  他不想再多听一个字,也不敢再多听一个字。
  “不,不是朕,朕没有。”北齐帝不愿承认,怒瞪着贤王,朝他低吼:“闭嘴,朕命令你,不许再说了。”
  北齐帝越是痛苦,贤王越痛快,便越要往下说。
  “齐王身世存疑,广陵王血脉不纯,你的江山后继无人。今后,龙旗上北齐二字,恐怕要改换成大周。”贤王眼底充满了恨意,厌憎道:“是你,这一切,全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不是朕,朕没有错。”北齐帝想堵住贤王的嘴,让他不要再说了,可是无论他怎么使劲,都无法把手抬起来。他心里没由来的生出一股子恐惧,拼命地挣扎:“朕还有你,朕的江山不会后继无人,龙旗也不会改换成大周。”
  “是吗?”贤王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放声笑了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神色癫狂:“你忘了吗?我已经死了,被你亲手害死的。”
  这时,北齐帝终于抬起了手,发狠地去捂贤王的嘴,方才碰到贤王的脑袋,却见贤王的脑袋从脖子上掉下来,骨碌碌地滚到他的身边。
  他瞪大双眼,猛地从床上坐起,大口大口地喘息。
  “陛下,您醒了。”
  刘公公瞥见北齐帝满头冷汗,担心寒邪入体,加重他的病情,连忙拿起一块锦帕给他擦汗。
  而北齐帝此刻还沉浸在可怕的梦境里,倏然避开刘公公的手。
  刘公公是北齐帝身边的老人,从来不曾见他这般失态。如今北齐帝脸色煞白,一副惊吓过度的模样,显然是做噩梦了。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奴婢给您请太医?”
  北齐帝听到刘公公的声音,把他从虚幻的梦境里拉回现实,慢慢地看清了刘公公的模样:“噩梦……朕方才是做噩梦了吗?”
  他似乎有些不信,看了看床榻,又看了看内殿,并没有发现贤王的身影,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
  事实上,贤王没有逼问他,也没有死。
  “贤王呢?”北齐帝下意识问道:“他在何处?”
  内殿陷入沉寂,落针可闻。
  无人敢回话。
  恰在这时,北齐帝的神智清明了,昏倒之前的记忆席卷而来,联合梦里的情景,心底的防线彻底崩塌了。
  “珩儿死了,是朕害死了珩儿……帝师,朕要见帝师。”
  第496章 送给淑妃一份大礼
  刘公公生怕北齐帝会有事儿,连忙指派一个内侍去请帝师。
  一个时辰之后,内侍去而复返,给刘公公回话:“刘总管,前儿个帝师从宫里回府后,便一直高热不退,没个清醒的时刻,情况不大好。”
  刘公公喃喃自语:“帝师也病倒了。”
  他下意识看向北齐帝。
  北齐帝服用了方太医研制的药丸,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只是神思还有些恍惚。
  刘公公思忖着帝师究竟是真的病,还是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麻烦,方才对外称病呢?
  他心思百转,挥退了内侍,转回床榻边,“陛下,帝师病况严重,没法子进宫见您。”
  北齐帝对帝师的猜疑更重了。
  贤王死了。
  帝师便病得下不了床。
  哪有这么巧的事儿?
  “前儿个帝师入宫,方太医给他诊脉,只要不劳心费神,便能调养好身体,怎得又病得严重了?”北齐帝掀开被子下床:“为朕更衣,朕要亲自去一趟帝师府。”
  刘公公特意取来一身便服,伺候北齐帝穿上,跟随他一同去了帝师府。
  -
  冷宫。
  淑妃昨日见过贤王之后,心情好了,病也跟着好了大半。
  今儿起了一个大早,淑妃特地挑选一件颜色鲜亮的衣裳穿上,亲自描了眉,染了口脂,坐在院子里等着贤王的好消息。
  她从早上,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贤王的消息。
  王林在一旁劝她:“娘娘,夜里凉,您去屋里等。”顿了顿,他又说:“您病了,殿下心疼。”
  淑妃没有等来贤王,难免有些失望。
  随即,她心里又想着前朝余孽太狡猾,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还得费点功夫。
  淑妃扶着王林的手,准备进屋。
  这时,门外传来宫人的声音:“这是贤王托奴婢给娘娘送的东西,劳烦您通融一下。”
  淑妃脚步一顿,推开王林的手,快步去了院门口。
  “吱呀”一声,侍卫打开了院门。
  淑妃瞧见侍卫手里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匣子,一把夺了过来。
  木匣子瞧着轻巧,她抱在怀里却略微有些沉。
  想必里头装的是些好东西。
  “定是珩儿剿灭了前朝余孽,陛下给他的赏赐,他特意挑了几样首饰给我送了过来。”淑妃欢喜之余,不忘对侍卫说几句好话:“等我翻了身,让珩儿提拔你为御前侍卫。”
  侍卫肯通融,也是因着北齐帝有意册立贤王为太子,而淑妃是贤王的生母。等贤王继位之后,淑妃也会跟着翻身,有心在淑妃这儿卖个好。
  淑妃摸了摸木匣子,喜得眉开眼笑:“珩儿是个孝顺孩子,得了什么好的,都会孝敬我。等他做了储君,我便能从这个破地方出去了。”
  王林奉承道:“说不定殿下会接您去参加庆功宴呢。”
  这话哄得淑妃心花怒放,愈发期待木匣子里装着的礼物。
  一进殿,淑妃把木匣子放在桌子上,迫不及待地打开木匣子。
  当她看清木匣子里装着的东西时,顿觉天塌地陷。
  第497章 最后一面
  只见贤王的人头,装在铺着草木灰和迷迭香的木匣子里。他瞪大的一双眼睛,仿佛在看着淑妃,眼里充满了不甘心和悔恨,死也不能瞑目。
  淑妃惊恐地看着木匣子,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用力攥住,呼吸不上来,浑身都在发抖。
  不,不可能。
  这不是她的珩儿。
  珩儿昨儿个才许诺她,等他剿灭前朝余孽,立了功劳,便接她出去享福的。
  珩儿答应过她的事儿,从来没有失信过。
  这一次,珩儿同样不会失信于她。
  淑妃不愿意相信儿子死了的事实,更不愿再多看一眼匣子里的人头。
  单单只是看着这一张和儿子相似的脸,她便觉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淑妃慌张地盖上盖子,由于动作太过慌乱,一不小心把木匣子打翻在地上。
  “砰”的一声,一颗头颅滴溜溜滚出来,滚到几丈远。
  草木灰撒了一地。
  一片狼藉。
  即便是如此,淑妃也看清了那颗头颅耳根子下边的一颗黑痣,最后的信念彻底崩塌,再也没有办法自欺欺人。
  这就是她的儿子啊。
  淑妃只觉得一双手将她的身体生生撕裂,魂魄被抽离了躯体,整个人飘飘荡荡地跌坐在地上。她想哭却哭不出来,喉咙紧紧收缩,发不出半点声音。
  她想爬起来,可她的大脑一片空白,无法控制自己的四肢,更忘了怎么爬。
  只能趴在地上,朝贤王的脑袋伸出自己的手。
  她太想靠近儿子,一点一点地挪到贤王的头颅旁边,直至指尖触碰到贤王的发丝。
  淑妃伸手抱住头颅,可双手颤抖得厉害,抱了好几次才堪堪抱稳了头颅,用力地抵在胸口,整个身体蜷缩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她心脏被剖开的痛苦。
  一旁的王林在匣子掉在地上的时候,才看清里头装的是什么,他只觉得晴空下霹雳,万万没想到里头装的不是贤王送给淑妃的礼物,而是装着贤王的脑袋。
  他吓得一张脸煞白,双腿发软地瘫在地上,惶恐地看着淑妃躺在地上,珠钗倾斜,发髻散乱,一张脸灰白,仿若凛冬枝头上枯黄的叶子,了无生气。
  他是淑妃的心腹,自然清楚淑妃将贤王看得很重,比她的命还重。
  为了贤王,她可以付出所有,哪怕是自己的命。
  如今贤王死了,简直比杀了她,还要让她痛苦。
  “娘娘……”王林手脚并用,爬到淑妃的面前,看着她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流淌,而她却一无所觉的模样,也跟着哭了起来:“娘娘,您要振作,保重自己的身体,才能给咱们王爷报仇。”
  而淑妃沉浸在丧子的巨大悲痛中,听不到任何声音。
  她就这样抱着贤王的脑袋,在地上躺了一夜。
  直至刺眼的阳光,照进她干涸的眼底,才缓慢地眨一下眼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