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儿臣身为您的儿子,身为北齐的王爷,理应像您这般以百姓为先。可我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犯下滔天大罪,差点毁了您一世英名。”
  他“扑通”跪在大殿中央,涕泪横流:“父皇,儿臣罪该万死,请您降罪。”
  贤王在内殿听到北齐帝和众臣的对话,很清楚北齐帝是向着他的,所以他故意以退为进。
  今日弹劾他的人,他日后定要一一清算。
  贤王在心里记了他们一笔账。
  “前朝余孽卷土重来,想要推翻朕的江山。”北齐帝无暇说些宽慰贤王的话,拍一拍坐下龙椅:“自古以来,君王和社稷可以改立。谁坐这个位置,文武百官和百姓,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谁在这个位置能给他们带去利益。朕要做的,便是把他们给牵扯进来。”
  北齐帝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贤王面前,双手托扶着他起身,郑重其事地说道:“珩儿,明日早朝,朕会命你去剿杀前朝余孽。”
  贤王没来由的心慌,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一下又一下猛烈地撞击胸膛。
  说不上是因为预感到有不好的事将要发生,还是因为父皇头一次对他推心置腹,才让他心里生出不安。
  “你剿灭了前朝余孽,父皇便立你为太子。”北齐帝扶正贤王的发冠,幽幽叹息:“父皇的身体每况愈下,恐怕没几年活头。”
  贤王鼻子一酸:“父皇……”
  “好了,多大个人了。”北齐帝拍一拍贤王的肩膀:“你先回府等消息。”
  贤王从来不曾被北齐帝这般温情的对待过。
  此时此刻,他们像是一对普通的父子。
  一时间,贤王忘了对北齐帝的敬畏。
  他央求着:“父皇,儿臣想见一见母妃。”
  北齐帝看着贤王眼睛里流淌出来的孺慕之情,难得的心软了。
  “去吧。”北齐帝心里想着,今次见了一面,贤王今世恐怕再也见不到淑妃了。他开恩道:“你给你的母妃带些吃食,权当你这个做儿子的孝敬她。”
  “儿臣谢父皇圣恩。”
  贤王得了北齐帝的恩准,亲自去御膳房挑了几样淑妃爱吃的点心,急匆匆地去了冷宫。
  大抵是北齐帝遣人过来打了招呼,贤王畅通无阻地进了冷宫。
  殿内的情况,令贤王收住了脚。
  只见殿内阴暗潮湿,摆放着几样简陋破旧的家具,哪有昭华宫那般奢华富贵?甚至都比不上昭华宫宫婢住的地儿。
  “咳咳……王林,本宫听见院门口有动静,你去看看,可是本宫的皇儿来了。”
  淑妃咳嗽气喘的声音从内殿传出来。
  贤王快步去内殿,便瞧见淑妃躺在床上,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两边鬓角生出了白发,整个人仿佛老了十来岁。
  之前圣眷隆重,淑妃风韵犹存,虽然年过四旬,但是养得细皮嫩肉,姿容姝丽。
  如今与过去完全判若两人。
  可见淑妃在冷宫吃了不少苦头。
  “母妃。”贤王心疼淑妃,喉口哽咽:“皇儿来探望您了。”
  淑妃循声望去,只见贤王站在屏风处。
  贤王走到床边,跪在脚踏板上:“母妃,皇儿来迟了,叫您受苦了。”
  “不苦,母妃不苦,这里的宫人对我多有照拂。”淑妃双手颤抖地捧住贤王的脸,扑簌簌的落下眼泪:“母妃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着你了。”
  “前儿个,王林给我带了口信,说你回了都城。”
  “母妃日也盼,夜也盼,盼着再见上你一面。”
  “今儿个,可算是盼到你了。”
  淑妃呜咽的哭声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戳进贤王的心窝子。
  “今日父皇给了儿臣一句准话,只要我明日剿灭了前朝余孽,便册立我为太子。”贤王两眼通红,许下诺言:“您再等等我,等我坐上那个位置,便恭迎您入主慈安宫,享受无上的尊荣。”
  淑妃点了点头:“我等着。”
  她对北齐帝心存了怨恨,恨他的狠心无情。
  不曾顾念她为他生儿育女的情分。
  把她打入冷宫,就此不闻不问。
  好在,她还有儿子。
  马上就要苦尽甘来了。
  想到这里,淑妃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母妃等着皇儿来迎接我的那一日。”
  -
  贤王从冷宫回来,便安分地待在贤王府,哪儿也没有去。
  亥时便睡下了。
  “咚——咚、咚、咚——”
  “天寒地冻,注意保暖。”
  更夫敲响梆子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响起。
  贤王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这时,门外传来急骤的脚步声。
  下一刻,随从急促地敲响门:“殿下,出大事了。汪大人一家,惨遭灭门了。”
  贤王愣怔住。
  汪大人正是昨日劝北齐帝过继的前朝旧臣。
  贤王琢磨出什么来了。
  莫非汪大人是北齐帝杀的?
  北齐帝之所以杀汪大人,是为了栽赃在前朝余孽头上?
  一旦涉及到前朝余孽,必定会让前朝的旧臣惶惶不安,害怕前朝余孽也会灭了他们满门。
  而这个时候,北齐帝再下旨让他去剿杀前朝余孽。
  如此一来,前朝旧臣必定会大力支持他。
  此时,已经四更天。
  贤王急忙起身,换上朝服,骑马进宫。
  果然,如贤王所想。
  汪大人满门被灭,震动朝野。
  文武百官纷纷请北齐帝彻查汪家灭门惨案。
  北齐帝下令让贤王查办案子,为汪大人讨回公道。
  第491章 局中局
  百官对北齐帝的安排颇有微词。
  贤王身上还背着官司呢。
  北齐帝却下旨让贤王去查案。
  怀的什么心思,他们心里门儿清。
  只不过,北齐帝打错算盘了。
  就算贤王破了案子,也无法让贤王重新笼络臣民的心。
  贤王领了旨,带着北齐帝指派给他的禁卫军,一同去往汪大人的府邸。
  满府上下,上百口人命,一夜之间,全都被杀了。
  贤王站在汪府门口。
  府内男女老少的尸身,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鲜红的血液浸染青砖石铺就的地板。
  这惨烈的景象冲击着贤王。
  他的脸色变得惨白。
  禁卫军统领对府内的情形,已经司空见惯。
  他见贤王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询问道:“殿下,您有何吩咐?”
  贤王摇了摇头,缓了缓心里的不适,下令道:“你们进去搜查。”
  “属下领命。”禁卫军统领带着下属进去搜查。
  府里的血腥气太浓重,即便贤王站在门口,仍旧能闻到一丝血腥的气味,令他胃里翻腾着想吐。
  贤王往后退了几步,站在台阶下等待禁卫军。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人喊道:“殿下,属下找到线索了。”
  贤王抬头看向府内,只见禁卫军快步朝他走来。
  “殿下,属下发现府内还有两具凶手的尸身。”禁卫军拿着一块令牌,递给贤王:“这是在凶手身上翻出来的令牌。”
  贤王接过令牌,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看出什么门道。
  这时,禁卫军统领走了过来。
  贤王顺势递过去:“你认识这块令牌吗?”
  禁卫军统领看到令牌正面刻着形似云海托着一轮旭日的图腾,顿时变了脸色。
  “殿下,这是前朝皇帝亲手给前朝太子绘制的图腾。”禁卫军统领指着令牌上的旭日:“因着前朝太子的名字有一个‘昶’字,这个字有永远的太阳之意。而这一轮旭日,便是象征着前朝太子的身份。”
  “这么说,是前朝余孽杀了汪大人满门?”贤王神色凝重:“他们为何这么做?莫非是报复汪大人背主?”
  禁卫军统领沉声说道:“拥立新主的朝臣,可不止汪大人一个。难不成前朝余孽要把旧朝的大臣,一一杀尽?”
  贤王正准备开口。
  另一波禁卫军骑马赶来,向他禀报:“殿下,属下查到凶手的线索,顺着线索找到凶手窝藏的据点,就在国寺几十里开外一座废弃的旧宅子里。”
  贤王立即下令:“你们随我去追缉凶手。”
  一行人骑着快马赶到窝藏凶手的据点。
  贤王勒住缰绳,望着不远处一座废弃的旧宅子。
  北齐帝在早朝之前召见了他。
  向他说出这次的计划。
  原来北齐帝打算过两日,再灭了汪家满门,栽赃给前朝余孽。
  谁知昨日夜里,北齐帝得到一个消息。
  一直在暗中调查前朝余孽的暗卫,已经查到他们的消息。
  因为前朝余孽煽动百姓起义,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暗卫顺着这些线索,查到了他们的落脚点。
  北齐帝立即加派人手去剿灭前朝余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