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冯之焕的案子,您另外派人去查办。我如今处在风口浪尖,若是继续查办这桩案子,恐怕会引发争议,让您为难。”
  赵颐抬手扶着受伤的胳膊:“我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府里好好养伤。”
  “朕看谁敢。明日若是有人敢冥顽不灵地弹劾你,朕便杀一儆百。”
  北齐帝面容冷肃,不容置喙道:“颐儿,冯之焕的案子,你按照规章去办。等这桩案子结束,朕便给你归休一个月。”
  赵颐并不好打发:“百官领着朝廷俸禄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可他们非但没有造福百姓,反而剥削百姓,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事发之后,官官相护,就连陛下要处置他们,也得顾忌后果。”
  似乎不想再做个窝囊官,赵颐态度坚定:“我生性耿直,眼底容不下沙子,不懂中庸之道,并不适合官场。”
  北齐帝就差被赵颐指着鼻子骂是个窝囊皇帝,差点儿气歪了鼻子。
  赵颐这般拿乔,无非是在向他讨要好处。
  北齐帝并不想事事被赵颐拿捏。
  “朕派佥都御史李乐山协同你办案,有关案子的大小事,只管差使他去做。出了什么事,朕给你兜着。”
  佥都御史监察内外百官,并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重大刑事案件。
  李乐山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颐看穿了北齐帝的心思,明着派个人给他背锅,实际上是安排人去监视他。
  “微臣领命。”
  赵颐顺坡下驴。
  北齐帝忽而说道:“朕知道你和王妃都是重情重义之人,等你办完差事,离中秋不远了。朕准许你带王妃去封地,与你岳丈一家团圆。”
  赵颐一怔。
  “朕乏了。”北齐帝挥一挥手:“你退下吧。”
  赵颐敛眸,向北齐帝告退。
  方才后退一步,他的身形踉跄。
  一旁的内侍眼疾手快地搀扶住他,这才没有摔倒。
  面对北齐帝投来的目光,赵颐解释道:“站得太久,腿麻了。”
  北齐帝嘴角抽动:“你坐朕的肩舆出宫。”
  随后,吩咐内侍去备肩舆。
  内侍连忙去准备肩舆,抬着赵颐出宫。
  而时刻关注宫里动静的官员,听到赵颐乘坐北齐帝的肩舆出宫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毕竟只有皇帝和年迈有病的宗室才能坐肩舆出行。
  除此之外,患病的天子重臣,天家也会赐给他们肩舆,以示天家对他们的荣宠。
  这样的恩宠,在几个皇子里头,赵颐是独一份。
  贤王党的人不淡定了。
  他们本以为北齐帝会罚赵颐。
  谁知,不但没罚,还给了这等恩宠。
  他们摸不准北齐帝的心思,慌了神。
  第479章 赵颐的算计
  各家互通了消息,私底下在一座小宅里头会面,就赵颐获得圣宠的事儿商量对策。
  五六个人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
  其中一位大人提议道:“我们还是想法子见贤王一面,再做打算吧?若是我们擅自做的决定,阴差阳错地打乱了王爷的计划,那就坏了大事。”
  另一位大人不大赞同:“依我看,贤王还在禁足,咱们也别想着应对广陵王的法子。毕竟他是皇嗣,等贤王解封了再说。当务之急,咱们还是想想法子,如何能救出今日被抓的几位同僚。”
  他们都是贤王的人,利益都是互通的。
  虽然永庆郡的案子跟他们不沾边,但是别的地儿多多少少有一点牵扯。
  他们害怕赵颐审案子,审到他们头上来了。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
  只有他俩才有法子见到贤王。
  “我夜里见了贤王一面。”吏部尚书放下手里的茶杯:“如今殿下也有难处,他倒是想出力救人,但是自身难保。为了顾全大局,殿下不得不明哲保身。毕竟,他倒下了,我们也逃不掉。”
  刑部尚书冷笑一声:“我今日也去找了贤王,他不肯见我。”
  几人互看了一眼,全都是一脸诧异。
  贤王居然连面子功夫都不做了?
  一时间,几人心思各异。
  贤王不会不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单单只是刑部侍郎和吏部侍郎出事,便能拔出萝卜带出泥。
  北齐帝真的要清算,他们全都逃不掉。
  -
  兰雪苑。
  “王妃,王妃……”听雪跑进屋子,气喘吁吁地说道:“奴婢听说陛下今儿个召见了帝师,把咱们王爷晾在殿外,晾了大半日。”
  说到这里,她埋怨道:“咱们王爷身上还有伤呢,定是王爷伤势加重了,陛下才让王爷乘坐肩舆出宫。”
  沈青檀讽刺道:“那位惯会先给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
  听雪气愤地磨后槽牙,在心里狠狠地咒骂了狗皇帝一通。
  她冷哼一声:“原来不少人等着看咱们王爷的热闹,结果咱们王爷没有被罚,还给了别的皇子所没有的恩宠,指不定明儿个早朝上就会为难王爷。”
  “他们也得有这个本事。”沈青檀一只手拿着灯簪子,轻轻拨弄油灯芯,一只手拿着剪子,“咔嚓”剪掉顶端烧黑的芯子:“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听雪心疼主子,自从来了北齐,便没有顺心日子。
  “王爷万安。”
  这时,屋外传来婢女请安的声音。
  沈青檀转头看向门口,只见赵颐披着月色进了屋。
  “听雪,摆膳。”沈青檀把剪子放在曲几上,趿着鞋子走到赵颐的身边,接过他脱下的官服,挂在衣桁上:“陛下罚您站了半日,伤势可有加重?”
  “伤口在肩上,没有影响到伤势。”赵颐握住沈青檀伸过来的手,阻止她解开他的中衣,转移她的注意力:“北齐帝今日想夺我的权。”
  果然,沈青檀分了心,细细分析北齐帝的动机。
  “陛下忍你很久了,碍于你背后的大周,还有他明君的名声,他不敢在明面上跟你撕破脸。而你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个心理,算计了他。”
  “今日不声不响地抓走几个朝廷重臣,这何尝不是在挑战他身为帝王的威严?偏偏你又是名正言顺的,他想惩治你都不行。”
  “然而若不惩治你,他又咽不下这一口气,所以他必定会找一个借口……”
  “他大抵是找了个百官参你滥用职权,冤杀朝廷重臣,引发朝堂动荡的借口,夺你的权吧?”
  “更何况,都城上下都在传你是大周的细作。”
  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的确是如此。”赵颐一边挽着袖子净手,一边不忘打趣眼前的人:“不知情的人,怕是以为你也在场。”
  “你尽管调侃我吧。”沈青檀娇嗔道:“不说是我,恐怕你早早就猜到他的心思了。”
  赵颐带着笑意,将微微滴水的手递到沈青檀面前。
  沈青檀白了他一眼,拿着一块帕子给他擦手,继续说起正事。
  “经过今日之事,陛下已经无法继续容忍你。”
  “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召见帝师,恐怕是想和帝师商议,该如何名正言顺地惩治你,并且让大周无话可说。”
  只不过帝师和北齐帝不是一条心,他的想法注定会落空。
  否则,赵颐今日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如果可以,陛下大抵想灭了大周,从而没有后顾之忧。”沈青檀拿着一件深衣给赵颐穿上:“到那时,他想如何处置你,便如何处置你。”
  沈青檀很庆幸帝师没有向着北齐帝。
  不然的话,大周未必会打胜仗。
  毕竟帝师运筹帷幄,擅长谋略。
  而且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这是爹爹无法做到的一点。
  难免会吃亏。
  “陛下有这个想法,对我而言倒是好事。我便是利用他的这个心理,让他暂时打消了除掉我的念头。”赵颐眼底透着一股冷意:“我今日问陛下,倘若他是我,他是会向着大周,帮大周统一北齐,还是会如何做?”
  沈青檀了然:“以陛下那样的心性,他必定会争夺北齐的皇位,再灭了大周。”
  赵颐微微颔首:“他以己度人,自然以为我也是这么想的。”顿了顿,他又说:“更何况,他一直笃定我觊觎北齐的皇位。”
  沈青檀倒是乐观:“我们倒是能过一段安宁的日子。”
  闻言,赵颐说:“陛下让我们去封地过中秋,与你父兄团圆。无论是你父兄来我们的封地,还是我们去大周见你的父兄,恐怕都会让大周猜疑你父兄有叛国的嫌疑。”
  即便靖安帝相信镇北王,可百官和百姓会怀疑镇北王有异心。
  北齐帝准备借他的手,逼返镇北王。
  于是,他今日佯装腿麻,试探北齐帝对他的纵容程度,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没想到北齐帝居然会把肩舆赐给他乘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