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赵颐在信里感谢林祈年分享一张生子秘方,与上等补肾壮阳的药品。然后还说他有一个神医表兄,若是林祈年有迫切的需求,他可以请教表兄,倘若有效用更为显著的药方,定会不吝相送。
  赵颐前脚杀了她的儿子,后脚又来关切她家子嗣问题,分明是在讽刺他们林家要绝后!
  堂堂一个王爷,心胸如此狭窄,睚眦必报也就罢了,竟然还这般不要脸,将上不得台面的私房话,写到信里送给她这个做长辈的。
  林老太太气息急促,猛地将手里的信撕碎了,扔在火炉子里烧了。
  “老太太,您息怒,当心身子。”孙妈妈拍抚着林老太太的后背为她顺气:“府医说您不能大喜大怒。”
  “广陵王诅咒我们林家绝后,一点面子情都不顾了。”林老太太气糊涂了,咬牙切齿地说道:“年哥儿还没娶妻,怎么会把生子秘方分享给他?”
  “广陵王太欺负人了,大爷只有两个通房,姜家的小姐还未进门,压根不会要子嗣。”孙妈妈附应道:“这不是胡扯吗?”
  林老太太听了孙妈妈的话,脸色顿时变了。
  林祈年没有娶妻,但是有两个通房丫头。
  莫非是通房没有吃避子汤,也没有传出喜讯,林祈年发觉到自己不能孕育子嗣,方才私底下寻医问药,找来了一张生子秘方?
  林老太太想到林祈年给赵颐送了礼,紧接着赵颐写了这么一封信送来。
  难不成林祈年当真给赵颐送了这两样东西?
  想到这里,林老太太坐不住了,吩咐孙妈妈:“你去请府医过来。”
  无论林祈年能不能生,得请府医诊断过,她才能彻底放心。
  毕竟林家的嫡支,只有林祈年这么一根独苗。
  孙妈妈不敢耽搁,连忙去请府医。
  府医挎着药箱来到康宁院,林祈年后脚便来了。
  林祈年一进屋,便径自坐在林老夫人身边,双手晃着她的胳膊,诉说着满肚子委屈:“老祖宗,您可得为孙儿做主。我今儿个借着礼的名目,去试探广陵王的底细,谁知广陵王狗眼看人低,把我关在门外。那些瞎眼的老百姓,竟然说我给广陵王下跪磕头。这不冤死我了吗?那是我的杀父仇人,我怎么可能给他示好?”
  林老夫人最喜欢林祈年,对这个疼爱的大孙儿的秉性十分了解。
  她瞧着林祈年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转动了眼珠子,便知道这番话掺了假。
  若是林祈年得了理,压根不会来寻她诉苦。
  林老夫人瞧见林祈年换了一身衣袍,可见是袍子脏了,方才换了衣袍。
  这么一分析,林老夫人知道外头的传言,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林祈年给赵颐跪了,还磕了头。
  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被人传出林祈年在给赵颐示好。
  林老夫人问道:“那你给他送的是什么礼?”
  林祈年张嘴就要瞎说。
  林老夫人又说:“广陵王给我来了信。”
  林祈年肩膀一塌,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是想给广陵王送茶叶,下人搞错了,放了那些东西进去……”
  说到这里,他嘀咕一句:“广陵王成亲快一年了,膝下还没有子嗣,这一份礼不是送对了吗?”
  林老夫人一听,便知道确有此事了。
  她压下心底的情绪,语气平和地说道:“今儿个我身子不适,请府医来诊了脉。你来的正好,顺便让府医给你请个平安脉吧。”
  林祈年连忙问道:“老祖宗,您的身体如何了?”
  林老夫人摸一摸他的脑袋:“祖母身子硬朗着,只是今日进宫累着了。”说完这句话,她转头对府医说道:“你给年哥儿请个脉。”
  府医取出脉枕,示意林祈年卷起袖子。
  林祈年倒是不抗拒,把袖子往手肘一撸,将手腕搭在脉枕上。
  府医仔细给林祈年请脉,表情一松,对林老夫人说道:“老太太,大爷的身体安好。”
  林老夫人悬着的一颗心落地,能生孩子就好。
  他们老林家不会绝后了。
  转而,她想到赵颐的信,眼底布满了寒气:“我明日亲自去一趟姜家,请亲家帮一帮忙。”
  林老夫人容不下赵颐,不愿意徐徐图之了,想要快刀斩乱麻。
  因为姜老爷是钦天监的监正,掌天文,观天象,勘测国运。
  而北齐经历的几件大事,全都被姜监正预测对了。
  所以格外得北齐帝看重。
  如果姜监正暗指赵颐会影响国运,那么他再有利用价值,北齐帝都会容不下赵颐。
  这时,婢女匆匆进来:“老太太,不好了,姜家不知道听到什么风声来退婚了。”
  第356章 死也不会瞑目
  林老夫人大惊失色,怒斥道:“下作东西,你再胡说八道,我就让人拔了你的舌头。”
  婢女脸色惨白,扑通跪在地上:“姜家把咱们府上给的定礼,全都抬了回来。”
  林老夫人眼神空茫地看向婢女,怔怔的无法回过神。
  林家恰逢多事之秋,她以为只要熬过这一阵儿,又会像从前一样兴盛。
  谁知,最该与林家一起进退的姜家,竟然来退婚了。
  这个消息对林老夫人而言,犹如一道晴空霹雳。
  她连忙拄着拐杖去前厅,想要去问问姜家退亲的理由,再挽救一下这段姻亲。
  他们想要扳倒赵颐,亦或者扶植贤王做储君,姜家太重要了。
  林老夫人一进前厅,便瞧见厅堂里堆满了箱笼。
  即便已经探听到消息,可当她亲眼看到的时候,仍旧是受到了冲击。
  她抬头看向坐在太师椅里的姜夫人,一张布满皱褶的脸上堆满笑容:“亲家,让你等久了。”
  随即,她又说:“年哥儿这孩子,被他爹娘养的心性过于单纯了。见他爹枉死,便想要给他爹报仇,谁知闹出一个大误会。哎,说来说去,还是个孩子心性。不过呢,胜在是个孝顺的孩子。我训了他的话,罚了他一通,他保证今后不敢乱来了。”
  姜夫人扯动了一下嘴角,林祈年都及弱冠了,还是个孩子,亏得林老夫人说得出口。
  她心里明镜似的,林老夫人之所以说出这样一番话,无非是在向她解释林祈年为何会惹出舆论。
  林奕被斩首,林家被罚后,姜家便有意退婚,只是少了解除婚约的由头。
  如今林祈年传出不能生的消息,倒是给了姜家退婚的理由。
  “我们栖儿也是个孩子,需要一个成熟稳重的夫婿体贴爱重她。如今看来,他们二人更不合适了。”姜夫人笑着说道:“你家年哥儿,得找一个知书达理,贤良端庄的妻子互补一下,往后夫妻俩才会越过越和美。”
  林老夫人脸上的笑容一僵,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希望姜夫人别与林祈年计较。
  谁知姜夫人竟然顺着她的话,提出了解除婚约的话。
  林老夫人当做听不懂姜夫人话里头的意思:“年哥儿闹出这么一件事儿,长了教训,往后会变得成熟稳重。这人不是一生下就成熟稳重,我们做长辈的就得多包容。”
  不等姜夫人开口,林老夫人继续说道:“我们林家遭了难,好在你们不离不弃,我方才从打击中挺过来。这一份恩情,林家来日定会涌泉相报。”
  林老夫人吩咐身边的孙妈妈:“今儿个我从宫里出来,淑妃娘娘赐了一盒茶叶。你拿这茶叶泡茶,给我这亲家品一品。”
  转而,她对姜夫人说道:“我知道你向来爱茶,若是吃着这茶好,便将这一盒茶叶带回去。我上了年纪,吃了茶,夜里少眠。”
  姜夫人面皮笑了,肉不笑。
  林老夫人是在明晃晃的威胁,第一句话里的意思,便是在隐晦的暗示她。等林家的风头过去了,他日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
  更有意思的是后面这句话,刻意用茶做引子抬出淑妃娘娘,让他们姜家知道,林家还没有倒,宫里头还有一个淑妃呢。
  “我家老爷临出门之前,特地交代了我,今日不宜收礼,怕会不吉。”姜夫人一句话堵了回去。
  林老夫人脸色阴沉,姜夫人抬出了姜监正,有意告诉她,他们林家有淑妃,可姜家也不差,还有个在钦天监的监正。
  尤其是姜监正得北齐帝看重,地位不可取代。
  而淑妃却不是不可或缺的。
  “林老太太,年哥儿年纪小,还是一个孩子,我作为长辈,是该多包容包容他。可我身为一个母亲,却是要为我的女儿着想。”
  姜夫人叹息道:“我不指望她嫁进高门,只盼着她儿孙绕膝,有个疼爱她的夫婿。”
  林老夫人脸色陡然一变,正想要解释林祈年可以生孩子,可这种情况根本就没法解释清楚。
  她心里憋闷得慌,准备打感情牌,希望姜夫人看在两家多年交情的情面上,暂时先别提退婚。
  姜夫人却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两家结秦晋之好,是为了互相帮助扶持。两个孩子若是不合适,将来会是一对怨偶,两家反倒是结了仇。倒不如趁着现在还有余地,便解除了婚约,各寻良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