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沈青檀的命好,娘家背景强大就算了,她夫君的病也治好了,身份水涨船高,前程光明。
这些官家太太,各个都是精明人,有意与沈青檀攀交情,嘴里没有提半句承恩侯府,以及国公府二房的事儿。
她们只是和沈青檀闲聊,谈的是衣裳首饰,儿女婚嫁事宜,或者是提起哪家新进的舶来品,样式很新鲜。
沈青檀捧场接几句话,官家太太们便说送两样给她把玩,借此来拉拢关系。
赏花宴结束之后,沈青檀带着戚楚音离开皇宫,坐进马车里,方才喘出一口气。
“表嫂,这简直比上战场杀敌还要累。”戚楚音靠在车壁上,抓着沈青檀绵软的手:“每个人都有两副面孔。”
沈青檀失笑,自古以来官家太太会借着聚会,为自家男人拓展人脉,探听消息。
戚楚音自小在北境长大,军营里各个都是豪爽的将士,一根肠子直到底,说话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沈青檀柔声说道:“习惯了,倒也还好。”
戚楚音正要开口,便瞧见马车帘子被掀开,赵颐进了车厢。
“表哥,我把表嫂全须全尾带回来了。”戚楚音放开沈青檀的手,很有眼色地说道:“我找沈三有点事,先走了。”
沈青檀看着戚楚音利落地下马车,将马车腾出来给他们,有些哭笑不得。
“我三哥的性子和音音的性子倒是相近。”沈青檀无奈地说道:“三哥坏了表妹的清白,总该给一个交代。”
“表妹的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她自小在军营里长大,又女穿男装行军。军营里与她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在她的眼里都是同袍,没有性别之分。”
赵颐温声说道:“他们两个人若是有缘,不必刻意去撮合,也会结成一段良缘。”
沈青檀皱了皱眉,想要说些什么,可想到戚楚音去找沈略了,便有些回过味来,这两人说不定最后能结为夫妻,只看靖安帝会不会答应这一门亲事。
“今日贵妃留下表妹写北齐的菜谱,表妹还在后园子遇见了誉王。”沈青檀将宫里的事告诉赵颐,道出心里的顾虑:“我在想凌贵妃是想要撮合誉王和表妹,还是要对表妹动手。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凌贵妃的目的是戚家,想要一点一点瓦解我们的势力?”
“我们和誉王撕破脸了,戚家是我的母族,凌贵妃不会让誉王娶表妹。”
赵颐继续说道:“戚老将军的副将出自凌家的旁支,是凌贵妃的侄儿,此次在北境立下了战功,能力不俗。若是戚家遇事,便腾出一个位置。”
沈青檀瞬间明白了赵颐话里的意思,凌贵妃盯上了戚家的位置,想要除掉这一块绊脚石,扶植自己的势力。
戚家是大夫人的娘家,若是倒下了,定会受到影响。
沈青檀询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皇上今日将三皇子召来了,有意让我做他的师傅。”赵颐低声说道:“誉王原来掌管兵部,权利被夺走了,皇上将兵部交由瑞王……这是让他们相互牵制,给三皇子成长的时间。”
沈青檀瞬间明白了,靖安帝属意三皇子做继承人。
“誉王想要铲除异己,对我们出手,我们自然不能受着。”赵颐不紧不慢地说道:“皇上要用瑞王牵制誉王,我们便助瑞王一臂之力。”
第285章 拉拢阵营
沈青檀闻言,便知道赵颐心里有了数。
她掏出帕子准备擦一下发痒的脖子,意识到给广宁公主擦了水,便将帕子放在一旁的小竹筐里,提起宴会上的事儿。
“兵部侍郎的夫人在埋怨兵部最近很忙,家里的老爷早出晚回的,原先要给她家老爷举办的寿宴,也不办了。”
“瑞王接管了兵部,在查以前的旧账。若是不查清楚,留下这一笔糊涂账,时间一长,出了纰漏,皇上就要拿瑞王问责。”
赵颐握住沈青檀的手,捏着沈青檀白里透粉的指尖:“瑞王接管兵部有一段时间了,能让侍郎如此焦头烂额,恐怕有一堆烂账。”
“关州和青州的灾情,誉王都有把手伸过去。他掌管的兵部,干净不到哪里去。”
沈青檀若有所思道:“誉王被夺权,便立即被关禁足了,他最多来得及通知下属清理掉证据,那些烂账填补不了。瑞王铁了心去查,应该能查出一些东西。端看能不能顺着蛛丝马迹,找到誉王私底下的兵器坊。”
赵颐低声说道:“或许。”
这一把火烧到誉王身上,誉王便没有精力把手伸到他们头上。
-
马车停在国公府门口,沈青檀和赵颐从马车上下来,往兰雪苑而去。
半路上,大老爷身边的小厮请赵颐去一趟敬德堂。
赵颐侧头看向沈青檀:“你先回院子,还是随我一块去?”
“公爹找你是有要紧事,我便不去了。”沈青檀理顺他微微皱起的袖口:“你快些去吧,别让公爹等急了。”
“好。”
赵颐随着小厮去敬德堂书房,书房里除了大老爷,还有另一位年轻的男子。
他认出此人,正是瑞王。
瑞王听到动静,转头看向门口,瞧见是赵颐来了,放下茶杯起身。
“小赵大人。”瑞王在赵颐面前,毫无王爷的架子,直接道明了来意:“我在兵部碰见棘手的事情,不知该如何处理,特地来向你请教。”
今日母妃给他传信,凌贵妃在宫里针对了戚家,让他抓住此次的机会来笼络国公府大房。
他直接省略了客套与试探,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请求,向赵颐表明他是诚心来求助的。
赵颐没有与瑞王打过交道,调查过瑞王的事迹,处事没有魄力,优柔寡断,少了一些主见。
“殿下,你先将事情说出来听听。”赵颐合上门,示意瑞王入座:“我的拙见不一定能帮得上你。”
“小赵大人,此事只有你能帮我拿主意。”
瑞王没有入座,而是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递给了赵颐。
“这是我在兵部查出来的东西,户部这几年批给兵部的银子不知去向,需要用银子的地方,甚至到了需要户部官员自筹的地步。”
提起这件事,瑞王满面愁苦地说道:“这么大的空缺,皇兄没有填补上,我又没有查到证据,不知要不要禀报给父皇。”
“六部的事情非同小可,皇上极为重视。殿下查出兵部的问题,自然该如实禀报给皇上,请皇上定夺。”
赵颐看完信,递还给瑞王:“殿下若是瞒下不报,他日被人揭发出来,这一切罪责将由你来承担。”
瑞王想要禀报,但是摸不透靖安帝的心思,方才来请教赵颐。
赵颐是靖安帝的宠臣,必定能够揣摩圣意。
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借着此事将赵颐拉进一个阵营里。
毕竟赵颐与誉王暗地里不合。
“你说得对,倒是我多虑了。”瑞王像是解决了一桩心事,神色变得轻松:“在其位谋其政,我该秉公处理。”
赵颐没有再接话,拎着茶壶斟茶。
瑞王揣摩了一番赵颐的心思,应该是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否则赵颐会避嫌,随意找个借口搪塞他,不会给他拿主意。
但是凭着这一点来判断赵颐,显然是不够的。
瑞王试探道:“小赵大人,父皇让广宁公主在我与皇兄之间,选一个人联姻。以你之见,我该如何做?”
“殿下,自古以来,嫁娶一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赵颐态度恭敬道:“您贵为龙子,婚姻之事,更不是下官所能够置喙的。”
瑞王明白了赵颐的意思,不会掺和和亲一事。
他没能试探出赵颐的态度,却也懂得过犹不及,没有再试探下去,随意攀谈了几句,便告辞离开。
书房里,只剩下父子二人。
大老爷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竖着耳朵听了赵颐与瑞王的对话。
他心里很震惊,赵颐居然插手瑞王的事儿。
这是要参与夺嫡之争吗?
“儿啊,咱们家这泼天的富贵,没必要再铤而走险吧?”大老爷看着赵颐气定神闲地喝茶,一把夺过他手里的茶杯:“你说说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何要插手两个王爷的夺嫡之争?”
赵颐抬了一下眉梢:“您把瑞王请到府里来做客,又特意请我过来,不是要帮瑞王?”
“瑞王一个王爷,我总不能拒之门外啊。”大老爷苦口婆心地劝道:“儿啊,以你的身份地位,还能富贵百年呢,咱们没必要去蹚浑水。”
赵颐正色道:“父亲,今日蛮蛮和表妹去参加宫宴,贵妃给表妹设了局。表妹自小在北境长大,极少来京城,与贵妃无冤无仇。贵妃对表妹下手,儿子猜测是他们想对戚家下手。”
顿了顿,他又提了一句:“凌贵妃的侄儿在外祖父麾下,此次立功回来领赏,皇上有意将他调离,他给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