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国公爷点了点头:“老臣早已有了打算。”
他心情沉重的从大殿内出来,便看到凌贵妃与誉王跪在殿门前。
国公爷收回视线,缓缓地步下阶梯。
原来觉得走起来很轻松的台阶,如今走起来却觉得格外费力。
跪在殿门前的凌贵妃瞧见国公爷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样,心里“咯噔”一下,越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皇上对国公爷都不再讲情面,那他们母子恐怕不能再利用元荣皇后的旧情,逃过这一劫了。
凌贵妃脸色发白,攥紧手里的帕子,想让内侍再去传话,可想到如今的情势,压下了这个念头。
半个时辰后,凌贵妃双腿没了知觉,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殿内传来动静。
她打起精神望去,只见曹公公走了出来。
曹公公说:“娘娘,皇上请您进去。”
凌贵妃松了一口气,只要皇上肯召见他们母子就好。
她慌忙让宫婢搀扶她起来,双腿又疼又麻木,她几乎软倒在地上,整个身子靠在宫婢身上,堪堪稳住身形。
凌贵妃无法站直双腿,忍着疼痛对誉王说道:“璟儿,快些起来去觐见你的父皇。”
曹公公继续说:“娘娘,皇上只见您一个人。”
凌贵妃一怔,脑海里闪过无数思绪,惴惴难安地进殿。
她看见靖安帝端坐在龙椅里,昏暗的光影笼罩着他,只隐约看到他的面部轮廓。
推开搀扶她的宫婢,凌贵妃屈膝跪在地上:“皇上,臣妾来向您请罪。”
靖安帝眸光深沉地看向凌贵妃,她的脸色苍白,眼底含着泪花,忐忑不定地跪在下方。
此次不仅腕间戴着血玉镯,就连颈上、头上都戴着与元荣皇后一样的首饰。
这些首饰都不是逾制的,元荣皇后很珍惜这一段姐妹之情,逢年过节的时候,便会送一些个首饰给凌贵妃。
凌贵妃等了半晌,没等到靖安帝开口,一颗心沉入谷底。
自从沈老夫人告发承恩侯,他们母子便关注这边的动静,只要承恩侯有一个儿子没死,便不会供出誉王。
承恩侯夫妻被定罪,将要受凌迟的刑罚,其他受到牵连的人,十六岁以上皆要问斩。
他们这一支,嫡出只有沈少恒与沈少白活着。
凌贵妃猜到承恩侯不会供出誉王,但是案子牵涉深广,誉王将证据销毁得再彻底,恐怕还是会留下蛛丝马迹。
与其被皇上降罪,倒不如先一步来请罪。
他们是君臣,同样也是父子。
“皇上,璟儿有负师傅的教导,没能为您分忧,反而给您添乱,险些酿造成大祸。”凌贵妃泪水涟涟地说道:“臣妾这个做母妃的也有错,未能好好保护他。”
话说到这里,凌贵妃泪水滚落下来:“他原来那么乖,那么听话,都怪臣妾无用,冬猎的时候,未能守护好他,让他险些丧命。”
“他全身都是血,没有一处是好的,只剩下一口气了。太医说若是再迟去一步,那便回天乏术。若是在他执意要去给皇上猎一只银狐的时候,臣妾拦下了他,他也不会遭此大祸,都怨臣妾。”
凌贵妃泣不成声:“臣妾心里愧疚,对他纵容了一些,没能做个严厉的母妃,才让他走上了歧途。”
靖安帝不禁想到璟儿十岁那一年冬猎,在皇家圈起来的猎场失踪,再次找到的时候,整个人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地躺在山洞里。
做父亲的看到儿子如此惨状,自然是心疼的。
他亲自上前去抱璟儿,璟儿却十分抗拒。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璟儿都不愿意走出宫殿,师傅也不愿见,性子变得沉郁,再也不似以往那般安静乖巧。
再次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已经十三岁了,性子稍稍开朗了一些。
靖安帝想到这里,意识到他对这个儿子太过疏忽了。
“誉王身为臣子,未能尽忠,朕是君,该治他的罪。”靖安帝沉声说道:“他身为人子,朕身为他的父亲,他不做忠君之事,不为朕着想,不为大周的江山着想,是为不孝,自当要罚。”
凌贵妃心凉了半截,焦急地说道:“皇上,臣妾……”
“朕解了他的职,让他在府里闭门思过。青州一事,他沾了多少,全数退还出来,朕既往不咎。”靖安帝终究是动了恻隐之心,目光冷厉地看向凌贵妃:“你把手里的印章交给贤妃,由她代掌六宫事宜。”
凌贵妃脸上的血色褪尽,皇上不仅夺了璟儿的权,将璟儿禁足了,还夺了她的权。
皇上不是重欲之人,子嗣不丰,只有三个皇子,两个公主。
誉王是她所出,瑞王是贤妃所出,还有一个皇子,生母是昭仪,早已病逝。如今只有十三岁,没有被封王。
靖安帝指着她的手腕:“元荣给你的物件,朕派曹春祥去取。”
凌贵妃如坠冰窟,一股股寒气往她骨缝里钻,浑身打着寒颤。
皇上的这个举措,是收回她的护身符。
她再也不能仗持着对元荣皇后的恩情,让皇上心软了。
璟儿犯了错,他们母子被夺权。
只是顾念着骨肉之情。
若是下次再犯错,皇上便再也不会宽恕他们母子了。
凌贵妃意识到这一点,摇摇欲坠。
靖安帝下令:“曹春祥,送贵妃回宫,取回先皇后的遗物。”
“奴婢遵命。”曹公公唤来宫婢,搀扶着凌贵妃回延祥宫。
靖安帝一连下了几道旨意。
-
承恩侯获罪的消息,已经传遍京城。
国公府里氛围沉重。
尤其是国公爷还被传唤进宫,回府的时候也是一副疲惫不堪的表情,遣人来传赵珏去前院书房。
二夫人心里惶恐不安,生怕是靖安帝要问罪。
她心里恨死沈明珠,简直就是一个灾星。
自从沈明珠嫁到国公府,他们二房便没有过上一天和顺的日子。
若非是沈明珠肚子里揣着一个孩子,早便给她一纸休书。
这时,二夫人瞧见婢女匆匆进来,询问道:“珏儿回府了吗?”
今儿一早他便去了镇北王府,也不知他可有获得镇北王的赏识。
“三爷回府了。”婢女喘匀一口气说道:“府里来了圣旨。”
二夫人脸色大变,这个节骨眼上来圣旨,必定是大祸事啊。
第196章 破鞋
二夫人生怕赵珏会出事,带着婢女急匆匆去往前厅。
进门时,与沈青檀、赵颐狭路相逢。
沈青檀的情绪低落,她去见沈少白,沈少白却是不愿意见她。
她看到二夫人,与赵颐一同停下脚步,唤一声:“二婶。”
二夫人从鼻腔里“嗯”了一声,冷着脸进前厅。
侯府倒了,沈明珠没有靠山,沈青檀更没有靠山。
二夫人心气儿稍微顺畅了一点。
她儿子今后可以休妻再娶。
沈青檀在关州立大功,皇上为此特地嘉奖过她。
赵颐若是休妻,指不定会背上骂名。
二夫人踏进前厅,只见府里的主子都到齐了,他们神情如常,并没有大祸临头的凝重。
甚至迎旨的香案也设好了。
她意识到不对劲,这个架势……莫非不是下旨降罪?
二夫人心中思虑,猜测靖安帝没有追究赵珏的罪责,恐怕是看在元荣皇后的情面上。
意识到这一点,她放宽了心。
一阵香风从身边掠过。
二夫人回头望去,只见四夫人对沈青檀露出一副谄媚相,说些奉承巴结的话。
“二侄媳妇儿,宫里来的圣旨,听说又是给你封赏的。”四夫人打趣道:“你领宫里的赏赐,领月例似的。才过门几个月,便领了好几回赏。”
沈青檀一愣,有些不明就里。
她什么都没做,皇上为何给她封赏?
二夫人嗤笑一声,承恩侯被定罪,沈青檀不受牵连,已经是烧高香了,竟然还妄想再受封赏。
哎哟,简直笑掉她的大牙了。
二夫人环顾前厅一圈,瞧见赵珏站在角落里。
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沈青檀,隐隐透着势在必得的决心。
二夫人咬牙切齿,这个贱人生得一副狐媚相,勾的她儿子神魂颠倒。
又对赵珏恨铁不成钢,对一只破鞋念念不忘。
二夫人眼风扫向角落里唯唯诺诺的沈明珠,狠狠剜了她一眼。
没用的蠢东西,自家爷的心都拴不住。
沈明珠听到侯府的消息,哭了一通,双眼红肿,衬得一张脸愈发惨白。
她往赵珏身后缩,不敢在二夫人面前显眼。
侯府倒了,她的靠山倒了。
今后与沈青檀一样,都是没有娘家撑腰。
可沈青檀的命好,赵颐不会嫌弃她没有娘家。
“珏儿,你今日去拜访王爷了吧?”二夫人来到赵珏身边,拽他的手臂,不许他再盯着沈青檀,询问起送礼的事儿:“事情办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