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关州的灾民去了京城,皇上将救济灾民的差事交给了二叔。我特地来关州看看情况,若是灾情严重,恐怕灾民还会源源不断地涌去京城。二叔手里本来就没有粮食,会更加不堪重负。”
  沈少恒说:“如果能揪出贪墨粮食的官员,让他将粮食吐出来救济灾民,二叔那边的情况应该能够稳定下来。”
  沈少白沉默片刻,询问道:“钦差来查粮食的事儿了?”
  “嗯。”沈少恒回道:“管理官粮的官员补不齐粮食,全都会被问罪。”
  沈少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朝廷特地派钦差过来查,必定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从管理粮仓的官员,扯出藏在背后的承恩侯府。
  他想到马厩里一箱箱的金子,心里有了主意:“大哥,我有件事要与你商量。”
  沈少白压低声音在沈少恒耳边说了几句话。
  沈少恒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想到沈青檀在信里的吩咐,他痛快的答应下来。
  ——
  勇毅伯缓了两天,他的病情稍微好转了一些,准备去找粮长将粮食给运出来。
  刚刚踏出客栈,他便被官兵给拦下来。
  勇毅伯懵了,弄不清楚眼前是什么情况。
  他认出为首的正是户部侍郎林振兴,正要开口询问,便听到曹大人开口。
  “林大人,去年关州闹粮荒,我们商议开粮仓借粮食给百姓,如此一来,等来年收成好了,有条件的百姓归还粮食,可以填补粮仓的缺口,不必官府掏银子收粮食存储。”
  “谁知勇毅伯闻风而来,让我们将粮食卖给他,他按照正常价钱卖给百姓。我们自然是不愿意的,可他搬出承恩侯来威胁我们,若是不将粮食卖给他,他便要摘了我们的乌纱帽。”
  “我们依旧硬撑着不愿意卖给他,并且向朝廷递折子参他一本,谁知折子被他给拦下来了,还抓走了我们的家眷,我们不得不将粮食卖给他。”
  “我们打算拿到银子后,再用这一笔银子从别的地方买粮食救济灾民。可勇毅伯至今未给一个铜板,只是当初拖走粮食的时候,留下一张字据与信物。”
  “即便我们手里拿到这些东西,也不敢上报朝廷,因为关州灾情越来越严重。即便我们是受到逼迫,也犯下知情不报,包庇勇毅伯的大罪。一心盼着他早些结清银子,让我们去买粮食赈灾,直到如今事发。”
  曹大人几乎是声泪俱下,讲述着自己被高官压迫的心酸与无奈。
  林振兴手里拿着字据与信物,这块玉佩刻的是勇毅伯的字,字据上的私章与字迹,也与勇毅伯的一样。
  “伯爷,你嫌疑重大,本官要你配合调查。”林振兴一挥手:“带走。”
  勇毅伯看到信物的那一刻,还有什么不明白?
  关州的粮仓被贪官污吏搬空,灾情越来越严重,流民已经逃荒到皇城脚下,引起朝廷的注意,派钦差来关州查案。
  这些贪官污吏兜不住了,只能找替死鬼。
  即便是找替死鬼,也要找合适的人选。
  因为管理粮仓的官员,与藏在背后的承恩侯府,不能完全摘出去,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痕迹,所以承恩侯找上他。
  承恩侯知道他见钱眼开,脑子不太精明,又仗着他对承恩侯颇有几分信任,便画了一张大饼将他引到关州来背黑锅。
  故意骗他说有一批粮食卖给他,吃准了他掏不出买粮的银子,一定会利用承恩侯的关系赊账,然后借机骗走他的信物与私章。
  而他与承恩侯府是姻亲,京城里人人都知道承恩侯对他颇为照顾。他利用承恩侯府的关系,搬空了关州的粮仓,还是有几分可信度。
  他的私章与信物,成为指控他的铁证。
  那么之前承恩侯动用关系搬空粮仓的痕迹,全都转嫁到他的身上来了,承恩侯就此被摘清出去了。
  他成为了主谋,便要背负主要的责任。
  重则抄家杀头,轻则剥夺爵位。
  虽然承恩侯府与管理粮仓的官员是“不知情”与“被迫”的,但事关重大有渎职之嫌,也难逃其咎。即便他们要被问罪,却也能保住身家性命。
  想到这里,勇毅伯的心凉了半截,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亲妹妹与亲妹夫,竟是要他的命!
  “林大人,我是被冤枉的,请你明察秋毫,还我一个清白!”
  勇毅伯知道自己逃不掉,没有做无谓的挣扎,而是给随从递一个眼色,希望他去京城伯府报信。
  林振兴想到靖安帝的吩咐,假装没有看见勇毅伯给随从使眼色,只让人带走勇毅伯,并没有将他的随从一并给抓了。
  ——
  几日之后,勇毅伯夫人听到勇毅伯被抓的噩耗,两眼一黑,踉跄着往后倒下去。
  幸好婢女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方才没有摔倒在地。
  “承恩侯……欺人太甚!”勇毅伯夫人咬紧牙根,恨声说道:“备马车,我要亲自去侯府一趟!”
  婢女急忙去备马车。
  勇毅伯夫人去内室取出一封信去了承恩侯府。
  婢女敲开侯府的门,勇毅伯夫人将一封信递给门房。
  门房送去给承恩侯,不多时,便急急忙忙将勇毅伯夫人请到前院书房。
  勇毅伯夫人看到承恩侯道貌岸然的脸,心里的恨意几乎压制不住。
  她没有同他再说一些个虚伪的场面话,而是直接开口威胁。
  “侯爷,这么多年来,我们家伯爷为你做了不少事儿吧?撇开他是你的妻兄不说,纵然是养一条狗,也该有几分感情在吧?你竟然狠心的让他去送死!”
  勇毅伯夫人目光冰冷:“幸好我留了一手,伯爷为你办的事儿,我都留下了证据。你们与檀儿的关系很恶劣吧?倘若我告诉她,她并非侯府的亲生女儿,再将这些证据给她,侯府将会面临什么?”
  承恩侯变了脸色,沈青檀拿到这些东西,一定会毁了侯府!
  “原本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证据交出去,你们活不了,伯府也难逃一死,我从不曾想过与你们撕破脸。”
  说到这里,勇毅伯夫人撂下狠话:“侯爷若是不能填补关州的粮仓,保住我们伯爷,那便等着鱼死网破!”
  第120章 灭口
  承恩侯每次吩咐勇毅伯办事后,都会记得善后。
  他曾经试探过勇毅伯,确认了勇毅伯不曾留下后手,才能这般痛快的舍弃他们。
  选中勇毅伯做替死鬼,不仅仅是因为他与承恩侯府的关系,还有他那一份信任,不会对自己的安排起疑。
  更重要的一点是勇毅伯府有了二心,在背地里找其他靠山。
  若是帮着政敌对付他,他得伤筋动骨,所以动了除掉勇毅伯的心思。
  他看着书案上的一封信,这一封信是方才勇毅伯夫人送来的。
  谁知道百密还有一疏,落了一个把柄在勇毅伯夫人手里。
  按照他原来制定的计划,有没有把柄在勇毅伯府都不要紧。
  要紧的是勇毅伯夫人能这么快得到消息,想必是靖安帝派去的钦差,没有将勇毅伯的随从给抓了,故意将人给放到京城来通风报信!
  简直就是史无前例。
  任何案件当中,涉事之人身边的随从都会被控制,以防走漏风声,继而销毁了证据。
  “大嫂,你误会我了。我再是个混账,也不会陷害妻兄。就如你方才说的,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妻兄好不了,我也跑不掉啊。”
  承恩侯叹息道:“我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被信任多年的兄弟摆了一道,害得妻兄锒铛入狱。”
  顿了顿,他表示道:“你放心,我会尽全力将妻兄给保下来。”
  勇毅伯夫人半个字都不信,承恩侯夫妇心狠手辣,如今说这些个软话,无非是为了稳住她,免得她冲动之下真的鱼死网破。
  她倘若信了承恩侯的话,乖乖回去等消息。
  不出几日,她必定会惨遭灭口,说不定还会被扣上畏罪自尽的罪名!
  “侯爷,我便回去等好消息。”勇毅伯夫人提醒道:“这些个证据我托付给信任的人了,我与儿女出事的话,那人会将证据给檀儿。”
  承恩侯脸色阴沉下来。
  “俗话说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勇毅伯夫人理了理袖子,微微笑道:“侯爷,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承恩侯额头上的青筋突突跳动,眸光阴冷地望着勇毅伯夫人离开的背影,等人消失在门口,他猛地将书案上的书籍扫落在地上。
  “贱妇!”
  这个时候,沈夫人闻讯而来,一到书房门口,便听到承恩侯怒不可遏的低吼声,吓得心肝儿一颤。
  她小心翼翼地踏进书房,瞧见地上散落的书籍,询问道:“侯爷,今日还要给我那嫂子递帖子吗?”
  原本是计划他们的人在关州那边传来消息,便给勇毅伯夫人递帖子,约她出来去山里踏青赏花,再吃一个午饭各自回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