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小厮连忙说道:“公爷,大老爷今日来书房找您,瞧见小的在搬书,他便拿走了两本书。”
赵颐闻言,立即往敬德堂走去。
第112章 书信传情
敬德堂内,大夫人板着脸坐在罗汉榻,旁边的炕桌上放着一包松脂。
大老爷手里捧着两本书,板板正正地坐在她的对面。
大夫人睨他一眼:“你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训,你都看完了吗?”
大老爷老老实实地回答:“只看了前四卷立身、治家、处事、为学,后面的两卷,起初觉得不到年纪,便没有往下看了。”
大夫人冷笑一声:“不到年纪?”
大老爷连忙说:“我这就去看,夫人消消气。”
说罢,他正要翻开书,书页自动翻开到中间位置,露出一封信的背面。
大老爷只当是赵国公的信函,便没有去动这封信函,而是继续往后翻到卷五。
第一篇《省事》映入眼帘:省事,不该做的事就不要做。
保全身家的方法之一,不要多说话,不要多事,多说多败,多事多患。
大老爷:“……”
这一篇他倒是看过了,翻到第二篇《养生》,便记起当初是看到这里,便没有再往后看。
因为后面是《归心》篇,讲的是佛理。
他仔细读养生篇,里头写着好些个养生的方子,还有什么牙齿疼,牙松动,吃冷吃热时会发疼,早上叩碰牙齿三百次便有好转之类的偏方。
忽然,他的目光一顿,看到先祖举的例子,有人效仿服用松脂调理身体,因着没有节制,结果肠子堵塞而死。
大老爷一个激灵,抬眸看向炕桌上的一包松脂,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那是他听同僚的推荐,特地买来吃的。
这会儿总算明白媳妇儿为何生气,为何要让他将家训拿回来。
他连忙站起来想去哄人,手里的家训没拿稳掉在地上。
大老爷匆匆忙忙地捡起书,发现夹在家训里的信函掉出来了。
他顺手捡起来,准备塞进去,蓦然发现信函正面写着“吾妻赵沈氏青檀亲启”。
“咦,颐儿给他媳妇的信,怎的会在老爷子的书里?”大老爷将信递到大夫人面前,猜测道:“莫不是颐儿将信函遗漏在哪里,被老爷子给捡去了?”
大夫人接过信函看了一会,没琢磨明白:“既然是颐儿写给檀儿的,待会让人送去给颐儿。”
“好。”大老爷瞥了一眼松脂,清了清喉咙:“夫人,我是听人说服用松脂身轻不老,能够延年益寿。如此一来,我可以更好的照顾你。一时头脑发昏,便买了一包回来试试。”
大夫人脸色一沉,正要发作训斥他乱买药物吃,便听到外头的婢女在请安,唤一声:“二奶奶。”
大老爷连忙说道:“儿媳妇来了,待会再训话?”
大夫人瞪他一眼,扬声吩咐守在门外的人:“关妈妈,你快将檀儿请进来。”
大老爷闻言,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儿媳妇来的可真是时候。
只要大夫人心情一好,便不会再揪着他这点小错误训话了。
而每次大夫人见过沈青檀,心情都会很不错。
大老爷顺势坐在大夫人身边,便见关妈妈领着沈青檀进来。
沈青檀向二位请安:“父亲万安,母亲万福。”
大夫人瞧着沈青檀的穿着打扮,像是从外头回府。
她问道:“檀儿,你是有什么事吗?”
“儿媳有一事想请母亲帮忙。”沈青檀向大夫人讲明城门口流民的情况,随后说出自己的请求:“城门口的流民实在是可怜,我便请秦氏商行的东家去施粥。这些流民的来路比较敏感,秦叔只是一个商户,我担心有人砸场子,便想请您派人去支援秦叔。”
“这个秦老板是上回咱们遇见的那个吧?我听说过他乐善好施,是一个大善人。”大夫人明白沈青檀的顾虑,毫不犹豫地说道:“施粥的事儿算我一份,我派关妈妈带人去帮忙。”
沈青檀只是想请大夫人去镇场子,倒没有想到她会参与进来。
“母亲,我……”
“檀儿,这些年我一直在积德行善,希望颐儿的身子能早些痊愈。”
沈青檀闻言,没有再劝。见他们为赵颐的身体忧心,便忍不住提前将消息说出来。
“父亲、母亲,儿媳得到了医圣仲元的消息,他目前在北齐绥州。我们已经安排人前往绥州,应该要不了多久便会传来好消息。”
大夫人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给砸懵了。
她倏然站起来,不确定地问道:“你是说找到仲元了?唯一能给颐儿治病的那个仲元?”
“正是。”沈青檀说:“秦叔妻子那边的侄儿,机缘巧合下护送过仲元,我们从他那儿得到的消息。”
“太好了,太好了!”大夫人激动的泪眼盈眶:“我……我得安排人一块去绥州找人。”
大老爷眼睛也有些湿润:“这个消息别告诉老爷子和老太太,一是怕他们今后会失望,二是怕被有心人知道了,会横生枝节。”
沈青檀说:“秦叔托付商队找仲元,并未说明是给夫君找的,只说是一个亲眷要找仲元治病。”
大老爷松一口气,看向沈青檀的眼神愈发慈爱了。
经过这一件事,他确定沈青檀是真心要与赵颐好好过日子。
他想到赵颐那一日病发,沈青檀在角门等赵颐回府,而赵颐为了不让沈青檀担心,特地从宫里赶回府,可见夫妻俩的感情是真的好。
沈青檀与大夫人商议好施粥的事情,便准备告辞,余光瞥到炕桌上的一封信。
信函是背面朝上,她只是淡淡地瞥一眼便收回视线。
大老爷发现了,想到沈青檀为赵颐大力搜找医圣,便将信函取来递给她:“儿媳妇,这是颐儿写给你的,落在一本书里被我拿回来了。你正好来了,便给你带回去。”
他猜测这封信函是赵颐特地表心意的,因为他就是经常写信给媳妇,以书信传情。
沈青檀突然收到信,必定是惊喜的吧?
而赵颐并不知道信到了沈青檀手里,沈青檀若是再给他一个惊喜呢?
大老爷越想越觉得这封信函给沈青檀最为合适。
沈青檀听到信是赵颐给她的,心中有些惊讶。当看到正面写着“吾妻赵沈氏青檀亲启”时,她的心底蓦然涌出一丝异样。
第113章 沈青檀的难过
大夫人等沈青檀拿着信函走了,眉心一拧,数落道:“颐儿给檀儿写的信,你瞎凑什么热闹?要给,也是颐儿亲手给。”
大老爷笑呵呵地说道:“夫人,以我对颐儿的了解,他的性子含蓄,若当时写的信,没有立即送出去。等再找回来的时候,他绝对是不会再送出去的。”
大夫人不悦地说道:“若是坏事了呢?”
大老爷心里“咯噔”一下,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他们夫妻感情好着呢,颐儿都以‘吾妻’二字称呼,又是特地写给儿媳妇的,应该不会坏事儿。”
大夫人瞪他一眼:“你做的事儿,从来就不见靠谱的。”
大老爷有些心虚地摸了一下鼻子,一颗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还有,我给你银子,是给你与同僚好友应酬,不是让你胡乱买药物滋补早登极乐。”大夫人庆幸自个发现及时,为了防止他再被人煽动乱买药物,直接克扣他的零用银子:“日后你出去与同僚应酬,直接记在我的账上。”
大老爷懵了,这是一点私房银子都没有了吗?
不等他想法子争取一点零用,外头传来关妈妈的声音:“二爷,您来了。”
大老爷眼底露出嫌弃,竟是来的一点都不及时。
下一刻,赵颐推门进来,向父母亲请安后,便询问道:“父亲,您今日在祖父书房拿了一本家训吗?”
大老爷回道:“拿了。”
赵颐看到炕桌上的家训,又问道:“您看见书里的信函了吗?”
大老爷得知赵颐是为信函来的,心里突然涌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他斟酌道:“颐儿,那封信……若是落在你妻子手里,会有什么妨碍吗?”
赵颐隐隐意识到什么,微微变了脸色:“您把信给檀儿了?”
大老爷观察赵颐的脸色,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真的坏事儿了。
他正要说什么,赵颐却是待不住地离开。
一向君子守礼的他,竟然忘了与长辈道别,行色匆匆地走了。
--
沈青檀带着听雪回到兰雪苑,瞧见流月已经回来了。
她问道:“流月,二爷在书房吗?”
流月回道:“二爷与公爷去了前院书房,打发奴婢先回院子。”
她一边伺候沈青檀净手,一边提及听到的消息:“奴婢听说二爷打小爱看书,又极为爱惜书,每年都要将书搬出去晒两次。奴婢当时听到这些话,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毕竟寻常人家一年至少要晒一次书。谁知道,公爷晒书,二爷竟然亲自动手帮忙翻面儿,还不许小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