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皇后劝解:“百官态度本就在意料之中,陛下不必为此苦恼,我们再寻良计就是。还有砚儿,你也莫要焦急,只要我与你父皇不松口,任何女子都不能和停月抢太子妃之位,这个位子非她莫属。”
  沈青砚对父母的态度并不担忧,他们将停月看得极重,断不会让她受委屈。他担心的是若大臣们迟迟不允,难道这赐婚的圣旨就永远不能下?
  “父皇,周腾之心如同司马昭,百官被他表象所骗,我们总不至于也要受他摆布?”
  皇帝一番思量后说道:“周腾为官初期确实是个为民造福的好官,只是爬得越高,位子坐得越风光,人也就跟着飘了。更何况他的长子周煜还是手握兵权的飞龙大将军,此刻正在西南边陲驻扎,我们轻易动不了周腾。”
  “他们父子一心想将周家女推上太子妃之位,其用意再明显不过。”
  沈青砚:“那父皇就没有法子了?”
  “朝堂之上最怕失衡,一招不甚,引起周煜兵变,那将是大靖的灾难,这些年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民心和天下就又要动荡不安。这些,是朕不想看到的局面。如今之计,只有徐徐图之,万事急不得。”
  “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眼下周腾一派的狐狸尾巴还未完全露出来,不宜与他闹得太僵。待儿臣查明他与莫侯渊的密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嗯。”皇帝端起桌几上的碧色瓷杯,抿了几口茶水。
  皇后一脸欣慰地望着沈青砚:“我儿真是能独当一面了,可以为你父皇分担解忧,母后很是高兴。至于停月一事……等什么时候有空,母后再将她请进宫来,好好与她分说一番,相信她会理解我们的苦衷。”
  赐婚一事沈青砚本就没有告诉停月,为的是给她一个惊喜。只不过满宫里都是耳报神,或许早已有人传到她耳中去了。
  此事未办成,他觉得有愧于她,又怎好让她进宫来被人指摘议论,因此向皇后说:“这是儿臣与停月之间的事,不劳母后费心,待儿臣出宫后自会向她解释。”
  皇后殷殷叮嘱:“停月是个好姑娘,你可一定要好生对待。”
  皇帝:“你也告诉停月,此事朕自有分寸,太子妃之位定然是她的,绝不会让旁人得手。”
  “是,儿臣明白。”
  *
  施敬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中,正碰上停月和云黛、鹿竹在院中踢毽子。精巧艳丽的毽子在三个姑娘足间传来传去,利落地翻飞不停,明明是一幅可爱开心的玩耍画面,施敬看了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还是鹿竹眼尖先瞧见了他,立马停下脚上的动作,规矩起来:“见过施大人。”
  施停月和云黛这才转身,看见施敬。
  “伯父。”
  云黛:“见过施大人。”
  “嗯。”施敬沉闷地回应了一声,两个宫女在旁,他不好当众同侄女谈论。
  施停月看出伯父明显不高兴的样子,吩咐云黛把毽子收起来,自己则跟着施敬想问问出了什么事。
  她边走边观察施敬的神情,似乎很是苦闷:“伯父可是
  有什么事?不如说给我听听,也许我能帮帮您。”
  施敬回过头看看已经走远的鹿竹和云黛,又盯着侄女的脸愣了一会,才问道:“你与太子殿下之事为何不早告诉我?我要是能早点知道,今日早朝上也不至于全无主意。唉……”
  他对这个侄女视若亲生,当然希望她能有更好的前程。
  “伯父,对不起,我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得这么快,也没想过这么快成亲……我不知道太子殿下请旨赐婚。”
  “罢了罢了,只是陛下当着众臣说要给你们赐婚,结果遭到不少人反对,此事恐怕一时难以推进,你自己有何打算?”
  她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太子殿下清明能干,将来会是个好皇帝,而且他待我也算有情有义,我愿意做太子妃辅佐他有所成就。只不过……”她心中有丘壑,并不会为此事过分困扰,“若是真做不成太子妃,我也不会介意,就留在家中侍奉您到老,得闲了便去游山玩水,到时自有一番天地。”
  “你当真想得如此通透?”施敬惊讶于停月的胸襟,豁达开朗丝毫不逊于男子。
  “伯父,句句皆是我肺腑之言。您无须为了我去筹谋什么,照旧做您的官就是。”
  施敬点点头,没有再言语。
  第44章
  午后小憩一番后,施停月正百无聊赖地坐在闺房中发愣。一般姑娘用来打发时间的针织女工她都不会,有心练练拳脚功夫活动筋骨,却也因为冬日里穿衣太厚难以施展。
  见她枯坐乏味,一旁绣花的鹿竹起了个好主意:“姑娘,往日里天冷的时候,宫里的贵人们惯喜欢起火围着小炉子暖些酒水饮,姑娘你不爱喝酒,不如烧些茶水也好,又香又暖和。”
  云黛一听便也搭话:“正是呢,那炉子上还可以烤些花生、玉米、橘子之类的吃食,新奇有趣得紧,姑娘不如也试试?”
  施停月:“好像是挺有意思,我这就去厨房找徐妈要炉子。”
  鹿竹早已站起来身,看看屋外后才说:“这么冷的天哪能让姑娘亲自去搬东西,就我和云黛去。”
  云黛立即放下手里的针线,笑眯眯地答应。
  不多时,她二人便搬来红泥小炭炉,身后跟来的徐妈则提着菜篮子,里面装满了吃食,别说花生玉米之类,连这个时节难得的板栗、莲子等稀罕物都有。
  徐妈乐呵呵地将篮子放在桌上,对施停月说:“难得姑娘有这样的兴致,我便将厨房搜罗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出这些,还望姑娘不要嫌弃。”
  “徐妈哪里的话,自家的东西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施停月捻起一颗坚硬饱满的莲子,“莲子独有清香,烤出来肯定好吃,云黛,快烤上。”
  云黛:“哎。”
  徐妈见她喜欢,心里跟吃了蜜一般:“姑娘高兴就好,我先下去忙,姑娘有事再吩咐我。”
  施停月:“好,多谢你跑一趟。”
  徐妈摆摆手示意不用谢,便转身回厨房去了。
  炭火燃起来,屋里顿时暖了许多,云黛将吃食都一一摆上烤盘,茶壶里烧的茶水是宣州小花,茶香清浅幽幽,沁人心脾。
  施停月围在桌边帮着云黛,又想起一事:“鹿竹,去将窗户都打开透透气,别让炭火味憋坏了人。”
  “好的。”
  果然窗户一开,立刻敞亮通透许多。
  “咕噜咕噜”
  茶水开始翻滚。
  云黛往施停月的杯中倒上半杯,她只和鹿竹站在一旁伺候。
  施停月深深闻了一口茶香,只觉浑身筋骨都松了下来,看二人都站着,立马拽了她们的衣袖:“这好主意是你们想的,快一起来尝尝。”
  “姑娘,这不合规矩。以前在宫里都是主子们享用,奴婢们站着服侍就好。”
  “在我这里可没那么多规矩,再说这么多吃的,我一个人可吃不完,回头倒了多浪费,是不是?”
  云黛早就跃跃欲试,听施停月这么说,便侧过头问鹿竹:“姑娘都这么说了,我们就不拂她的好意了吧?”
  鹿竹点点头:“那就……尝尝吧。”
  施停月用竹制的夹子给她们夹了板栗和花生在桌上,又给她们添了茶水,主仆三个说说笑笑一时不知过了多久。
  忽闻院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来的是管家老杨,他手里还拿着一封红色请柬。
  “姑娘,刚刚季宁王府派人给姑娘下了帖子。”老杨将请柬交给施停月。
  季宁王府?
  施停月自来到京中,并未与达官贵人结交过,怎么一个王府会给她下帖子?
  她虽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从老杨手里接过帖子。
  将帖子内容浏览一遍,她已经明白:“是季宁王妃的请柬,邀我去王府参加冬至晏。”
  鹿竹心思细致,对京城的大人物都有所了解,当即便说:“季宁王妃是京中贵妇之首,只因王爷是当今圣上的幼弟,颇得圣上关照,比旁的皇亲国戚都要受重视许多。只是姑娘与她素无往来,这宴席……去还是不去?”
  云黛想了想:“这冬至虽是个重要节气,一般人家也都是吃顿饺子应应景,从未听说过会有哪家专门办个冬至晏,莫非其中有什么蹊跷?”
  施停月捏着请柬尚在沉思中,老杨听过两位宫女的分析,忍不住也多说了两句:“姑娘,依老奴看来,王妃毕竟尊贵,她亲自相邀,恐怕是得去一趟。”
  她还未做出决定,因此只说:“我知道了杨叔,你先下去吧。”
  “是。”老杨毕恭毕敬地走了。
  她又转过头来问鹿竹云黛:“你们在宫里时间长,可知道这位王妃与皇后娘娘关系如何?”她想得很简单,若这王妃与皇后娘娘关系亲密,那说明与皇后性情相投,对自己应该也会多加包容。若她与皇后行径相反,自己必得加倍小心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