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陛下与东宫无德,朝中波诡云谲,其余几位皇子虎视眈眈,如今四殿下和二殿下最得人心。
  青岚入宵衣卫前曾经替兄长上过考场,后来阴差阳错,兄长意外亡故,她女扮男装,前往地方赴任,做过几年小官,后来被派系之争波及,遭人陷害入狱,宋青来找到她,将她收入宵衣卫。
  祝余叹了口气,安慰她:“会有这么一天的。”前世祝余死前,朝廷已是强弩之末,外敌侵袭,内有叛乱,听闻北境离王起兵平乱,得胜后领兵一路打上帝京,离王素有贤名,想来是个好君主。
  只可惜,祝余并未亲眼见到新君登基。
  青岚低下头看了看祝余,伸出手摸了摸祝余的发顶,长叹一声,“真想亲眼见到那一日……”语气遗憾,似有不舍。
  祝余眨了眨眼,明白她话中深意。
  宵衣卫为了管束麾下之人,曾给每人服下特制的毒药,那药并不会立即要了人性命,只是每隔一年便要重新服用解药,祝余他们这几年一直在寻找着解药的制法,找遍了各处,只寻到一种解毒丸,但也只能缓解毒性,并不能根治。
  一年前十三月拟定叛逃计划时,便早已接受这毒可能此生无解的结果。
  因为比起将刀尖对准无辜之人的煎熬,于他们而言,活不长已经是最轻易的代价。
  三年前,祝余为了活下去,在斗场中拼杀到最后,三年后,为了“活下去”,她选择剑指宵衣卫。
  无论重来多少次,这都是她必将选择的道路,且愿意为之付诸一切,只是这一世,她想要挽救更多的人,想要看见浑浊的吏治重新变得清明的那一日。
  除夕夜的菜由黄老汉和澄心联手,办的妥妥贴贴,并未遵循青州当地的习俗,而是制了些大家爱吃的口味,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
  菜还未上齐,十一便已经在厨房尝过味道,吃的一嘴油。祝余用帕子给她擦了擦,将她按在身边坐住,不让她胡来。
  黄老汉照旧按京中习惯,弄了些屠苏酒来,给大伙倒上,众人举杯,静静等着,待十一率先喝了这才按年纪各自饮尽杯中酒。
  往常饮酒,都是自年长的饮起,而屠苏酒却恰恰相反,要从最年少的饮起。
  饭后,游卓然去取了些爆竹和烟花来,众人聚集在院子里,一一点了,仰头去看空中炸开的烟花,冲上夜空的焰火和城中其他人家的混在一起,轰鸣阵阵,绵延不绝。
  -
  丹朔城。
  萧持钧与萧恒江坐在桌前,正在看一张图纸,门外风雪阵阵,吹的门框直作响,狂风裹挟着细雪,打在门板上,发出嘈杂的声响。
  一队人马自府门不远处缓缓而来,守门的见着了,将手抬至眉眼处,朝那边望了望,风雪太大,看不清是什么人。
  等到近前来,才看清是一群护卫打扮的人,他将人拦在门外,谁料下一刻为首之人便掏出四王府的令牌,门房小厮连忙让路。
  带星敲响房门时,萧持钧与萧恒江刚刚敲定下一批赈灾粮的分发时间。
  萧持钧开了门,萧恒江出来便见到了自己的私卫首领,眉头一皱,“你怎么来了?”他离京时,特地留下了一半私卫看护妻子和女儿。
  首领朝他二人行礼,递上一封书信。
  萧恒江顿了顿,接过信,一边打开一边让人带他们下去取暖,天寒地冻,雪路难行,看他们的模样定是日夜兼程,也不知是有什么要紧事……
  他的目光倏地一凝,旋即沉了脸色,一目十行,迅速看完了褚容给他写的这封信,而后一脸严肃地递给萧持钧。
  萧持钧接过,细细看完,对萧恒江说:“如此,便要早做打算了。”
  朝廷第二批赈灾粮刚到,还未分发下去,若是如信中所言,太子有意设计,后续的赈灾粮过不来,此地偏远,又不通音讯,届时弹尽粮绝,总不能叫百姓一起跟着饿死。
  思量片刻,萧持钧当机立断:“此处离北境不远,我去写信求援。”
  萧恒江抬了抬手,制止萧持钧的动作,“安平侯与父皇本就起了嫌隙,此事若是将侯府牵连进来,怕是不好。”
  他犹豫了片刻,想是想到了什么人,他看了看萧持钧,“北境不只有安平侯。”
  萧持钧眸光闪了闪,“你是说,离王?”
  萧恒江点了点头,“先试试吧,皇叔向来宽厚,但我与皇叔已有多年未见,就看他愿不愿意施以援手。”
  离王。萧持钧沉默着,不知在想什么,萧恒江说干就干,捞起袖子就开始琢磨措辞写信,正写着,突然听到萧持钧迟疑的声音响起。
  “还是我来吧。”
  萧恒江停住动作,抬头看着他,萧持钧面上露出追忆之色,“我有位旧友,是离王府中人,能说得上话,我给他去封信。”说完便上前来,接过萧恒江手中的笔。萧恒江看见他落下的称呼,有些错愕:“常青?”
  他皱着眉仔细回忆,“我记得从前皇叔身边没有人叫常青的。”
  萧持钧没有抬头,继续一边写一边解释道:“这人叫陆常青,是离王在北境收的养子。”不知想到了什么,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滞涩:“我与他曾是军中同僚。”
  萧恒江闻言一愣,想起了京中关于萧持钧的传闻,他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萧持钧的右手。
  屋外大雪纷飞,不多时,先前私卫们踩踏出痕迹便被掩埋,雪落无痕,满目尽是白茫茫一片,房中炭火在盆中静静燃烧,时不时发出木炭烧红时的轻微爆裂声。
  翌日,天蒙蒙亮,一队人马出了丹朔,直往北境去。
  青州城城外,十三月就地分开,往不同方向去,青岚和无咎带着名册北上作前锋,继续挽救被宵衣卫追杀之人,祝余和决明紧跟其后,追查宵衣卫踪迹,更新名册,做好接应,游卓然和十一前往各州牢狱,解救名册上被污下狱之人。
  黄老汉领着那日救下的小孩一起回蜀地老家,带着祝余的书信前往潮生门,为后续送人入蜀地做准备,澄心则带着祝余的“秘笈”秘密前往江南,去干一件她这辈子最刺激的事。
  与此同时,丹朔城内爆发了嘉平二十五年的第一场民乱。
  【作者有话说】
  终于写到这儿了(握拳)
  第38章 雪天坟茔
  ◎这是座乱葬岗。◎
  天寒地冻,雪路难行。祝余双手合拢哈了口气,一边搓了搓冻得僵硬的手心,一边去看蹲在火堆跟前的决明——她是个怕冷的,恨不得将脸贴着烧得正旺的柴火。
  这些天她们沿着青州城往北走,在云州时与青岚他们分开,青岚和无咎带着名册往西,去救一名已经被宵衣卫追捕了一年多的仵作。
  那仵作原本在大理寺底下当差,嘉平二十三年,户部那起有名的贪污案,他便是经手的仵作之一。
  案发后,所有知情人全部被秘密处理,他脑子灵活,事发当日便收拾了包袱逃回老家,此后一直东躲西藏,隐姓埋名。名册上最新的记录显示,宵衣卫追查到了他如今藏身的小村庄,已经通知最近的人前去处理。
  算算日子,青岚他们也该到地方了,祝余也往火堆靠了靠,拿着一旁的树枝将柴堆拨了拨,火烧得更旺了,她吸了吸鼻子,“再等一刻钟,咱们就下山。”
  她与决明跟着云州的宵衣卫出城,一路上了这荒山,眼见着他们进了一处地宫,因着对面人多,她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又是便等在外头,这一等就等到了夜半。
  看这这些人的架势,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出来了。决明把暖和了些的手揣进袖中,站起身来,“出去瞧瞧。”
  祝余点了点头,往火堆里添了些干柴,和决明走出了破破烂烂的土地庙。
  外面覆着雪,月光一照,白茫茫一大片,踩上去积雪便淹没了双脚,她们往地宫两边走了走,绕到地宫入口的背面,不远的地面上有几处隆起,祝余和决明拉着手,在雪地里艰难地前行。
  雪太厚,人陷进去就很难出来,决明走在后边,她生的比祝余高些,两人步伐错开,祝余的手被她拽着一带,整个人便往雪地里倒去。
  决明并未松开祝余的手,而是倾身去捞她,奈何雪地太滑,两人便一起倒在雪堆里。
  被冰冷的雪一捂,祝余冻得一个激灵,当下便要爬起身,还没等她动作,决明便颤抖着喊她:“十三。”
  祝余停下要撑住地面的手,侧过头去看她,“怎么了?”
  决明在她旁边,一动不动,趴在雪堆里,一只手陷进蓬松的雪里,只露出半截手掌。祝余以为她摔着了,爬了两步靠近她,去拉她露在雪堆上的手。
  “你别——”决明惊恐的声音响起,祝余来不及停下,伸手一捞,并没有如预料中的抓住决明的手,她僵住动作,迟缓地低下头去看。
  她手里抓着的,是一只僵直的断手。
  决明迅速爬起身,凑近来看,祝余面色难看地蹲下身,将断手放在雪地上,上面的皮肤呈现出微微的青色,断处还有凝固的黑色血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