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他怕李信业在军中的威望,有压过朝廷之势。
  更令他在意的是,这位北境统帅上奏为妻子请封诰命,却对自己封王仪式只字不提。当初还道他是谦逊知礼,如今细想,纵使未行正式册封大典,可大宁百姓谁不称他一声‘北境王’,这般不将封赏大典放在眼里,分明是...不屑天子的赏赐啊!
  “那个小沈氏,朕上次让你请她进宫,着太医好生检查一下,你可曾照办?”
  宋皇后脸色难看。
  她刚失了嫡子,偏偏那个贱人就有了身孕。
  “陛下...”宋皇后拭泪的帕子洇开一片暗迹,“臣妾这些日子...夜夜见红....”
  她声音虚浮似游丝,“太医说是气血两亏,乃是伤了根本。臣妾原想着缓个两三日,等臣妾能下地行走了,就请她进宫不迟,谁知中间会生出变故?”
  她强撑着病体,柔声道,“陛下放心,臣妾这就派掌事女官,去请小沈氏进宫一叙。再让太医院院正亲自查验...”她话未说完又伏在枕上喘息。
  庆帝眼底闪过一丝不耐,觉得皇后也不如过去能干了。
  他掩下心中不满,却只郑重道,“这孩子干系重大,皇后...务必上心。”
  最后四字咬得极重,倒像是一种无声的责怪。
  帝后二人正说着话,忽见一名宫娥跌跌撞撞闯入殿中,裙裾翻飞间已扑跪在地。
  “陛下...娘娘...”她气息紊乱,连行礼都顾不得周全。
  “宋府方才急报,说御史台的人马已将府邸团团围住,要拿老爷问罪...”
  “放肆!”庆帝猛地起身,衣袍带起一阵寒风。
  他眉宇间霎时凝起雷霆之怒,“三品以上官员拿问需经朕亲笔朱批,他们眼里可还有王法!”
  宋皇后纤指攥紧帕子,指节隐隐发白,眼里也结了层薄冰。这些人当真是欺人太甚!
  “薛福。”庆帝声音冷得像殿外屋檐下的冰棱。老太监立即从阴影处趋步上前。
  “你亲自去传朕的口谕,命御史中丞即刻入宫面圣。
  薛公公领旨后,不敢耽搁,匆匆出了宫门,直奔宋府而去。
  而此时,宋府内外早已被御史台的兵士围得水泄不通。
  御史中丞郭路负手立于阶前,神色冷峻,身后甲士肃立,刀光映着阴沉天色,肃杀之气弥漫。
  内室门帘微动,宋相缓步而出。
  方才在儿子榻前,他还是一副慈父之态,低声安抚。可甫一踏出门槛,脊背便如青松般挺直,衣袍翻飞间,周身威势骤然凌厉,恍若利剑出鞘,锋芒毕露。
  “郭御史…”他目光如电,声音沉冷,“擅围宰相府邸,你是要公报私仇,还是存心搅乱朝纲?”
  郭路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叠文书,扬手一展。
  “宋相言重了。本官身为御史中丞,奉皇命监察百官,何来私仇之说?”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
  “这些,是李信业将军临行前移交的罪证。他奉旨协查大理寺李寺卿之死,却因三皇子一案耽搁,如今又领命出征,故托御史台彻查。”
  他指尖在纸页上轻轻一敲,纸张哗然作响。
  “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宋相贿赂李寺卿,结党营私,甚至勾结北梁杀手,谋害朝廷命官!”
  他抬眸,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宋相,请随本官走一趟吧。”
  寒风卷着细雪呼啸而过,庭院里枯枝簌簌作响,积雪压得梅枝低垂。
  郭御史的目光,缓缓扫过宋相身后二子,唇边浮起一丝讥笑。
  “大理寺既已查明,宋府虐杀侍女一案,是有人替罪顶包…”
  他声音不紧不慢,却字字如冰,“丞相夫人总不会蠢到自寻证人,指认自己有罪。而据仵作验明,府上小郎君七年前尚未成年,断无可能主使此事。”
  “那么,能号令全府上下,只手遮天犯下这等大罪之人,除了宋相,便只有两位大郎君了。”
  他微微抬手,身后甲士立刻踏前一步,“还请二位,随本官走一趟御史台。”
  宋居珉愤怒至极,厉声道,“郭路!缉拿当朝丞相,需天子朱批!你擅闯相府,越权拿人,是要造反不成?!”
  郭御史低笑一声,漫不经心地拂去肩头落雪。
  “宋相此言差矣。”他眼底寒意森然,“您早已自请辞官,如今不过一介布衣。本官称您一声‘宋相’,不过是念在旧日情分。”
  他微微倾身,语气讥诮,“怎么,宋相莫非……真当自己还是当朝宰相?”
  “你——!”宋居珉猛地挥袖,喉头涌起一股腥甜,他后退几步险些没站稳,被身后两个儿子架住胳膊。
  郭御史见宋居珉恼羞成怒,心头压抑多日的不平,稍作缓解。
  他慢悠悠道,“宋相当日好手段,指使张贞那软骨头诬告本官私通长嫂。待谣言四起,又屡派刺客暗杀,妄图制造本官不堪受辱自尽的假象…”
  若非李信业派人暗中保护,他现在已是枯骨一句,哪还有报仇雪恨的机会。
  郭御史缓缓向前一步,官靴踏碎阶前薄冰,“那时宋相好生狠辣,可曾想过风水轮流转,你有落在我手上的一日?”
  郭御史嘴角噙着笑,“本官身正不怕影子斜,经得起构陷!倒是宋相作恶多端,残害忠良,可知,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宋居珉大氅在朔风中猎猎作响,他不卑不亢道,“郭御史既知风水轮转,就该明白乾坤未定。今日谁生谁死,犹未可知。”
  “本官九死一生,拼尽全力...”郭御史突然提高声调,须发皆张,“就是要将你这祸国奸相拉下马来!为陛下肃清朝纲!”
  “就凭你?”宋居珉从鼻腔里哼出一声嗤笑。
  “自然不止!”郭御史猛地从袖中抽出一卷奏章,绢帛在风雪中哗啦展开。
  “御史台三十四位御史,有二十一位联名上书!”他字字铿锵如铁,“恳亲陛下为生民立命,诛宋氏满门以正国法,还大宁百姓一个公道!”
  漫天飞雪中,那卷奏章上的朱印红得刺目。宋居珉竟然没有直视的勇气。
  两人正对峙间,一声尖锐的嗓音划破长空,“传陛下口谕,宣御史中臣郭路觐见!”
  郭路虽然惊诧于庆帝偏帮至此,但他已经联络御史台这么多人上书,不信庆帝不给一个交待。
  第110章
  ◎太讨厌这个人了◎
  垂拱殿内,庆帝指着殿中肃立的郭路,声音里压着雷霆之怒。
  “郭卿好大的官威!竟敢绕过朕,直闯宰相府拿人!”
  郭路缓缓抬头,苍老的面容上浮现恰到好处的困惑。
  “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此言何意?”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宰相大人早已上表乞骸骨,陛下也应允的。如今中书门下空悬,何来‘宰相府’一说?”
  殿内一时静极,只闻铜漏滴水之声。
  忽地,郭路似恍然大悟,褶皱的眼皮微微一掀,“若陛下是指老臣带御史台,查抄前相邸一事...”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此乃大理寺递呈的案宗,还有李将军转交的证据,涉及宋府虐杀侍女案,宋居珉贿赂官员,朋党结私...人证物证俱全,老臣不过依律行事,捉拿嫌犯归案...”
  庆帝方才的怒容僵在脸上。
  郭路见状,又深深一揖,声音愈发恭敬。
  “陛下圣明烛照,莫非是要以天子之尊,庇佑嫌犯,这才苛责老臣秉公执法?”
  庆帝听此诛心之言,猛然拍案,震得案上茶盏一颤。
  “李信业呈报的奏章,朕一早便御览过。证据尚未经刑部详查核实,郭老便这般大张旗鼓带兵闯入宋府,可曾想过会在民间引起何等非议?”
  郭路整了整裘领,从容不迫地躬身行礼。
  “回禀陛下,李将军协理三司办案,因三皇子一案耽搁了呈报时限。如今转由御史台复核,虽然越过刑部,但老臣检查过这些罪证,又念及此事干系重大,这才立刻着手调查。臣之处置,完全符合大宁律法。”
  “至于陛下所虑‘民间非议’,坊间早已将宋府虐杀侍女之事编成戏文话本。老臣带人查抄时,围观百姓不下千人,皆是拍手称快!百姓皆道‘天子圣明,惩奸除恶,为民做主’!老臣此举,正是为陛下挽回被奸佞所累的圣誉啊!”
  他重重跪地,义正言辞道,“圣人有言,‘为相不仁,何以治国’,先祖以仁治天下,先帝手书‘仁孝治天下’的匾额,至今仍高悬在文德殿上!如今大臣之家暴虐成性,恐伤陛下圣德啊!”
  殿内炭火噼啪作响,郭路的声音已带哽咽。
  “臣带领执法人员查封宋府,于法,符合大宁律法章程;于理,上合天理昭昭,下顺黎民所望;于情...”
  他抬起的眼中闪着泪光,“老臣要为这朗朗乾坤讨一个公道,更为了不负先帝所托,不能见陛下清誉,被这等奸佞所污啊!”
  茶汤热雾腾起,模糊了庆帝阴沉的面容。他指着郭路,声音平静了几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