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于是,打从梁万告诉他的那天起,卢海风就开始为招工考试做准备了,在去奶粉厂交了报名表以后,他心里就更是绷紧了弦!
幸好,距离他毕业的时间不算久,又想到除非花钱买工作、否则、进任何一家厂子当正式工、估计都得考试,卢海风就一直都没放下过书本。
基于这样的前提,他能按照自己在报名表上填的意向岗位、顺利考进奶粉厂、成为一名车间工人,也就不那么让人意外了!
只是,当时梁万和刘东替他庆祝的时候,并不曾想过,在奶粉厂,卢海风不仅可以彻底躲开下乡的命运,还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缘分呢!
“她比我大一岁,也是安城人,之前是下乡知青,现在考进了奶粉厂,在财务股上班,我去领工资的时候看到了她,觉得她做事细心、认真、负责,所以才……”
“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你们说,我要不要隔三差五地去财务股办公室找她呢?最起码,是不是应该先让她知道,有我这么个人的存在啊?”
刘东没谈过对象,但他脑子转得快啊,一下子就抓住了卢海风话里的漏洞:
“也就是说,你连人家女同志现在有没有对象,都不知道呢?”
“那肯定没有!”卢海风说得斩钉截铁:“她要是有对象,她们财务股的股长还能说要帮她牵线搭桥、介绍男同志吗?”
梁万沉默,虽说他觉得卢海风对人家女同志的形容词是“细心”“认真”“负责”这些,倒像是领导表扬下属的词儿。
但是,念及这个年代风气保守,卢海风又没经验,估计也不好意思对他们俩形容人家女同志长得怎么样,行吧,可以理解!
“你也说了,财务股的股长要给她介绍对象,那你就不能往这方面动动脑筋吗?”
“你们车间有没有人认识财务股的股长?实在不行,你打听下股长他家住在哪儿,提着东西上门去毛遂自荐,把你自己、你们家的情况都说得清清楚楚,这样,都比你去财务股办公室直接找人家女同志要强吧!”
梁万循循善诱道,他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如果有人在他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来找他,谈的还是八字儿没一撇、儿女情长的那些事儿,他肯定会在心里给这人打一个大大叉号的!
而且,厂里人多眼杂的,刚发生的事儿,只怕卢海风没踏出门、就要传得全厂都知道了,这样,不管事情能不能成,对人家女同志的名声,总归不大好!
“对对对,梁万说得没错,这事儿吧,关键还是在财务股股长身上!如果你通过了他那一关,他愿意替你和人家女同志牵线搭桥了,那不管怎么说,碍于你是领导介绍的,人家女同志至少也会愿意跟你见一面的!”
“只要见了面,之后的事情就好说了!到时候,你再跟她说,这次见面是你费了多少心思才促成的,也不迟!”
看着卢海风这需要人手把手教的模样,刘东心里难得产生了几分优越感。
他就说嘛,到现在还没处过对象,绝对不是他不会,只是缘分没到罢了!只要碰到缘分,谈对象、结婚什么的,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对了,我跟你说啊,如果真的跟人家女同志见到了面,那,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表现出来什么样,可千万不要为了打动人家、就装出别的样子来,你能装一天两天,以后还能装一辈子不成?”
“而且,咱们关系这么好,我才跟你说句交心的话,就是,对这事儿呢,你得把心态放平了,没人规定你喜欢人家女同志、人家就必须得嫁给你,也没人规定你们只要相看过一面、就必须要结婚。”
“所以,说句你可能不爱听的话,如果这事儿不成,你也别因为这就要死要活的,反倒叫人看不起,这辈子还长着呢,不说全国,就说安城,你还能碰不上几个有眼缘的女同志了?”
刘东当初可是围观了梁万和韩菁相看全过程的,虽然俩人之间的相处细节,他无从得知,但好歹,刘东这也算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了”的典范。
眼下,对着卢海风这个青涩的学生,那自然是有一大堆的经验之谈了!
间接经验,也是经验嘛!
第95章
◎更新◎
帮着出了主意以后,梁万和刘东并没有时刻关注着这件事情的进展,毕竟,卢海风不是三岁小孩、需要人手把手地教导了。
再说,万一事情成了,到最后,不还是卢海风跟人家女同志过日子吗?他们俩能帮着出一个两个主意,还能帮着出一辈子不成?
过后,见卢海风一直没有再提起这件事,俩人也只当他是行动失败、又不好意思主动提起,自然是贴心地揭过这一茬儿,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直到临近1971年10月的时候,梁万和刘东才收到了卢海风的好消息,他的事情,成了!
说来话长,卢海风的确是按照梁万的建议、无可奈何之下、去奶粉厂财务股股长家里拜访、毛遂自荐了一回。
但是,这事儿却卡在了女同志那一关——
没错,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虽然这相看对象是领导介绍的,可是,这位女同志不走寻常路,还真给拒绝了!
给出的理由也是让人无话可说:“我在下乡期间,经历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现在暂时不打算考虑个人问题,只想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建设祖国的大业当中!”
听听!听听这话!这就叫政治正确,任谁,也没办法从这句话里面挑刺儿!
股长无功而返,只得劝卢海风放弃。
强扭的瓜不甜,但人心,也不是说收回来就能立刻收回来的!
卢海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没再有任何其他动作,只默默地把这份感情藏在了心里,同时,在车间里加倍努力!
从普通的车间工人转到干部岗,其中的难度并非一般人能够跨越的。
卢海风也有自知之明,他就不是能坐办公室的那块料子,至于说他爸,的确有些能耐,但要说插手奶粉厂的人事调动,那还是勉强了些!
何况,卢海风也不愿意借助家里的力量,尽管他知道,有关系却不用,被别人知道了,怕是都得骂他一句“傻子”。
此路不通,那就想办法走别的路子,卢海风努力了一年多,总算在近期见到了成效!
他被评选为奶粉厂的劳模不说,还被提拔成了一车间的生产组长!
虽说奶粉厂已经扩大到三个车间,每个车间都设有一名生产主任、一名生产副主任、四名生产组长,但是,在这些生产组长中,卢海风是年纪最小的那一个,这又何尝不能说明他的本事呢?
正所谓,好事成双,事业上春风得意,只能说是卢海风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尽管有些惊喜,但心里更多的情绪,还是自己得到了厂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相比较而言,感情上的进展顺利,才是最让卢海风惊喜交加的!
说起来,这事儿还多亏了那个叫陈启的男同志,要不是他一直纠缠着他对象不放,卢海风也不可能借着英雄救美的机会、走入张然的视线中!
当然,“多亏”这样的话,开玩笑的成分居多,事实上,不管是卢海风还是张然本人,对于陈启的纠缠不放,都只觉得厌烦至极!
毕竟,这人可是有过前科的!眼下纠缠上来,怕不是觉得自己转正无望、又打上了张然这份儿工作的主意!
也正是在卢海风吐槽那个陈启脸皮有多厚、故作情深的模样有多可笑的时候,梁万才从脑海中翻找出了这一段儿记忆:
“没想到,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女同志,原来是她啊!”
听这意思,梁万认识他对象?
卢海风连忙追问,梁万这才说起了玻璃厂食堂里发生过的两次争执事件!
他对张、陈两家的事情算是印象深刻,原因有三,一是这年头儿,骗走对象的工作、害得人家下乡、心里却无半点儿愧意、脸皮极厚的人还是少有。
二是因为张巧她闺女进的是奶粉厂,而追根溯源,奶粉厂之所以有条件成立,离不开一众大队养殖奶牛、给厂里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进一步来说,离不开当初梁万给凤阳沟大队老乡们提的建议!
再则,一般情况下,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同事,是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闹翻脸的,毕竟,工作调动不易,往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得太僵,以后还怎么共事啊?
可张巧同志和陈春花同志却没有顾忌这么多,她们俩在食堂闹的那两回,引来的观众人数之多,至今都没人能够超越!
“居然还有这么一出呢!哼,难怪当儿子的脸皮这么厚,原来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还是婶子厉害,没让那一家子占到半点儿便宜!”
卢海风说着,惹得刘东笑个不停:
“知道你这会儿眼里心里都是你们家张然同志,但是,巴结丈母娘这种事儿,你还是等头一次登门那天再去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