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只看见他关了台灯走过来,又钻进被窝搂住了她,韩菁自个儿找了个觉得舒服的姿势,闭眼没到一分钟,就睡熟了!
  第二天起来,韩菁已经把半夜发生的事情忘得七七八八了,又过了几天,再想起这一茬儿,想问问梁万、有没有去找他堂妹谈谈的时候,梁万又出差去了,韩菁也就彻底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菁菁,你查出怀孕也有快一个月了,明天等你睡醒,咱们再去医院做个检查吧?这样,也能更放心点儿。”
  明天刚好是周末,韩菁好不容易当上副主任,又为了她的事业做出诸多努力,梁万并不愿意看到她因为怀孕的事儿请假、而在单位里引起没必要的讨论。
  不管得到的是支持还是不赞成,梁万都觉得,在单位里,韩菁不应该受到这么多因素的干扰,她是韩菁,是办公室的韩副主任,仅此而已!
  产检的必要性,梁万早就开始给家里人洗脑式灌输了,这是亲闺女,家里条件也不困难,断然没有说为了省一点检查费、就置闺女的身体于不顾的道理。
  所以,对于梁万的这一波儿洗脑式灌输,韩家人都接受良好,十分顺畅地吃了这个洗脑包。
  “行啊,妈,就是做些简单的检查,也没什么大事儿,再说,你看我这些天能吃能喝能睡的,你就不用去了吧!我跟梁万去医院就行!”
  的确,韩菁没有太大的反应,除了闻不得鱼腥味儿,其他时候,一切正常,正常得就好像怀孕只是误诊了似的。
  向英也知道,对有些人来说,头一次当爹妈,其实才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他们家是招上门女婿,闺女这日子过得,跟结婚前没什么两样儿,甚至还更滋润了。
  可是,孩子总要长大,他们这些长辈也总要学着放手的。
  虽然她多少有点儿不放心,总觉得闺女就是得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生怕一错眼,就会发生什么不可挽回的事儿,这种感觉,好像回到了闺女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但向英仍然顺着闺女的意思,点了点头,应道:
  “好,那就你们小两口去医院吧!还有啊,大夫说了什么话,叮嘱有哪些东西是要忌口的,你们俩可得记清楚了!回来再跟我们说!这事儿可不能含糊啊!”
  第58章
  ◎更新◎
  人民医院里,梁万正在奋笔疾书,记录着大夫说的每一句话,恨不得连大夫用的是哪个标点符号、都要再跟人家确认一遍。
  这是韩菁第二次来,尽管遇上的是同一个大夫,但乔大夫本人,却是到了这会儿,对韩菁的印象才变得深刻起来。
  虽然是礼拜天,但也不是每一个丈夫都愿意陪怀孕的妻子来医院的,有这时间,就不能在家里多睡会儿,或者是出门去找朋友吃饭喝酒吗?
  所以,在医院里,乔大夫最常看到的,是挺着大肚的孕妇身边,只有或是一脸担心、或是满脸写着不耐烦的老太太。
  然而,老一辈儿人的思想总是要保守些,有人是觉得没病来医院做检查、平添了晦气。
  有人觉得,她们当年连医院都没来过、还不是在家里好好地把孩子生下来了,现在的姑娘啊,就是娇气,一点儿没有她们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然,也有人是纯粹为了省钱。
  有个关心爱护她的丈夫陪着、还坚持要每个月来做产检,像韩菁这样“幸运”的女同志,不能说没有,但很少见也是真的。
  乔大夫心里感慨着,自己都没有发觉,她已经放慢了语速,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好让梁万有更多的时间来记下她的叮嘱。
  说到最后,乔大夫犹豫了下,又看了看梁万和韩菁戴着的手表,这才道:
  “虽然韩菁的预产期还早着呢,但有些东西,其实可以提前准备起来的。”
  “比如说,不是每个女同志生完孩子以后都可以自己喂孩子,安城的百货大楼又很少见到奶粉,要是你们以后想给孩子喝奶粉的话,有事儿没事儿,可以在医院附近转转。”
  “医院会给每个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发两张奶粉票,但有的人家用不到,就会在医院附近溜达,找愿意换奶粉票的人。”
  作为一名妇产科的医生,乔大夫工作十多年,可以说是见惯了世间百态。
  但她依然记得自己学医的初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她不介意多说几句。
  这些人可以凭票买到奶粉,而那些迫于现实、不得不把奶粉票淘换出去的人家,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怎么就不能叫做互惠互利呢?
  听到这话,韩菁还没什么反应呢,梁万却是先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哎呀!他怎么就忘记这一茬儿了呢?
  “谢谢大夫的提醒!这事儿,我会尽快去办的!”
  当着医生的面儿,韩菁没说什么,但是,出了医院大门,她就立刻开口道:
  “距离孩子出生还早着呢,过上四五个月再开始攒奶粉,也来得及,再说,你忘了,爸肯定也有办法的!”
  “没忘,知道咱爸肯定有办法,但有票不是更好办事儿吗?也省得爸欠出去太多的人情。”
  “还有,来得及什么?你别忘了,你现在是两个人,肚子里这个需要营养,你更需要营养,他的奶粉过几个月再攒,但你的那份儿,现在就得开始喝了!”
  “媳妇儿,我看到了一个人,可能就是乔大夫说的、愿意出手奶粉票的人,你在这儿等我下,我过去问问,很快就回来啊!”
  不放心地叮嘱了韩菁几句,梁万这才跑开。
  离得远,韩菁也没看清那人长什么样儿,只等了六七分钟,看见梁万脸上带着笑意跑过来。
  “喏!那人原来是个票贩子,整天都在人民医院这一片儿晃悠,我就没买太多,就这些,四张奶粉票,还有两斤的红枣票、小米票。”
  “待会儿,我去百货大楼看看有没有奶粉卖,没有的话,再把票给爸,让爸帮着想想办法。”
  “家里好像还剩了点儿红枣,待会儿我再去买一些,下午我做一锅红枣蒸糕,这玩意儿耐放,家里还有饼干这些的,去上班的时候你带些自己爱吃的,饿了就垫巴垫巴!”
  韩菁笑着点头,她喜欢梁万这样细心体贴的叮嘱,都是家常话,带着烟火气,也让她感觉到幸福。
  事实上,谁会不喜欢被爱意包围着的感觉呢?
  “爷奶,爸妈,我们回来了!大夫说菁菁一切都好,只要注意补充营养、定期去检查就行!”
  刚进门儿,梁万就用大嗓门儿宣告了下他们的存在感,而后,又迫不及待地说了下奶粉的事情:
  “我觉得,以后,不仅是菁菁,咱们家的每个人,都得至少三天,喝一回奶粉,这样,才能补上身体的亏空!”
  “反正,奶粉票价格高了点儿,但并不难弄,咱们家也不是喝不起,还是身体最重要!”
  老两口还没吭声呢,韩学礼就先把头摇得跟拨浪鼓儿似的:
  “奶粉?不不不,我用不着喝这玩意儿!就我这体格,壮得能打死一头野猪,还需要补?开什么玩笑呢?”
  向英在一旁笑而不语,懒得拆穿他。
  不过,她和韩学礼,其实是持着相同态度的:
  “我身体也好着呢,没病没灾的,用不着补,咱们家虽然喝得起奶粉,但花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儿,还是紧着老人和你们年轻人来吧!”
  说到这儿,向英就不由得想起了几年前的饥荒,那时候,家里的条件只能说是不困难罢了。
  丈夫还没当上副厂长,城里到处缺粮,就算食品厂有些门路、弄到了些粮食、可以给职工分一分,可那些也是在领导们手里过完了一遍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古往今来,都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那几年,家里确实是节衣缩食了很长一段时间,要说身体上的亏空,每个人或多或少应该都落下了点儿小毛病。
  而这,也正是韩学礼和向英不反对家里人多在吃食上花钱、多补补身子的重要原因。
  不过,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等到要把这份钱花到自己身上的时候,骨子里的那份节俭劲儿就忍不住冒出来了。
  当然,作为亲闺女,韩菁最是知道,该怎么用一句话拿捏她爸妈了。
  “不用补身体是吧?那行,到时候等你们的孙子孙女长到二十多斤、喊着要抱的时候,你们就在边儿上看着,把这幸福的困扰丢给我爷我奶来解决吧!”
  韩老爷子配合地说:
  “对对对,小万,买奶粉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老头子可得多喝点儿,多补补身体,努力活得久一点儿,将来,我可还想亲眼看我曾孙子曾孙女结婚成家呢!”
  韩学礼的嘴角抽了抽,怎么被一老一小这么一唱一和地说着、感觉他要是不喝奶粉、不补身子、将来都不一定能看到孙子孙女长大成人呢?
  行吧!一个是亲爹,一个是亲闺女,都是得罪不起的!韩学礼只得举手投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