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可拿到了自己的东西,总不能转身就拍拍屁股走人吧,免不了要留下来聊上一会儿。
大家伙儿的话题自然是围着梁万展开的,内容无非是关于“上海哪里最热闹呀”“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这些。
但,第一时间先关心梁万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危险、或者其他事情的,也只有韩菁和家里人了。
“咳!”韩学礼“不解风情”地打断了这氛围,又转移起了话题:
“诶,小万,刚刚你神神秘秘的,还不愿意说你都带回来了些什么东西,这会儿菁菁回来了,咱们家人也到齐了,你总能说了吧?”
桌子底下,韩学礼的腰被向英拧了一把,他在心里喊痛,面上却不肯露出分毫。
开玩笑!大人的热闹,也是能让孩子们看的?
至于说,被媳妇儿教训了一顿、以后该怎么办,韩学礼坚定表示:不改,绝对不改!
小两口回屋,怎么亲热都行,反正,就是不能在他面前黏黏糊糊的,这是一个老父亲最后的倔强了!
“咱们家暂时没有上学的人了,但我还是也给家里买了一盒状元糕,不一定吃了就能考状元,也不一定吃了就得去考状元,反正,就当尝个味儿呗!
还有这三罐雪花膏,奶奶,妈,这是我去上海前,菁菁特意叮嘱我要给你们带的,你们先用着,要是好用,以后我去上海,接着给你们带!
爸,这是给你带的‘765’皮鞋,我去买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抢呢,我可是废了老大劲儿,才抢到了这最后一双,好巧不巧,还正好是你的码。
爷爷,高桥松饼和五香豆都是给你带的,这都是上海小有名气的特产。”
说到这儿,梁万适时打住,却又故作搞怪地朝着老太太的方向努努嘴。
一家人,谁不明白他的意思?
——把奶奶哄高兴,爷爷也就高兴了呗!
“就你聪明!”韩老爷子“恼羞成怒”地瞪了他一眼,却毫无威慑力。
“那是!”梁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回了一句。
“你收敛着点儿!别逮着爷爷一个人欺负!”
韩菁也跟着凑趣儿道,梁万做出一副小媳妇的模样,委委屈屈地应声,惹得一家人都笑了起来,除了一个人。
韩老爷子:明明得到了孙女儿的偏袒,孙女婿也得到了“教训”,却没感觉自己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32章
◎更新◎
除了特意从上海带回来的礼物,梁万还带了些食材回来。
一只处理干净了的鸭子,一斤牛肉,两斤笋干,两个果酱面包,都是临下车前、他跟李唯买的。
单位给了一天假,梁万当即就宣布:“明天中午,我做点儿牛肉酱,爷,奶,咱们凑活一顿,等晚上,咱们家吃老鸭笋干煲!”
韩家人自然没有不应的,虽说梁万总能想到常见食材的多种不同吃法,可他的厨艺,是在一大家子人的见证下逐渐成长起来的。
有的人,生来就是有天赋,只是从前没有挖掘出来罢了,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见梁万一直都没提到给韩菁带了什么礼物,韩家人心里便有几分了然。
于是,紧接着看到俩孩子比平常早些时间就进屋了的时候,长辈们也毫不意外。
小两口感情好,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就是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能再添一个新成员!
想来,以他们俩这黏黏糊糊的模样,应该也不会让他们等太久了吧!
梁万和韩菁可不知道,他们俩还不着急呢,长辈们倒是先想到孩子的事儿上了。
“哎呀,这是,口红?我听人说起过,不便宜吧?”
韩菁手里突然被塞了个小巧的长方体,她揭开盖子一看,顿时惊喜道。
“是口红,不过,收礼物的时候,就不要想价格那些事儿了。
媳妇儿,你快涂上试试,颜色就那两样,我想选个更好看的,都选不出来。
当然,我媳妇儿长得好看,不管涂什么颜色的口红,肯定也都是好看的!”
梁万对着韩菁就是一顿吹,尽管这口红只有上海在卖,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在安城怕是就更少见了,可梁万依旧打心底里觉得委屈了他媳妇儿。
要是放在上辈子,别说一只口红了,就算大大小小的美妆品牌、全都来上一套口红,他也舍得给媳妇儿买!
唉!梁万心底叹口气,买口红的时候他就在想,只可惜他不是化学专业出身。
要不然,给他媳妇儿动手做一套颜色丰富多样、纯天然无添加的口红,那不是更显出他的真心了吗?
对于她和梁万的想法似乎总不在同一条线上的事儿,韩菁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反正,两个人的想法有出入,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求同存异,不就行了?
她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轻轻地在嘴唇上抹了层口红,又无师自通地拿指腹晕染开来,而后,扭头,仰着脸,问梁万:
“怎么样?好看吗?”
对着她的眼睛,梁万有点没出息,喉结默默滚动了下,回道:“好看!”
声音有些喑哑,韩菁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却不曾躲,只微微红着脸,双手勾住他的脖子,一切尽在不言中。
小别胜新婚,小两口闹得挺晚,以至于早上韩菁差点儿睡过头。
尽管时间紧张,但在出门前,韩菁还是回到镜子跟前,浅浅地抹了层口红,这才挽着向英的胳膊一道去上班。
知女莫若母,察觉她的好心情、又发现了闺女这点儿小小的变化,向英立刻就懂了。
不错,这女婿,比他老丈人上道!
韩菁在单位被眼尖且嘴碎的同事如何打趣,暂且抛开不提,梁万可是美美地睡了个好觉。
在火车上,休息间的床板太硬不说,耳边还有连夜不停、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幸亏梁万不是个睡觉浅的人,要不然,这几天熬下来,身体哪儿能受得住啊?
赶在午饭前,梁万总算是睡醒了,他起来一看,奶奶余秀芳都把大葱、洋葱给洗净切好了,还有干香菇,也是早早就泡在热水里了,只等着梁万这个大厨一展身手。
做牛肉酱,梁万的做法是先熬葱油,用葱油的香来帮助牛肉去除腥味儿。
从葱姜蒜、香料进油锅的那一刻,韩家就慢慢地飘出了一股子香味儿,直到切成棋子豆大小的牛肉粒下锅,这香味儿就越发诱人了。
韩家住的是平房,独门独院,左右却都是有邻居的。
平常家里吃了什么,能糊弄住街坊,但未必能瞒得住隔壁这两家人。
右边儿的邻居倒还好些,知道人家日子过得好,羡慕归羡慕,可韩家有五份工作呢,过得好,也在情理之中啊!
然而,左边的这一户,姓左的人家,可就未必能看开了!
因着韩家刚搬过来的时候,韩菁正是大家眼中“可以结婚了”的年纪,又因为知道韩家过得好、三天两头儿地买肉吃,左家人就开始盘算起来了。
韩家要招上门女婿,他们家儿子多,舍出去一个也不算什么,再说,去韩家当上门女婿,那是吃苦吗?那分明是去享福了!
而且,往后两家成了亲家,又是邻居,韩家人难道还好意思再吃独食?总得跟亲家走动起来、吃肉的时候端过来一碗吧。
再往更长远的想想,等他们家儿子在韩家站稳脚跟、跟韩菁有了孩子,看在孩子的份儿上,韩学礼这个副厂长也不能那么铁面无私、眼睁睁看着亲家吃糠咽菜吧?
于是,一家人齐上阵,先是左家适龄的三个小子先后在韩菁出门上班的时候、单位附近“偶遇”她。
又是左家大儿媳妇来找向英、一块儿去买菜、言语间总要提到自家三个小子聪明懂事、苦于没有人赏识、这才无法出人头地。
起初,向英以为她是冲着韩学礼来的,想让韩学礼给她家三个小子开后门儿进食品厂呢。
只是,她还没想到,在不伤及邻居颜面的前提下婉拒了这事儿的法子,后脚,婆婆的话就点醒了她。
食品厂的工作算什么?要是拿捏住了韩家的宝贝蛋,往后,还不是他们家说什么、韩家就应什么?
向英这才恍然大悟,是冲着她闺女来的,继而便是恼怒了。
不是她瞧不起人,而是左家三个小子,学历最高的那个也才念到了初中,平时去街道办找零活儿干,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看就不是踏实过日子的人。
向英又不是疯了,她闺女要长相有长相,要文化有文化,要本事有本事,就算是招赘,能挑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凭什么非得在左家那三个歪瓜裂枣里选啊?
别的不说,买猪还得看猪圈呢,只看左家人的行事作风,她就不会同意这事儿的!
韩家的拒绝态度十分坚定,左家不依、还想纠缠,惹恼了韩学礼,他直接放话,说是要去找左老大单位领导谈谈,左家人这才怕了、不再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