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现代来修仙 第231节
她在思考,若是要将龙宫放进去,该放入何处呢?
这方世界虽小,但里面也有不少修士。
据女娲所说,他们一开始只是想将其当做一个试验场,抉择出最合适的救世之人。但往里面投入的灵魂多了,渐渐地,人也越来越多,最后便形成了一方较为完善的小世界。
其中又有各位圣人填补小世界天道,时不时补充灵气,或是化身进入传播道法,是以这小世界也越发繁茂起来,如今几乎是一个成熟的世界了。
只是它处于世界之心内,是人为开辟的空间,与外界没有沟通,资源匮乏,若无外部供应,基本上没有发展的余地。
所以祂们而今只将这方世界当做一个备选,若是蓝星陷落,就能用它装走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
这般打算听起来消极,然而也能看出圣人们苦心孤诣。
孟园对此并不评判,毕竟她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只不过用的是自己的身体。
好在,如今这些方案都能暂且放下。
暗星人的加盟对蓝星来说不亚于救命稻草,不仅让蓝星毁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孟园肩头的压力也得到了极大的纾解,至此,她已不再过于担心上帝文明,而是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蓝星的未来上。
上帝文明暂时有暗星人来应对,以大祭司告知她的情报来看,暗星若想在上帝文明手下抢走一个放牧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即便索菲亚发现蓝星找了暗星作靠山又能如何?
以上帝文明的风格,绝不会来找暗星人算账。
孟园正是想到了这一层,行事才不再那么顾忌,她将暗星人的存在告知给国家,也是一种通知。
她凝视着手心里的世界之心,眼神渐渐变得恍惚。
一缕神识不自觉探入水晶球中,孟园眼前一亮,视野从昏暗的海底陡然来到一片密林之中。
金灿灿的阳光落下,穿过细密的枝叶,洒下点点光斑。
清风徐来,携来山林间草木花朵的清香,耳边传来鸟雀唧啾的鸣声,自不知名的山间远远响起,空旷而悠远。
孟园愣愣站立片刻,逐渐回过神来,她将神识化作一位寻常少女,穿行在这山林间,行了一段路,忽觉周遭景象颇有些熟悉。
走了没一会,眼前突然降下一个人来,那人穿着道袍,面容年轻稚嫩,是个小道童。
“你是何人?怎么擅闯紫薇山?”
“这里是紫薇山?”孟园呆了呆。
“不错,难道你不知道?你不是附近的山民吗?”小道童看着年纪小,语气却老成,“快下山去吧,紫薇山上有妖兽,见了凡人就要吃。你年纪轻轻,若是死于妖兽之口,岂不可惜?”
孟园静静听着,等他说完,才道:“我不是这里的山民,我是来求仙问道的,不知小仙长可否带路?”
小道童闻言,稀罕地瞅她两眼,说:“没想到你竟然知晓紫薇山上能求仙问道,既然你能找到这里来,估计也是与我山门有缘,我便带你去见长老吧!”
小道童在前方引路,孟园跟在他身后慢慢走。
其实不必他带领,这上山的路,她早已走过千百回。
紫薇山,便是孟园穿越异世后修行五百载的宗门。
当时她初入异世,无家无亲、无依无靠,孤苦少女又逢兵荒马乱,为躲避兵刀,她跟着一群人逃往荒山,进的就是传说有妖兽食人的紫薇仙山。
或许一开始带着大家往紫薇山逃的人其实也想求仙问道,乱世人命如草芥,看遍了人力微小,便会向往神仙的强大。可惜进山上百人,遭遇了种种妖兽袭击后,最终只有孟园一人走到了最后,真正上了紫薇山。
有人半路便惧怕地折返了回去,有人丧命于妖兽之口,有人贪心误食毒草。
孟园本怀着一颗向死之心来,她不惧死,最后反而活了。
她在山门下饿得昏厥,本以为死后能回到家乡,醒来却发现自己被师父捡走,随即便被仙门收做了弟子,从此踏上了追逐大道之路。
“……你们紫薇山上,可有一位叫做玉蝉子的真人?”
分明才回家两年些许,再度吐出这陪伴自己将近五百年的道号,孟园却感觉它是那么的陌生。
好似隔着一条漫长的时光长河,转身回望从前。
一切都……恍如隔世。
第199章
“玉蝉子真人?”
小道童惊讶地回头看来,他原还端着姿态,此刻听了孟园的问话,竟不觉丢了仙人之姿,语气变得热情起来。
“你竟还知晓玉蝉子真人的名号?你哪里听说过她?你难道是奔着她来的紫薇山么?那你恐怕要失望了,玉蝉子真人早就已经仙去了!”
说到最后,小道童一脸的叹惋之情。
“如此吗?”
见孟园发出疑问,小道童笑道:“看来你对玉蝉子真人也不过略有耳闻罢了,竟不知她已仙去百年了吗?”
孟园这下才真觉诧异了:“仙去……百年?”
此刻回想起来,她突然意识到,这方小世界里的时间流速似乎与外界有着隔离。
她当初穿越回去经历五百年,回到现实却不过半天时间。
如今从小世界内离开不到两年,里面竟已历经百年时光。
这时空转换看似没有任何规律,孟园心中念头百转,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问道:“我见识不多,不知仙长可否给我讲一讲玉蝉子真人的故事?”
她也想知道,在她离开之后,这方世界又有何变化。
小道童倒也好说话,许是本也想与人说一说,当即便开口道:“好吧,我这就给你讲讲。”
“这玉蝉子真人啊,乃是我紫薇山上最鼎鼎有名的一位修士,原本被称作是整个修行界最有望飞升的人。她出身与你一般,本是一凡俗少女,不曾想竟有超凡的心性与悟性。不仅选了最难修的一门道,还给她修成了,仅仅一两百载,就有望得道飞升……你说这样的人,如何不叫人敬佩呢?”
小道童讲述这些时,神情又敬佩又羡慕。
孟园无声垂下眼帘,低低问:“她既已仙去,恐怕并没有飞升吧?”
小道童话风一转,痛惜不已:“是啊!据说玉蝉子真人当时距离飞升仅一步之遥,偏偏困于瓶颈中,无论如何都不能勘破情障,这才寿元尽了。真是可悲可叹,自她之后,修行界再无她这等惊才绝艳之人了。”
孟园见他一副真心实意惋惜哀叹的表情,不禁笑道:“你又怎知飞升乃是她所愿呢?或许她并不想飞升,寿尽而终反倒如她的意。”
“呸呸呸。”小道童连呸三声,冲她横眉怒对,“你个凡女,懂什么求仙问道?岂知修行之人,一生唯一的目标便是得见大道、飞升成仙?况且玉蝉子真人困的是什么瓶颈,你可知晓?”
小道童言语神秘,孟园便也配合地问:“是什么?”
“她凡俗时的家!”
小道童哼笑一声,仰首挺胸,摇头晃脑故作高深地道:“人修了道,便已不在凡尘中了。你个凡人不懂,但也见过那些发达之人吧?若一朝发迹家财万贯,那人还会回到贫苦乡里与普通老百姓相交吗?恐怕躲避都来不及。因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凡人与修士之间的差距,好比一个天一个地。你说天上的人会为思念地上的人,而舍弃自己的飞升大道吗?”
孟园轻轻叹息一声,自言自语一般问:“为什么不会呢?”
“世上没有那样傻的人!”小道童笃定地说着,转而道:“所以你明白了吧?玉蝉子真人绝不是不愿飞升,许是她命中该有那一劫难,才困于业障无法脱身,实是可惜了。”
孟园听到这里,也确实心中明了。
其实修行到后期,她困于瓶颈这件事已经人尽皆知了。毕竟她是最被期待飞升的修士,是紫薇仙门的骄傲,是万众瞩目的修行第一人玉蝉子。
所以当她修为数百年未有寸进,自有无数人来问询。
宗门里的长老前辈,带她入道的师父,或是结交的友人,人人都来问她:遇见了什么困难啊?有哪里过不去的啊?有什么想不开的心结啊?
孟园便诚实地回答说,她怀念她的家乡,她思念她的亲人。
他们便斥责她说:胡闹,你已踏入修行,你那家乡更是早已淹没在战马铁蹄之下,你如何怀念那般困苦的生活?乃至于心生业障?
孟园便说:我的家不在山下,亦不在此间。我家乡人人能吃饱饭,能有一安身之所,无战乱纷飞,无饥寒交迫,人人安居乐业、自尊自强……
师父不等听完就打断了她:玉蝉子,你又魔障了!仙界都未曾有那般美好!难道你的家是仙界?
玉蝉子于是不再开口,她不言不语,兀自静坐,从此再不与人诉说她的思乡之情。
然而大概是不知如何向宗门交代,师父还是将她思乡以至道心蒙尘的事传了出去。
只是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他们不相信她来自另一个世界,不相信还有那样一个凡人都能生活得很好的世界,不信她宁愿不成仙,也要回家的心情。
他们不理解,不认同。
时至今日,百年后,依旧没有人相信她为思念家乡而身死道消。
一如小道童一般,觉得思乡不过是一个借口。
人们惊叹她的天赋,惋惜她的陨落,叹息她的劫难,*唯独无人提起她的家乡。
玉蝉子的家乡,只存在于她一个人的口中,存在她的幻想中,似乎只是一个虚幻的构想。
孟园深深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走在前方的小道童突然脚步一停,语气上扬:“到了!这便是紫薇仙门了!”
孟园抬头一看,熟悉的青石筑就的山门立在青山绿水间。
山门后一座座山峰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山峰间点缀着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房屋,飞檐斗拱、琉璃明瓦映衬着四周的山泉飞瀑、苍山绿林,山间萦绕着白色的云雾,雾中时而飞过一只白翅翩鹤,或有修士一袭道袍御剑而行。
如此情景,如画般美好。
山门立在高处,进山要经过一条逐级向上的崎岖山道,山道难走,非大毅力不可上。
小道童指着山道说:“进仙门得有考验,你从这里往上爬,爬上去就能进山门求师问道了。”
孟园望着那山道,当初她也爬过这山道,那时她满心都在想,若她修仙了,是不是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凭着那一股执拗,她登上去了,从此开始了那五百年的追寻。
定定望着那青石小道,孟园缓缓摇了摇头:“这一次,我就不上去了。”
小道童瞪大了眼:“不上山?你好不容易走到这里,你不是来求仙问道的吗……”
孟园朝他浅浅一笑,语气温和道:“劳烦你为我带路,只是我已不必上去了。”
她已经回家了。
不过当年的恩情也该还,她略微一思索,翻手间拿出一团息壤、一捧弱水,由灵力包裹送到小道童面前。
“此物还得麻烦你替我交给宗主,便说,孟园感激紫薇仙门多年教诲、倾力栽培之恩,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孟园而今心愿已了,得偿所愿,还望诸位往后也……各自珍重。”
小道童手中捧着一团灵光,满脸呆滞莫名。他修为浅薄,当然不认得息壤与弱水,但只是感受其中道蕴,也能察觉到手中物品不同凡响,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天材地宝。
本想多问两句,不料那少女说完这番话,径自转身离开了。
小道童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只觉眼一花,那少女身上穿着的凡俗衣裙不知不觉就变作了一道袍,身形也随之拉长,乌黑发丝挽成一道髻,发间插一支竹剑发簪。
道人穿行在青山间,头也不回地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