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现代来修仙 第195节

  这张天师身上没有灵气,她看不出对方深浅。
  孟园也在看那张天师,闻言点点头,道:“此人虽没有灵力修为,道行却深厚。”
  修为与道行并非一样事物,修为是修行的深浅,道行却是从道以来所学的道术、法门等等的统称。
  末法时代道统断绝、灵气匮乏,张天师自然不曾踏入道途,但他此刻所走的步法、念诵的道经、手中所做的指印法诀,全然可见其功力深厚。
  好比他脚下步伐便是那步罡踏斗法,乃是禹步一种,取自大禹治水时所创造的一种请神术法。
  如今当然请不来神,这些步法更多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但依旧神圣庄严。
  况且阳都如今洪水泛滥,张天师用了禹步,便是寓意止住洪水。
  “那他真的能修复封印?”
  孟园沉默片刻,才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不行了。”
  她方才也观察过,困龙井上的确有一个陈年封印,乃是一个十分巧妙的风水镇压之法。
  封印并非只有锁链,困龙井周围的栏杆、锁链,中间的铁柱、缠龙、滚珠,全都是封印的一部分。
  孟园无法推测封印真正的年限,但约莫掐算到,起码过了千年之久。
  不知是哪一位高人设下这处封印之穴,即便没用用到一丝灵力,也能借各种意向设下如此巧夺天工的封印阵法,镇压妖邪千年之久。
  此处便能看出人类的聪慧之处了。
  事实上,诸如孟园这样的修士,修的是灵气,吸纳灵气强化自身增进修为。
  当代道士们修的当然不是灵气,而是借万物之气。
  万物都有气,古语有云,万物一气。气是万物的根本,人生来便有一口先天之气,天有清气,地有浊气,人有人气,生活有烟火气。
  这些气是哪里来的?定义又是什么?
  似乎没人能解释的明白,也很难去理解这个概念。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讲述的是现代中医里有一味药叫浮小麦,便能证明气的存在。
  浮小麦是什么呢?就是空的小麦壳。
  在煎中药的时候,将小麦壳加进去煎,小麦壳会漂浮在水面上,被沸腾的水煮到翻滚。用中医的说法是,浮小麦取的便是浮气入药。
  后来有一个人认为这个说法非常不科学,浮气是什么?已知小麦壳没有任何药用价值,既然这样,那便不加小麦壳。结果煎出来的中药疗效大大降低,几乎肉眼可见。
  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能证明其中的原理,但客观事实就表明,万物都有气。
  树木的气清灵,所以行走在森林中会感觉轻松舒适、头脑清明。大地的气宽厚朴实,于是无事便赤脚猜一猜地,能接地气,可以放松身心。
  现代道家许多术法,根源便是气。
  比如许多风水局便是引导气,什么黑狗血阳气足,能驱散阴气。古物有邪气,不能摆在室内,会影响人的健康寿命等等,都是对气的一种充分利用。
  困龙井的封印便是一个极为高明的风水局,以井做眼,井水是死水,气不会流动,就能形成一个困龙之局。井中树立一根缠龙棒,那铁棒为金,金生水,便是让这口井永远都不会干涸,永远都束缚着那头龙。
  上方的锁链则是囚困龙的绳索,而四周的祥云石柱,石柱乃是土,土又克水,正好将这口井完全包围,不至于是它泛滥。祥云本来利于龙腾飞,然而围困成一个圈,便是叫那龙永世不得逃脱。
  孟园来到现代后,并非只是游历,她也看了许多道法典籍,对风水之道亦是有所了解。
  此时一一说来,听得蓝月如一愣一愣。
  “那这风水局没办法修了?”
  “风水局一旦破了,气便泄了,你看这井中水一直在涨,等涨到了井沿,里头的东西就会出来。”
  她没有说龙,便是因为她怀疑这里头的东西不是龙。
  若真是龙,便不会被一个风水局镇压千年。龙这种生物,孟园此世不曾见过,但上辈子还是有过接触。
  那时她游历天下,为了补全水之道,各处的水泽湖海都走过一遍。
  因而也见了几头龙,湖泽里的龙大都是小龙,周身龙气不足,修为有高有低,但大都不算太厉害,见了人间修士往往也很客气。
  有些小湖泊里甚至只是蛟,蛟龙严格来说不算龙,只是蛇一类的妖兽。
  只有真正跨过了龙门,才算成了龙。即便成龙,也是最低等的一种,后续还得继续修炼精炼血脉,经历不知多少关卡,才能蜕变成真龙。
  海中的龙便是真龙了,这些龙都是一方霸主,修士也不敢随意招惹的强大存在。
  孟园那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独自一人往海中走了一趟,远远见到一头龙与海中的海兽斗法,卷起了覆盖方圆百里的龙卷风,风浪大得几乎要天倾海覆。
  孟园只遥遥看了一眼,都差点被卷入其中,此后一直不曾忘却。
  她始终记得那头龙的身影,也记得真龙的威势。
  一般龙都不会为祸人间,只有蛟为了化龙才会走水,走水是一种属于龙族的控水之术,蛟龙带着一河之水奔赴大海,若成功便算是跨过了龙门。
  困龙井是为了困住孽龙,阳都自古流传的故事里也说,古时候有龙作恶多端,淹没了良田害得当地民不聊生。
  孟园不得不猜测,井里的东西不是龙,而是一头孽蛟。
  第162章
  当然,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她没有在井上感应到龙气,反而感知到了一股妖气。
  孟园想了想,对蓝月如道:“我下去看看,你在上面留意一下,若是那些觉醒者来了,就把他们控制住。”
  这里是阳都警局设下的一个局,表面上让张天师修复封印,其实是借机把犯罪的觉醒者们引出来,此时困龙井外各处都藏着便衣警员,只等觉醒者出现便将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觉醒者到底不同常人,有着各种神异的能力,普通人恐怕难以对付。
  蓝月如却是一位强大的鬼修,有她在,想来那些人也跑不掉。
  “行,你小心行事。”
  面对孟园的安排,蓝月如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若是往常,她定然要说自己也想去见识一下龙,可如今事态严重,她也不会太过任性。
  大雨下个不停,困龙井上有一口天井,雨水扑打下来,将井面激得水花四溅。
  井水浑浊,透着诡异的暗蓝色。
  张天师仍然绕着井口默默诵经,孟园从他身旁经过,轻轻跃入井中。
  她一入水,就如一片羽毛落在水面,轻若无物,不曾激起半分涟漪。
  张天师丝毫没有发现有人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下了井,依旧自顾自念经。
  孟园的身体缓缓沉入水下,井底光线昏暗,能见度很低,孟园探出神识,向下延伸。
  神识不断向下,她本人亦不断下降,很快就意识到这口井很深。
  深到不正常。
  这口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若是千年前古人挖掘的井,最深也不会超过五十米。
  然而孟园一刻不停地向下深入,一直到了百米还不见底。
  尤其是越往下,这井中的空间越大。它就像一个布袋子,开口极小,往里却是一个宽敞的空间。
  孟园缓缓靠近井壁,立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原本的井壁上整齐地砌着一块块砖石,然而到了下方空间更大处,那些砖石早已消失不见,井壁上都是被挖掘出的泥土石块,一些石头上还能看到鲜明的爪痕。
  下方的空间并非原本就有,而是被井里的“龙”挖出来的!
  越往下,井水中弥漫的妖气越发浓重,孟园细细感知,循着那妖气继续向下。
  起码到了井底五百米深,她的神识才触及到一个庞然的黑影,可以看到一块块紧密排布的墨绿色鳞片。
  那黑影巨大无比,盘绕在黑暗中,睁着一双冰冷的竖瞳,在不见光的井底闪烁着森冷的寒光。
  孟园猝不及防,陡然对上那双金色竖瞳,下落的姿势猛然一停。
  “何人擅闯吾之洞府?”
  与此同时,一道瓮瓮的话音轰隆隆传来。
  孟园眼眸轻轻一眯,她感应到了一丝龙威,龙威浩瀚而深重,宛若巨浪一般朝她狠狠拍来。
  孟园周身灵力流转,变成一个光罩包裹住她的身体,轻而易举将这一缕龙威化解。
  她昔日见过东海真龙,真龙的龙威可不是这么一点就能比拟的,而在这一来一往的试探间,她也已经看出对方底细。不出意料,这井底的东西果然不是龙,甚至也不是蛟,而是一头即将化蛟的巨蟒!
  这巨蟒许是得了什么了不得的机缘,即便还未真正化蛟,身上却带有龙威。
  孟园细细一看,便见它额骨上凸起两个尖尖小包,身下亦长出四只脚爪,显然不用多久,它就能真正化蛟了!
  “孽畜,可是你令阳都降水不止?”她当即厉喝出声。
  方才孟园应对龙威的反应落入那巨蟒眼中,巨蟒显然也意识到孟园不是寻常人类,这是一位得道之人!
  巨蟒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不过它可不会随意承认,嘴硬道:“你这道士血口喷人,吾被困此处千载,至今不曾离开,如何能作乱人间?”
  孟园冷冷道:“那这井下道场你又作何解释?”
  这巨蟒将井下挖掘出偌大空间,这口井原先绝对不是这样,可如今深达几百米,内部空间更是被它布置成了自己的道场,可见它做了不少小动作。
  “吾长居此地,为何不能好好布置一番?你们人类如此霸道不成,连吾之居所都要管?”
  巨蟒矢口否认,绝不承认自己不安分。
  “强词夺理。”孟园冷哼一声,不欲与它纠缠,“千年前既有前辈将你困在此处,定然是你作恶多端,才会如此惩处。你不仅不反思改过,还阳奉阴违,如今又降下暴雨为祸人间,此次我便替天行道收了你这妖孽。”
  话音未落,道人便手持灵剑,闪电般向它刺去。
  “诶诶诶!你这道士,有话怎么不能好好说!”
  巨蟒大惊,当即震动身躯搅动井水,霎时间井下一片飞沙走石,砂石污染了井水,令视野变得昏暗。
  巨蟒灵活地游走在其中,化作水中幽灵,躲避道人的攻击。
  它好歹在这井里住了千年,井下道场也是它自己一爪一爪挖出来的,这井里有几条暗道、几处暗室,哪里是死路哪里是岔口,它全都一清二楚。
  占据了地利,即便巨蟒修为不及道人,也能险险躲过灵剑的杀机。
  不错,这巨蟒看似强悍,其实不过是个色厉内荏的花架子。
  不然怎么会被人用一个风水局困住?
  巨蟒原本只是河里一条小水蛇,机缘巧合得了一滴龙血,从此有了灵智,开始踏上修行之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