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57节

  “谁啊?”有人开门,是个是陌生的姑娘。她看到门口是个英俊的解放军同志,眼中一亮,问道:“您找谁?”
  赵云腾回答:“我找钱莹,我是她哥哥。”
  女孩说道:“哎呀,钱莹到教室自修了,估计还要好一会呢。要不,我带你去找她?”
  他连忙感谢。这位姓刘的女孩比钱莹高一届,已经是大二的学生。她边走边向赵云腾介绍着青华的景物。赵云腾前世来过青华,不过现在他觉得差别很多,估计这里在解放后的规划建设,与前世是不一样的。
  很快到了教室,女孩轻声地指了指钱莹的位置,他转头看去,一个俏皮漂亮的姑娘,正在很专心地看书,他不由得一笑,几年没见,长成大姑娘了,长漂亮了,不再是哪个粘豆包的小丫头了。
  他向刘姑娘表示了感谢。然后走到钱莹桌前,轻轻地敲了一下她的桌子。钱莹有点不高兴地抬起头,她盯着赵云腾,突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虽然几年没见,她还是很快地认出了他。
  “哥哥!”钱莹跳了起来,一下子就扑入了他的怀抱,这让他感觉一阵尴尬。
  整个教室都被惊动了,大家的视线转了过来,钱莹从他的怀抱下来,看了看四周,吐了吐舌头。赵云腾注意到,有几个男生的面色不善,呵呵,估计追求钱莹这姑娘的男生不少。
  两人走出了教室,在青华园中漫步。钱莹絮絮叨叨地向他讲述着这几年的一切,他微笑地听着。不一会,两人来到一块草坪上席地而坐,边上的人也不少。
  钱莹提到了她喜欢西方哲学,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及近代的尼采。赵云腾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他打断了钱莹的说话:“那你可知道,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历史上很可能根本不存在这两个人,他们的哲学是近代西方人伪造的。而后世伪造的哲学,有精华,可是糟粕也非常多。”
  他的声音大了一点,旁边的人也听到了,有几个人的注意力转向了他们。
  钱莹奇怪地问:“不会吧?他们不是西方大名鼎鼎的人物吗?”
  赵云腾摇了摇头,说道:“西方在近代,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的造假运动。从历史、哲学、文化、天文学、数学等,虚构了一整个西方古代。”
  这话说出,周围的人都注意到了,他们仔细地倾听着。赵云腾继续说道:
  “古希腊一大堆著作多是有千年的完全空白,然后再突然冒出来。有趣的是,一种死了1000多年的古代语言,居然号称被阿拉伯人的翻译运动都复原了,可是这些翻译人员是如何在1100年后能够翻译自己不懂的语言的?他们甚至没有中国古代的韵书。迄今看得到的所有有关希腊的文献,都是所谓公元1000多年后突然冒出来的。你想想中国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书,能消失1000多年后冒出来的?他们的造假,非常拙劣。”
  “希腊更没有什么民主可言。这是一个贫瘠多山、人口稀少、粮食稀缺的地域,根本不可能撑得起盛大文明。他们说粮食来自埃及,其实埃及自己是沙漠地区,缺乏粮食。一直到古罗马时代,铁器几乎都是软如泥,如何雕刻那些精美石雕?而这些石雕都是三无产品,缺乏史籍记载,发掘记录,发掘现场,造假痕迹实在是太明显,甚至有太多的使用现代混凝土的痕迹。”
  “民主典范的雅典,实际上最多就是个氏族社会。而斯巴达,就是个君主制小城邦。”
  “西方这些书籍的来处,据说是2000年前亚历山大的图书馆,可是按照地理考证,2000年前亚历山大图书馆原址在海里——根本不存在。对西方古籍的考证,所有的纸张都是宋代以后。”
  “甚至古埃及也有问题,2000年前尼罗河三角洲还是海洋,怎么可能建造金字塔呢?所谓亚历山大港更是一片沼泽泻湖,不可能建造城市,港口,灯塔,更不用说图书馆。”
  “你所说的这希腊三大贤,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每个人都有几十本著作,所谓地流传到今天,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尤其那个亚里士多德的名字下,号称居然有几千万字的著作。”
  “所以整个西方古文明的体系,几乎都是造假出来的。你阅读这些书籍,一定要小心。这些都是西方为了传播有利于其现代殖民的理念,包括所谓的自由民主,而生生编造出来的,是有毒的书籍。”
  “西方没有古代历史,在古代他们就是一些原始社会的蛮族。800多年前他们才兴起,所有的西方文化,其实都是现代的,都是从他们海盗和游牧的历史中诞生出来的。”
  钱莹目瞪口呆,而周边听到他们说话的学生也是一样。
  赵云腾很不满意,摇了摇头,他想,要向李思华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里的历史教育。
  他当初就不主张钱莹,来上什么青华,这样学校的思想环境太复杂,她这样单纯的姑娘,容易被带歪,还不如张巧云那样,去上西南或者西北的一流学校,那里学生的思维,比较单纯统一。
  接下来,他详细地问了钱莹现在国家对大学的管理,旁边也有人开始插话解释,周围人多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讲。了解了以后,他的心情才变得比较放松。
  现在国家对大学的管控还是很严密的,尤其是文史哲领域,全面实行了负面清单管理,教授讲师们讲述的内容,如果触犯了负面清单,就意味着一定会被处罚,甚至被解聘,严重的还会被纳入“文化禁入令”,所以青华的同学们,还没有发现有老师说什么崇洋媚外,或者是那种明显和社会主义思想不相融的内容。
  据说,国家现在有“文化教育巡视员”制度,巡视员在各个大学和机构秘密巡视,会扮成学生或老师,参与随机听讲课程,以及阅读老师和研究机构成员们、包括学生们的文章,并将自己的意见上报。不过有的人包括一些同学,对此很有意见,认为是“文化东厂”,不够自由民主。
  有些教授甚至学生想移民,不过现在很难下这个决心,因为国家虽然不阻挠,但是移民要交相当于个人家庭所有财产的80%作为“移民税”,因为国家认为所有的移民,都长期享受了国家提供给他们的福利,既然移民放弃祖国,那这些都要还回来。
  甚至现在留学都要签协议。国家认为在教育上,国家在国民都还很贫穷的当下,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投入了巨额补贴,因此要求学生认知国家的代价。所有出国留学的学生,都要签署协议,规定国家代理公司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并需要家长附署,同样承担他们的义务。
  如果是公派的学生,学成不返视为背叛国家,需要五倍赔偿国家培养费,不赔的,代理公司会在异国起诉要求赔偿,其父母在国内的资产作为抵押,父母将可能因为子女的背叛而失去住房、公职、党员、敏感职业及其它福利。
  如果是自主留学的学生,学成不返(按约定时间延后2年),需要双倍赔偿国家培养费,除了金额差别外,其余与公派学生等同。
  所以现在留学是很严肃的事情,就连父母对子女的思想不摸底、没把握,都不敢走这条路,这等于是一旦学生出问题,全家人的前途和生活,都给他陪葬了。
  移民上,确实有老师在考虑去爪哇,他们认为那里至少“言论自由”,当然如果能去美国就最好。可是移民的代价太大,很少人敢迈出这一步。
  所以有的老师是消极的,他们固然不敢说现在方针的什么不是,但在教授内容上,只是很简单地讲教材,不发表评论,不提供参考资料。
  不过,学校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今年开始,每学期都对老师有“360度考评”,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讲述思想、对学生态度等进行多维度考评,不合格的就要解聘,甚至追究问题。重点就是对付消极的老师,要把他们清除出教育的队伍。
  好几个学生都觉得,钱莹她们的问题不是孤例,因为除了主要的教材外,我们中国的哲学或者历史学,现在还缺乏体系,缺乏多方面的专著,所以学生易于去阅读西方的著作作为参考,甚至将西方著作,作为了学习的主要内容。
  赵云腾内心,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国家的底子还薄呀,在教育这些需要长期积累的领域,就更是如此。我们现在是尽量的防守,扎好扎紧藩篱。但在进攻上,还显得单薄,这需要一代社会主义新学人的努力。
  他开始对钱莹,以及周围越聚越多的同学,说他的观点。
  毋庸讳言,我们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上一直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有新中国建立不久,自己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备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恐怕是中国文明性与西方不同的缘故。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最强大的意识形态体系就是宗教。西方的文化受宗教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意识形态色彩也远远强于中国。这一点,其实多数的中国人是不理解的。
  我们中国,传统上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淡,宗教从来就没有成为政治的主要部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主体是儒家,儒家思想是一个哲学体系,而不是信仰体系,就算是诸子百家的时代,也是一样,百家都是在谈自己的哲学体系而不是信仰体系。
  信仰体系的核心是排他性。信了基督教就不能信伊斯兰教。而中国人对于儒释道都有点信仰或者信奉的人,比比皆是。
  说到这里,很多学生都点头称是,他们的见识,知道赵云腾说的是真实。他接着说道:
  “中国文化中从来就没有诞生过像是基督教、犹太教或者伊斯兰教这样的一神教,例如传统的道教,就是典型的多神教体系。所以中国一向是中庸的宗教和政治,这是中国的传统。但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庸是最没有战斗力的。”
  “这种缺乏战斗力,影响了最近百年的贫穷积弱,导致一盘散沙。直到我党的建立,找到了一种强悍的意识形态,来调动人民的力量。我党的胜利,证明了强悍的意识形态的力量。”
  “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仍然是世俗的、是基于人民利益的。而不是西方那种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要么是我的信徒,要么是我的敌人。”
  “所以我们的意识形态,在进攻上思想说服力就比较差。因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是中庸之道、实用主义。我们能做的,是用我们的实践证明给其它的民族,而不是用口舌之争,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但口舌之争,正好是西方民族在宗教加持下的强项。”
  “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本能反应往往是反思自己,到底有哪里做得不好。而西方的反应则是这就是异端,是必须斗争和打到的对象,而且需要不折手段,他们认为他们的上帝,只会因此而欣喜。”
  “所以我们看西方的哲学、历史,甚至包括文学书籍,背后都有强烈的宗教思维。他们用宗教思维,来掩饰背后的白人种族主义。例如他们谈民主自由,你觉得他们是在争取人权,其实他们心目中的人,只有他们同类的信仰上帝的白人,其它人都是异端、异教徒,你我这样的根本不是人,只是可以掠夺、奴役甚至屠杀消灭的人畜。”
  “民主自由,只是对他们一个阶层的,甚至他们本国的人民,都未必当成人。例如英国都工业革命了,他们的上层建筑仍然认为有纳税能力的公民,才是人”
  “所以人家谈民主自由的时候,其实是在谈他们上层建筑间,彼此如何协调利益,达成共识,避免相互的你死我活斗争。对于我们或者其它国家民族,那当然只有考虑征服和掠夺。所以切忌自己瞎想,看了别人的两本书,就以为西方人真的是这么想,那完全是扯淡!”
  “记住,西方学界,他们说的人、人民、民主、自由等等概念,都是要加引号的,因为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才被他们认为适用于这个范畴。其它的都是贱民,都是上帝牧羊人鞭挞的牛羊,都是他们的食物。”
  “类似柏拉图这样的理想国中,从来没有底层人民的位置。因为如果人民都与他们平起平坐了,他们凭什么维持理想的生活呢?”
  有些学生想和赵云腾争论,他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对钱莹说:“我时间有限,请你吃个饭吧,晚了我还要赶火车。”
  学生们让开路,不过他们自己,还在激烈地辩论着。
  吃过饭,赵云腾送钱莹回宿舍,钱莹泪光粼粼地目送赵云腾离去。回到宿舍,她趴到床上捂着被子哭了起来,她觉得自己今天搞砸了一些事,让哥哥不满意了。
  赵云腾本来能够在北平呆三天,他此前准备带钱莹出去玩两天的,现在放弃了。他内心中有着很多想法,想着回到华京,赶紧写出来给李思华。至于钱莹,那还是个单纯的孩子,他并没有钱莹担心的对她不好的想法。
  我们得磨砺一些思想上、文化上进攻新的武器,例如对西方哲学和思想渊源、用意,宗教意图的揭露,例如对于西方历史造伪的分析、总结和披露,例如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总的脉络的描述,不管是对东方还是对西方。
  我们需要定义西方对其古文明的描述是“古代小说”,其历史学家、古代哲学家,是“古代小说家”。我们需要揭露,西方从古代中国、古代阿拉伯,窃取了无数的历史和科技,然后把他们包装到自己白人的头上。
  赵云腾想起那个著名的西方科学故事——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呵呵,故事编的很好,只是破绽就露了出来,阿基米德凭什么知道地球是宇宙中漂浮的一个圆球?2000年后,欧洲还为此烧死了布鲁诺呢。?
  这样的破绽不胜枚举,但我们需要一只团队,来系统地整理和总结,把它们变成我们自己的武器。
  文化界的思潮,想要达到毛泽东和李思华的期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248章 文化东厂与中宣战五渣
  赵云腾的报告,李思华看了好几遍,对于赵云腾讲述的事情,她并不意外,文化抵抗本来就是最困难的博弈之一。
  真正达到中美文化可以对攻的程度,需要迈过两道大关,第一是物质生活水平,先要同等甚至超越;第二才是民众心理的颠覆,从仰视到平视,甚至到俯瞰。
  前世00后开始有很多青年,就是因为国力强大了,见多识广了,对西方也认知比较深刻,从而开始平视甚至俯瞰,这种转变,从2010年以后才有一点点的苗头逐渐扩大。而新时空才建国几年,很多人内心的“因为我们贫穷落后,所以文化也落后”的心态,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看到赵云腾提到的有学生说,有人认为现在的“文化管制”是“文化东厂”,李思华不由露出了冷笑。这是把自己当成了与东厂作对的东林党?呵呵,当年崇祯那个傻小子,就是相信了那些“东林党”的“众正盈朝”,以为他们是什么好东西,结果把明朝的末日,又向前推早了一大步。后来反省,也没有找到好办法。
  这些“东林党人”的特点,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现代的特点,就是张嘴自由,闭口民主,任何限制他的东西或制度,那都是极权和压制,是东厂。可是要他做一点奉献,呵呵,对不起我没这个义务。只想索取而不承担任何责任,至于自己索取的,会不会造成对别人的损害,那关自己什么事?一群垃圾而已。
  现在新中国整体上,还是处于文化上的守势,这是没有办法的,还没有到转折点,实力不够。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如果此时中美各自开放电影产业,美国好莱坞电影来到中国,会有多少观众?肯定是个非常大的数字。相反相中国电影到美国放映,恐怕除了少数华人,根本没人看。这并不是电影制作精良就可以解决的,而是民众心理上的强势与弱势。
  至于说“文化东厂”,这还说对了,最近的党和政府组织的调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文化和宣传。
  1946年11月的1天,上午文化部,下午宣传部。李思华到两个中央部委,宣告了对这两个部委巨大的变革。
  上午,李思华走上文化部大会议室的讲台,她扫了一眼台下,原来文化部的那些著名作家、报刊主编之类出身的人员,几乎都已经清退,台下基本都是新入职的同志,这让她感到满意。
  此前毛泽东和她,精力都在二战的博弈和实现大一统的地缘战略上,军事上关心得比较多,其次是经济体系的建设上,花了大量的精力,所以她虽然很重视文化教育,但也仅仅注重司法等少数领域。
  所以到了1946年下半年,她将注意力开始转向文化教育领域的时候,立即感到了很大的不满意,决心进行彻底的变革。
  例如这个文化部,在当初她拒绝了成立统战部的前提下,实际上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同志,就把文化部当成了第二个统战部,吸收了很多所谓的著名作家和文人,他们以为文化部的工作,是对文人统战呢。
  李思华发现后气得要命,好不容易才压抑住自己的恼火,毕竟自己当初没有说得太明确。今天她特意要求他们都必须旁听,并且直接要求他们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李思华的第一句话,就震惊了台下所有的同志,包括周恩来和邓小平。她说:
  “同志们,此前我们对文化部的定义,是完全错误的。文化部不是一个管理部门,不是一个统战部门,它应该是一个军事化的战斗组织,是一只文化领域的军队。”
  台下的同志们都目瞪口呆,李总理对文化部的定位居然是这样的?原来大家都以为文化部嘛,管着国家的文化事业,职责应该就是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有的同志有点恍然,怪不得把自己调到文化部来,本来自己还在奇怪,自己擅长的是军事策略,与文化事业,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啊?
  李思华继续说道:“文化部要打的仗,就是与西方为主的外国文化侵略,未来的长期博弈和文化战,这是看似不流血,其实更残酷的长期战争。”
  “战争永远分为进攻和防御两个部分。所以我们今天也会成立文化部的两个最重要的部门,第一个部门是反文化侵略局,简称反侵局,负责文化防御。而第二个部门则是文化战略局,简称文战局,负责文化战略战术和文化进攻。”
  “反侵局干什么呢?就是利用文化禁入令、文化汉奸罪和协助文化侵略罪这样的法律武器,建立起一只强悍的对文化侵略的侦缉部队,调查国内各种外国机构和汉奸,对国家舆论、教育、学生等方面的文化侵略事项,制止和消灭侵略行为。这只部队,战斗的领域将是广泛的,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哲学、书籍、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电影、电视、教育体系、课本、媒体、其它出版物等方面。”
  “反侵局要培养我们各领域的反文化侵略知识分子型战士,以他们构成反文化侵略的主力力量。”
  “反侵局有权力对国内各级主要的体制内部门、教育系统、文化系统、大学和中小学体系、社会团体和企业部门等,进行跨部门的广泛调查并提起司法诉讼,对文化汉奸和外国文化间谍进行刑事追诉,而不仅仅是文化执法。”
  台下同志们有点骚动,因为按照李总理的说法,那么反侵局就是一个强力执法部门了,可不仅仅是调查部门。
  “我们一贯强调主动性,反侵局更是如此,这是一个完全的主动部门,绝不应该是大老爷一样坐等投诉,而是应该在国内建立起一张对文化侵略调查的大网,主动地寻找目标并摧毁,这才是文化军队的意义。”
  很多新调来的同志开始激动了,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内容!这是真的在另一条战线上保卫祖国!
  “反侵局的同志们请注意,未来会有很多文人,污蔑你们是现代的文化东厂,认为你们是我们在文化战线上极权、暴力和镇压思想的工具,你们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同志们有没有决心在这条战线上打赢文化保卫之战?”
  台下同志们起立,响亮的口号震撼整个会议室:“我们有决心!”
  李思华挥手让大家坐下,又说道:
  “文战局干什么呢?就是规划我们文化上的战略战术,主动地进行文化进攻。例如历史上,我们应该组织有思想觉悟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对我国从古代部族社会,到夏商周国家发展,再到近代的历史进行真实的梳理,形成对我国历史的主导叙事。另一方面,要搜集整理西方对其古文明造假的各种证据和逻辑推演,形成我们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拥有不间断文明的种族,对世界历史的主导叙事。”
  “例如服装上,我们要挖掘整理历朝历代的服装样式和特色,进行现代改良,发展民族服饰,这就是汉服运动,从中要诞生未来新中国的各种礼服和有传统的时尚。”
  “例如美妆上,我们要挖掘历朝历代的医美方子,进行科技改良,形成中国特色的非化学美妆产品系列。”
  “例如美术和雕塑,我们民族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有无数璀璨的作品和技法,这些都需要挖掘并进行现代化的改良应用。”
  “一个领域或许不显,但是如果文战局能够在几十个领域、上百个领域成功地实施战略战术,推动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那么总体上,就会形成我们中华民族新时代强烈的文化特征,这是中国风格、中国自信、中国美学,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自成体系的中国文化。”
  “所以文化部,哪里是去搞文人的集合体呢?它应该汇集各方面的人才,形成强大的文化军队,不仅是文化知识分子,还要有军事策略人才,以及联通各方面的科学家和文化创意团队。它还要与宣传部密切配合,宣传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哪里少得了文化战线的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