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 第89节

  若真如此,她宁可不要。
  全都滚蛋才好。
  奉颐等着他回应,其实也并不过于期待。
  系在眼睛上的领带骤然间被解开。
  视线蓦然清明,床头光亮毫无准备地袭来,她有一瞬间的不适应,闭上眼,别过脸。
  一只灼烫大手却将她掰了回去,令她不得不正视对方。
  奉颐睁眼,看见一双如暮色一般沉暗晦涩的眼睛。
  他勾玩着她下巴,缓缓地促笑两声。
  “你早些这样,谁又敢同你争这个名号?”
  那块皮肤沾着些汗露,指腹揉上去细腻又滑润,赵怀钧吻上去,又轻轻咬了一口。
  他这人没轻没重,咬得奉颐轻呼一声,听见他的声音再次落下来——
  “迟早什么都是你的。”
  --
  北京春季温寒交替,时而热时而冷。
  奉颐体寒却贪凉,老爱穿着件短袖四处晃悠。宁蒗看不过去,怕她感冒耽误行程,那段时间车上经常备着感冒药与几件薄厚适中的衣服。
  她这些日子待在北京,往录音室去得勤。每日琢磨乐理等事务,快活得彻底分了她与霍式开失之交臂的牛角尖上的心。
  同那些音乐人相处合作的过程里,奉颐找到一丝曾经熟悉的游刃有余。那些专业词汇、专业点拨就仿佛鱼儿在水中的刚需氧气——只稍稍提起她便十分精神,因为这里曾是她的主场。
  发行专辑的事情是在几个月前就敲定下来的。
  常师新重视这事,从词曲创作、选曲、概念设计,到最后的视觉包装设计,无不上心。核心创作团队皆是花了大价钱请来的口碑人气俱佳的乐团,mv导演、制作人更是从顾清然那边挖过来的知名大佬。
  这类顶级音乐团队对合作对象挑剔,可不是说花钱请便能请来的。
  是听说,他们团队里有好几个男生,都是冲着“奉颐”这个名号来的。
  倒不是因为如今这样高涨的人气,而是作为同专业的伯乐,他们在校时便听说过奉颐的名字,那次音乐综艺大放光彩,心中愈发赞许,得知她上门求合作,想也不想便答应下来。
  这份认可与期待也成了此次的制作人顾小笙的核心参考价值,顾小笙也就是顾清然的姐姐,那天顾清然找上门的时候,她略略思索一番,轻易便答应了。
  如此顶级的配置,意味着它的制作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意味着它的商业发行绝不可能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除了发行平台,包括广告、巡演等在内的营销费用便是一笔天价数目。常师新借着顾清然的势,将许多资源优先倾斜于悉心打造她,只待一切准备就绪,全球同步正式发行。
  奉颐这个夏天在音乐里玩得不亦乐乎,可没想到,与此同时她又收到来自电影圈的一则好消息:
  先前同王世襄合作的那部电影《从前有个小姑娘》,也即是男主为宋文席的那一部,在经历了漫长的审核期,龙标终于下发。
  这股东风刮得妙极了。
  它是在奉颐人气暴涨、口碑逆转,且获得华章奖最佳新人奖项后,第一部 登上银幕的作品。
  它的定位依然未变,且万众瞩目。
  电影院的票房同电视剧数据不同,一票一钱,造不得假,演技更是如此。
  所有人都在等着它的市场反馈。对家备好黑通稿洗脑,随时准备拉她下马,前段时间与男主不和的传言正是一个信号;各资方、电影制作人、此次加注在她身上的千万资本个个翘首以盼这个电影圈新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连同与她有过合作的品牌方,不管大的小的、合作过的合作中的,全都关注着它的口碑与动向。
  这是个无比现实的圈子。
  如若她春风得意,自然一切顺风顺水;但若不慎跌落,便墙倒众人推。
  而她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在电影圈站稳脚跟,要得到更多的资源,要成为投资人眼里更大的谈资。
  所以她比谁都渴望这部电影的成功。
  电影进入宣传期,奉颐收起恩怨,同宋文席齐心协力逢场作戏。
  能混到这个地位的人多少有些东西,至少在该有的场合做该做的事,这方面奉颐倒是无需操心。
  曾经跟着经历过几次电影宣传流程,如今作为主角扛起宣传大旗也就有样学样。
  换作其他人也许不行,但她学样的对象是金宥利,金宥利在圈中的营销能力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奉颐跟着学了许多,青涩的言行中,总归是有了些范儿。
  电影定档在七月暑期。
  正符合电影受众人群放假高峰期。
  上映第一天,常师新行程之忙,飞了一趟国外。但团队聚精会神,实时关注首日票房数据。
  那天奉颐还在为电影宣传奔走努力,因为前一日预售效果不佳,甚至一夜未寝,翻来覆去地想法子如何兜底力挽狂澜。
  一般而言,预售票房是市场预期的风向标,预售票房若能达标,那么首日票房必然漂亮。
  可那个预售数据却停在一个不尽人意的数字。
  公关部粟粟过来安慰她,说文艺片就是这样,靠的是后期口碑,仅凭首日数据也不可靠,次日涨幅才是真正的判定方向。
  奉颐问粟粟:那首日数据如何,次日才能大获全胜呢?
  粟粟想了想,给了她一个大概率答案:首日黄金场次上座率大于80%,次日排片也许会增多,说不定趋势能好。
  奉颐点点头,同粟粟结束聊天后还是有那么点颓,气氛莫名就变得紧张压抑,就连程云筝那晚也发了一条微信过来:
  【你是不是紧张了?传染给我了!!】
  奉颐没搭理这人。
  饶是焦躁如此,却也还是稳住了不安的心。
  早上醒过来时,她深呼吸一口气,又狠狠吐出,然后告诉自己:没关系奉颐,只要还活着就有的是机会,千*万不要害怕失败。
  大概是安慰剂效应,竟然也起了些效果。
  首日,九点开始,票房数据开始慢慢活跃启动。
  奉颐中午时候抽空看了一眼数据,舌尖忽然泛起了铁锈味。
  她咂咂嘴,明明什么事儿都没有。
  电影放映前期是最忙最紧张的,整个团队都需要时刻关注票房变化,以此不断调整营销策略。
  奉颐积极配合,忙得连手机也没时间看,只闲暇时听见几个工作人员在讨论,说好像票房涨得还挺好。
  奉颐短暂留意了一下,那几位姑娘话都说得保守,听不出什么大概来。
  索性放弃。
  是等到晚上快接近接近晚上十一点,票房高峰期差不多已经过了时,她才终于歇下来,想要抽空亲自看看手机。
  宁蒗却在这时候冲进酒店房间来。
  “奉颐!”
  宁蒗拿着手机,高声尖叫着冲进来。
  奉颐猛一抬头,捕捉到宁蒗喜悦得近乎欲言又止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仿佛明白了什么。
  果然,宁蒗下一刻激动叫道:
  “首日黄金场次85%!口碑发酵起来了!”
  “两亿!票房快破两亿了!!”
  【作者有话说】
  这叫什么?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心]
  第59章
  ◎大获全胜◎
  电影口碑在当晚开始发酵。
  文艺片受众有限,但王世襄的厉害之处在于,文艺中能掺杂商业娱乐性,影片极具地方特色与个人风格,将一个最寻常的底层年轻人的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
  这部电影本身不具有独特性,但胜在发挥稳定。角色成长轨迹清晰,剧情线足够饱满完整,演员与后期配合更是流畅默契,不作妖更不怨天怨地。与同期上映的其他作品相比,不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演员素养,确实算上品。
  这部电影有为期一个月的上映时间,这一个月,奉颐再次迎来她的第二波人气高峰值。
  如果说,电影前期数据尚未完全明朗时,有黑粉声称这不过是一部粉丝向电影作品,那么次日的票房逆跌,此后跌幅不过15%、院线见风使舵的排片率、社交媒体火热的讨论……种种迹象,会令真正当局者无话可说。
  奉颐趁热打铁,要与团队配合造势,所以粟粟他们这个暑假忙得团团转,公关营销部那堆娘子军每天都在群里叫嚣着“好累,常总请客”。每隔两三天奶茶、咖啡、小蛋糕源源不断地送进去。
  常师新手腕更强硬,不仅直接将她推上谈判大桌,更是趁着热度高涨,托人牵线搭桥,将她送上了一个汇聚电影圈名导与资深前辈的饭局。
  若不是这一次,奉颐恐怕还不知道,常师新如今居然已能接触到这个级别的饭局。
  这人的成长速度比她更快更恐怖。
  有时候奉颐也会怀疑,当初常师新那副窝囊的假骨气会不会是他的伪装?可后来转念一想,想起自己刚刚寻到他时,他那身落魄实在作不得假。所以,她只得慢慢去接受那个事实:常师新可能真的是在某个节点想通了、蜕变了。
  也许是他被人联手赶出老东家华诚娱乐时;又也许是被自己对手揍趴在那个无人小巷时。
  又也许,是从意气刚硬的青年,到圆滑老练的中年,整整十余年的时间,早已具备将一身筋骨碾碎的力量。
  在常师新的引荐之下,奉颐第一次上桌这样的饭局,满桌全是电影圈里一等一的大佬,而包括她在内的新人演员,不过三个。
  那些前辈们虽大都敬着她背后的人没过多为难,但这样的局,她这样单枪匹马上阵的新人,还是免不得要受一两句深奥难懂的冷嘲热讽。
  奉颐不傻,自然听得懂,却笑眯眯地与前辈们敬酒,照单全收。
  她心态好,觉得自己刚闯电影圈就能上这样的桌,受点言语之辱算什么?将那些有希望的关系打好才是重中之重。
  这种局大都是玩乐局,荤素不忌,席间开着一些令人生理不适的玩笑。
  几曾何时她也能似如今这样收敛一身脾气,让那些曾经极度看不爽的事情在自己眼前轻描淡写地掠过,而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不附和。
  人类生长的过程就像一把刀挥在莲藕上,看似与过去青涩认知斩断,实则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秉性仍然藕断丝连。
  譬如席间有位人前性格敦厚的电影前辈,那天在席上却左右逢源得宛如另外一个人。她知道这是常见的事,但一时还无法接受那位前辈顶着张正义凛然的脸,笑得分外油滑谄媚。
  再譬如,有位新人演员不断被起哄,又是与那些制片喝下交杯酒,又是投怀送抱衣冠不整。奉颐有一刻其实特别想出声阻拦,她都想好了后果,还在无比庆幸自己就算闯了祸,至少有赵怀钧替她撑着腰。
  可当她一扫眼,从那个姑娘脸上瞧出一丝羞涩,而没有任何抗拒之意时,胸口那股所谓“义气”霎时便烟消云散。
  她无言地坐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