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 第62节
行走至如今这番田地,起初都是为了西烛。
她将她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害怕遗忘。而这部戏后,她会永远铭记西烛。
这是她那场爆发戏的根本之源,效果甚佳,播出当晚引起激烈争议一片。
也许是为了弥补观众的遗憾,又也许是为了安慰大家的悲伤,这一组照片两人的互动十分暧昧,竟然莫名衍生出了cp。
还起了个名字,叫什么“整亿夫妇”。
这股热度够高,也是将奉颐和程云筝两人单独从剧中抬出来的关键因素。
就是可了惜,奉颐不爱营销这个,但其实两人也毋需刻意营造什么cp,毕竟她与程云筝认识这么多年,许多线下互动与神色自然而然,那些个捏着剧本嘻哈打闹的花絮一放,浏览量一小时不到便破了百万。
网上谣言四起,一方开始盛传两人是真情侣,一方却坚持两人友情以上,恋人未满。
奉颐与程云筝的不避嫌,反而成了他人眼中的证据。
最后一集,也就是最后一周,倪知呈给予的结局梗塞无数现实男女的心脏,将这部精小的电视剧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直到这里,才终于有人开始感慨总结:
【谁能想到呢?极难具备造星能力的悬疑剧,却意外捧出两个新人;很少能创出cp感的犯罪片,却杀出一对性张力极强的bg。感谢程制片,感谢倪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这么好的故事】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
奉颐虽没刻苦磨练十年,可手中一直磨着的那把利剑,也终于在这一天出了鞘。
常师新从《永恒午夜》播出的第一天就开始忙,他提前抬好合作价格,等待各路品牌合作方扑面而来。
一手忙着造势,一手忙着筛选。
《永恒午夜》是长尾剧,如今来看它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一部好剧,而是具备冲奖性质的佳作。
他要将奉颐抬上更高的位置。
幸运的是,《永恒午夜》播放完后的一个月,《海上共明月》播出了。
上星的正剧题材受众面非常阔,这无疑不是将她的名气再次下沉,成为了她撬开了国民度的第一把钥匙。
更巧的是,在此之前的一个月里,常师新正好寻找到一支公关团队,不是顶级,但却足够有创意,懂得另辟蹊径的道理。
团队抓着《永恒午夜》的高光片段,《海上共明月》中她挑战一个女人三种不同年龄阶段的演艺,以及那首她亲自献唱的片尾曲,硬是将她死死摁在了“养成系全面发展型艺人”的宝座上。
所以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奉颐周边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上蜂拥着点进她主页的网友,关于她的讨论每天都在激烈进行。质疑与同情,谩骂与维护,否定与肯定,错综复杂,乱作一片。
它们传达来的讯息,就如同常师新那天一反死气沉沉,在电话里异常兴奋地庆贺的那样——
天时、地利、人和!
奉颐!你火了!
是的。
二十来岁的姑娘眸底胜券在握,意气风发。
从那一刻起,就会迈进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
那个时候娱乐圈一线梯队是什么状况呢?
五六个当红小花割据混战,明枪暗箭,为市场上稀少的优质“蛋糕”争得你死我活。
她们势同水火,拉帮结派,腥风血雨。程云筝所在的小生行列更甚。
但没人想到,几年前的程云筝还身负三百万赌债,在酒吧凄凉卖唱;奉颐也还在跑龙套,因为怕没人知会她即将开拍而错失机会,只能靠自己机灵观察随叫即到,那碗难吃的盒饭端在掌心,没扒拉几口,便随时匆匆放下。
再后来奉颐深陷舆论,顶着“资源糊咖”的名头,口碑陷入低迷。纵使小有名气,打过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在大佬云集的一线圈子中,提起“最具潜力的女明星”,大家压根不会想起“奉颐”这个名字。
但,就是那一年,那个大家口中的“倒霉轴星”常师新,却带着他的艺人奉颐,杀出了重围。
那一年,奉颐二十七岁。
距离她进入演艺圈,已经过去五年。
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好像什么都没做,好像也没拍几部戏,就已经快准备步入三十。
细想一番,才浅觉自己的青春几乎都蹉跎在等待之中。
等待一部好的制作,等待一个好的剧本,等待一个好的时机……于是在不断的等待中,或沉没,或沉淀。
这是许多演员的现状。
而爆火对于这样的等待来讲,更像是层层累积历经艰辛后,突然一瞬间的事情。
有的人就是注定要火的。
就像当年有人感慨过的,奉颐这张脸放出来,就是会吸走全场的目光,盖不住,也压不了。
若不是她铁了心地要走实力派,当初借着“金宥利”那么好的机会,稍微炒作炒作,跻身一线根本不是问题。
但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可复制。
她成不了金宥利,也复制不了金宥利的路。
但迟早有一天,她可以成为自己。
——成为“奉颐”。
【作者有话说】
别急,赵老板那边还没开始发力[比心]
另,我设定的是熙熙靠悬疑剧爆火,但事实上悬疑剧属于“冷门造星与戏骨实力派的阵地”,因为想表现“每一个人的路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有了这种悬疑剧+cp的设定,大家不要太较真嗷
而且这几天章节一直反复斟酌修改,大家可以倒回去再看看增加的内容吗,情节会更加饱满一点
大家久等了,真shi抱歉,补偿24小时红包[比心]
第39章
◎哪怕已经被他单手探入◎
“theworldismyoyster,whichiwithswordwillopen.”
世界是我的牡蛎,我将以利剑开启。
——莎士比亚
--
二十七岁那年,是奉颐最忙的一年。
新人根基不稳,一切资源都待重组整合。而奉颐对此最大的感受,是那段时间找上门的合作与递上来的剧本激增。
这次的热度来得突然,在所有人都对这个半吊子班底没任何指望时,它却出人意料地争气,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但它又如此合理。凭借奉颐选本的眼光、演艺上的努力与天生的条件,这一天就*注定会到来。
在没有这股热度之前,奉颐高端代言并不多。而有了这股热度之后,代言合作商谈接连不断。
团队的运作在这期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对奉颐商业价值的全方位累积、打造与巩固。
他们如同包装着橱窗中精美的商品,连缺点也掩盖得完美无缺。
即使奉颐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致命缺点。
她漂亮、自律、向上、聪明、唱歌好听、为人更是重情重义有责任有担当,这放在女人堆简直完美。
那天她在办公室里放下这狂言时,常师新无语到白她一眼。
常师新非常敏锐,在奉颐即将走红的前期掐准时机,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要让她打出瑞也嘉上的招牌,再靠着瑞也嘉上,带动瑞泰。
这事儿操作起来有些困难,但常师新蓄谋已久,好不容易等到绝佳的机会,绝对不容许自己错过。
于是,在网络高呼奉颐演技与美貌、她与程云筝如何般配的那段时间,另一批网友被引向了专业性更高的瑞泰商业版图。
网络信息纷杂,其中一支风向开始诡异地朝着“瑞也嘉上”背后的真正大东家“瑞泰”集团前进。
瑞泰集团根基深厚,作为行业龙首,原本是不需要这样的名气加持。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大集团,一旦冠上名人光环,就会产生巨大的“名人效应”。
没有谁会嫌弃自己的品牌形象被强化,被注意,乃至影响力更大、知名度更广、版图愈发扩张。
瑞泰也不例外。
赵怀钧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自己手底下的公司一夜之间捧出位大爆艺人,该艺人不仅以一己之力带动瑞泰名声,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有一日股市高开高走,涨幅竟然高达150%。
这样的成绩,不再单单是常师新交给他的效忠书。
它更意味着瑞泰年终财报、品牌影响度会被划上极其漂亮的一笔,而这一笔背后的名字,叫做“赵怀钧”——瑞泰的三公子。
哪怕他对瑞泰的执掌权胜券在握,但常师新他们这一招,却是提前了三五年,亲手将赵怀钧捧进了瑞泰总部。
唾手可得。
赵怀钧那天接到了一通来自常师新的电话。
聪明人开门见山,说话丝毫不拖泥带水,他心情极好地挑明话端,问常师新想得到什么?
常师新也分毫不迟疑:“我要瑞也嘉上ceo的位置,今后这个公司的经营权,归我。”
赵怀钧听后轻哂。
在这个名利场,当真是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都更有野心。
常师新,这么个从底层泥泞中爬上来的人,有能力,却因心高气傲被生生埋没。赵怀钧当年选择他,就料到过他那股心气儿能撑到他走到如今的位置。
脚底的北京落入夕阳昏黄,赵怀钧微抬下颚,目光沉淡,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这是你提前布好的?”
从当初金宥利委托他去到常师新身边帮扶的时候,从常师新被对手刘斯年无情踩在脚底的时候,从常师新看见奉颐这个女孩子的那一刻,常师新便从摇摇欲坠的坑坑洼洼的泥水中挣扎站了起来。
这个计划,这颗野心,如同野火烧不尽的燎原,春风一吹,死而复生。
玩得一手好阳谋,也确实符合这个位置该有的能力。
“是。”常师新毫不避讳,坦诚相待:“但也能给您一把助力不是吗?”
“awesome。”
这把助力赵怀钧自然满意得不行,颔首轻笑,慷慨道:“我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