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说罢,她转身便要离去。
  “我签!”
  身后传来了孟瑞那充满了屈辱与不甘的嘶哑喊声。
  ***
  洞外,赵神聆早已在等她。
  “付昭的伤很重,但没有性命之忧。”她先是说了一句,随即看向慕兰时,“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一个活着的皇子,远比一个死了的皇子更有用。”慕兰时平静道,“他将是我重返京城,送给太女殿下与瑶光公主的第一份大礼。”
  赵神聆看着她,看着她那双在火光下显得格外深邃、充满了算计的眼眸,许久才叹了口气。
  “你这女人,当真是……可怕到了骨子里。”
  随即她又笑了,笑得极为开怀。“不过,我喜欢。”
  “我即刻便会带付昭返回北境。”赵神聆沉声道,“你放心,北境三十万大军将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京城那边若有任何异动,我的鹰会比孟珚的‘夜枭’更快。”
  “多谢。”慕兰时颔首,“京城见。”
  “京城见。”
  她们便在这寂静的山谷中,定下了她们足以颠覆整个天下的攻守同盟。
  当夜,赵神聆便带着她的人马与身受重伤的付昭悄然向北而去。
  而慕兰时则带着戚映珠,与她那支不足百人的“惊蛰”,押解着那个如今已是她最重要“政治资本”的废人孟瑞,踏上了潜回京城的最危险的道路。
  ***
  自离开一线天那日起,他们便昼伏夜出,专挑荒僻无人的山路而行。
  慕兰时将那支不足百人的“惊蛰”分为三队。一队负责押送如今已是行尸走肉的三皇子孟瑞,远远跟在后面;一队由统领亲自带领作为斥候,在前路清扫所有可能的眼线与障碍。
  而她自己,则与戚映珠一道,只带着两三名最精锐的护卫,行在最中心。
  戚映珠的话依旧很少。大多数时候她只是沉默地坐在颠簸的马车里,任窗外单调的景物飞速倒退。那场发生在“不系园”的彻底宣泄,仿佛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
  她选择了这条路,便也接受了这条路上所有的沉默与代价。
  慕兰时则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杀伐决断的中书令。她每日只睡不到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研究舆图,或是处理那些由“惊蛰”的秘密渠道从京城送来的雪片般的密信。
  孟珚已经彻底疯了。
  在得知三皇子孟瑞被擒、萧鸢身死、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被慕兰时反过来撕了个粉碎之后,她便将慕兰时正式上奏为“勾结异姓王,意图谋逆”的大祁第一逆贼。
  海捕文书已贴满了天下的每一处城墙。
  那支本该由慕兰时统领的三万大军,如今已成了追捕她的最强大的猎犬。
  这一日黄昏,当他们在山中的一处破庙临时歇脚时,慕兰时正对着一张京城的防御图眉头紧锁。
  她们即将进入京畿地界,而这里无疑是孟珚布下的最严密的一张网。即便是“惊蛰”也再难如之前一般来去自如。
  “你在看如何入城?”
  一个清冷的声音忽然自身后响起。
  慕兰时回头,看见戚映珠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她的身后。
  “不错。”慕兰时没有隐瞒,“孟珚封锁了所有官道与水路,即便有赵王相助,想要不惊动任何人潜入城中也难如登天。”
  戚映珠的目光落在了那张舆图之上。
  她静静地看了片刻。
  随即,她伸出纤长的手指,点在了舆图上一个几乎快被遗忘的角落。
  那里是皇城东北角,一片早已荒废了数十年的旧宫。
  “这里,”她说,“有一条早已被废弃的暗渠,引的是玉泉山的活水,穿过旧宫直通城外的雁亭江。”
  慕兰时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了一丝真正的、无法掩饰的诧异。
  她看着戚映珠。
  戚映珠的脸上依旧是那份惯有的平静,可她的眼神却不再是空洞的。那里面有一种慕兰时从未见过的、属于上位者的洞悉一切的清明。
  “这条暗渠是前朝所建,本朝建立之后便已封存。知道它的人不会超过五个,而这五个人如今都早已化作了枯骨。”戚映珠淡淡道,“孟珚她再聪明,也绝不会将兵力浪费在一个早已被所有人遗忘了的,不存在的入口之上。”
  慕兰时看着她,许久没有说话。
  她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未真正地了解过眼前这个人。
  她一直将她视作需要自己用羽翼去庇护的珍宝,却忘了这件珍宝在前世,曾是那个与自己斗了一生的、冷酷无情的……铁面太后。
  ……总是在朝堂上,呵斥她“荒唐”的太后娘娘。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慕兰时问。
  戚映珠看着她,缓缓地笑了。那笑容带着一丝怅惘,也带着一丝终于得以释放的、属于她自己的风骨。
  “大人,”她说,“您忘了。那座宫城,我也曾住过很多年。”
  那一瞬间,慕兰时忽然明白了。
  她此番千里奔袭从孟珚手中救回来的,不仅仅是她的爱人。
  更是一个足以在智谋上与她并肩,甚至在某些领域比她更强的……同谋。
  “我明白了。”
  当慕兰时听完戚映珠关于“废弃暗渠”的描述后,她只说了这四个字。但戚映珠看到,她那双始终平静无波的眼眸里,第一次燃起了一簇真正的、名为“胜算”的火焰。
  她没有再多问戚映珠是如何得知这条前朝秘辛。对于真正的同谋而言,信任远比盘问更具力量。
  当夜,慕兰时便下达了全新的指令。她麾下那支精锐的“惊蛰”,如同一具被重新校准了方向的杀伐之物,开始围绕着“从水路潜回京城”这个最大胆也最疯狂的核心,努力起来。
  数日后,雁亭江畔一处芦苇丛生的荒僻渡口。
  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悄无声息地滑入了芦苇荡的深处。
  “入口就在那座废弃的水神庙之下。”船头,戚映珠指着远处一片隐没在杂草中的断壁残垣对慕兰时说道。
  慕兰时点了点头。她身旁的“惊蛰”统领立刻打了个手势,数道黑色的身影如水鬼般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朝着那座水神庙的方向潜行而去。
  半个时辰后,其中一道身影自水中冒出,对着岸边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
  慕兰时看向戚映珠。戚映珠迎上她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
  她们二人连同另外两名亲卫,一并走入那冰冷的、带着水草腥气的江水之中,在那座早已被掏空了神像的破败水神庙里,找到了那个被厚重青石板掩盖了近百年的黑暗入口。
  暗渠之内,一片死寂。
  只有水滴自头顶的石壁上不断滴落,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出清脆而诡异的声响。空气中满是尘封了百年的潮湿与泥土苔藓的味道。
  他们乘坐着一艘极小的皮筏,借着微弱的水流与船尾无声的划桨,在这座城市最深沉的腹地之中缓缓穿行。
  慕兰时手中的一盏羊角风灯,是这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那微弱昏黄的光,照亮了戚映珠比平日里更显苍白的脸。她似乎有些畏惧这黑暗,身体下意识地向着慕兰时的方向靠了靠。
  慕兰时察觉到了。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身上那件还带着体温的干燥披风解了下来,轻轻披在了戚映-珠的身上。
  戚映珠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又缓缓地放松下来。她将自己更深地缩进了那片带着熟悉的、清幽兰芷之味的温暖里。
  不知过了多久,当前方终于透出一丝不属于风灯的皎洁月光时,她们知道,到了。
  皮筏在一处堆满枯枝败叶的干涸水池中停下。
  当慕兰时率先推开头顶早已腐朽的木制井盖翻身而出时,一股夹杂着皇家园林独有的、名贵花草与清冷玉石气息的久违空气迎面而来。
  他们身处于一座早已荒废的杂草丛生的庭院之中。不远处是一座坍塌了大半的宫殿,飞檐之上甚至还长出了一棵不知名的歪脖子树。
  这里是皇宫的禁地,冷宫。也是整个京城防备最松懈、最被人遗忘的角落。
  她们回来了。
  如同一把最锋利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插回了这座大祁王朝的心脏。
  “接下来,我们去哪?”戚映珠看着四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鬼魅宫殿,轻声问道。
  慕兰时的目光越过那片废墟,望向了远处那片依旧灯火辉煌的真正皇城。
  “回家。”
  她说。
  “回慕家。”
  ***
  冷宫的夜比皇城任何一处都更显漫长。
  这里的草木带着一股被遗忘了的野性肆意生长,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格,在积满厚厚尘埃的地面上投下如同鬼魅般的斑驳影子。慕兰时与戚映珠便是在这样一片充满了前朝旧梦的死寂废墟中,重又踏上了京城的土地。
  她们没有在此处过多停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