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杨柳枝”杂耍班接二连三出事,闹出不小的风波,惹得人心惶惶,被当地府衙勒令终止演出。
客栈走水,杂耍班四人中毒身亡,柳年当台烈火焚身,一夕间,被传的满城风雨。
姜竹星等人却被搞糊涂了,本来是要追回被劫粮款,嫌疑方却频频出事。
客栈出了人命,生意自然受到影响。结案前,官府勒令所有房客不得离开岳州,客栈也不得接新客,严令闲杂人等进出。
期间,姜竹星和东方容月待在客栈中静候案情进展。可等来等去,只等到一个意外的结果。
“杨柳枝”杂耍班所有案件均属意外,没有幕后真凶。
“太离谱了吧?怎么可能呢?”
嫣儿不满道,“衙门到底在查什么?”
姜竹星与东方容月相对而坐,气氛略显沉闷。
蓦的,姜竹星似乎有所感悟。
“是一件好事。”
嫣儿不明所以,“啊?”
东方容月也跟着点头,“是件好事。”
她转头吩咐灼冉去通知府衙,让他们立马放人。
嫣儿一头雾水,左顾右盼,还是没想明白。
姜竹星却道,“从头查拖的时间太长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耗着,不如给她们一个机会,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当天,衙门大张旗鼓的放了“杨柳枝”所有人。转天,萧班主就让人买好了棺椁,抬着那五具尸体准备出殡。
队伍浩浩荡荡,“杨柳枝”一干人等身穿素衣,前边的人扛着幡,后边的人合力抬棺椁,萧如枝在杨婉陪同下跟在后面,最后是几辆车马乘着杂耍班的行头。
出殡队伍停在城门前,即将出城。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慢着!”
城门侍卫忽然拦下出殡队伍,引来周遭百姓驻足。
抗幡的人率先停下,后面的依次留在原地。整个队伍静止*不前,萧班主在杨婉的搀扶下来到队伍最前面。
“请问是出了什么事吗?我们要把人抬回老家安葬,怕是停留久了,对逝去的人不敬。”
萧如枝面色苍白,如弱柳扶风,明显是悲痛之后身体欠佳,任谁看了都会体谅。
然而这时,从出殡队伍后面赶来两队人马。
姜竹星与东方容月乘坐的马车在左,当地知府率领衙役们守在右侧。三面围堵,直接断送杂耍班的退路。
“来人!开棺!”
知府一声令下,衙役们从两面涌上,将队伍团团围住。
萧如枝大喊道,“等等!请问我们犯了何事?人已入棺就不可再开,这是规矩!”
她与知府对峙时,姜竹星已然从马车上跃下,步至大队人马之前。
“萧班主稍安勿躁,知府大人也是公事公办。所有得罪,事后我会和知府大人一起向萧班主赔罪。”
萧如枝挡在棺材前,不肯让步。
“就算是官府也不能这么欺负人,今天谁也不能开棺!”
她的哭诉很快引来百姓们围观,人群中窃窃私语,众说纷纭。有人被她的话引导,逐渐偏向杂耍班。
谁知姜竹星从善如流,没有继续坚持,反而走向后面的车马。
“先开箱,再开棺。”
“是!”
这回,萧班主直接跑向车马。
“里面都是逝去之人的遗物,不可开!”
杨婉紧随其后,护住萧如枝。
“你们怎么不讲道理!欺负一个弱女子。”
姜竹星回首,只见东方容月已掀开帘子,正欲下马车。
她朝对方摇头笑笑,继而沉声下令,“打开所有木箱和棺材,凡是阻拦者以妨害公务论处!”
“是!”
衙役与侍卫同时行动,杂耍班众人奋力反抗,到底寡不敌众,很快被镇压下去。
灼冉一把挑开木箱盖,前几日还是装行头道具的箱子如今赫然盛满了粮食。
衙役们合力推开棺盖,里面码放的全是白银,且银锭底部印有官银字样。
直到此刻,围观的百姓才恍然大悟,她们以为的弱者原来是偷盗官银的窃贼。局势逆转,方才还在为杂耍班鸣不平的人们纷纷破口大骂。
知府厉声呵斥,“把杂耍班所有人带回衙门!”
“杨柳枝”杂耍班余下的十几人被制服在地,唯有萧班主在混乱中逃到了人群外。
姜竹星从百姓头顶越过,拦住萧如枝去路。
“萧班主这是要去哪里?”
萧如枝后退几步,转头一看,身后站的正是那个戴着银色面/具的人。腹背受敌,萧如枝止步不前。
忽而,她放声大笑,在嘈杂纷乱中,周身燃起火焰。
尖叫声此起彼伏,人群四散逃离,乱作一团。
姜竹星暗道不好,当即吩咐侍卫保护马车。
萧如枝精通幻术,然而如今包围她的烈火却不是幻觉。烈焰燃起,火舌焚烧地面,炙热的浪潮扑面而来。萧如枝周围空无一人,笑声逐渐演变成哀嚎。
“如枝!”
杨婉剧烈挣扎,却被侍卫困住,无法脱身,眼睁睁看着萧如枝葬身火海。
萧如枝最后望向杨婉,声音颤抖嘶哑。
“我对你不过是利用罢了,无须为我悲痛。”
闹剧落幕,赈灾粮款被安全送往鄂州。知府将杂耍班的幸存者悉数带回衙门审问。
已追回粮款,大队人马本该启程,可是为了“朱雀楼”的线索,一行人等又在岳州多停留了两日。
其他人都是听命干活的,不知道内情。唯独杨婉与萧如枝走的近,知晓的也比旁人多。
原来的杂耍班名为“杨柳”,班主其实是杨婉。直到去年萧如枝的加入,杨婉跟喝了迷魂汤似的让出班主位子,并改名“杨柳枝”杂耍班。从此萧如枝便成了班主,与杨婉以及柳年保持着神秘关系。
杨婉明知萧如枝暗中与其他人有往来,甚至利用杂耍班当障眼法,帮助背后势力掩盖证据。但因为私情,她全部都默许了。
那些粮食和银子是别人交给萧如枝的,杨婉只知背后那人来自朱雀楼,却不曾见过对方,也不知到底要把这些东西送往何处。按照萧如枝先前所言,等出了岳州城,已然有人告诉她们。
只是萧如枝没料到中途会遇上姜竹星和东方容月。她看出她们身份有异,应当是为了粮款而来,才出此下策。先是下毒放火害死杂耍班里的人,又对柳年下手,让他当台烈火焚身。
仗着杨婉对她的情谊,以及对柳年的敌意,萧如枝为所欲为,以为可以借助送葬成功转移粮款。不承想还是暴露了,她自己也落得和柳年一样的惨烈下场。
两日后,大队人马正式启程,奔着鸿塔寺的方向行进。
她们由山路转水路,日夜兼程,终于抵达姑苏城中。
舟车劳顿,加上水土不服,东方容月病倒了。之前李太医给开的方子都还在,嫣儿按照药方煎药,一日三副。姜竹星寸步不离守在榻前,衣不解带,盯着她按时吃饭服药。
浓浓夜色,湖面上升起朦胧薄雾,白茫茫一片笼罩着整只画舫。湖上夜风寒凉,雾气时聚时散,依稀可见天边明月。蓦然回首,岸边灯火阑珊。
东方容月病了两日,昏昏沉沉,缠绵病榻,醒来不是吃饭就是喝药,无暇顾及别的。
解决了粮款案,她安心一半,剩下的就是接回郭副将。
“殿下,起来吃点东西,待会儿好喝药。”
姜竹星在床畔轻声唤道。
东方容月掀了掀眼皮,不愿睁眼,可听见某人的声音,还是抬起眼眸。
可能是睡的太久,她眸色朦胧,不见往常的清明。
姜竹星扶着她坐起来,全程小心翼翼,生怕力道重了。让对方靠在床头,她才端起粥碗,一勺一勺的喂过去。
单吃米粥不利于补充营养,姜竹星特地让嫣儿加了些肉末、青菜,总好过喝白粥。
比昨日进步许多,东方容月已经能喝下半碗了。
姜竹星探上其额头,再摸自己的,还是有点热。
东方容月双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眸光迷离,看向姜竹星时,瞳孔都有些失焦。
“殿下一定是太累了,安心静养,其余的先不用管。”
姜竹星欲扶她躺下,“要不再睡会儿?等药熬好了,我再叫你。”
东方容月却是摇头,拉下她的手。
“感觉我已经睡好久了。”
闻言,姜竹星笑道,“生病就是要多睡觉,有利身体恢复。”
可东方容月仍是摇头,神色中似乎夹杂着一丝委屈,像小孩子撒娇,抓着姜竹星的手不肯松开。
姜竹星失笑,生病的公主殿下更加粘人。
“嘴里没什么滋味儿。”
东方容月忽然开口,眉间微微蹙起。
姜竹星立刻拿起桌上的蜜饯递过去,“殿下先吃一颗,这东西太甜,不能吃多了。”
蜜饯入口,带来丝丝甜味儿。东方容月放软身子,恰似一只餍足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