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小半个月,吏部除了尚书荀秉超外几乎都换了新面孔,出于对黄公公的感激,蒋寿屏连跳几级,做了吏部侍郎。
  之后就是最后一击,周文元准备好了弹劾的奏疏,信心满满的时候,突然传来个令想不到的消息郭太傅病了。
  是的,郭太傅病了。
  这个消息来得意味颇远。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郭太傅那样大年纪的了,经历了这样多的风波,病一场也实属常情。
  但魏池明白,这个病病得未免太巧。依照陈鍄的为,他既然要不惜一切的赶走郭太傅,那么他也绝不会允许周文元成为第二个压他头顶的。陈鍄既然已经耐不住性子等郭太傅老朽,周文元比郭太傅更年轻,那陈鍄就更不可能想要换个年轻的来折磨自己。
  周文元自然知道其间的道理,他明白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机会,郭太傅此刻已经不具备反抗的能力,他要做的就是用他手上的权力去抗击皇权,决定谁才是王朝的领导者。
  陈鍄观望局势的时候,黄公公偷偷来见周阁老,他带来了一份案卷,里面描述的是叶城的故事。
  周文元笑了,他明白自己已经胜券握。
  郭太傅的抱病为其赢得了时间,但是远南直隶的向芳得到这份案卷的水印版的时间太迟了,最终使得太傅的病变成了真病,病得再难起来。
  魏池依旧大理寺看案卷,不过是从徒弟变成了师父。以往是章敬忠管七个,他管五个,现又有新来,变成了魏池管七个,新右丞蒋必岘管五个。蒋右丞年纪有点大,看来和周阁老交情不浅,和魏池相处时总显得小心翼翼。
  此刻的李潘显得异常的超脱世外。他是皇上的,他早就知道谜底了。
  陈鍄实行新政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他要用稳定的税款收入来支付巨大的军费支出。经过三年的积累,江南确实为陈鍄的王朝带来了惊的财富,李潘作为这一笔财富的创造者,自然知道其数额的巨大。相较而言,上一次积累北伐所需用了十年,而这一次,时间短得令陈鍄难以置信。当黄公公适宜的递上了那卷案卷时,陈鍄觉得时间到了。这次朝野势力的清理将确定那些配合着皇帝的心意,今后重要的宠臣都有哪些,众位臣子表态的时候到了。
  帮派此刻已经不那样重要,不论他们现是支持太傅还是支持周阁老都不是关键,关键于他们是不是支持陈鍄,是不是了解陈鍄这一切行动的背后起因。
  大家都知道郭太傅病重,但却不知道这份病重是因为最后一次博弈中,他误会了陈鍄的意思,坚决要求不能北伐。话说到了这份上,他即便是权倾朝野的老臣,也只能病重了。
  不过也有不这样想,王允义并不知道周阁老提前得到了黄公公的提点,他认为郭太傅基于本意确实不会同意北伐,而且他也大概能猜到陈鍄的用意。毕竟是师生一场,陈鍄那种好大喜功的脾气他多少是知道的,周文元怎样想的他不确定,但他觉得郭太傅这种时候反抗陈鍄是出于道义。
  稍有理智的都不会同意北伐,可惜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建功立业的时代没有多少还保存着理智。
  众对皇上心意的揣测结束了,郭太傅留得一条命还乡,他的追随者们下场还要悲惨些,各自领了各自的罪行,不是掉了脑袋就是蹲大牢里。远居南直隶的向芳叹了一口气,只能等待命运的判罚。
  魏池心里暗暗佩服陈鍄的手段还未死去的郭太傅和向芳此刻仍旧是牵制周文元和黄贵的有力武器,周大想要位极臣的梦想其实还比较遥远。
  想归想,魏池此刻更想摆脱的是蒋右丞,右丞大的小心翼翼,处处防范弄得魏池好不自。想到蒋大这样大的年纪才凭借讨好宦官的方式捞了个五品的官员,魏池也真难对他起恨意。魏池不想惹就只能躲,每天埋头捣鼓学问,巴望着蒋大哪天累了就放弃了也说不一定。
  正魏池头疼的时候,章大回来了,官复原职。
  几乎是同时,那些被调岗的大臣,那些获罪的大臣几乎都官复原职。闹腾了一个月,一切又恢复宁静,就像一出闹剧。
  魏池纳闷了,许多都纳闷了。
  但是远他乡的王允义笑了,他知道,好戏就要开场。
  这一招实是太阴险,这些回来的和以往不一样了,他们不止回来了,还带着满腔的仇恨。除了回来的,自然也有回去的,回到原位的蒋大之流内心也不能说对周阁老抱有感激,个中滋味,只有周阁老知道了。
  陈鍄早就料到周文元不会全心全意支持北伐,所以,他要断了他的后路。如果此刻周阁老不上皇上的船,那么,他将没有船可上。
  魏池一个五品的郎中,此刻说不上哪条船上,自躲过了燕王那一遭,魏池就算是个没有党派的了,如今刘敏都去了南直隶,更不存被谁拉拢的问题。魏池乐得清闲,每天到了点就找胡杨林喝茶,胡杨林也乐得清闲,沈扬虽然没有办他的职,但是似乎是要好好的给条冷板凳给他坐,于是他空占了个位置不干活,白领着俸禄,成天向魏池炫耀。
  胡杨林最小的兄弟要立夏之前办喜事,魏池承办了所有的喜帖和喜字。戚媛帮他磨墨,魏池逐一来写。
  这位新郎官今年多大?戚媛大概知道胡杨林这样一个。
  今年魏池算了算:有二十了吧!
  那胡将军今年贵庚?
  认识他的时候他二十五岁,这样算来,他今年也二十九了怎么了?魏池写得手酸,放下笔准备歇歇。
  怎么他弟弟都成亲了,他还不成亲啊?戚媛笑着问。
  魏池思考良久:这个呐,其实眼高于顶!
  戚媛不信:瞧着倒是一个挺老实的。
  他老实?魏池忿然:自他回了京城进了北镇抚司,找他做媒的家那简直要把门槛都踏破了!那些姑娘不乏大户或者读书家的女儿,他竟然挑三拣四的!他才不老实呢!
  那他年纪也不小了,还没找着个可心的么?
  的确说他挑啥呢?又说不出个道道来还真不知道他喜欢哪种。魏池此刻觉得胡杨林真是个怪。
  依看,若他知道是个女孩儿,恐怕得看上。戚媛看魏池想得认真,忍不住笑她。
  看说的魏池一想这一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眼里,就是个男,之前他还说呢,就算找个男,他也认找的是他弟媳,哼!
  弟媳?戚媛笑得肚子都疼了。
  小心点!别把喜帖弄脏了!魏池赶紧抢救自己的书法成果。
  戚媛还是忍不住笑,魏池索性放了笔,把手指放嘴边哈了一口气:叫笑!叫笑!说罢便朝着这的痒处挠了过去。戚媛一边躲,一边讨饶:不笑了,不笑了,错了!
  戚媛最怕痒,这一闹就算是闹到点子上了。魏池看她快要笑岔气了才住手:哼!
  说起来也奇怪,这位胡大和一起这样久了,竟都没发现是个女孩儿。戚媛擦了擦眼泪。
  谁知到他们怎么回事?怎么?还要被看出来才好?魏池假装矜持的理了理衣领。
  难道从小到大从来没被发现过?
  魏池想了想:说起来倒有一个,不过她远漠南。
  漠南?
  很可怕的女她医术很高明,一下就看出来了,魏池想起那个,忍不住笑了:不过她是个志向极其高远的,她才不屑于揭穿呢。
  不知道那个,此时此刻,又做什么呢?
  漠南王已经死了四年了,这片土地早已有了新的主,索尔哈罕虽然贵为长公主,但是她还不至于那种战火硝烟的年头去分沃拖雷的权。不过沃拖雷虽然重病握但久居边陲,都城的贵族们和他都疏远了,经历了战火洗礼和王允义杀戮的残部们仍旧需要索尔哈罕这样的来收拾残局。亲历那次战争的都会知道都城的重建会有多难。不论是毁坏的宫殿城墙,还是空旷的住宅集市,都给她的重建者带来了无尽的苦恼。许多饱经杀戮的贵族并不愿意回归都城,即便是平民也希望长公主能重选都城。但是索尔哈罕仍旧决定以旧都作为新城。沃拖雷辛苦的奔波漠南的各处边境收拾炔林的残党的时候,都城索尔哈罕的督建下渐渐恢复着气。
  都城的重建花了整整三年,新的都城改名为库兰古纳,意为奉献与新生之地。
  沃拖雷新都城里受封为王,同时封索尔哈罕为女亲王。这意味着正式承认了索尔哈罕政权上的地位,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再是一尊被供奉的虚浮,她手上开始掌握全国官员升迁和财政大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