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陈虎在一旁给他倒茶:打仗的时候哪能站在那里等啊。
  哦
  这两年魏池果然大有进步,不止不拖胡杨林的后腿了,还越发像模像样起来。徐朗突然有点明白那个明里随和暗自清高的杜莨为何会对他这么上眼。徐朗今天做这样的一番比较其实并非义气之举,他琢磨这刀三个多月,越想越有意思。现在用枪用得好的基本都会了塞外了,胡杨林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他家的枪法其实是赫赫有名的,一个胡杨林虽然不足于和自己抗衡,但是加上魏池也就算有些意思了。这样一比还有些比头。
  胡杨林知道徐朗的分量,自己和魏池就算发挥再好也不是他的对手。只是好奇兵法上一向是刀不敌枪,怎么这人今天要反着来?是他自己厉害,还是这刀真有什么特别的?
  魏池骨子里有一分傲气,她倒不把徐朗放在眼里,心想自己已经不是两年前的入门者了,这段时间又一直坚持练习,每每琢磨也有一些心得,要是这一次赢了岂不是正好灭灭那狂小子的意气?
  别真的受伤了吧?冯世勋第一次看到这样真刀真枪的比试有些惊慌。
  大人放心,他们自有分寸。陈虎暗自笑这位大人小题大做比武难不成和戏台子演戏一样?
  此刻信心十足的魏池已经有点心慌了,这把刀的招式比一般的刀法要复杂,而且因为善突刺,一度不敢把距离拉得太近。胡杨林还好,步步稳扎稳打,虽然暂时没想出制胜的招数,但是足以抗衡局势。
  徐朗可不想被这两个人累死,微微一笑,略略收了架势。
  魏池松了一口气,徐朗就等这一口气。
  啊!
  魏池险些崴了手,但是那柄长刀还是迅速的粘上了自己的枪头,而胡杨林还未来得寄掩护,刀柄就陷进了铁质的枪杆里。
  魏池猛的收枪,徐朗不紧不慢的收了刀,飞身而起,魏池赶紧接着退,这下子就乱了步伐,徐朗朗不紧不慢的再次出刀,又一次砍在了枪柄上,这一次砍了个正着,枪杆应声断成两半。
  徐朗笑得很得意,却不料惹怒了魏池,这人抡起铁棒朝着他面门就来。胡杨林原本以为分出了胜负,却不料这个魏池拧巴的性子又上来了,赶紧又上前帮忙。
  诶胡杨林手还没抬起来,魏池就被被逼到了死角。
  哟!手挺狠的啊!徐朗把刀抵在魏池的脖子上刚才这小子竟然不厚道的要偷袭下三路,简直是可恨。
  喂!喂!我的脸,小心点!魏池指着刀刃嚷嚷。
  胡杨林看着他们的样子,哈哈的大笑起来。
  怎么样?这刀法厉害吧?徐朗把魏池拉起来,洋洋得意的说。
  魏池不屑。
  改练这个吧?你当年就和我说想要个趁手的兵器,我可是一直放在心上的,九曲枪确实不适合你,这个是真的好。
  胡杨林也点头:你的九曲枪也算是学有所成,这个刀可以双手握,也可以单手握,刀法灵活,的确适合你。
  合计着你们俩商量好了的啊,怪不得你刚才不怎么帮我。魏池一边擦汗一边往亭子里走。
  魏大人!亭子里已经被这三人遗忘的冯大人此刻激动难耐:您真的是厉害啊!没想到!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魏池这会儿也想起来自己刚才的招式有点下作,不好意思起来:我这算什么您可别这么捧我,他们才是真的厉害。
  别!冯世勋接过徐朗手上的那把刀:真是好刀啊,虽然我不怎么懂,不过真是厉害,这么粗的枪杆竟然都能砍断,魏大人,您跟着学吧,要是我能时常看着您舞动舞动,也是幸事。
  这句话说得胡杨林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徐朗不亏和他是熟人,顺着他的话调侃起来:我赢了你怎么不夸我?
  您是徐将军,这是您该的,不稀奇。冯世勋笑道:小魏大人可不容易,平常看着风度翩翩的文弱君子,真是不得了啊不得了。
  冯世勋对那把刀爱不释手,徐朗家的下人突然急匆匆的凑了过来:少爷
  哦!徐朗突然打断了大家的谈话:这刀就留你这里了,你先琢磨着,我离京前还我就行,到时候让胡杨林给你拿把新的!我有事先走了!
  有事?可能和那坛酒有点关系吧?魏池不屑的笑了笑,徐朗冲他做了个鬼脸:我把你师父借走了!改天再来找你!
  徐朗还未和冯大人告别就径自跑了,胡杨林无奈的跟着跑了出去:他说要我帮忙。
  没事没事!魏池接过胡杨林手上的枪:拿着这个满街跑也不像样子,你和他去吧,稍后我让人送到你家里。
  等着两人走了,冯世勋放下刀,走过来:徐将军我认识,不过那位将军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也是去漠南的那一年认识的,帮了我很多,后来就成了很好的朋友。魏池知道冯世勋这样的人很注重出身,他一定看得出胡杨林是正宗的大头兵,他和朝中的很多大人一样,对于这种不大认字的武夫是瞧不上的。
  呵呵,冯世勋依旧摸着那把刀:我当年中探花的时候,名声也算响亮,之后就是您,现在是李潘,他刚好也是探花出身,真是有趣。
  面对这样的赞誉,魏池有些不自然,现在自己虽然是到礼部了,但是因为牵扯着燕王的事情,这样的待遇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是明白的。
  我也得罪过皇上。冯世勋突然笑道:我和你一样,太直了。
  魏池大概听说过这件事情,冯世勋也是为别人抱不平,用魏池现在的观点来看,挺不值的。但是若自己是那个挨板子的官员,看到这么些不认识的同僚上疏保自己,那应该是挺感动的。不过那个挨板子的没机会感动了,因为他直接就被干掉了,所以他更没办法知道自己牵连了冯世勋,让他坐了十年的冷板凳。
  虽然现在变成了这样,但是我也不后悔,冯世勋把刀还给魏池:要是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上战场,我也会去的,希望我也和你一样遇上个这么好的师傅,结识这么多好的朋友,挺值得的。
  魏池听了这话,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龌龊:冯大人会有机会的。
  别这么客气,我也不过是比你早几年进礼部罢了。以前礼部算是个汇集贤才的地方,现在倒成了个喝茶的去处了。礼部的这些人中,说实话,您是个好心肠的人,我们也能聊到一处去,今后还是叫我傲雪吧。
  这是冯世勋的号,他很擅长画梅花。
  魏池想到这一年来在礼部的冷遇,以及最初自己在审理弊案时在心中对冯世勋的那股轻视,还有他豁达的对自己的关爱,最后是自己心如死灰之后礼貌而冷漠的谢绝。
  多谢魏池讪讪的说。
  之后,魏池几乎每天和冯世勋通信,冯世勋在诗歌上的造诣极高,魏池每每读他的回信都是爱不释手。之后和徐朗出去吃饭的时候,徐朗说起冯世勋就哈哈大笑:他是个极有意思的人,不喜欢结交权贵,但是的确是个极有意思的人!
  极有意思?
  魏池会心一笑,继续喝酒。
  半个月后,徐朗在此被派发边塞,王允义上疏告老,朝野为此动荡了一阵子。不过这一切都不干魏池的事情了,她闲散的躲在自家的后院看冯世勋写的新词。
  益清作为魏池现今唯一的书办,在清闲了一年多后又算有了一件正事。比起当年给燕王送信,他当然十二分的愿意给冯大人送信。
  隔壁几年却极少来往的两个府邸算是成了真的邻居了。许小年曾经听说过魏池的名号,有时也会到冯世勋的书房中去看他的信,所以后来,魏池在冯世勋给她的信件中也时常能看到一两页出自于那位许夫人之手的一些风雅的笑话。
  后院中同样觉得高兴的还有梅月小丫头,因为侧园的巷子窄,卖小玩应儿的货郎很少过来,宅子的小厮都和她无交情,要买个东西也很恼人。幸好认识了旁边院子的珠儿姐姐,她要买的东西多,货郎总是按她的约来,自己也算是顺着得了好处。
  货郎姓尤,自珠儿在王府时就认得,这次除了常见的花线,珠儿还选了些头花。
  珠儿姑娘还要不要瞧瞧珠花?
  不用了。
  哦尤大爷不知道这个珠儿在等谁,这时候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大眼睛的小丫头连蹦带跳的跑了出来:珠儿姐姐!等等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