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郑储转念也是一想,不说话了。
  大堂上突然安静了下来,邹公公看着魏池,啧了啧嘴角:魏大人还真是名不虚传呐不过咱家也劝一句,万事不要算得太精了,算得太精了,别人怎么活?说罢,转过头,意味深长的看着徐汝能。
  走吧!
  我的邹公公诶郑储追出来:我我
  郑大人请留步,明天,也是这个时候,咱家还来提人。
  这这郑储叹了一口气:这算怎么回事啊!郑储想起来此刻得去找都察院的老杨,于是只能威慑的恨了徐汝能两眼,自己先去找他上司告状去了。
  邵粟裕和鲁宁自然是跟着他走了,魏池正想上去和徐汝能说两句,可惜冯大人好像突然认准了魏池和他站在一条岸上,巴巴的在一旁候着,于是魏池也只好和徐汝能擦肩而过。
  魏池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听到屋内的徐汝能笑着叹了一声:魏公,下官并不如想的那般笨够了!
  他说什么?冯世勋很惊诧。
  魏池摇了摇扇子,笑道:他在骂我们有病。
  作者有话要说:索尔哈罕曾经说过,魏池这个人从不回头。
  要是魏池在那一刻回头也许事情虽不会有转变,但至少能说明白吧。
  案件太复杂太复杂太复杂
  ☆、第一百二十六章
  126【建康七年】
  在这七月的最后一天,刑部尚书郑储连受到了连续收到了两次打击。先是都察院的杨世杰告诉他这个徐汝能后台极硬,很可能有内阁首辅周文元的受命。郑储心惊一夜之后,第二天一大早还未来得及出门就被东厂的人堵在了家门口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这个不平静的夜里,徐汝能提审了尚滞留的刑部大牢的一干人犯,等到东厂的人闻讯赶到的时候,徐汝能已经拿着封好的案卷平静的坐在牢里等着了。
  郑储知道这一切的时候险些昏倒在地,稍作清醒之后,郑储对东厂异乎寻常的积极态度也产生了怀疑。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泄题的案子,就算杀了礼部所有的人,也不值得满朝廷的人这样忙活啊!
  还有魏池!他昨天为何要那样说,那样做?真的只是为了推卸责任么?还是说他背后站着刘敏,刘敏想借此有所动作?
  一起去刑部!郑储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如果徐汝能想把这件事情闹大,那么那些东厂的兵是拦不住他的!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开宫门了,不能让他有机会把供案交出去!
  郑储终于在最后的时刻赶到了刑部衙门,果然如他所料,东厂的兵已经拦不住徐汝能了!
  你要做什么?郑储怒呵。
  徐汝能脸色一变,手中捏紧了供案。
  我们都没有盖章,这个案状究竟是你一个人审的,还是算我们一起审的?
  我是钦点的问官,自然也有资格提审,这个案卷是我一个人审的。
  你!徐汝能摔了手上的扇子:把他给我拦住!拿下!
  让开!徐汝能大声喊到:你们谁敢?!我是钦点的问官!大人有事情参我便是,您可没有权利将我拿下!
  郑大人!魏池突然冲进了人堆儿。郑储一看来者是魏池,火不打一处来,正要准备脸色给他看,魏池却先凑上来:周阁老亲自到了,就在门外。
  郑储缓过一口气,脸皮堆上笑来:叩见阁老!
  免礼了,免礼了,呵呵。周文元让大家起来说话。
  东厂铮亮的刀口黯然失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文元走上前来,接过了案卷,缓缓的走了出去。
  这?东厂太监指着周文元渐远的轿子。
  这郑大人表示哑口无言。
  魏池退到角落里的时候,有个人拽他的袖子。
  冯世勋打着哈欠:少湖贤弟,这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
  啊这,我们是不是可以回了?
  魏池突然觉得这个冯世勋三十多岁,官做到了五品,还能这么豁达真是看得开:我们回了,郑大人会气死的。
  冯世勋只好靠墙站着:那个东厂的在说什么?冯世勋看到东厂的领头太监在和郑储窃窃私语。
  他在劝郑大人跟到内阁去。
  魏大人耳朵真好冯世勋继续打哈欠,算了算刑部到宫里的距离,不由得暗暗皱起了眉头。
  郑储却没有同意,他倒不是觉得周文元比黄贵可怕,他畏惧的是那份口供,徐汝能的态度已经充分表明他拿到了一把利剑,这把利剑注定会插进对手的胸口,而郑储希望那把利剑不是对着自己来的。
  郑大人开始顾左右而言其他,最终和东厂领头的太监不欢而散。
  魏池紧紧的盯着他们,直到东厂的人全都退出了院子,这才走了上去:徐大人!你怎么就一个人去提审了呢?
  徐汝能冷冷的一笑:告辞。
  这!冯世勋倒出来抱不平:真是顶撞!徐汝能并不理会他,扬长而去。
  郑储并未责备离去的徐汝能和姗姗来迟的邵粟裕和鲁宁,他突然转变的态度连魏池都有点受不了了。
  大家散了吧。郑储说完这句话也走了。
  刑部大堂空了,不过只有冯世勋一个人当真回了家。
  郑储坐到了杨世杰的书房里,邵粟裕和鲁宁跑去找司礼监掌印太监向芳,魏池在京城的一家酒店里等刘敏。徐汝能洗了澡,换了新官服,跪在了午门前的甬道上。
  魏池等了大概一个半时辰,刘敏穿着便服进了隔间,魏池赶紧起来让座:刘大人周大人见着皇上了?
  刘敏点了点头:皇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徐汝能的供状烧了。
  皇上看了么?
  皇上也没看。
  这?这算什么?
  周阁老急了,他以为证据在手就胜券在握,不曾想现在皇上还不想买他的帐。徐汝能跪在午门,皇上没有责罚他,应该会不了了之。
  皇上派了三司会审,但又容许周阁老派了徐汝能,东厂拿人皇上默许,但是皇上似乎又再次给了徐汝能的面子。皇上究竟是想要个什么样的答复呢?魏池觉得自己也被弄糊涂了。
  郭太傅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
  魏池迟疑了片刻,点点头。
  皇上本以为这次在江南可以抄出大把的银子,但是后来出了变故,这事情就是浙江按察使阮国斌弄出来的,银子要吹了,皇上注定不乐意。阮国斌是林孝的学生,所以皇上一开始才那样舍得对礼部出手,为的就是擒贼擒王,不让办案的人对上面有所顾忌。但是后来又出了个吴启,这个人是浙江巡抚,浙江的官场你估计也有所耳闻,每年贪的钱不可谓不多,阮国斌一口咬住吴启不放而吴启是郭太傅的学生。东厂的人已经收不住了,北镇府司也是,皇上本以为周阁老会保他的老师郭太傅没想到,周阁老竟然要倒他你现在明白了么?
  周阁老要倒郭太傅?魏池不敢相信。
  刘敏没有正面回答魏池,他脸上的笑容让魏池觉得自己问的这个问题很愚蠢。
  皇上对郭太傅还是有感情的。
  这个案子最后会怎样呢?魏池吸了一口气,开始觉得可悲。
  小伙子,离这个案子远一点,离他的真相越远,你就越安全,这个结果本就是大人物们决定的。你,还有我,都没有能力去改变它。冯世勋是个不管事的人,为何皇上要派他来代表礼部?邵粟裕和鲁宁是三法司的,但是同样也是向芳推荐的。还有你,你是黄贵推荐的,这你还不知道吧?皇上认为这件事情已经重新回到他的掌握之中,但是周阁老的反应让皇上发现自己失策了。林孝不会让自己白白牺牲的,他一定会积极经行交易,这一次是周阁老,下一次可能会是别人。皇上会允许自己的一次失策,但是绝不会允许第二次,你不要做第二个人,明白么?
  魏池坐回板凳,呆呆的盯着面前的茶水。
  皇上要拿到他的银子,这样才有新的军饷,皇上允许牺牲高官,但是不能是郭太傅。这一次的举动让东厂,北镇府司都明白了事情的底线和目的。你也明白该怎么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