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蜀中能织绸的家户都隔得远,而且蜀中的丝绸要外运,路费时间都要多花许多。浙江有运河,有海运,还有几大钱庄帮衬还有织造局呢。生意呢,就是一层一层的赚,蜀中要赚的生丝钱,江浙赚不了,江浙要赚的丝绸钱,蜀中赚不了。若坏了规矩,就要出乱子,谁也不能从头赚到尾。
是理!魏池忍不住一笑:是这个规矩,林姑娘实在是在理!在下心悦臣服。
没想到魏大人也懂些生意!耿韵眉掩嘴笑:不过这外间都是饮茶看书的地方,晚上怎么叫得答应丫鬟?
珠儿在一旁回话:回夫人的话,奴婢们都是住在院外的。
林雨簪有些意外,但看这个珠儿,不论是长相还是身量都是个不错的美人儿,看她的衣着举止也该是魏池的贴身丫鬟。这类女孩子多都有半个主子的名分。自己本以为她已经和魏池住到一处去了,所以才不在外面单设床铺,没想到耿韵眉这样一问才知道,这女孩子竟只做使唤用。
我哪有那样精贵?以往一个人都习惯了,晚上本就没什要事,谁都要睡个好觉,当差的也一样。魏池想了一晌,回头恭恭敬敬的对林雨簪说:改天姑娘有空的时候不知能不能教教在下如何看账本?
嗯?林雨簪一时没有明白。
在下是书院出身,想学学,让姑娘见笑了
大人抬举,大人既不嫌弃,就是我的荣誉,谈不上叨扰,只是大人记得带上一两幅画品就是了。
还要等的那样久?耿韵眉自作主张的摊开桌上笔墨。
这样心急让我怎么画?
画画本就是即兴而作,还要等许久?
魏池无可奈何:这还有点朱砂红,就给你画点石榴花吧。
林瑁没想到自己的夫人能将这个作恶多端的老师治得如此好,也就乐得在一旁看笑话。时间这样仓促,魏池只能画几笔写意,就着窗外的那枝石榴斜铺在了纸上。魏池画完端详了一番:没有我前天画得好朱砂不够了,有点暗。
耿韵眉拿起桌上的一只小楷:
珊瑚点染南山下,赤绡尽入玉琵琶。
寄得春意入君册,红雨难抵秋霜下。
怕春离去追悔迟,朱砂点做石榴花。
又叹朱砂不足巧,埋没芳裔红罗纱。
魏池读完后忍不住笑起来:你这叫造假,我明明是被你逼的,怎么被你写成伤春了?
耿韵眉放下笔:魏大人的心思啊比木头都粗,等您哪天细了,自然就伤春了。
不得无礼!林瑁指了指魏池:这是老师下辈子的事儿了,这辈子不可说啊!
魏池收拾了画:还真是夫妻同心!得了,这张画配这首诗就送你了,又回头对正在笑的林雨簪说:这是胡闹的,不作数,以后画了好的给你。
不不不就要这个,林雨簪从耿韵眉手上接过画稿:大人都想着要看账本了,心定会很快变细,用不着等到下辈子了。
嗯!表姐姐说得有理,我该把账本的事情也写进去才应景。耿韵眉拍手道。
这下连珠儿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出了主宅就是花园,两处别院只留了一处,另一处改作了个大花园。魏池解释道:我家人少,留这么些房子也无用,王爷说既是这样,就拆了做菜园子吧。两处别院之间的围墙被拆了,老院子本就有的那个池塘隔开了别院和花园。池塘上的小桥中建了小亭,一行人上了回廊坐到亭中。
这池塘是活水,很难得,所以留下了,不过到不知该植些什么。
林瑁环视了一番,主宅和别院都由花廊和汀步相连,主园的草木错落有致,实在不知该在燕王爷的设计上再添上什么了:既然老师善画荷花,那就种些荷花好了。
别别!免了这个俗吧!种点荸荠都好。
林雨簪笑道:魏大人这就是说笑了,这园子上面是桥,又有亭子,四周的草木也十分的茂盛,再弄些荸荠过来就快找不着池塘了。既然大人腻烦了荷花,不如种些桃莲吧,这种花出水很矮,花叶也小,长得也稀疏不过
不过什么?耿韵眉很好奇。
不过能结很大的藕,大人吃不了荸荠,收些藕也是好的。
好好,就冲着能收点吃的,在下就再俗一次!
塘中没有花,锦鲤就分外的醒目,这些鱼也是燕王精心所选,个个不凡。林瑁十分喜欢,就着手上的黄酒倒进塘里,锦鲤纷纷浮上来嘬食。耿韵眉一看,又忍不住诗兴大发,揪住林瑁和她对散句。魏池看他们两人趴在亭栏上吵闹,突然就想起清河公主那张忧心忡忡的小脸,不知她若能见到此般的情景会不会欣慰
魏大人
哦!魏池赶紧回头。
大人的院子里没有竹子呢。林雨簪好奇地问:都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大人忘了呢?还是王爷忘了?
这在下到不是十分喜欢竹其实四君子都不大喜欢。
林雨簪笑了起来。
林姑娘笑什么?
笑大人您尽说实话。
林姑娘喜欢四君子么?
喜欢不过呢,竹子不收拾容易拱坏围墙,梅花四季中有三季都没有意思,兰花小气,早晚各要搬动一次,菊花喜欢长虫香味也不好。人们喜欢她们是喜欢气节,气节画在纸上,写在书里就好,大人以为呢?
林姑娘怎么笑我?姑娘不也是爱说实话的人么?
清者自清,直者自直,知者自知,何必嘲笑风尘花?
魏池略想了片刻:独者不改,善者不辨,循者不殆,皆因自在有章法。
魏大人果然是有趣的人,这院子对凡花艳草毫不避俗,好一个有章法。
难得有人赞赏我这一院子风尘花,这亭子还没有联,不妨就把这两句放上去吧。魏池笑着招呼耿韵眉:耿大诗人,快快给我们出个横额。
耿韵眉抛下林瑁:你们俩倒是有趣,既然说起这大俗大雅的话题,不妨就叫风雨停吧。
本是风雨亭,人来了便是风雨停妄自浊流奈我何?微词不攻卿自破。
我是插不上脚了!林瑁无可奈何:字也比不上你们,还是做个苦力,明儿刻了匾联给你送来,也算是学生给老师您的乔迁礼。
多谢多谢!不过,明儿起到三天后我都不在京,学生你也不要急,好好找人刻,慢慢送过来,不要辜负了你夫人的好横批。
大人要去哪里?耿韵眉以为是公事。
不远,约了一个旧友,要陪她去京外的珠连山。
是谁呀?
就是前儿来的那位异国公主。
异国公主?林瑁心想这个姓魏的一边招惹着燕王,弄了这样豪华的一个宅子,一边又招惹着那个公主别人躲都躲不开的人,他也敢去亲近真是个不讲章法的人。
林雨簪心中一冷,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无妨
不过是朵朱砂石榴花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状态很不好啊我
☆、第一百一十四章
114【建康七年】
虽然已经是春末,但是京城的早晨依旧来得有些晚,寅时已末天却依旧黝黑。除了几家豆腐铺子,京城的百姓还在睡梦中。在这与黑夜无二的早晨,大辰宫的正门准点开启了。各位早朝的臣子早已候在了门口,早晨的露气很重,站在队尾的官员们因为是步行前来,靴边有些湿润。青石板微微滑腻,打头的内阁成员和六部领袖年龄都不轻了,各自站在家仆带来的呢毡上,以免一不小心摔了跟头。官员们静静的站在前门,偶尔有一两个站在街边阴影里的奴仆偷偷的拿袖子遮住自己打哈欠的嘴。也许和以往的早朝没有任何不同,但沉默的官员们都默默的留心着街角尽头的那辆车,以及站在车外看了他们许久的那个女人。
那是一辆官家的车,两轮,不算奢侈,但是因为是官家的,所以依旧足以令普通百姓畏惧和羡慕。车的两侧各挑着一只黑底金字的灯笼,套车的马儿毛色雪白,都是良驹。那个女人穿着汉人的绸衣裳,系着淡青色的披风,披风被风吹起了一个角,露出了白色的裙边。微黄的灯光透过灯笼的映出来,照着那个女人的脸,这张脸上没有中原女人惯有的乖顺,只是静静的,淡淡的,翘着嘴角,透出一股傲居的气势。这无疑是一张美丽的脸,但是眉眼中本有的甜美被那股威严牢牢的罩在了后方,让人不敢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