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保健品啥意思他不懂,但是他能理解这句话就是在骂他轻信祭司方士,老年昏聩!
  还有柏梁台居然着火了?还有,还有后面那些话
  就像是一步一叩首登天阶,好不容易爬到顶,结果被人家二话不说打了一顿又给扔下来。
  刘彻身形晃了两晃,勉强镇定下来,仿若无事的坐回丹陛的宝座上,细细思量。
  很好,仙子终于给他准确答案了。
  人神有别,他八辈子都不可能飞升的。
  想到这里,他突然没了心气。
  可正在这时,小黄门禀告,说柏梁台方士求见。
  刘彻虽然这些年处置了好几个被发现造假的方士,但那都是封官拜将的大师,他身边还有许多小方士,在打理着他陆陆续续建起来的各种祭坛和高台。
  这群方士平时也跟长安城的百姓一起看天幕,可这回说的是他们,他们就坐不住了。打今天的天幕一开播,就凑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办。
  听着天幕越说越露骨,他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再也忍不了。这名打理柏梁台的小方士就被推出来探探皇帝口风。
  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将来他的办公室会着火的噩耗。
  刘彻此时正烦躁,心里想的都是被打击后的郁闷,已经下定决心把那些方士都给遣散,以后再不上当受骗,省的仙子骂他昏聩。
  这可撞上了。
  拖下去,杖毙。让甘泉宫那些人都给朕滚出去!
  【但是刘彻肯定不愿意信,他身边的祭司和方士也肯定不会让皇帝就这么回头是岸。
  公孙卿又扯出了熟悉的黄帝,说当年黄帝建祭台也被烧过,但是黄帝又建了新的祭台。这就是神仙在考验陛下,看陛下心诚不诚呢!
  越人祭司也不甘落后,赶紧补充说:南越的习俗就是,火灾之后新盖的房子一定要比原来的大,这样才能镇住火灾。
  于是刘彻就高高兴兴的又开始大兴土木,又建了许多新建筑。】
  【对了补充一下,因为汉武帝时期天灾很多,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刘彻大兴土木是在搞以工代赈。
  嗯先不说刘彻和桑弘羊知不知道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姑且就算他们的目的真的是这个吧!
  那么在全国各地搞的那些小祭祀建筑我还能理解,可环长安城周围那几座大型宫殿和皇家园林又是什么意思?
  把全国的灾民都集中到长安来以工代赈了?
  以昆明池为例,最开始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演练水军,去攻打南越和那些部落,也能调节长安城的供水和漕运。
  想法是好的,可修着修着就变味了。先是以阅兵为由起了高台,然后配合高台建了亭台楼阁,再然后为了欣赏景色修了画舫轻舟。昆明池的战船越来越少,一点点的从水军练兵场变成了皇家园林。
  这叫啥以工代赈?】
  刘彻已经被批评麻了。
  但是桑弘羊现在醍醐灌顶!
  今次庆功宴跟他无关,他一直在自己的属衙办公。
  以工代赈,他琢磨着就是把灾民集中起来,让他兴修建筑或是水利,代替以往派遣徭役。然后朝廷把用来赈灾的钱粮当做工钱发给灾民。这样既能养活灾民,又能快速重建灾区,还不用从别处大规模调集徭役,影响生产。
  果然是个好办法!
  桑弘羊想了想,依稀记得在书中看过。齐国的晏婴,在齐景公时期就曾实施过类似的办法,通过增加工价和延迟工期的方式,来帮助受灾民众。
  原来这就叫以工代赈,桑弘羊翻动着堆积成山的布帛竹简,开始安排新的规划,干劲十足。
  【打了一辈子仗,年轻的时候励精图治,老了想享受享受,人之常情嘛。
  但是,孝武皇帝陛下,你所享受的,那都是挖断韭菜根刨来的钱!】
  【汉武帝时期,确实缓和了贫富差距,给了底层人上升通道。有点武力的可以参军,用命搏军功,只要你有功,汉武帝就是抄豪强的家也会按规矩犒赏你,十分大方;头脑灵活的可以去当底层小吏乃至酷吏,用旧贵族和豪强的人头给自己铺上升的阶梯,不过这条路不太保险,汉武帝有可能用完就扔。
  但他在做那些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同样因为搞封建迷信而大肆挥霍,让本就不堪重负的民间压力更甚。
  所以武帝晚年,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那种么?
  刘彻瞪大了眼睛,他不可能是个秦二世!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巫蛊之祸爆发了,让矛盾重重的帝国更加雪上加霜。
  好啦,前置内容就说完了,下一期我们来正式聊聊这场政治地震。】
  【作者有话说】
  左边肩膀的斜方肌突然特别疼,不知道为啥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6章 汉武帝15
  ◎汉武帝他心里真的有数么?◎
  征和二年的初秋,天朗气清,本是个收获的好时节。
  可未央宫椒房殿却格外清冷。
  宫中巫蛊案爆发,江充带人将宫中的地面给翻的乱七八糟,就连贵为皇后的卫子夫都无处下榻。
  到了傍晚,宫人来回禀询问,卫子夫坐在廊下温和的笑笑,说道:就将床榻摆在这里吧。
  夕阳西沉,将天边染成一片血红。卫子夫望着远处出身,心中正担心着此番事态要如何收场,就听侍女来报:太子殿下来了。
  卫子夫顿感不妙:宫门马上下钥了,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正说着,刘据已经急匆匆走到殿前,请安行礼:母亲安好。
  卫子夫点头示意,扶起他作揖的胳膊。母子二人刚要叙话,却见天边的云朵正在急速汇聚,组成了一方硕大的天幕,并显示出字迹。
  那字迹看上去很怪异,可他们请神奇的看得懂。
  同一时间,长安城北的甘泉宫中,方士连滚带爬的跑进殿中,激动而欣喜的说道:陛下,天象有异!
  已经风烛残年的汉武帝刘彻立刻让宫人搀扶自己起来,然后颤颤巍巍的出得殿门,抬眼仰望。
  这么多年,他终于见到了真神!不是东海,不是蓬莱仙岛,而是在长安,在这甘泉宫!
  甘泉宫负责供奉打理的方士们齐齐赶来,恭贺陛下:陛下这些年崇敬仙神,必定是诚心感动上苍,才会降下此等神迹,臣等为陛下贺!
  汉武帝笑呵呵的接受了。
  可接着,云朵上就显示出了字迹。汉武帝眯着眼睛仔细看去,发现竟然是:《晚年刘彻的翻车事件巫蛊之祸》
  刘彻:?
  【家人们,你们的小宝贝画戟又来啦!今天我们正式聊一聊巫蛊之祸。遨游历史长河,笑谈古今因果,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吧!】
  天上突然出现了仙音,给全长安附近的人都吓了一跳。
  毕竟这真的是超出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
  刘彻已经让人摆出了南来北往各地祭祀所用之物,来供奉这个显灵的神仙。可一想到天幕上那行字迹,心里就变得沉重起来。
  怎么感觉不是好话的样子,这个神仙显灵,不会是为了骂他的吧?
  椒房殿前,卫子夫已经淡定了下来,她拉着刘据坐到了刚刚的廊下,道:我的儿,别急,先听听这神仙说的什么。
  刘据点点头。
  他看出了刚刚那行字迹,分明是他父皇的名讳,若有神仙相助,说不得真的能解他眼下的困境。
  【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大汉帝国发生了一件牵连十万人的大案。
  这场政治地震,最终造成了皇后、太子、卫氏集团、酷吏团体、甚至是军队和李家外戚的覆灭,直接改变了汉武帝晚年的朝堂格局和行政方针,以及后来的帝系传承。】
  刘彻瞳孔地震,信息量太大,先让他捋一捋。
  首先,汉武帝是说他么?这个谥号还不错,他也觉得自己能比肩周武王!
  可覆灭了是什么意思?竟然不是太子登基,可他其他的成年儿子根本不成器啊!
  难道是有神仙点化,所以他活的特别长,最后刘弗陵长大成人了?
  椒房殿中,静默的可怕。
  卫子夫率先问道:你今日匆匆而来,可是有事?
  刘据听到仙音说的这番话,犹如是宣判了他的结局。现在他已经心如死灰了。
  他面色惨白,勉强扯了一下嘴角,答道:现在没有了。
  卫子夫凝眉训诫:男子汉大丈夫,该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收起你这副样子来!
  母亲的这番疾言厉色,拉回了刘据的精神,他抹了一把脸,挺直腰杆道:母亲说得对,是儿子懦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