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当时觉得杀了个小校尉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其中还有这种缘由?
  大家看李广的眼神里都不自觉带着点鄙视了。
  想想,他确实和同僚关系不大好。
  【其次,治军散漫。
  当初他和程不识一起在北境屯田戍边。程不识治军严格,按军令、编制进行管理,白天有斥候,晚上有巡逻。
  但是李广这边就不是。没有严格的编制,也不约束士兵,斥候巡逻更是随意,就找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开始扎营。说真的,匈奴也喜欢好草场,不揍你揍谁?
  这次也是,前军改右军让他迂回一下子他就不满了,准备不充分就气呼呼的出发,连向导都没准备好,怎么能不迷路?】
  哦,原来是这样迷路的啊。
  只能说是活该呗!
  李广羞愤难当,他想,要不他当场自尽算了,也别去漠北战场丢人了,弄不好真发生了这种事,还要连累家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纯纯的政治白痴。
  景帝时七国之乱,他跟着周亚夫前去平叛。周亚夫率军去了梁国东北的昌邑,切断南北战场,并且切断吴楚联军的后路粮道。
  李广就在其中,并且表现的十分出色。
  按说凭借这份功劳封侯不成问题。但是,这时候他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梁王刘武为了拉拢李广,私下送将军印给李广。
  刘武是谁啊?虽然是皇帝的亲弟弟,但因为垂涎储位而一直被景帝视为眼中钉,但凡有那么一丁点脑子,都知道这么敏感的事情要远远避开。
  但是李广接受了。
  他就这么接受了。】
  想起这件事刘启就生气!现在听说李广将来还差点坑了儿子,一时动念想把他杀了。
  算了,还是有点用的。希望这里的他听了天幕,以后能好好做人吧。
  【或许,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吧?毕竟刘武当时有窦太后的支持。
  可不管怎么样,这次平叛他没有任何封赏,真的就是自己作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特质,似乎还遗传了。】
  嗯?什么意思?
  【漠北决战时,李广的前两个儿子已经都去世了,只有一个幼子李敢在世。
  李敢出身将门世家,也是如同李广一样弓马娴熟,原本汉武帝是很看好他的,所以这次给她安排在了霍去病的军中。
  李敢也是敢打敢拼,立下了战功,被刘彻封为了二等关内侯,虽然没有封国,但是前途无量啊!
  可是吧,李敢不知道从哪儿听信了谗言,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因此他竟然去揍了卫青一顿!
  还是那句话,不管卫霍立了什么泼天的功劳,出身的原罪就是被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所以别人一忽悠就信了。】
  【卫青是低调做人,不愿意与人结仇,把这件事给隐瞒了下来。
  可霍去病是什么人,他能忍么?敢打他舅舅,那不就是踩他们卫家的脸?
  于是后来在甘泉宫狩猎时,趁机射杀了李敢。】
  霍去病想了想,要是有人敢去揍自己的舅舅,那他肯定能做出这种事,就算这个人是自己曾经的部下也不行!
  李广本来听说自己的幼子得陛下看重,又立军功封关内侯,还有一丝欣慰。
  结果故事走向急转直下。
  李敢也能看见这天幕了吧?希望他可别冲动了。
  不对,要不自己还是别出征了。
  【后来又过了二十年,李广的长孙李陵长大成人,也来参军。当时正好是汉武帝派自己的另一个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去祁连山一带匈奴右贤王。刘彻就安排李陵率领五千步卒负责押送辎重、保护粮道,就跟这次漠北那几十万步兵民夫的作用是一样的。
  李陵不想在后方,所以他去给刘彻请战了。
  刘彻对于自己安排好的战术是不愿意改的,就说现在朝廷没那么多战马了,你打不了,总不能五千步兵在草原上腿着吧?
  但是李陵年轻气盛啊,说步兵也能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顺便还把李广利给diss了一顿。
  李陵一脉相承的瞧不起外戚出身的李广利虽然客观的说,李广利确实是挺废物的,毕竟外戚里能出卫霍这种极品武将的概率,五千年来都没几个。
  但不论如何李广利是刘彻当时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还是这次亲点的将领,你当面说人坏话,李陵你咋想的?
  刘彻寻思好好好,你要去就去呗。】
  李广利,不认识啊。刘彻挠挠头,看来这个宠妃是还没进宫吧。
  但是想到皇后的弟弟和外甥都在殿上,就公然说他有新宠妃,刘彻还有点不太好意思。
  什么李夫人,反正她这个哥哥打仗也不行,要不朕不要了!
  【结果就真的出事了,李陵五千兵遇到了单于三万主力。打到最后五千人死伤殆尽,箭尽粮绝。
  李陵暂时投降了匈奴。
  刘彻问罪于大臣,太史公为李陵说好话,结果受了腐刑,挨了一刀。后来更是误会李陵给匈奴人练兵,斩杀李家满门。
  李陵得到消息,无路可去,从假投降变成真投降,娶了单于的女儿,成了匈奴的右校王。】
  麻了,李广寻思自己这个祖孙三代都没个好结局啊!
  【这一出出的悲剧,都让人很难评。】
  他喟叹一声,对刘彻道:陛下,臣臣老迈昏聩,已不能再领兵远征,还请陛下允臣回家,含饴弄孙。臣一定好好教育家中子侄孙辈,让他们为国分忧。
  第80章 汉武帝9
  ◎帝国双璧陨落,刘彻破防了◎
  【可惜,以上这些,就是卫青和霍去病这对帝国双璧最后的辉煌了。】
  !!!
  刘彻有点慌了,什么意思?
  【漠北决战两年之后,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伊稚斜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
  然而如流星般绚烂夺目的千古名将霍去病,恰在此时逝世。】
  建章宫寂静无声。
  霍去病听了这句话还回不过神来,愣愣的想:他身体明明挺好的呀!
  刘彻和卫青立刻疾步走到他身边,一左一右拉着他的胳膊,眼睛上下打量,然后同时出声问道:可有不舒服的地方?
  霍去病摇摇头:没有,真的没有。、
  刘彻目光深邃,语气坚定:你可不能讳疾忌医。
  卫青也劝道:仔细想想,平日里可有哪里不舒服?小病小痛也要说!
  刘彻放开霍去病,走出大殿,来到宽阔的广场上,抬头瞻仰着天幕。
  刘彻诚心求仙问道,难道就没有挽救他爱卿的办法么?!
  【他擅长搞大迂回的突袭闪电战,用兵诡谲,动向莫测,是敌人难以掌握动向。
  但这种打法对于身体的摧残极大,动辄奔袭几天几夜难以休息,再加上茫茫大漠环境恶劣,抛弃大队辎重粮草所带的干粮,营养十分单一,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力下降,一点小病小痛可能都会要了性命。】
  有道理!
  虽然有些词听不懂,但仙子说的十分有道理!
  可这次出击漠北,本就是想要霍去病再战匈奴,立不世之功的。
  要不,先让他养一养身体?
  刘彻望向殿内,犹豫了。
  霍去病却在看见刘彻的神情时,就知道了陛下的想法。
  他一股闷气憋在胸口,冲出大殿,走到刘彻身旁,挺直腰杆,大声道:陛下怎可因怜惜臣的性命,就枉顾多年筹谋!
  刘彻张了张嘴,才坚定答曰:朕何时这样说了,只是想让你先养一养身体,以后还有更多更重要的责任要你担起来,朕还想让你去西域看看,还想让你将心得写成兵书,亲自教导侍从骑卫。还有你的儿子也还小,将来也要靠你
  陛下!霍去病已经抛开刚刚的迷惘,神情肃然,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是当初刘彻想为他修建豪宅时,他说过的话。
  这八个字铁骨铮铮,掷地有声。初听时他激动不已,现在却感到一丝悲壮。
  霍去病继续说道:有没有天幕,漠北这场仗都要打。臣得此仙缘,能提前得知自己有如此身后名,已经是侥天之幸。怎可因此而退缩不前,这还当得起天幕的称赞么?!
  至于臣的妻子和儿子,提起家人,霍去病流露出一丝不舍,但语气却没变,臣的姨母和舅舅自会妥善照料,陛下也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刘彻再无言,只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
  【另外还有一种考证的说法,是说霍去病喝了被牛羊尸体污染过的生水,导致感染瘟疫,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就是绝症!最终不治身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