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刘襄出发的时候,给各地的刘氏宗亲以及其他的官员贵族到处写信,联络感情,道明原委,希望他们能支持自己,给自己打call。
  信的内容很简单:
  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於齐。悼惠王薨,惠帝使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高帝所立,又杀三赵王,灭梁、燕、赵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不听。今高后崩,皇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今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翻译一下就是:高帝平定天下,封诸子弟为王,封悼惠王在齐国。悼惠王去世,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惠帝驾崩,吕后专权,年岁已高,听任诸吕擅自废除高帝封的王,杀死三位赵王,诛灭梁、燕、赵三国以王于吕氏家族,将齐国一分为四。忠臣进谏,主上惑于乱臣而不听。现在吕后去世,皇帝年幼,不能治理天下,必须依恃大臣诸侯。当今吕氏家族擅自霸占高官显爵,聚合兵力耀武扬威,劫持列侯忠臣,假托帝命以号令天下,刘氏帝位因而出现危机。现在我要领兵进京诛伐那些不应当为王的人。】
  刘邦心下宽慰,看来自己将来那个什么白马之盟,真是天才般的设计,给了子孙后代一个正当的理由,一个道德上的制高点啊!
  【这封信的作用就是跟檄文一样的,显示出自己是正义之师,是吕后和吕家先违反了高皇帝生前的白马之盟。他现在只不过是按照高皇帝所说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所以他们这是清君侧,是维护高皇帝的誓言,可不是什么造反政变,别瞎说哈!
  有高皇帝这顶高帽子在,大家确实没话说,而那些被吕后这些年打击的其他刘氏小宗,更是欢呼雀跃起来。所以他从胶东一路开向关中,一路上都没受到什么大的阻碍,一直到达灌婴守卫的荥阳,齐兵才第一次遇挫,止步不前。】
  吕禄吕产都松了一口气,毕竟那时候是他们顶在前面啊!
  灌将军不愧是颍阴侯,果然是国之重臣!
  【但是灌婴也不是真的什么吕氏重臣,他本质上还是功臣集团的一员。以前吕后在的时候,大家都还对老嫂子有政治惯性,争权夺利也属于是斗而不破的程度。但是现在吕后死了,大家对未来都挺迷茫的,谁也不知道事情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所以灌婴既不敢放齐国的兵马去关中,又不想真的帮吕家兄弟彻底得罪天下刘氏宗亲。
  所以他派出使者,去跟齐国那边讲和。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谁都别动。史料记载的是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也就是说灌婴同意诛杀吕氏,但是不能随便放齐国大军去祸祸长安,毕竟现在诸吕还没造反呢,所以他提出的方案是劝齐王再等等,等诸吕那边一有了苗头,自己就和他一起去。
  刘襄乐不乐意的也没办法,因为他确实打不过灌婴手里的十万大军。所以他只能发兵去打被割出去的济南郡,然后等待消息。】
  吕禄:
  吕产:
  话说太早了。
  灌婴你这个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叛变了呢?!
  正在萧何府上的灌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心道不好,此事一出,那吕家人不是恨死他了,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怎么整。
  第66章 吕后3(下)
  ◎陈平,肯定是你!◎
  【而长安这边,就更精彩了。吕氏兄弟自然是心乱如麻,害怕死无葬心之地,但是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现在是左右为难。灌婴跳反了,虽然他没有带兵杀回长安,但是这按兵不动的举措,已然表明了他的立场。
  不管他原来是哪儿伙的,在外人看来他代表的就是功臣集团。现在他来这么一出,自己是发兵在外,手里捏着十万大军,安全的很,可身在长安的其他功臣勋贵可就危险了。毕竟南北两支天子禁军还都在吕家兄弟手里呢。】
  灌婴明显感到周围有一些不善的目光,似乎是怪他把大家伙都坑了。
  灌婴真的想仰天长啸,大声问一句:你们有多少人能活到二十年后啊?!
  不过他不能说,因为他怕自己现在被群殴。
  倒是萧何,替灌婴解了围:颍阴侯机智勇武,胆略过人。当彼时,是最好的办法了。
  吕后一死,吕家根本玩不转朝堂纷争,他们不能陪着吕家去送死。可也不能放任齐藩那几个强势的兄弟霸占长安城,到时候,大家伙可都是粘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了。
  【这些兵平叛可能不够,但是杀他们这些功臣勋贵,血洗长安可是足够的了。要是吕氏兄弟真是被逼的狗急跳墙,头脑一热想要大开杀戒,那他们可是一个都跑不了。
  所以这个时候,陈平挺身而出,发动了老阴比的技能,开始了自己操作。】
  灌婴:好好好,快仔细说说陈平是怎么做的,好帮他转移一下矛盾。
  【他们目前最怕的就是吕氏兄弟手里的禁军兵权,所以首要目的就是卸掉他们的兵权。周勃虽然是将军出身,而且官职是太尉。奈何天子禁军是吕家的命根子,根本不容许别人染指,因此周勃也没办法。
  陈平却提出了一个方案。
  曲周侯郦商的儿子郦寄,是吕禄的好友,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去忽悠吕禄。于是周勃就找人去劫持了郦商,然后用这个父亲去威胁他的儿子郦寄。
  郦寄在孝与义之间终究还是选择了孝,所以他劝吕禄交出禁军的兵权,出外就藩。】
  郦商神情一顿,然后拿着手里的酒樽就朝周勃咋了过去:兔崽子,你敢绑架老子,还威胁老子的儿子!
  周勃一面挡住郦商的进攻,一面去找陈平,才发现陈平这个孙子今天还是不在!
  他只好跟郦商解释:当时情况危机,我有什么办法,再说那都是陈曲逆的注意,你找他算账啊!
  郦商气呼呼的不说话。
  周勃接着说: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只是吓唬吓唬你儿子而已,还能真揍你一顿不让你吃饭么?
  郦商:我看你套路很熟练啊。
  你要是还气不过,一会儿咱们俩陈平的府邸,一起揍他一顿!
  行!
  【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
  高皇帝与吕后定鼎天下,到现在天下诸侯有刘氏九王,还有吕氏三王。这十二个诸侯王都是群臣共同商议承认的。封国封地,臣属护卫,配置都是一应俱全,其他诸侯也都认同了。现在太后崩逝,皇帝年少,而你身为赵王,不赶紧去自己的封国就藩,反而在这里执掌天子禁军,朝廷大臣和天下诸侯都会怀疑你另有图谋。
  所以,作为你的好兄弟,我是劝你赶紧交出禁军上将军的印信,归还给太尉;同时让梁王吕产吕产后来由吕王改封梁王交出相国印信,归还给原来的丞相。跟大臣们起誓保证,你们兄弟俩从此外出就藩,不再进长安城,安心当个诸侯王。
  这样齐王就没有了清君侧的借口,只能罢兵,长安这些勋贵得了权柄,也能安心。至于你,我的兄弟,你们吕家手里还有三个诸侯王呢,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是最好的局面了!】
  吕后越听眉头皱的越紧,然后斜睨着吕禄问道:你不会信了吧?
  吕禄心道:二十年后的事情,我哪儿知道啊?!
  可他也不敢忤逆这个姑母,只能直起身子,支支吾吾的回答:侄儿怎么会信这种鬼话呢
  【然后吕禄就信了。
  姐妹们,他就这么信了!
  他真的准备交出将军印,把军队归还给太尉。还派人把这事告知吕产和吕家的老人们,吕家这些人迅速发生内讧,有的认为可行,有的认为不行,意见不一,各个都迟疑未决。】
  吕嬃撑起身体,一巴掌打在吕禄的后脑勺上,给吕禄打的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桌案上,嘴里犹自不解气的骂道:蠢猪!
  吕产这时候和他同病相怜,竟然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赶忙扶住了吕禄,让他坐下来。
  【其实,吕禄也不全然是一头蠢猪,他心里还是有点想法的。我认为依仗的有这么几点。
  其一,刘邦当时初定天下,就与功臣盟誓: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这也是刻在丹书铁劵上的话语。虽然说刘邦那些异姓王的下场,懂得都懂哈但最起码中央这些列侯勋贵可是一直富贵,他们这个团体掌握大汉帝国的中央权柄,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景帝时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