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云青青的手指从欧洲滑到了中亚。
  “金帐汗国被同为术赤后代的克里米亚汗孟雷吉雷所灭亡;帖木儿帝国的后裔巴布尔则南下进攻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萨菲教团的伊斯玛仪在伊朗建立萨法维王朝。
  而在西方穷尽手段扩张,绞尽脑汁开拓的时候,华夏在做什么呢?
  前面说过,明朝分为明初、明中、明末,土木堡之变拉开了明中的帷幕,此后大明就是一路下坡,虽然有弘治前期和嘉靖初年的咸鱼翻身,试图挣扎抢救,但绝大多数时候整个国家都呈现一种摆烂的趋势,从皇帝带头,什么只想做将军打仗、做道士修仙,什么沉迷女色、磕。药致死,什么二十年不上朝等等,皇帝对于政事的懈怠导致宦官与权臣迭相专权,就算是张居正那样的人物,也不能扭转这样的江河日下的局势。
  更何况张居正死后,朝中言官对着他极尽弹劾,皇帝下令抄其家,并削尽其宫秩,剥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张居正本人也险遭开棺鞭尸,其家属更是或饿死或流放……
  唉。”】
  。
  汉武帝时空。
  “哦?这日不落还不是一个国家?”刘彻记得云青青之前提过大英也是日不落帝国,在这样壮阔的世界面前,刘彻心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野心。
  “朕定要让这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凡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
  明成祖时空。
  朱棣对着朱高炽怒目而视:“你看看!你生的什么东西?”
  朱高炽心中一半窝火——对着儿子,一半委屈——对着老爹,干巴巴地道:“要不、要不,把瞻基叫来?”
  朱高煦:乐,朱瞻基那小兔崽子生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子孙,也不知道父皇会不会看在这个原因上让我当太子……
  。
  明神宗时空。
  张居正嘴唇翕动,只觉得手上这支欲落的笔有千钧重。
  “抄家夺秩、罪示天下……开棺鞭尸、罪及亲眷……”他一字一句,读来唇齿之间萦绕着万般苦楚。
  “这便是我的下场吗?”
  张居正狠狠闭上眼,呼出一口气,复又睁眼,最终还是郑重地将笔迹落在奏章之上。
  “虽千万人,吾往矣!”
  。
  明穆宗时空。
  朱载坖大喜:“朕知张卿有大才,却未曾想其有救世之能!”
  他美滋滋地想,张卿如此大才,将朝中大事交予他朕也能放心了,朝中大事有众阁臣倾力襄助,朕才能安心久居宫中啊!
  。
  明熹宗时空。
  朱由校叹息道:“文忠公为大明呕心沥血,死后却是如此遭遇,实在说不过去。”
  再说了,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大刀阔斧、厉行改革呢?朝堂如此做派,不免令人齿冷。
  “朕要下诏,为文忠公复官复荫。”
  。
  【“值得称道的是,在这段时间,大明孕育了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圣人,1506年王阳明被贬龙场,他于当地教化民众,领悟圣人之道,并写教条示龙场诸生,创立心学,史称‘龙场悟道’。”】
  。
  宋光宗时空。
  陆九渊看着云青青展示出来的一些心学的摘要简句,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神色也逐渐从轻松写意变得炽热癫狂。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他掷地有声。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
  “这,就是我的大道!”
  。
  清高宗时空。
  纪昀抚须赞同道:“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顿了顿,又咋舌道:“最后一个圣人,后人这评价甚高啊!
  也不知我大清能不能出一个圣人?或是半圣?”
  。
  明孝宗时空。
  王·还没有自号阳明·最近只想建功沙场·守仁感慨:“也不知是我本家哪一位贤能?”
  但也只是感慨一句,他的关注点很快落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龙场?也不知是何地?回去得找一找此地的记载,不若下次和有人相聚,便聊一聊若是于此地动兵事,当如何是好?”
  。
  【“东边的小岛上,各个大名势力此消彼长、盛衰交替,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先后粉墨登场,在日趋白热化的厮杀中趟出一条血路。
  在欧洲的冒险者逐渐染指东方亚洲的土地之时,1521年,明军与葡萄牙在屯门发生了一场海战,这是中国和西方殖民帝国首次交手,此战以明朝的胜利告终,此后二十年,弗朗机再也没有侵扰广东沿海,但事实上,他们通过贿赂当地官员换来了在澳门通商和居住的权利,成为了葡萄牙在中国的首个落脚点,后续更是趁机将澳门强行租借百年。”】
  。
  明武宗时空。
  听到当地官员收受贿赂,朱厚照不怒反笑。
  “朕与朝中阁老将大明边防付诸这些人,他们就是这么回报国朝信重的?这与割地何异?”
  朱厚照冷笑一声,“若心知肚明仍为之,是心思歹毒、因一人之利而弃大明江山、子孙后代不顾;若不知其心思,则是鼠目寸光、愚不可及!”
  无论如何,这样的官员绝不能要了!
  朱厚照算了一下时间,估摸着这一场海战不是在自己在位之时就是在下一任皇帝在位之时,他下定决心要好生训练水师,以备海上来犯之敌。
  。
  明孝宗时空。
  东莞守御千户所。
  千户袁光握拳朝空中狠狠地挥舞了几下:“我说怎么这些日子番夷侵扰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原来是那劳什子地理大发现,让这群贪得无厌的鬣狗开始觊觎我大明了!”
  他的嘴唇紧紧抿着,心中既有愤怒也有担忧:“手底下的小崽子们自然都是有血性的好汉子,不会畏惧番夷的枪炮,但对方的火器的确有所长……不知道朝中的相公们听闻此事之后,会不会给兄弟们换一批新装……”
  。
  【“在张居正过世之后,大明就正式进入了后期,这个庞大帝国的丧钟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敲响,而大明的掘墓人则在本世纪的后半段以父、祖之名,靠着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
  云青青对这些内容一笔带过,主要的内容还是落在了西方和北方的邻居们上:“俄罗斯在伊凡四世的带领下也在本世纪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先后灭亡了阿斯特拉罕汗国、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一系列由金帐汗国分裂而出的小汗国,伊凡四世也正式加冕为沙皇,沙皇俄国成为了东南欧的新兴强权国家。
  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在姐姐玛丽一世过世后继承了王位,这位在女王即位之初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手段,对内她拉拢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加强专制统治,维护英格兰的统一,对外则集中力量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大力发展航海贸易和海外殖民,在1588年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由此开始树立英格兰的海上霸权,总的来说,英格兰在这位‘荣光女王’的统治下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英格兰俨然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
  明太祖时空。
  听闻大明走向衰亡,朱棣惊奇地发现自家老父亲竟然没有勃然变色或是破口大骂。
  朱元璋一偏头就看见不省心的小崽子那‘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的眼神,没好气地问:“你看什么呢?”
  “我以为爹你会想要发兵剿灭女真各部以绝后患来着……”
  “唉……”朱元璋无力地摆摆手,叹息道,“皇帝不争气、吏治糜烂,这些都是根子上烂了啊!
  就如那电视剧里头说的:咱打下这么大的基业,若是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大明若有朝一日真的走到了如此末路,又岂是我杀一族能挽救的呢?”
  杀了女真,难道就没有其他部族了吗?
  朱棣定定地看着朱元璋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仿佛从自己老爹那熟悉的暴躁表面下窥见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沉心思,但这份感叹转瞬即逝,因为朱元璋又跳起脚来嚷嚷道:“老四你看看你生的什么玩意!
  地方官员也敢如此收受贿赂?看来还是罚轻了!!”
  朱棣:哦。
  。
  周武皇时空。
  女皇对这位后代的女王颇为欣赏,她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集权**,发展开拓,的确是好手段。”
  对于伊丽莎白能够以名正言顺继承王朝法统,女皇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她很快就转变了心态,“以女子之身登临大位,开千古未有之先河,这不正是朕的功绩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